如果一個腫瘤科醫生,發現自己癌症晚期,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治癌多年
也未能逃過癌症厄運
2018年3月,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的副院長王磊,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這一年,他49歲。
王磊教授是我國結直腸癌、放射性腸炎治療領域頗負盛名的腫瘤專家,一直致力於與癌症「鬥智鬥勇」、挽救眾多癌症患者的事業中。當這個不幸的消息出來的時候,他正在手術臺上幫病人做手術。他坦言,那一刻,無力感在蔓延...
但其實,癌症也是苗頭的。早在2017年下半年,王磊教授就常常感到腰痛無力,感冒發燒也久治不愈,但他實在太忙了,還有許多手術要做,還有許多病人等著治療。結果一拖再拖,腫瘤科醫生變成了癌症晚期患者...
生病後,王磊教授曾對妻子說:「這20多年,在我加速跑的時候,你如果能拖拖我的後腿,該有多好。如果我慢一點,或許就不是今天的結局了...」
2019年6月23日,王磊教授在與胰腺癌抗爭一年多後,不幸逝世。享年50歲。
「癌王」
胰腺癌為何如此兇殘?
1、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發現
胰腺兼有內外分泌功能,體積很小,其解剖位置深,又與胃及十二指腸、膽總管等臟器鄰近,故胰腺癌臨床症狀出現較晚。早期表現不明顯,常以消化道症狀為主,如反覆上腹不適、脹滿、酸痛、食慾缺乏、噁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病」。即便是如王磊教授這樣的腫瘤專家,也不能立馬意識到身上的不適與胰腺癌有關。
2、腫瘤惡性程度高,生存率低
胰腺癌有惡性程度高,轉移速度快、手術切除率低、常規放化療效果不明顯等特點,被稱為「癌中之王」。在惡性腫瘤中,胰腺癌的發病率並不高,排在第六、七位,但死亡率卻排在所有惡性腫瘤的首位,5年生存率僅為5%。
「慢一點」
永遠不要透支健康
如王磊教授所言,如果慢一點,或許結局會不一樣!雖然他最終沒能戰勝癌症,但他的患癌故事卻給了我們深深的啟發:
1、作為癌症患者,最好做到這5點:
1)保持信心;
2)做好後勤補給;
3)調理好身體的功能;
4)配合醫生,利用一切有效的治療手段;
5)尋找有效的幫助與信息資源。
2、作為普通人,千萬不要透支健康:
現在很多人為了工作,不得不加班、熬夜、通宵,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生活常態,等到身患疾病的那一刻,才後悔莫及。
要知道,人的一生,什麼都可以重新來過,唯獨健康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