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時間價格上漲6倍多!頭盔市場喧囂背後的博弈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頭盔市場喧囂背後的博弈 

閱讀提示

這一輪的頭盔瘋狂哄搶純粹是人為炒高的,中間商層層加碼導致惡性循環,市場需求存在假象和泡沫。

「你今天買了頭盔沒?」最近的朋友圈都被這句話刷爆了。

電商平臺數據顯示,4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備受消費者關注,不僅搜索量達到了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而且二線及三線市場增速更為明顯。資本市場裡,5月20日,A股頭盔相關概念股逆勢大漲,國立科技、南京聚隆連續三日漲停,伊之密一度衝高漲逾9%,最終收漲3.26%,金髮科技漲逾4%。

正如疫情中的口罩、彰顯個性的跑鞋、主打未知趣味的盲盒、考學攸關的學區房,都因其在一定時間內的剛性需求具備投資價值。然而,當商品價格遠高於實際價值,估值必然回歸。因此,當前亟須解決的則是頭盔供求失衡之困。

真需求還是假繁榮?

統計數據顯示,如今中國有9000多萬輛摩託車,將近3億輛電動自行車,幾乎每3.5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需要佩戴安全頭盔。

但是放眼望去,如今街道上實際佩戴頭盔的人卻不多。國金證券的分析師表示,保守估計,新增的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

5月以來,隨著公安部部署展開「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多地宣布將嚴查電動車駕駛人佩戴頭盔,瞬間帶動了頭盔價格的「起飛」。

以前無人問津的頭盔,一時成為炙手可熱的人人必備「單品」。頭盔價格一路飆升,兩位數變三位數,甚至還有些商家出了限購令,每人只能購買一個。

頭盔到底有多火?記者在山城重慶馬家堡的一家商店看到,從5月15日到18日短短4天時間,一款頭盔的售價已經從27.9元漲到了199元,整整上漲了6倍還多。商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倡議戴頭盔,而廠家生產能力有限,全國都處於缺貨狀態。「我現在這兒就這些頭盔,樣式、顏色都有限,賣完就沒了。」在記者駐足的10來分鐘裡,先後有4人買走了6個頭盔。

頭盔線下市場的火爆也傳導到了網絡。記者在某網購平臺輸入「頭盔」關鍵詞,按照銷量排名,排在前15位的貨物近期的收貨量都在1萬以上,其中排在第一位的一款售價為118.8元的頭盔,顯示已經有12萬人收貨,月銷量更是達到了25萬+的巨大數字。

記者走訪發現,近半年來,重慶市場上的頭盔的價格相對平穩,卻在5月突然上揚。譬如,某品牌有兩款歷史最低價分別為139.5元和76元的頭盔,在5月20日已漲至208元和229元。此外,非知名品牌頭盔的價格普遍由30元至40元漲到100元以上,即上漲2~3倍。

「頭盔最近簡直瘋了,我真是幹了這行30多年了沒見過這種情況。」在重慶南岸區8公裡的劉師傅說,最近自己的修車鋪快要轉行成頭盔代購了,每天都有不少人來問他有沒有渠道能買到頭盔。

「我也明白,政策出臺是為了保護我們。我的小電驢最快能飆到五六十邁,跟摩託車差不了多少,磕一下我腦袋就開花了。」重慶師範大學大三的彭同學表示,等頭盔價格穩定下來,自己一定也會第一時間買一個。

重慶工商大學長江上遊經濟研究院莫遠明研究員認為,頭盔確有真需求,但市場表現卻是假繁榮。就如疫情之初,口罩供不應求,各行紛紛轉業生產口罩,賺得個盆滿缽滿。而如今,頭盔行業也紛紛建廠,有商家利用這個機會,火熱地進行炒作,倒買倒賣,中間商賺差價。

頭盔價格緣何一路狂奔

頭盔屬於價格放開商品,定價系市場調節。採訪中,重慶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他曾於5月13日以39元的單價購進頭盔1000個。幾分鐘後,他就以69元的單價將頭盔賣給代理商,「一秒鐘賺了3萬元」。

「我前幾天一共下單了9個頭盔,想看誰先發貨。結果到現在一個都沒發,卻等來了公安部電動車暫時不罰款的通知。」依靠電動車上下班的彭鋼說,他已經把9個訂單都退貨了。

莫遠明坦言,政策導致頭盔需求急速上升,市場短期生產供應不足,自然導致有心人囤積居奇。當消費端的焦躁情緒向產業鏈傳遞,那麼原材料供應商、頭盔生產商,以及二三四級市場的經銷商,就都會往上抬高價格,這與幾個月前的口罩如出一轍。

5月20日下午,公安部交管局發文稱,公安部密切關注電動自行車安全頭盔漲價問題,積極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價格違法行為。

公安部交管局發布上述通知後,5月21日資本市場迅速反應。截至21日午間收盤,頭盔概念股全線受挫,此前3連漲停的南京聚隆跌停,伊之密跌近9%,國立科技、三夫戶外、新日股份等均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2月口罩,3月口罩機,4月熔噴布,5月頭盔,月月有機會。」流傳著這句話的頭盔界裡,不少都是年初賣口罩的那批人——撈到甜頭的人想再賺一把,賠了的人想東山再起。

1688數據顯示,最近7天採購件數大於5000個頭盔的買家有88個,累計採購頭盔158萬個。這說明,市場上有人在大量囤積頭盔,以牟取暴利。工商信息平臺天眼查數據顯示,近1個月,國內新增3500餘家頭盔相關企業。

如今一些工廠開足馬力生產,跨界人士亦紛紛入局。在快速填滿市場需求缺口後,未來還有多少「供不應求」的空間呢?從這一點看,頭盔價格會持續瘋漲嗎?不會。頭盔是耐用品,除非遺失、損壞或使用者看不上老款式,否則復購率不高。

如何解決供求失衡

新時代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全國頭盔滲透率極低,保守估計頭盔產銷量不超過5000萬元/年,新增頭盔需求缺口或超3億個,假設均價100元/個,對應300億元市場需求。

根據調查,頭盔材料主要為ABS、PC、EPS,頭盔中大部分為塑料材質,其中單個頭盔外殼材料在400~500克,而緩衝材料約在100克。根據全國約有3億臺電動自行車,按照3億個頭盔計算,頭盔外殼生產所需要的塑料總計約在12萬噸左右,而所需要的緩衝材料約在3萬噸左右。所以,粗略計算,中國頭盔所需要的塑料和緩衝材料的規模約在20萬噸左右。結合1~1.5萬元/噸現價及漲價預期,市場規模在30億元左右。根據目前原料端的供應來看,完全能夠滿足中國頭盔的需求。

自2015年後,國內PC則進入了產能的快速擴張期。至2019年中,國內PC產能已達到141萬噸。加上塑料及緩衝材質,全國材料供應量已達900萬噸,所以頭盔材料需求邊際影響弱。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相較於口罩,炒頭盔是由政策催生出來的,隨著政策「威力」逐漸消減,預計不會出現當初的「口罩商機」,上演年初口罩的「劇本」。

業內人士指出,這一輪的頭盔瘋狂哄搶純粹是人為炒高的,中間商層層加碼導致惡性循環,市場需求存在假象和泡沫。針對這一現象,市場監管部門不僅要規範商家銷售價格,維護好市場秩序,更要依法嚴打炒作囤貨行為,斬斷哄抬頭盔價格的違法鏈條。

有關專家認為:說到底,頭盔不是用來炒的,它只是一個保護人身安全的工具。買一個頭盔只是開始,依規佩戴頭盔才能有效避免或減輕傷害。我們不能讓資本市場的喧囂轉移注意力,儘快給「頭盔熱」降溫,讓輿論回到「安全守護」主題上,才是文明社會應有之義。

相關焦點

  • 電動車頭盔價格還會居高不下嗎?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郝 薇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來了,誰能告訴我,該屯點啥?近日,省城一位騎電動車的寶媽發微感嘆。前不久,公安部交管局下發通知,自2020年6月1日起,在全國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行動期間,太原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執法管理,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汽車駕乘人員不使用安全帶等行為。一時間,關於不帶電動車頭盔會被罰款的消息在坊間發酵。
  • 從暴漲到暴跌,僅一周時間,頭盔價格大「跳水...
    本文轉自【溫州晚報】;面對市場上頭盔需求集中釋放、頭盔價格應聲暴漲的情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於5月20日晚間緊急發布公告,要求各地穩妥推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6月1日起不戴頭盔處罰僅限於摩託車,暫不罰電動自行車。
  • 都6月1日了 頭盔價格還居高不下嗎?
    來源:澎湃新聞都6月1日了,頭盔價格還居高不下嗎澎湃新聞記者 陳良賢6月1日起,公安部交管局將開展「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在大眾比較熟悉的使用安全帶之外,還提出依法查糾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的行為。
  • 生意社:原油強勢帶動橡塑上行 供需博弈各產品漲跌分化
    5月橡塑市場大幅上漲,橡塑產品漲多跌少,整體均漲幅環比擴大。>  「頭盔效應」推動ABS、PC價格上漲:2020年4月下旬公安部通知,6月1日起全國將開展「一盔一帶」守護行動,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需要帶頭盔
  • 朋友圈突然出現了一大批賣頭盔的人,價格瘋狂上漲像極了口罩
    那麼使用範圍這麼廣、使用人數如此之多,在這個政策背景下,頭盔是否會催生一波新的賺錢機會?而在我們身邊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朋友圈突然出現了大量的賣頭盔的人員。漲價前買了一個頭盔才39元包郵。沒過幾天,還是同樣的一款頭盔,價格卻已經飆升到了129一個。價格翻了4倍。這兩天,很多人被朋友圈裡突然冒出來的頭盔搞得暈頭轉向!
  • 公安部發話後,頭盔價格……
    來源:增長研習社這幾天網上的熱詞都是頭盔頭盔頭盔隨之而來的是頭盔價格瘋狂上漲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發文公安部:處罰不戴頭盔目前僅限騎乘摩託車20日,公安部交管局回應稱,6月1日起,「一盔一帶」執法處罰的範圍限定為騎乘摩託車不佩戴安全頭盔、駕乘汽車不使用安全帶的交通違法行為。
  • 頭盔價格漲幅大 市民消費需理性 違規行為可舉報
    近日不少市民發現,電動自行車頭盔成了熱銷品,不僅價格上漲了許多,一些電動自行車實體店內還出現了賣斷貨的情況。
  • 4年價格翻5倍,1斤20多萬,價格還持續上漲,農民看傻眼
    導語:4年價格翻5倍,1斤20多萬,價格還持續上漲,農民看傻眼 繼生薑價格在年中上漲之後,前些日子大蔥也不甘寂寞,價格直線上漲,鐵桿大蔥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近日來除了大蔥價格收到關注之外,還有中藥材價格也在普遍上漲。
  • 現階段PTA期現價格上漲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最近一個月,化工品種各種上漲,其中PTA更是漲的離譜,達到了四年以來的新高。對於這樣的情況,很多投資者心裡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疑問:量價齊升,聚酯產業鏈市場熱度持續升溫。四年築底,一朝勃發,其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基礎?連續上漲,新高不斷,持續發力後,pta期現貨市場又面臨怎樣的風險?對於投資者而言,如何正確看待行情?都值得關注和思考。
  • 生意社:本周粗苯市場價格上漲(5.6-5.8)
    國內市場:6號中石化上調純苯出廠價格200元/噸至3000元/噸,純苯外盤市場上漲,粗苯市場節前4月30日因臨近假期多數粗苯廠家報價持平,未作調整,節後原油反彈,帶動國內化工產品交投好轉  產業鏈:原油方面:昨日原油(截止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3點)即期Brent收盤25.095美元/桶,環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2.075美元,漲幅9.01%。WTI收盤24.83美元/桶,環比前一個交易日下跌0.79美元,跌幅3.08%。純苯方面:節後6日中石化上調純苯出廠價格200元/噸。韓國市場純苯參考價格357美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20美元/噸,漲幅5.93%。
  • 頭盔產業鏈專題報告:頭盔需求爆發,利好改性塑料
    頭盔需求大增利好苯乙烯產業鏈 頭盔需求短期驟增導致產業鏈上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漲,其中苯乙烯產業鏈相關產品 ABS 和 EPS 最為受益,供需傳導下苯乙烯價格也呈現上漲態勢。根據卓創資訊預 計,市場上一個頭盔的重量 500-700g,每個頭盔外殼消耗 ABS 約 350-400g、消 耗 EPS 約 100g。
  • 揭秘黃牛頭盔生意經:自稱廠家、進價28元賣60元、轉手獲利數十萬
    「這場中間商的差價狂歡,或許將很快得到遏抑,讓頭盔市場回歸正常。」多名頭盔廠家負責人表示。頭盔價格翻番 多名廠家透露訂單排到7月後「一盔一帶」政策的出臺,讓頭盔的需求量激增。國金證券研報指出,按新政要求估算,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
  • 人造肉餅價格是豬肉6倍!又一個泡沫在急速膨脹!
    9月4日,煙臺雙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研發出以豌豆蛋白為原料的素肉月餅,在電商渠道限量1000份發售,售價為每盒168元,當日售罄。9月6日,珍肉(北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電商平臺上架號稱「首款國產人造植物肉」的「珍肉」月餅。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產品上市後6天便銷售一空。
  • 日本商品市場日評:東京黃金價格大幅上漲 橡膠市場走勢良好
    中美關係方面在位繞微軟收購抖音美國分部的進程中川普政府給出45天的限期,同時有外媒指出中國上半年進口美國能源產品總額只達成了雙方所籤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5%,中美關係出現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將是後市推東黃金價格繼續走高的潛在利多材料。NY黃金晚盤站上2000美元整數位之後保持強勁走勢,有市場分析認為年內可能衝擊2300美元一線。
  • 板藍根供不應求、中藥材價格不斷上漲,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板藍根在市場上的藥物、品牌種類也十分豐富,稱之為「國民級別」也毫不過分。據有關數據顯示,有關板藍根的註冊批件多達1176條,大約佔據全國上市藥品註冊批件總量的1%。這些註冊的板藍根相關藥品,有顆粒、口服液、注射劑等多種類型,大約佔據了國內藥品類型的1/5。
  • 大蔥價格牛氣「蔥」天?全國各地最新大蔥價格,上漲的原因?
    2021年新年伊始,大蔥價格牛氣「蔥」天?全國大蔥基地——壽光,批發價格已經到了5元/斤,其他地區,尤其是疫情地,大蔥價格更是如過山車一樣直衝上天!蔥價格上漲的原因?蔥有哪些種類,您平時餐桌上都吃什麼蔥?為什麼炒菜必放蔥花呢?今天跟著凡慕來一起來了解一下家家必須的「蔥」。
  • 碳酸鋰價格漲幅超36%背後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電池級碳酸鋰1月4日報價54000元/噸,較上月初上漲12000元/噸,漲幅28.6%,較2020年以來最低位上漲36%。隨著上遊供給收緊和下遊需求回暖,碳酸鋰價格在2020下半年開始觸底回升走出「周期低谷」。
  • 8月俄羅斯市場低密度聚乙烯價格上漲25%以上
    根據ICIS-MRC價格報告,本月部分等級的低密度聚乙烯價格漲幅超 過25%。 由於Angarsk聚合物廠和Gazprom neftekhim Salavat停產檢修,俄羅斯低密度聚乙烯價格開始上漲。 8月份,由於需求強勁,加上9月份三家工廠同時停產檢修,價格增 長動力顯著增強。
  • 化工行業:化工品價格延續漲勢 水合肼價格上漲
    化工品價格漲多跌少:在我們跟蹤的231個產品中,本周與上周比:116種產品價格上漲,79種產品價格平穩,36種產品價格下跌,三類產品個數分別佔到總產品個數的46%、39%和15%。化工品價格漲多跌少。
  • 商品交易所掛牌 未來一段時間價格上漲空間有限
    近期,受消費季節性回升、凍品流通受阻等因素影響,全國豬肉價格明顯上漲。而隨著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不少人擔心期貨會放大豬肉價格波動。對此,專家表示,決定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是供需。目前,我國豬肉需求相對穩定,雖然供應仍處於偏緊狀態,但未來一段時間價格上漲空間有限。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的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掛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