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是中國人所謂的「購物節」,雙十一過去了之後,很多購物人士都會消停了一段時間。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雙十一,很多人除了購買日用品和打折款之外,板藍根產品的銷量有了明顯的增長。這種情況是很多人沒有預料到的。畢竟,板藍根作為一種預防感冒的藥品,日常用不到,很多時候放在家裡也只是浪費。
打開百度等一些搜索軟體,查看各種各樣的板藍根高清圖案,它怎麼看都是一種很常見的藥品。然而,在網上,板藍根價格實惠、有備無患,最便宜的只要9元每15袋,所以很多網店都已經賣脫銷了。據統計,一些網店的板藍根銷量甚至可達2.2萬,這是很多日用品都達不到的銷量。雖然板藍根是否可以被當作藥品一直備受爭議,但它卻依舊經歷了「全民搶購」的熱潮,在市場上幾度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雖然老百姓對板藍根印象很好,認為其「無所不能」,但對於板藍根的抗病毒的藥效機理依舊在探索之中。關於板藍根藥效的記載,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了,有400餘年的歷史。板藍根在市場上的藥物、品牌種類也十分豐富,稱之為「國民級別」也毫不過分。據有關數據顯示,有關板藍根的註冊批件多達1176條,大約佔據全國上市藥品註冊批件總量的1%。這些註冊的板藍根相關藥品,有顆粒、口服液、注射劑等多種類型,大約佔據了國內藥品類型的1/5。
隨著有關板藍根藥品銷量的不斷增加,一些農民也看到了這其中的致富商機,他們通過種植、轉賣板藍根,成功發家致富。板藍根的熱銷,也把很多人的目光引向了國內中藥材的價格。近年來,中藥材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的價格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時不時就能聽到中藥材漲價的聲音。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中藥材同比上漲的品種有344個,與之前持平的有255個,價格整體上漲7%,整體呈上漲趨勢。
從事中藥材生意的人士表示,進入今年9月份以來,中藥材就已經有了3成的漲勢。其中,川芎漲了2元,一口鐘漲了3.5元,板藍根的價格也不出所料地有所上漲。
對於這些情況,業內人士表示是市場發展的趨勢,藥食同源的品種基本都將迎來漲價潮。漲價最為明顯的是一些動物類的中藥材,比如,蟋蟀漲了30元,紅珊瑚漲了1800元,木鱉子漲了24元等,漲幅均在100%以上。有人疑惑,中藥材同時漲價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有關專家分析,由於天氣原因,中藥材產量大幅下降,市場需求又比較大,供不應求,所以價格上漲;其中,動物藥材價格的大幅上漲也是有原因的,近期,國家的監管力度加大,要求變得更加嚴格,所以國外的進口量有所下降,所以價格上漲。不少的中藥材商人都表示,由於原料價格的上漲,採購成本也增加了好幾成。
中藥材價格上漲,有關中藥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增加了很多。因此,消費者十分擔心,以後買中藥、中成藥的價格會不會變貴很多呢?專家表示,這並不用特別擔心。很多中藥的生產企業,主要銷售方式並不是零售,而是出售給醫院和大型藥廠,這些銷售方式的合同一般是一年起籤,所以,即使漲價,也會有一個緩衝期和過渡期。
很多藥企都十分懂得市場「套路」,會對中藥材進行囤貨,以免被迫上漲成本。如今的中藥材市場,天然黃牛排在前列,價格一路飆升,如今,0.5噸的天然黃牛,價格就高達20多萬元,並且,還是時時缺貨。
針對中藥材不斷漲價的現狀,不少專家都呼籲,要對中藥材市場儘快提出整頓方案以及發展計劃,調節供需平衡,推動中藥材行業健康發展。
雖然中藥材的價格一直在上漲,但據目前走勢來分析,國內價格不會有很大幅度的上漲。這也提醒廣大群眾,不要盲目跟風囤貨,這是沒有必要的。相反,盲目的跟風購買,引起中藥材價格上漲,吃虧買單的還是群眾自己。
同時,廣大種植戶也需要理性思考,不要看到市場的需求量大,就慌忙種植,要考慮市場需求的飽和度,合理種植,才能獲得利益最大化,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