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中藥材豐收 藥農收穫忙

2020-12-06 中工網

初冬時節,甘肅省民勤縣甘草、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進入收穫季節,農民們抓緊晴好天氣收穫、挑選、晾曬、銷售……田間地頭、農家大院,到處是農民們收穫中藥材的繁忙景象。

伴隨著採收機馬達轟鳴聲,民勤縣大壩鎮甘草種植基地420畝甘草破土而出,一道道、一排排,甚是壯觀。「我們先把地上莖枝割掉,再用拖拉機帶一個犁鏵進行耕翻,犁的深度30釐米左右,每次犁一行,在場的工人用四齒耙將犁出的甘草根清出來,再犁第二行。」基地負責人焦多明介紹說,基地甘草全部為3年生,畝產在3噸左右,按照現在市場價格,每畝收益可以達到9000元。

初冬時節,民勤縣芸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正在採挖「沙漠人參」肉蓯蓉。 新甘肅·甘肅日報通訊員 馬愛彬

在民勤縣雙茨科鎮的板藍根種植基地,連片種植的400畝板藍根生長茂盛,微風吹過,散發出陣陣藥香,兩臺收割機穿梭在田野裡忙收穫。「今年風調雨順,而且我們採取了移苗定製技術,加上後期田間管理得當,板藍根長勢好、質量高,很受外地藥商青睞,主要銷往河北及河南等地。」正在地裡指揮工人們撿拾板藍根的藥農韓希國臉上充滿喜悅 。

近年來,民勤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著眼短期脫貧和長遠發展,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把中藥材種植作為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實現產業振興的有力舉措,按照結構層次更加合理,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的原則,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加快建設生產基地,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健全完善市場體系,分層次、分梯度推進,經過多年的布局和精心培育,規模和效益實現雙提升、雙豐收。

同時,全面落實扶持政策,不斷強化科技支撐,大力推行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範,依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高標準農田建設、中藥材標準化基地建設項目資金,從種到收,大力推廣標準化種植,持續推進區域化、標準化、規模化種植基地建設,提高中藥材標準化、規模化生產水平,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建檔立卡戶」等方式,以訂單收購、企業用工等途徑帶動農戶增收致富,促進中藥材產業鏈條各環節與農戶增收致富有機結合,實現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四方共贏」,促進三產深度融合,實現中藥材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

這幾天,民勤縣芸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蓯蓉培育基地上,近4600畝人工種植的梭梭林在冬日暖陽微風中,輕輕搖曳。不遠處,工人們兩人一組嫻熟地挖土拋沙,採收蓯蓉,一派繁忙景象。「肉蓯蓉種植是『天生』的生態友好型產業,符合國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是我們民勤生態治理和經濟發展的新型產業。」民勤縣芸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何德榮介紹說。

芸豐蓯蓉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治沙與治窮結合,產業與扶貧結合」,吸納和組織102名當地群眾及貧困家庭人員入社發展中藥材產業,共享發展收益,在青土湖肉蓯蓉種植基地完成4600畝地的接種任務,其中肉蓯蓉種子培育620畝,每年採挖肉蓯蓉115噸,優質肉蓯蓉種子153公斤。

「中藥材產業已經成為民勤群眾增收致富的又一劑『脫貧良方』,鄉親們依靠中藥材的種植,收穫著希望,收穫著幸福,收穫著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民勤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陳芳介紹說,民勤縣將進一步加快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引進新品種,推進新技術,切實提高中藥材品質和質量,加快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建設,提高種子種苗繁育能力和質量,確保藥源基地穩定和產品質量安全,著力推進中藥材精深加工和轉化,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效益。

據統計,目前,民勤縣甘草、肉蓯蓉、茴香、板藍根等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6.83萬畝,預計今年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

(民勤縣融媒體中心 馬愛彬)

相關焦點

  • 鹿鳴鄉 中藥材種植忙
    連日來,在鹿鳴鄉紅巖村,百合種植大戶蒲興化正帶領當地村民在山頭地塊裡忙活了起來,起壟、挖坑、撒種、培土,基地裡忙得不亦樂乎。 蒲興化告訴記者,今年準備種植百合75畝,虎杖120畝,基地的中藥材種植從10月開始栽種,現在基本快結束栽種了
  • 「千年藥鄉」甘肅宕昌「疫」訂單增多 藥農直播帶貨銷售中藥材
    【解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因物流等多環節受阻,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中藥材面臨滯銷。隨後防治新冠肺炎「甘肅方劑」公布的藥方裡,出現黨參、黃芪等中藥材,促使近期中藥材市場需求增大。甘肅新隴羌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龐俠平也因此受益,他白天發貨滿身塵土,晚上就坐在店裡喝著中藥飲片茶,通過網絡直播向粉絲介紹健康養生知識。
  • 甘肅民勤:沙漠裡長出「黃金」產業
    ↑工人們展示收穫的肉蓯蓉。甘肅民勤縣地處全國荒漠化防治的最前沿,東西北三面被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大沙漠包圍,總面積1.59萬平方公裡,沙漠和荒漠化面積佔90.34%。長期以來,「沙患」一直侵害著民勤人民,防沙治沙是民勤人永恆的主題,「沙漠生金」是世代民勤人不懈追求的目標。
  • 怎樣才能種植好中藥材,看老藥農多年總結的經驗
    隨著國家政府對中藥材良好政策的實施,近幾年中藥材產業發展走向良好的勢頭,掀起藥農對中藥材種植髮展的熱情。然而在種植中藥材時,若要種植好中藥材,保證中藥材的品質和產量的提升,這就須掌握好中藥材的生長習性和相關技術,然而這些也是老藥農通過多年的積累探索所保留的。
  • 中藥材白朮行情逆襲,農村大叔喜獲豐收,收穫現場透露高產秘訣
    「當初種植白朮這種中藥材,那可是頂住很大壓力的,眾所周知,白朮這幾年行情不理想,特別是去年,乾貨最低降到13元/公斤,這樣算來,種植風險就很高了,在這種情景下,老伴是死活不同意種植,還說不能讓我睜著眼往坑裡跳。
  • 亳州探藥(圖)_中藥材天地網
    談及目前的中藥材亂象,亳州很多藥商如是感慨,中藥材市場的亂象,是在近些年盲目養生保健熱潮中,遊資湧進藥市「炒藥」,一步步加重的。  藥農跟風  「種藥像種菜一般」  「要不是中藥保健熱起來,中藥材不會這麼火!」在亳州,很多藥商表示,對於一些藥材來說,他們也摸不準價格行情,因為「虛火」太高。
  • 種苗不要錢送家裡,農民「被迫」種植中藥材,收穫季節心裡美了
    「玄參可畝產乾貨500多公斤,像這種個頭較大的,能賣9元/公斤,這樣算來,一畝玄參就收入了4500元,除去不到500元的化肥和收穫成本,剩下的都是賺的啦!」提起自己的中藥材種植經歷,安徽省亳州市魏崗鎮孟三所樓村的趙大叔開心地向筆者介紹。
  • 農村有種植物,花朵很漂亮,種子被稱為「黑白二醜」,也是中藥材
    秋天的農村田野,處處都是繁忙,可在一些晚茬莊稼地裡,卻靜靜地生長著一種雜草,它們趁農民朋友忙於收穫莊稼,無暇顧及田間管理,便瘋狂地吞噬著莊稼,大有席捲全田之勢。這種植物為攀爬藤類植物,葉片圓潤優美,花兒像一朵朵湛藍色的小喇叭,在秋日的田野裡吹響豐收的號角,如果它們不是生長在農田裡,還真是一種優美的觀賞植物,可是現在,它們就是農民朋友們除之不盡的雜草。村裡張大娘站在自家門口,望著屋旁的一片藥材田,忍不住搖頭嘆息道:「唉!
  • 甘肅岷縣:60萬畝中藥材築牢產業發展基石
    「種出好藥,賣出好價」是岷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目標。隨著藥材採挖的結束,中國當歸城中藥材交易市場開始逐漸熱鬧了起來。  趕早市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延續已久的傳統和勤勞的印證。凌晨五點的中國當歸城,車流人流,交叉其中。數點燈光下,當歸、黃芪、黨參等中藥材陳列其中,一年的辛勤勞作也即將得到回報。
  • 用希望抵禦荒漠:民勤蘇武的守土之路
    作者:蘇靜 本文經世界說(globusnews)授權轉載 那一年《南方周末》的一則報導援引中國科學院專家觀點稱,按民勤當時沙漠化速度,民勤地下水將在17年後枯竭,屆時兩大沙漠將合攏,民勤也將隨之消失。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雨雪天氣,如果不能出去散步步,不妨在古詩詞裡去散散心。那些藏在古詩詞中的中藥材,不僅可以療病,同時也可以醫心,給人以賞析悅目的享受。
  • 新疆各地葵花豐收助推農牧民就業增收
    農民忙著收割、晾曬,在忙碌中盤點著一年的付出與收穫。 9月1日,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包家店鎮的葵花田中,葵花盤被顆顆飽滿的瓜子壓得低垂著頭,金燦燦的花海此時已變成了沉甸甸的收穫田園。
  • 民勤:發展全域旅遊 建設詩畫民勤
    如今,民勤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共展示出作品摘星小鎮有機融入蘇武沙漠大景區的整體發展戰略布局,必將帶動民勤文化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摘星小鎮全景 嚴超軍 攝近年來,民勤縣依託豐富的沙漠、溼地、生態、文化旅遊資源,著眼「全域旅遊·全景民勤
  • 俯瞰民勤,螞蟻森林
    民勤這個地方因沙漠而發展緩慢,當地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治沙,民勤不想成為下一個羅布泊。  而與內蒙古三面接壤的地區全都是戈壁沙漠,巴丹吉林沙漠、騰格里沙漠,這兩大沙漠把民勤縣夾在中間,如果不治沙,就會沙進人退,導致民勤這片綠洲被沙漠侵蝕,兩大沙漠一旦連成一片,將更難治理。
  • 天山南北「三夏」忙 顆粒歸倉保豐收
    □瓦力斯江·烏馬爾江攝三夏時節勞作忙,糧食穩產底氣足。從南到北,我區各地田間地頭,一場與時間賽跑的「三夏大戲」正在上演。由於氣候原因,南疆的小麥生產已經進入了收尾階段,而北疆地區正開鐮。今年出臺的一系列穩糧政策落實得如何、各地的「三夏」工作進展如何?記者連線了各地融媒體中心,請他們細說當地情況。
  • 邵東斫曹鄉舉辦芍藥花節 致力中藥材產業脫貧
    正是看中其觀賞與藥用的雙重價值,種植芍藥是斫曹藥農的最愛,全鄉種植面積約達到5000畝,花期一到遊人如織。   「有情芍藥含春淚」,久雨初霽,太陽照射下的芍藥花開得分外嬌豔。當天上午,遊客們驅車從周邊的廉橋鎮、邵東縣城和雙峰等地趕過來,截至中午,現場的車輛不下1000臺,初步估計遊客超過10000人。從梧桐村到野雞坪村,成片的芍藥花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 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白芨種植,農民創業好渠道致富好幫手
    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白芨種植,農民創業好渠道致富好幫手。農業是中國第一產業,是立國之根基,是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根基,農業能夠大力促進工業發展,沒有農業的強有力支持,工業、服務業是難以很好發展的,而現在中國非常重視三農——農業、農村、農民的經濟,所以產生了一些很好的農業產業,包括一些農業企業,許多農民朋友們不用離開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分別,因之不能照顧孩子,給孩子的學習、身心健康成長等帶來很大影響了,現在就有一種這樣的很好的創業渠道,它就是貴州華科金農御貴草白芨種植
  • 民勤通用機場開工建設
    甘肅民勤通用機場及配套工程項目8月7日上午舉行開工儀式,這是民勤發展「大交通」「大旅遊」進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對於推動民勤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裡程碑意義。據了解,民勤通用機場是武威市首個獲批的A1類通用機場,位於民勤縣城東南方向,距縣中心直線距離23公裡,與蘇武沙漠大景區相連,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約為838.44畝(55.896公頃),按A1類通用機場標準建設,擬建跑道1條,長度1900m,飛行區等級為3B,年起降架次預計約25000次,
  • 綏中縣小莊子鎮 :生薑喜豐收 姜農笑開顏
    金秋十月是姜農最忙碌的時節,在綏中縣小莊子鎮,隨處可見農民們在姜田裡收穫鮮姜,並將鮮姜打包、裝箱,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每到收穫時節,劉洪軍都會僱用一批本村和周邊村的村民,幫助起姜、打包。綏中縣小莊子鎮海泉村村民郭麗靜種植生薑已經有十六個年頭了,由最初五畝地的小規模種植,到現在的幾十畝地,郭麗靜嘗到了種姜帶來的甜頭。今年她家的生薑畝產量達到13000斤,看著自家地裡的生薑喜獲豐收,郭麗靜特別高興。
  • 種植中藥材不賺錢,農村大叔表示,都是「偽農業人」造成的
    進入了秋天,也進入了中藥材收穫的季節,五馬鎮楊樓村的李大叔,此時正在自家的中藥材白芍田裡忙碌。那些高品質的白芍根莖,剛從土壤裡挖出來,中藥材的藥香和新鮮土壤的清香,攪合在一起,能讓人感覺到土地的厚重和豐收的喜悅。然而,對於李大叔來說,眼前的白芍卻讓他喜悅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