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參可畝產乾貨500多公斤,像這種個頭較大的,能賣9元/公斤,這樣算來,一畝玄參就收入了4500元,除去不到500元的化肥和收穫成本,剩下的都是賺的啦!」
提起自己的中藥材種植經歷,安徽省亳州市魏崗鎮孟三所樓村的趙大叔開心地向筆者介紹。
不對呀,趙大叔愉悅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每畝只有不到500元的成本,還特別聲明只是化肥和收穫費用,不是說在中藥材種植中,種苗投入才是最大成本嗎?
就在前兩天,有位宿州地區的朋友,這些年折騰得夠嗆,急需尋找一條賺錢之路,也不知道在哪裡找到了「致富」信息,神神秘秘的到外地考察了一趟,回來就承包了300畝地種植艾草。
還說必須種植300畝,少了就拒籤合同,而艾草的種苗由他們提供,每畝800元起訂。
且不說種植艾草前途如何,24萬的種苗是掏出去了,無論你賺不賺錢,種苗商已經把錢給裝兜裡了,再加上承包土地的費用,300畝種植面積,將至少消耗他60萬的成本。
這些在外人看來諸如兒戲的操作模式,在他眼裡竟然變成了鹹魚翻身的寶貝,只是,萬一賠了呢?
當然,這位朋友的經歷,在趙大叔身上根本不會發生,因為身處藥材種植區的趙大叔,從事藥材種植那是一萬個謹慎,沒有十足把握,他根本不會種植,就像他去年種植的中藥材玄參,如果沒有親戚的施壓,他也不會「被迫」種植,當然也不會取得今天這種豐收的喜悅。
趙大叔:「去年這個時候,正值玄參收穫季節,同時也是玄參種植季節,三王營村的老表(表弟)收穫的玄參芽子(種苗),嫌價格便宜,賣了也沒意思,就打電話問我種不種。
當時我想,玄參種苗都賣不動,就說明種植起來沒有希望,與其那樣,還不如種植小麥玉米呢,又穩當又好管理,種植藥材嘛,值錢了是寶,不值錢是草,我可不希望種植一地草出來。
在電話裡拒絕了老表,沒想到第二天他竟然給我把種苗拉來了,還說種植玄參特別省事,往地裡一埋就行,沒有病蟲害,不需要咋管理,即使行情不好,應該也虧不了,這些種苗賣了不值錢,扔了可惜,不如送給你種,想管飯就管頓飯,不管飯我這就走。
那天中午,我請老表喝了頓酒,種苗拉回來了,如果再堅持不種,就對不起老表對咱的好了,就這樣,我按照種苗的數量,種植了1.6畝。」
同時,趙大叔也表示,可能玄參近幾年發展迅速,市場出現了波動,特別像去年,像他這種想法的人很多,導致種植面積下降,所以才出現今年這種好行情,看來,若沒有老表「逼」這一把,他也不會有今年幾千元的經濟收入。
只是,今年的市場行情讓人滿意,並不代表來年就一定有這樣的好行情,行情好勢必刺激種植戶的種植熱情,等種植面積上去了,行情還會像今年這樣好嗎?
想到這裡,原本等收穫玄參後,將種芽留著繼續種植的計劃,瞬間又開始動搖了,對此,歡迎大家分享建議,給趙大叔或擁有趙大叔同樣想法的種植戶提供寶貴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