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川貝母等這5種中藥材種植適合在冬季

2020-12-07 中國農事頭條

中藥材是我國特有的最早以植物入藥來進行治病的。以往冬季的到來,是勞作一年的農民歇息的冬閒時期。

冬季種植中藥材

但是隨著中藥材市場的活躍,有不少的農民,可以利用冬季農閒的時候種植中藥材創收,但是冬季能種植什麼中藥材呢?中農研究院小編給你推薦重樓種植、川貝母種植、半夏種植、柴胡種植、薄荷種植這5種。

1、重樓

重樓是常用的中藥材料,是「雲南白藥」、「宮血寧」等國家保護中藥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於重樓藥用價值高,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價格也很高。

重樓種植一年四季皆可,但秋冬種植最佳。重樓有喜陰,怕暴曬,怕澇,耐旱,耐寒等特點,生命力頑強。夏季高溫多雨,病蟲害多發,田間管理費勁。

2、川貝母

川貝母性涼,甘平,隱蔽的地方生存,主要分布於中國西藏、四川、貴州和雲南。當然在甘肅、山西、陝西、青海和寧夏也有分布。它的氣溫超過30度或者地表溼度超過25度時,就會逐漸枯萎。

川貝母只要在適宜的溫度一年四季皆可種植,只是川貝母最怕乾旱和澇,特別是春季久晴不雨,容易發生枯萎現象,夏季高溫時節不宜種植!

3、旱半夏

半夏種植場景

旱半夏在10~12月和2~5月份種植,當年收穫。半夏根淺,喜溫和、溼潤氣候,怕乾旱,忌高溫,夏季宜在半陰半陽中生長,畏強光。在陽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條件下,易發生倒苗,耐陰,耐寒,塊莖能自然越冬。

其實適合在冬季種植的藥材也是比較多的,因為有些藥材種子是變溫後才能有利發芽,因此現在則是部分藥材種植的最好時機,除了上述的幾種,種子類還有桔梗、防風等。

4、柴胡

柴胡種植地

柴胡是一種市場需求很高的藥材之一,藥用價值極其高,因此導致野生柴胡慢慢的枯竭,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的。應選擇沙壤土或腐殖質土的山坡梯田栽培,不宜選擇黏土和易積水的地段種植。

柴胡可在冬季或者春季播種,但是為了產量建議在冬季播種。這樣來年的苗種存活率相對而言會高很多。其次經歷過冬季的蟄伏,會將一些不合格的種子排除掉,春季就可以視情況補種,這樣就一定程度的保證了產量問題。春季也是適合柴胡種子生長的季節,冬季播種也可以給予柴胡更多的優質發育時間。

5、薄荷

薄荷種植形象圖

薄荷,別名野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產南北各地。薄荷具有喜溫暖、溼潤的特性,多栽培於溫暖、溼潤、向陽、地面平坦、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和壤土上。因為它的使用價值非常的廣,是目前市場上非常受歡迎的一種藥材,由於種植的面積減少,所以價格也在慢慢的回升。

種植時間在霜降至翌年立春前後均可進行,但提早在冬季下種,可促使翌春早抽芽,提高產量,種植方法分切根和整條種兩種。

中藥材品種繁多,對氣候的喜好不盡相同,有喜寒冷的中藥材,也有雖然不喜寒冷,但在冬季種植效益高的中藥材。由於冬季氣溫低,水分蒸發量小而慢,苗木本正處於休眠狀態,正是栽植藥材的黃金季節。冬季種植的藥材具有不僅出苗齊而快,抗災性,防病性能也有所提高,因此很多種植戶選擇重樓、川貝母等在冬季種植。

相關焦點

  • 多種野生中藥材瀕危 人工種植難解危局
    四川調研:多種野生藥材瀕危  為了摸清四川野生中藥材資源的 「家底」,今年9月,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信息中心副主任蔣爾國和他大約50人的團隊,分成5個組輪流到四川省內的樂山、雅安等20多個中藥材原產地進行摸底調查後發現,該省的冬蟲夏草、川貝母、大黃、秦艽、重樓、紅景天、金龜蓮等幾十個珍稀野生中藥材品種萎縮嚴重,「比如重樓,上世紀90年代全省年產量可達300噸,但去年不足
  • 萬源:搶抓時節 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
    當下,該市蜂桶鄉正搶抓秋種時節,大力發展中藥材,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近1000畝,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美譽,土壤、氣候條件特別適合川貝母的生長。今年鄉裡引進九州通集團旗下萬源市潤雨中藥有限公司,打造川貝母核心基地。在蜂桶鄉讓水壩村的川貝母基地裡,技術人員正手把手的教授村民如何種植貝母。它的間距必須是5公分,下面必須輕拿輕放。
  • 重樓如何不「重路」 ,雲南重樓種植背後的那些事
    近年來,重樓種植可謂「多點開花」。從雲南滇西、滇南,到滇東、滇中,再到川、黔、桂、贛、湘、閩、鄂和陝等省份,從官方到民間,種植熱情高漲;而從幹品重樓的市場價格來看,也是行情看漲,從2013年的600元/公斤,一路飆升至去年的1000元/公斤左右。事實上,重樓屬於小品種藥材,市場需求量不是很高。
  • 重樓種植技術最全面的重樓種植資料值得收藏
    重樓喜歡生長在海拔600—2000米的林下蔭蔽處,最適合的拔是800—1500米,氣候涼爽、雨量適當的地方。栽培地要選擇透水性好,微酸性的腐殖土或紅壤土種植,黏重易積水和易板結的土壤不宜種植。二、種子形態。蒴果近球形,5—6瓣裂開種子多數。種子球形或扁球形,假種皮鮮紅色或橘紅色,有光澤,種皮白色,土黃色或朱黃色,幹後表面有皺紋,無光澤。頂端中央皺細,具有一小小的突起。
  • 這幾種中藥材是近幾年最火熱的,價格好種植有前景,不妨考慮下
    中藥材可以說是近年來的一個朝陽產業,隨著我國農業種植結構不斷調整, 尤其是在加入WTO後, 農產品市場競爭激烈,各地紛紛興起「種藥熱」。近年來中國藥材市場的需求量一直在逐年上升增加,各種常見的藥材以及名貴的中藥價格一直都在上升趨勢。
  • 雲南精耕道地中藥材擬用3-5年時間培育推出「十大雲藥」
    在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茂山鎮東屏村,雲南彝道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重樓種植基地綿延數百畝,從2016年進入中藥材流通追溯體系平臺後,這裡的重樓從種植、加工到流通銷售實現了全產業鏈大數據追溯,且與商務部的國家追溯平臺實現數據對接,贏得了更大的市場佔有率和知名度。
  • 【今日視點】雲南重樓種植熱的「冷」思考
    從我省滇西、滇南,到滇東、滇中,再到川、黔、桂、贛、湘、閩、鄂和陝等省份,從官方到民間,種植熱情高漲;而從幹品重樓的市場價格來看,也是行情看漲,從2013年的600元/公斤,一路飆升至去年的1000元/公斤左右。  話題  這些種出來的重樓藥材能否完全被市場消化?
  • 重樓種植歷史及現狀
    ,早在《名醫別錄》中對重樓就有「而莖葉亦可愛,多植庭院間」的記載,清代的吳其濬的《植物名實圖考》也有「江西、湖南山中多有,人家亦種之」的記載,可以明確的是當時種植的主要是七葉一枝花。    隨著重樓藥材價格急劇上漲,極大地刺激了農戶對雲南重樓的種植,但由於種子種苗繁育周期較長,種苗一時供應不上,2012年以前多為農戶零星種植。2010年10月我們到雲南蘭坪富和山調查,發現當地農戶幾乎家家都在房前屋後種著從野外挖來少則10來株多則100多株的雲南重樓,但野外的雲南重樓卻已被採盡。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在妙西鎮楂樹塢村有一個西紅花專業合作社,它帶領村民種植西紅花,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種植戶們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其實,西紅花的種植方法很簡單,就跟家裡種蒜差不多。妙西的生態環境好,土質又十分適合種植西紅花。」全國西紅花協會理事、楂樹塢村支書楊連生向記者介紹,西紅花原產於西藏雪域高原,而在離湖州不遠的上海崇明島就有一個西紅花的種群繁育基地,繁育出了能在江南一帶種植生長的西紅花品種。
  • 蚤休是重樓?老藥農:雖然價格高,分不清,不會種,多失敗
    山陽縣曾經作為「藥業興縣」的代表,一下子將糧食作物面積降低到歷史最低水平,當時的黃姜大面積種植失敗以後,農民並沒有反過來種糧食,反而對其他中藥材產生濃厚興趣,以至於現在的農田到處都是中藥材,而且種類繁多,種植最多的依然是黃姜,其餘的如重樓、連翹、五味子、天麻、二花、蒼朮、白芨等,雖然也遭遇了白芨價格大跌的損失,但是現在的農民似乎已經變成了老藥農,有了清醒的認識。
  • 面對野生滇重樓幾乎絕跡的困境 中藥材產業化還要過幾關
    作為雲南白藥主要成分之一,野生滇重樓幾乎絕跡。&nbsp&nbsp&nbsp&nbsp為破解滇重樓保護和開發的矛盾,雲南省麗江市走上一條規模化種植的產業發展道路。&nbsp&nbsp&nbsp&nbsp生產周期至少5年,風險大,農民的心一直懸著&nbsp&nbsp&nbsp&nbsp麗江市的中藥材產業自2010年開始起步,在短短五年時間裡,種植面積就已超過20萬畝,實現產值近30億元,吸引了近4萬農戶參與。
  • 重樓栽培技術
    滇重樓生長較慢,生長周期較長。一般用帶有頂芽的塊莖栽種,要3—5年才比較划算採收。用種子播種,從播種到收差不多要5—7年。因此,藥用重樓大部分以野生採集為主。重樓喜歡生長在海拔2000—3000米的林下蔭蔽處,最適合的拔是2300—2700米。不過重樓適應性比較強,只要氣候涼爽、雨量適當,海拔較低和更高的地方也時有發現。栽培地要選擇透水性好,微酸性的腐殖土或紅壤土種植,黏重易積水和易板結的土壤不宜種植。二、種子形態。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栽培白朮宜在氣候涼爽、半溼潤地區、排水良好的丘陵及山區種植。白朮耐寒,幼苗能經受短期霜凍,在冬季能耐受-10℃左右的低溫;夏季如遇暴雨驟晴、高溫多雨天氣,易發病死亡。白朮主產區是浙江省,其次是江蘇、江西、河北、重慶、安徽等省,現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白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上生長良好。酸性的黃紅壤或微鹼性的沙壤土均能栽培,過黏或過沙的土壤不宜栽培。
  • 重樓種植技術 | 史上最全重樓病害
    重樓為傳統珍貴中藥材,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藥用根,中醫治內病外傷運用十分廣泛。近年來隨野生重樓資源的高度稀缺,價格不斷攀升,目前已成為不少藥農致富的種植作物。但重樓對種植技術要求較高,病蟲害危害大,如稍有不注意防治,就會影響重樓的生長質量和產量。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防治重樓的病蟲害呢?
  • 2018年種什麼中藥材品種好?未來幾年哪些藥材值得發展
    「未來幾年種植什麼藥材最賺錢?」這是很多農戶們都很關心的問題,選擇好的種植項目,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河北省安國市中草藥材研究協會對安國中藥材市場行情進行了長期追蹤,並對中藥材價格等數據做了統計分析。
  • 放棄公務員「鐵飯碗」種植重樓 總理鼓勵四川小夥好好幹
    陳飛宇和他的重樓。5年前,綿陽安縣的陳飛宇告別公務員這個「鐵飯碗」,一頭扎進創業大軍。他選擇了一條與農村有關的創業之路,種植中藥材重樓。如今,他種植的重樓面積已達6000餘畝,還做起種苗銷售、技術服務、旅遊業、重樓博物館等產業,年利潤600萬元。
  • 2021年種什麼中藥材有前景?
    據中藥材種植指南網2020年對藥市958個中藥材品種數據分析,價格比2019年同期相比上漲的品種有365個,持平382個,下降的211個,漲幅較大的是小蛤蚧,從均價11.5元/公斤漲到46元/公斤,漲幅300%;降幅較大的是吳茱萸,從140元/公斤降到42元/公斤,降幅70%。
  • 黃國虎說 滇重樓現在1500多元一斤了
    ,他一下子對這種長得像一把把小傘,萬般好看的植物藥材產生了興趣,並想著研究這門種植重樓的市場,黃國虎還特意跑了全國幾大中藥材交易中心,通過商販還了解到,這幾年滇重樓的行情一直呈上漲的趨勢,因其用途廣泛,除了根莖用藥,種子還是繁育小苗的必備,收購價格都是1100元/公斤左右,長期跑雲南、湖南市場的老孫告訴黃國虎,現在成品滇重樓都是1500多元一公斤了,就是貨少,一些大規模製藥廠,和高檔的養生場所,每年都要用好幾噸滇重樓
  • 直面中藥材及飲片質量問題 對症下藥
    同時,隨著中藥產業化和市場化的不斷擴大和升級,我國中藥生產逐步形成了以中藥材種植養殖、產地初加工和專業市場為主要環節的中藥材產業,也形成了一大批通過GMP認證並初具規模的中藥飲片企業,中藥飲片產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但受資源緊缺、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產業鏈條長、生產技術和規範不夠完善、從業人員質量意識薄弱等多種因素影響,中藥材及飲片質量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 不同中藥材的最佳採收期不同,均與藥性有關係!
    【天地網訊】    中藥材種類繁多,藥用部位不同,其最佳採收的時間也不相同。所謂最佳採收期,是針對中藥材的質量而言的。中藥材質量的好壞,取決於有效成分含量的多少,與產地、品種、栽培技術和採收的年限、季節、時間、方法等有密切關係。為保證中藥材的質量和產量,大部分中藥材成熟後應及時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