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搶抓時節 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

2020-10-31 達州市廣播電視臺

萬源市地處秦巴山區腹心地帶,境內高山氣候明顯,孕育了1200餘種道地中藥材,被譽為「秦巴藥庫」,尤以獨具特色的道地藥材川貝母著名。當下,該市蜂桶鄉正搶抓秋種時節,大力發展中藥材,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近1000畝,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蜂桶鄉位於萬源市東南部,最高海拔2412.9米,森林覆蓋率75%,素有「中藥材之鄉」的美譽,土壤、氣候條件特別適合川貝母的生長。今年鄉裡引進九州通集團旗下萬源市潤雨中藥有限公司,打造川貝母核心基地。在蜂桶鄉讓水壩村的川貝母基地裡,技術人員正手把手的教授村民如何種植貝母。

它的間距必須是5公分,下面必須輕拿輕放。

川貝母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生於林中、灌叢下、草地或河灘、山谷等溼地或巖縫中,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萬源潤雨有限公司多年來一直種植貝母,但規模小,產量低。今年,在九州通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計劃投資1億2800萬元,將川貝母基地擴大到500畝。經過多方考察,公司將基地落戶到蜂桶鄉讓水壩村。

萬源市潤雨有限公司負責人 項能鵬:公司通過長達兩年多的時間,在萬源10餘個鄉鎮選擇貝母種植基地,最終確定在蜂桶鄉讓水壩村。這裡的氣候、自然環境和條件特別適合貝母的生長。

在川貝母基地建設過程中,蜂桶鄉鄉村兩級積極協調流轉土地、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目前,已流轉土地300畝,用於建設川貝種源繁育基地 50 畝,商品萼貝規範化種植基地 200餘畝,鱗莖種植 30 餘畝,同時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 1000 畝。

萬源市蜂桶鄉黨委書記 康政德: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擴大中藥材種植規模,將蜂桶鄉打造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藥材之鄉。

相關焦點

  • 川油人45年的夢想與榮光:建成300億天然氣大氣區
    西南油氣田 供圖中新網成都12月29日電 題:川油人45年的夢想與榮光:建成300億天然氣大氣區作者 杜成 馮雪梅12月29日,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以下簡稱「西南油氣田」)建成300億天然氣大氣區總結交流大會在四川遂寧舉行。幾代川油人匯聚一堂,回望崢嶸歲月,展望可期未來。大會現場,一部名叫《決勝》的紀錄片凝聚了川油人多少晝夜奮戰、堅守豪邁與盪氣迴腸。
  • 貝母花開又一年
    浙貝母是我們寧波地產的傳統中藥材,已經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也是著名中藥「浙八味」成員之一,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對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等症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不同類型貝母怎麼用 鎮咳降壓應選川貝母
    貝母據產地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之分,川貝母生於高山寒冷地帶,分布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甘肅等地,鱗莖小而兩瓣相等,有松貝、青貝、爐貝之稱;浙貝母生於潮溼山坡草叢,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鱗莖大而為分為兩瓣,有元寶貝、珠貝之稱,兩者產地不一,大小迥異;另有一種土貝母亦入藥。   川貝母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論述。
  • 重樓川貝母等這5種中藥材種植適合在冬季
    中農研究院小編給你推薦重樓種植、川貝母種植、半夏種植、柴胡種植、薄荷種植這5種。1、重樓重樓是常用的中藥材料,是「雲南白藥」、「宮血寧」等國家保護中藥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於重樓藥用價值高,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價格也很高。重樓種植一年四季皆可,但秋冬種植最佳。
  • 川貝母的養生功效和在廚房裡的運用
    川貝母,又叫川貝、平貝、冬貝、松貝、黃虻、苘、貝母、空草、藥實、勤母、苦花、貝父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稜砂貝母的乾燥鱗莖。主要產於四川、甘肅、青海、雲南等地。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
  • 射洪市文升鎮:防疫春耕兩不誤 搶抓農時耕作忙
    射洪市文升鎮:防疫春耕兩不誤 搶抓農時耕作忙 時間:2020-03-13 15:09:36 來源:中國網 編輯:周姿彤   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春耕生產的重要時節。射洪市文升鎮堅持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兩手抓,兩不誤,雙推進」,組織廣大農戶搶抓農時,分散耕種,積極開展春播春種。
  • 萬州建成中國緯度最北的桂圓、荔枝基地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向 東金秋時節,位於萬州區武陵鎮的3500畝桂圓已經成熟,這裡成為中國緯度最北的桂圓、荔枝產區。在武陵鎮大唐荔園,1500畝桂圓已經成熟,即將迎來採摘期。前幾年,在城裡從事建築和房地產開發的楊元太被武陵鎮幹部請回老家,將已經荒蕪的1500畝土地流轉過來,從福建引進了10多個優良品種,打造中國緯度最北的晚熟桂圓基地。 武陵鎮群山環抱,氣候溫潤,在三峽移民以前就是我區荔枝桂圓的主產區。荔枝、桂圓喜暖怕冷,冬季的霜雪會將他們凍死。
  • 貝母的功效 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及用量
    貝母的功效川貝母是一種名貴中藥,它主要是用於潤肺止咳,其療效顯著,川貝母除潤肺止咳外,還有哪些功效?川貝母的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街、肺痿、肺癰、喉痺、乳癰。
  • 「理論」打造道地中藥材重要生態種植基地
    當前,我們要搶抓機遇,從基礎源頭做起,率先把我省建成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生態種植基地,加快實現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跨越。建立道地中藥材大品種生態種植基地,爭取獲國家級首批認定。具體思路是以岷縣及周邊縣區為主要區域,建設當歸生態種植基地;以渭源及周邊縣區為主要區域,建設黨參生態種植基地;以隴西及周邊縣區為主要區域,建設黃芪生態種植基地;以禮縣為主要區域建立大黃生態種植基地;以瓜州等綠洲灌區為主要區域,建設甘草生態種植基地。種植規模視條件而定,可控制在5000畝至1萬畝範圍之內。
  • 榆林建成佔地300畝的「玉米迷宮」
    榆林建成佔地300畝的「玉米迷宮」 2018-07-13 15: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遠這裡2025年有望建成國家4A級「中華藥園」景區!
    建設高標準農田0.35萬畝,目前基本完成施工設計圖和預算。 內江市農科院中藥材研究所已在天寶溝村進行了選址和170餘畝土地流轉。 威遠縣中藥材產業園已申請創建2019年度市級現代農業園區。
  • 懷化市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 力爭2020年種植基地發展到100萬畝
    懷化新聞網訊 8月13日,看著中方縣瀘陽鎮五裡村基地裡的艾葉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曾凡丁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曬一曬。曾凡丁的懷化金土地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這兩年轉型做中藥材種植,以艾葉為主,輔以射幹、白芨、玉竹等品種,在中方、漵浦等地發展了上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這是我市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的一個縮影。
  • 「六保」在行動·「雙搶」一線探川糧
    即日起,川報觀察推出「『六保』在行動·『雙搶』一線探川糧」系列報導,關注全省各地為確保小春「顆粒歸倉」、大春順利播栽、糧食穩產增產採取的新舉措、新辦法。敬請垂注。今年,魏承輩開著他的收割機已收割了200畝地,拿到1.6萬元工錢,比去年多了5000多元。 初步統計顯示,今年元嶺村的700多畝小麥機收率從去年的70%躍升到90%以上。而在劍閣縣,今年小春累計投入的21萬餘臺農機中,有三分之二為小型機械。在此基礎上,全縣小麥等夏糧機收率提高至95%以上。
  • 崇陽縣石城鎮雞鳴峰萬畝白芨基地,呈現出「五好」品質
    崇陽縣石城鎮堅定不移做好農業「百千萬」工程,短短三年在境內雞鳴峰建成一個以白芨為主打品種的萬畝中藥材基地,成為全縣為數不多的幾個萬畝現代農業示範基地之一,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該基地初步呈現出「五好」品質:稟賦好,名氣大。
  • 開江 打造5萬畝油桐基地
    (陸世斌 楊宗萬 記者 龐瑩) 日前,記者從開江縣獲悉,投資6000餘萬元引進優質油桐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將打造5萬畝優質油桐基地,3年後年產值可達6600多萬,實現利稅870萬。油桐是開江縣傳統的特色產業,由於沒有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管理,沒有形成規模效益。
  • 海口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50畝樣板區完工
    在十餘種花草苗木的映襯下,50畝樣板區顯得生機勃勃。6月15日,記者航拍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工程現場。記者汪承賢 攝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集中開工項目之一,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走進項目工地現場,站在防潮堤壩上,該項目施工進展盡收眼底。
  • 五寨縣年產300噸黃芪皂苷等提取物及配套種植基地建設項目
    2019年公司總計種植黃芪1.1萬畝,其中移栽4000畝,育苗1000畝,育種1000畝,直播多年生5000畝。當年可黃芪2600噸,秧苗650噸,種籽55噸。預計可帶動貧困人口1200戶4000餘人,人均增收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