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貝母怎麼用 鎮咳降壓應選川貝母

2020-12-02 39健康網

  貝母據產地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之分,川貝母生於高山寒冷地帶,分布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甘肅等地,鱗莖小而兩瓣相等,有松貝、青貝、爐貝之稱;浙貝母生於潮溼山坡草叢,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鱗莖大而為分為兩瓣,有元寶貝、珠貝之稱,兩者產地不一,大小迥異;另有一種土貝母亦入藥。

  川貝母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論述。《名醫別錄》云:「療腹中結實,心下滿,淅淅惡風寒,目眩,項直,咳嗽上氣,止煩熱渴,出汗,安五臟,利骨髓」。浙貝母載於《本草正義》,「大治肺癰肺痿,咳喘,吐血,衄血,最降痰氣,善開鬱結,止疼痛,消脹滿,清肝火,明耳目,除時氣煩熱,黃疸淋閉,便血溺血」。土貝母載於《本草從新》:「治外科痰毒。」《陝西中草藥》云:「治淋巴結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癰腫。」

  藥理證實川貝母和浙貝母均有鎮咳、降壓作用,川貝母尚有祛痰、解痙、升高血糖、抑菌等作用;浙貝母尚有鎮靜、擴張支氣管平滑肌、增加冠脈流量等作用。

  三種貝母的區別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烏花、稜砂川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熱燥咳,痰黃咳喘,陰虛勞嗽,咳痰帶血等。

  浙貝母——為百合科植物浙貝母的鱗莖。其性味苦,寒。功能清熱化痰,散結解毒。主治風熱、燥熱、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等。

  土貝母——為葫蘆科植物假貝母的塊莖。其性味苦、涼。能解毒散結,消除癰腫。主治乳癰,瘰癧痰核,瘡瘍腫毒及蛇蟲咬傷等,近年用於治療腫瘤。

  川貝母長於清熱潤肺;浙貝母長於宣肺清熱;土貝母長於散結消腫。臨床使用時應予區別。

相關焦點

  • 貝母的功效 貝母的功效與作用及用量
    貝母的功效川貝母是一種名貴中藥,它主要是用於潤肺止咳,其療效顯著,川貝母除潤肺止咳外,還有哪些功效?川貝母的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鬱街、肺痿、肺癰、喉痺、乳癰。
  • 川貝母的養生功效和在廚房裡的運用
    川貝母,又叫川貝、平貝、冬貝、松貝、黃虻、苘、貝母、空草、藥實、勤母、苦花、貝父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稜砂貝母的乾燥鱗莖。主要產於四川、甘肅、青海、雲南等地。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
  • 《西藏誘惑》 20140903 《神奇藏藥之紅景天 貝母》
    《西藏誘惑》 20140903 《神奇藏藥之紅景天 貝母》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紅景天為藏族名貴藥材,又名「掃羅瑪爾布」,生長在海拔1800—2500米高寒無汙染地帶,其生長環境惡劣
  • 重樓川貝母等這5種中藥材種植適合在冬季
    中農研究院小編給你推薦重樓種植、川貝母種植、半夏種植、柴胡種植、薄荷種植這5種。1、重樓重樓是常用的中藥材料,是「雲南白藥」、「宮血寧」等國家保護中藥的主要成分之一,由於重樓藥用價值高,目前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價格也很高。重樓種植一年四季皆可,但秋冬種植最佳。
  • 萬源:搶抓時節 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
    萬源市地處秦巴山區腹心地帶,境內高山氣候明顯,孕育了1200餘種道地中藥材,被譽為「秦巴藥庫」,尤以獨具特色的道地藥材川貝母著名當下,該市蜂桶鄉正搶抓秋種時節,大力發展中藥材,建成川貝母核心基地300餘畝,帶動農戶種植中藥材近1000畝,全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 貝母|百合科植物|潤肺|乳癰_網易財經
    2010版中國藥典中收錄的貝母有6種:川貝母: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乾燥鱗莖。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積雪融化後採挖。
  • 磐安中藥材的戰「疫」故事——浙貝母篇
    我來自百合科貝母屬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據說我因形狀而得名,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所著的古代醫學著作《本草經集注》中就有記載「……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
  • 藥材基源丨暗紫貝母
    暗紫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 貝母花開又一年
    於是又忍不住取景拍攝起那既冷豔又熱鬧的貝母花來。歷史上,浙貝母最早是在象山縣馴化種植成功的,因此又稱為「象貝」。樟村鄞江一帶的浙貝母是從象山引種過來的。現在舟山、象山等地也有部分種植,本省的金華磐安和江蘇南通都有大規模的種植基地。
  • 手錶中貝母錶盤是什麼?有什麼優缺點?
    貝母是某些貝殼類動物,包括鮑魚、珍珠蠔和貽貝的保護殼的虹彩色堅硬內層。貝母的構造,主要是薄薄的碳酸鈣質層疊夾層。虹彩色澤的閃爍變化,源自光波在裡面的滯留與反射。在東方和西方文化的悠久歷史中,貝母同被用作外表裝飾及鑲嵌物料。
  • 平貝母的功效與作用
    簡介 平貝母,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平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的乾燥鱗莖。春季採挖,除去外皮、鬚根及泥沙,曬乾或低溫於燥。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咳痰帶血。
  • 為逃避人類採集,植物貝母用了2000年時間,進化成「變色龍」
    它們的根莖,是一種叫做「爐貝」的藥材,因為它富含植物鹼貝母素丁,多年來在梭砂貝母生長的地方,當地人一直都採集它賣了換錢。當時來自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青藏高原一帶研究植物多樣性的時候,發現當地人會主動向外地人推銷梭砂貝母,同時,他們也髮型,梭砂貝母為了逃避被人類採集,竟然會進行顏色的改變,將自己儘量去與周圍的巖石等混為一體。
  • 胃脹反酸用海螵蛸浙貝母
    朋友告訴我一個方子,可緩解胃病:取海螵蛸15克、浙貝母15克,各研成細末,過篩拌勻,每日3次,每次3~6克,飯前服用,堅持一個月。請問此方能用嗎?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於景獻解答:此方中,貝母一般多用來治療肺疾痰嗽,近代以其能制酸,與海螵蛸配伍,研成粉劑,用來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病。
  • 貝母演化出偽裝色能否躲過人類濫採
    梭砂貝母是生長在我國西南高山流石灘上的一種貝母屬植物,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梭砂貝母演化出保護色既可能是生態的原因(如食草動物對梭砂貝母的採食),也可能是環境的原因(如環境汙染),還有可能是人為的原因(如人類的採摘)。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給出的答案是,人類的採摘是造成梭砂貝母演化出與當地巖石同一顏色的原因,與環境融為一體。
  • 研究發現:人類採挖活動影響「川貝」重要來源「梭砂貝母」偽裝色彩...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姜雨薇 責任編輯:姜雨薇     圖為不同群體的梭砂貝母體色變化
  • 研究發現:人類採挖活動影響「川貝」重要來源「梭砂貝母」偽裝色彩進化
    圖為不同群體的梭砂貝母體色變化。梭砂貝母是生長在中國西南高山流石灘上的一種貝母屬植物,也是「川貝」的重要來源。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多樣性研究組研究人員在前期研究中發現該物種不同群體具有顯著的體色差異。研究者首先推測,這種偽裝可能是在應對食草動物的防禦策略。但經過長期多地觀察發現,並沒有動物取食梭砂貝母的明顯痕跡。由於體內富含生物鹼,貝母屬植物具有很強的化學防禦,在一定程度上抵禦動物取食。
  • 華為P20再發新色:極光閃蝶、珠光貝母延續自然之美
    9月5日,國內正式上市的P20系列四款新配色,分別是:極光閃蝶、珠光貝母、金棕色和雅黑色。其中,極光閃蝶和珠光貝母這兩款全新配色是漸變結構色設計的延續。華為P20系列最早的兩款漸變結構色設計是極光色和櫻粉金,這兩款配色推出之後廣受好評,特別是不同角度下呈現的光線輪轉,讓無數人心動。
  • 名畫《吶喊》的靈感來源,或許是來自這片血紅天空──貝母雲
    不過近日,一位挪威科學家卻認為孟克這幅畫作是受一種稱為「貝母雲」的天文現象影響。這位科學家的說法或者並非全無根據,學者一向傾向相信生長環境苦困的孟克絕對會把生活境況透過色彩運用展現出來,虹彩色的貝母雲對他來說絕對極具吸引力。 在孟克記錄《吶喊》的一章詩篇中,對於天空的色彩,他曾這樣描述:I felt tired and 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