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反酸用海螵蛸浙貝母

2021-01-08 央廣網

  北京讀者周女士諮詢:我有慢性胃炎3年多了,吃完飯後總感覺胃脹,反酸水。朋友告訴我一個方子,可緩解胃病:取海螵蛸15克、浙貝母15克,各研成細末,過篩拌勻,每日3次,每次3~6克,飯前服用,堅持一個月。請問此方能用嗎?

  哈爾濱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於景獻解答:此方中,貝母一般多用來治療肺疾痰嗽,近代以其能制酸,與海螵蛸配伍,研成粉劑,用來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海螵蛸又名烏賊骨,能收斂止血、固精止帶、制酸止痛、收溼斂瘡,常用於潰瘍病、胃酸過多、吐血衄血、崩漏便血、遺精滑精、赤白帶下、胃痛吞酸等。二者合用,可抑酸護胃,治療反酸症狀。

  服藥時,一定要注意禁菸酒、咖啡及辛辣食物,少吃含澱粉類的食物,如土豆、芋頭、粉絲、紅薯等,不要吃過于堅硬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定點飲食,切忌過飢過飽。生活起居要有規律,避免壓力和緊張情緒。(於景獻)

相關焦點

  • 常脹氣反酸?別擔心,多用它泡水喝,有助於緩解胃脹氣、反酸
    在平時生活中,如果常脹氣反酸,別擔心,多用它泡水喝,有助於緩解胃脹氣、反酸,有助於人們日常養生。丁香泡水喝:丁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食材,在養生領域也是比較受到歡迎的,其中含有豐富的丁香酚、揮髮油以及礦物質等等營養物質,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經常用丁香來泡水喝,不僅可以促進胃部細胞的內部的血液的流動,加速腸胃的蠕動,及時排出毒素物質,幫助改善胃部細胞內的環境,有助於保護自己的胃部細胞的健康,適合人們日常養生。
  • 海螵蛸-中和胃酸
    海螵蛸藥材海螵蛸粉末【性味與歸經】:鹹、澀,溫。歸脾、腎經。【功能與主治】:收斂止血,澀精止帶,制酸,斂瘡。    《本草綱目》記載,海螵蛸具有各種收斂作用,臨床應用於治療多種內外出血、胃十二指腸潰瘍、部分慢性胃炎,也用於皮 膚潰瘍、褥瘡等的治療。許多學者運用現代方法對海螵蛸的藥理作用進行 了相關研究,綜述如下:1 、中和胃酸  海螵蛸主要含碳酸鈣,尚含殼角質、黏液質、磷酸鈣等。通常 認為,碳酸鈣中和鹽酸是制止胃酸過多的作用機理。
  • 大連市長海縣有個「蚆蛸島」,這個名字有什麼講究?
    大連與煙臺隔海相望,兩個城市不僅在人文習俗上同屬一脈,就連地理特點也很相似。以海島為例,兩者周邊海域都有群島分布,煙臺的叫長山列島,大連的叫長山群島;長山列島構成了山東唯一的海島縣——長島縣,長山群島構成了遼寧省唯一的海島縣——長海縣;長島縣的駐地叫南長山島,長海縣的駐地叫大長山島。
  • 磐安中藥材的戰「疫」故事——浙貝母篇
    我來自百合科貝母屬浙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等功效。據說我因形狀而得名,在南北朝時期陶弘景所著的古代醫學著作《本草經集注》中就有記載「……形似聚貝子,故名貝母」。
  • 貝母花開又一年
    浙貝母是我們寧波地產的傳統中藥材,已經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也是著名中藥「浙八味」成員之一,具有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的功效,對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癧、瘡毒等症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不同類型貝母怎麼用 鎮咳降壓應選川貝母
    貝母據產地不同有川貝母、浙貝母之分,川貝母生於高山寒冷地帶,分布四川、雲南、青海、西藏、甘肅等地,鱗莖小而兩瓣相等,有松貝、青貝、爐貝之稱;浙貝母生於潮溼山坡草叢,分布浙江、江蘇、安徽、湖南等地,鱗莖大而為分為兩瓣,有元寶貝、珠貝之稱,兩者產地不一,大小迥異;另有一種土貝母亦入藥。   川貝母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均有論述。
  • 中醫建議:常胃痛反酸,3種中藥泡水喝,保護胃黏膜,胃也更乾淨
    文/石頭責任編輯:小宇中醫學中,胃是六腑的一員,和五臟中的脾胃表裡,胃主收納,為五穀之倉,氣血之海,胃能夠槳攝入的米谷、時蔬吸收消化,胃部向身體各器官輸送營養物質,保持了身體的正常運轉,當胃功能出現失衡時,不僅會對身體日常營養的攝入造成影響,還會阻礙機體排毒功能的減弱,中醫建議,經常胃痛反酸,用3種中藥泡水喝,改善胃脹胃酸,清出堆積毒素,修復胃部細胞,還能保護胃黏膜,胃也更乾淨,有利於日常養生。
  • 張仲景專治「胃脹」的方子!化解打嗝、口臭、胃脹、大便不爽
    它是張仲景治療胃脹的老方子。胃脹,你一定體會過吧?就是胃裡頭脹脹的,不舒服。這個現象,中醫早就注意到了。現在,我給你講個故事,讓你體會,中醫是怎麼應對這個事兒的。故事的主人公,是晁恩祥老師。晁師的生平,我就不多介紹了,您自己上網查一查吧。一次,晁師接待一個患者,39歲,是一個專職司機。做司機的,我們都知道,三餐不定時。
  • 胃脹氣嗝氣是什麼原因
    胃脹氣、嗝氣一般與胃腸道疾病有關,但大家對於胃脹氣、嗝氣的了解不是非常全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胃脹氣嗝氣的原因有哪些。
  • 白芷的常見五大功效,你會用了嗎?
    白芷還有消散排膿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瘍,初起能消散,潰後能排膿,比如仙方活命飲(白芷3克,貝母6克,防風6克,赤芍藥6克,當歸尾6克,甘草節6克,炒皂角刺6克,炙穿山甲6克,天花粉6克,乳香6克,沒藥6克,金銀花9克,陳皮9克)和託裡透膿湯(人參、白朮、炒穿山甲、白芷各3克,升麻、甘草節各1.5克,當歸6克,生黃芪9克,皂角刺4.5克,炒青皮15克)。
  • 貝母|百合科植物|潤肺|乳癰_網易財經
    2010版中國藥典中收錄的貝母有6種:川貝母: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太白貝母或瓦布貝母的乾燥鱗莖。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青貝」、「爐貝」和「栽培品」。夏、秋二季或積雪融化後採挖。
  • 胃脹氣打嗝如何治療 偏方
    打嗝是一件常見的症狀,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雖然看起來不是什麼大毛病,但有時卻能引發很多嚴重的病症,甚至引起胃病,而經常胃脹氣打嗝就是其中一種。那麼胃脹氣打嗝如何治療呢?下面尋醫問藥網中醫頻道就為大家介紹胃脹氣打嗝如何治療。
  • 胃脹、打嗝、反酸怎麼辦?做3件事,多吃3類食物,給胃脹消消氣
    這種病菌入侵之後會導致患者消化能力降低,食物容易堆積在胃裡,容易出現胃脹氣症狀。如果平時吃完飯後胃脹明顯,有可能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導致的,建議去醫院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如果平時飲食不注意很容易發生胃脹症狀。除了胃部疾病,其他疾病如慢性膽囊炎、急性腹膜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腸梗阻、乳糖不耐症等也會引起胃脹氣。
  • 噯氣、反酸等症狀,可用這幾組藥物配對
    胃脹、反酸、噯氣、吞酸、噁心,是脾胃病常有的症狀,我在臨床上常用以下幾個藥對治療此類的症狀,比較實用。1、萊菔子配神曲。黃連能夠清瀉肝胃之火,吳茱萸理氣和胃降逆,這兩個藥共同配伍,能夠治療肝火犯胃導致的嘔逆等症狀,適合舌紅苔黃膩,胃腸有火熱之噯氣反酸證候。除此之外,半夏、竹茹、丁香、柿蒂、白豆蔻等藥物,對於噁心噯氣反酸的症狀,皆有治療的效果,臨床可適當的搭配使用。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 胃脹氣打嗝怎麼辦,不妨試試中成藥摩羅丹
    胃脹氣打嗝怎麼辦,需先了解病因!引起胃脹氣打嗝的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首先是不良飲食,狼吞虎咽或者進食一些寒涼的食物、吃飯時攝入過多空氣等,都容易導致胃脹氣打嗝的情況出現;其次是不良情緒,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憤怒生氣很容易傷肝,容易導致體內出現逆氣,甚至還可能會導致胃氣上逆;然後是患有某些胃病的患者,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胃潰瘍等胃部疾病都會導致打嗝,有時可能還會伴有腹脹、腹痛
  • 胃痛、胃脹氣和胃酸,這三者之間的區別是怎麼樣的?
    幾乎每個人都有胃部不適的體驗,如胃脹氣、胃絞痛、泛酸水(胃酸)等,雖不至於要命,卻會影響人的生活、工作。針對一般人容易出現的胃部不適合和疾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消化科丁主任給出了不同建議。
  • 經常反酸燒心是什麼原因?該如何調理?
    昨天視頻有朋友留言說「燒心反酸水怎麼辦」,確實這個情況很常見了,有的是因為飲食不規律,酒場太多,出現胃潰瘍引起的,有的是經常熬夜吃一些垃圾食品導致的,燒心,總是感覺有酸水想嘔出來,向上反,打嗝也不舒服等等一些症狀,具體原因有哪些,哪些食物容易引起燒心反酸水呢,該如何治療,簡單說一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