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種植白朮這種中藥材,那可是頂住很大壓力的,眾所周知,白朮這幾年行情不理想,特別是去年,乾貨最低降到13元/公斤,這樣算來,種植風險就很高了,在這種情景下,老伴是死活不同意種植,還說不能讓我睜著眼往坑裡跳。
但我認為,白朮是大宗中藥材,需求量較大,市場行情往往和種植面積有關,大家都認為市場行情低,不願意繼續種植,這時候我越要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守來驚喜,按部就班搞種植,只能做一個平庸的人,經不起生活的風浪,也只能過一個平凡的人生。
白朮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種植風險較大,特別是遇到陰雨天氣較多的年份,一旦排水不及時,就能造成大面積死棵,遇到重茬種植或購買種苗攜帶病菌,同樣能使產量降低。
所以,有時候別看種植面積大,一旦別人遭遇了損失,而你挺住了,最後的勝利者,就非你莫屬了。」
在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鎮董門樓村,村民董民德大叔提起他的中藥材種植經,打開話匣子貌似就收不住了。
對於董大叔所言,有人難免會有疑問,別人種植白朮有風險,難道你種植白朮就沒有風險嗎,你的自信又來自哪裡?
對此,前來幫忙收穫白朮的鄰居最有發言權,她們紛紛表示,董大叔不但是一位極具經驗的種植能手,還是一位基層農技專家呢,如果他家的農作物種植不好,那在村民眼裡,又怎麼有說服力呢?
原來,董大叔在村裡開了一間農資店,為村民提供農技服務已有30多個年頭了,像他這種既有種植實踐,又有農業技術的基層農技人員,對於某些農作物種植指導,即便是城裡的專家,經驗也不一定有他權威。
怪不得,董大叔的自信,原來源自他多年沉澱下來的底氣。
董大叔:「雖然我知識不深,但我凡事愛琢磨,在農業種植上,凡事不琢磨出個道理,我吃飯都不香,我種植莊稼,一是提高收入,二來也是試驗田,一些新農技、新農資的推廣應用,只有先在自家田裡用好了,才能有底氣讓別人使用。
平時,很多農戶不知道種植哪種作物賺錢,往往都是諮詢我,所以,在搞好農技服務的同時,我還得多琢磨市場,提出合理建議,以供種植戶參考。」
對2020年的白朮種植,受天氣影響,很多種植戶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但董大叔卻能做到未雨綢繆,提前就做到了比較完美的規劃,比如選擇地勢較為平坦的土地,即便遇到陰雨天氣,只要田間不積水,就不會造成太大損失。
對於他家白朮個頭大、產量高的秘訣,董大叔也毫無保留地表示,一味使用化肥,不但不能使白朮產量提高,反而會使品質下降,而增施有機肥(他使用的是腐熟後的豬糞),則是產量提高的關鍵因素,這個因素比較關鍵,效果也是顯而易見,建議廣大種植戶在今後種植中積極採納。
最後,董大叔還介紹,讓他沒想到的是,今年的白朮行情竟然強勢逆襲,從田間收穫的鮮白朮,在地頭就能賣到5.4元/公斤,像他家的白朮,每畝收穫1600公斤左右,還是比較有把握的,這樣算來,每畝毛收益就達到8000元以上。
這個結果,讓董大叔直呼沒想到,好的種植方式,加上好的種植眼光,就是規避種植風險、提高種植效益的關鍵,對此,你認可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