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藥材種植戶,聽說白朮高風險,挑選和處理種苗有哪些技巧

2021-01-21 農家講堂

「我是一名中藥材種植戶,今年想種植中藥材白朮,可又聽說這種藥材是出了名的難種植、難管理、風險高、成本高,懷著忐忑的心情想請教一些關於白朮種植中的難點問題,還望不吝賜教。」

這是一位種植戶發來的求教信息,所疑惑的問題比較多,幾乎涵蓋了白朮種植的各個階段,我們先就如何挑選和處理白朮種苗的技巧進行分享如下:

1、白朮種苗如何選擇?

答:白朮種苗選擇時,有三種種苗不能購買:一是生長期帶病的病株;二是長途運輸中出現「悶包」現象的;三是大小不勻稱的。

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如果種植面積大,可以聘請專業人士,深入種苗種植一線進行實地考察,挑揀長勢良好的田塊進行購買,如今優質白朮種苗生產基地已由河北安國向定州方向轉移。

如種植面積不大,可挑選當地信譽較好的種苗商,儘量購買剛到貨的白朮種苗,防止因堆放時間過長而出現「悶包」現象。所謂的「悶包」現象是指白朮種苗裝袋後,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和堆放,由於空氣不流通而造成表皮破損腐爛,從而導致病菌入侵的一種現象,大部分症狀前期不易發現,等到白朮出苗後,繼而出現大面積死亡。

對於大小不勻稱現象,是出於種植管理等各方面的考量,如大小種苗混摻,就會造成畝用種量估算失誤、管理無法統一,從而影響總體產量等,一般建議購買價位較高的品質種苗。

2、白朮種苗如何儲存和處理?

購買回來的白朮種苗,第一步就是晾曬,通過陽光照射,曬去表皮水分,達到殺菌、癒合傷口的目的,這樣的種苗更加便於運輸儲存。

白朮種苗表皮通常有很多根須,為了便於移栽,很多種植戶在處理種苗時,往往耗費很大人工進行根須摘除,其實這個程序完全可以節省,大家在拔掉根須的同時,勢必會為白朮種苗表皮留下傷口,如果處理不及時,同樣會為病菌入侵造成必要條件。

對此,大家可以採取多曬幾個太陽的方式,將白朮種苗表皮根須失水後弱化,這樣既不影響白朮移栽,又不會造成表皮創傷。

如果購買回來的白朮種苗遭遇連陰雨天氣,種植戶一定要記得將白朮種苗攤放在室內通風處,且禁止種苗疊壓,否則會造成「悶堆」現象發生。

3、白朮種苗種植前需要拌種嗎,藥劑該如何選擇?

白朮種苗進行藥劑拌種是預防白朮死苗爛根的關鍵一步,具體操作方式為:在白朮種苗充分晾曬後,在移栽前將白朮種苗攤放與平地上,為藥劑拌種做準備。

可選擇的藥劑有很多,通常使用27%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或7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在為白朮拌種時,殺菌劑成分一定要充足,如拌667㎡種苗數量,建議用該種衣劑60克+80%克菌丹30克或45%甲霜惡黴靈10克或1000億孢子/克枯草芽孢桿菌30克+5%氟蟲腈種衣劑20克。

將以上藥劑進行二次稀釋後,兌水20-30斤(視白朮種苗多少),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在種苗表面,噴施一層後,用農具將白朮種苗輕輕翻過來,繼續噴施,務必確保白朮種苗表面均勻沾滿藥液,晾乾後即可移栽。

中藥材白朮屬於年年看衰年年種、年年種植年年成的農作物,這是因為白朮種植成本高,且極易死棵,又怕遇到陰雨天氣造成田間積水,因此種植風險比較大。

加之白朮行情近些年一直處於中上層次階段,很多人都擔心白朮行情有朝一日出現下跌,自己就成了跟風種植的炮灰,但白朮行情,多年來一直在種植戶的擔心和觀望之下,都保持在比較令人滿意的價位,管理得當,種植戶每畝均能取得5000元以上的收益。

眾所周知,白朮在中藥材中是出了名的難管理,各個準備環節都特別重要,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全軍覆沒的危險。

今天我們就白朮種苗的挑選、儲存與管理作出詳細答疑,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也可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探討,下一篇我們探討白朮種植的選地注意事項、土壤處理以及移栽環節上的種植知識,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陽春三月,南方已是春暖花開,北方也是冰雪消融,此時應該說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同時也是中藥材種植的黃金時段。那麼種植什麼中藥材最為適宜呢?初次種植中藥材又需注意哪些問題呢?在華北一年生的白朮就能達到商品標準。南方如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為1~2 年生.這些年,有越來越多的鄉親對中藥材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我們2017年播出的創富節目中,關於中藥材的也是介紹了不少,今天我們就一起再對三種中藥材加深印象。
  • 中藥材白朮行情逆襲,農村大叔喜獲豐收,收穫現場透露高產秘訣
    「當初種植白朮這種中藥材,那可是頂住很大壓力的,眾所周知,白朮這幾年行情不理想,特別是去年,乾貨最低降到13元/公斤,這樣算來,種植風險就很高了,在這種情景下,老伴是死活不同意種植,還說不能讓我睜著眼往坑裡跳。
  • 種苗不要錢送家裡,農民「被迫」種植中藥材,收穫季節心裡美了
    「玄參可畝產乾貨500多公斤,像這種個頭較大的,能賣9元/公斤,這樣算來,一畝玄參就收入了4500元,除去不到500元的化肥和收穫成本,剩下的都是賺的啦!」提起自己的中藥材種植經歷,安徽省亳州市魏崗鎮孟三所樓村的趙大叔開心地向筆者介紹。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鐵皮石斛不僅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更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益康」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鼓勵農戶加入。「我們準備與農戶進行合作,由公司提供種苗、技術、銷售等服務,減輕農戶的資金壓力,公司還為農戶進行擔保向銀行貸款,農民只需籌備資金加蓋聯動大棚。」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與公司合作後,我只負責把大棚蓋起來,其它則由公司提供,農戶既省心又放心。」
  • 西鄉縣科協開展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會
    冬季來臨,西鄉縣科協、西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西鄉縣中藥材協會組織農林系統科技志願者,在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張國新、縣農技中心主任研究員縣科協兼職副主席曾紅寬帶領下,深入縣內堰口、私渡、桑園、峽口等鎮辦,廣泛開展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會,讓脫貧戶繼續發展實用對路的產業,助力鞏固脫貧成果。
  • 怎樣才能種植好中藥材,看老藥農多年總結的經驗
    隨著國家政府對中藥材良好政策的實施,近幾年中藥材產業發展走向良好的勢頭,掀起藥農對中藥材種植髮展的熱情。然而在種植中藥材時,若要種植好中藥材,保證中藥材的品質和產量的提升,這就須掌握好中藥材的生長習性和相關技術,然而這些也是老藥農通過多年的積累探索所保留的。
  • 農民種植中藥材,大熱必死,一畝生長10年的牡丹,猜猜能賣多少錢
    曾經,藥用牡丹是當地農村種植面積最大的中藥材,沒有之一,無論是繁育牡丹苗,還是加工中藥材丹皮,牡丹都以其穩定的行情和相對簡單的種植管理,使種植戶們愛不釋手。然而,越是穩定的,潛在風險就越大,由於牡丹適應能力特別強,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加上近些年牡丹種苗商的推波助瀾,瞬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牡丹種植熱,種植面積瞬間達到歷史最高峰。大面積種植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爛市的體現,曾經每畝兩年生的牡丹種苗,能賣6000元左右,現在無人問津。曾經五年生的成年牡丹根,每畝能賣8000-10000元,現在只能賣2000多元。
  • 安徽亳州:用上新式炕 白朮脫須告別煙燻火燎
    白朮性味苦溫辛烈,有燥溼、化濁、止痛之效,我市種植歷史悠久,面積較大,是全國較大產區。脫須、烘乾環節是決定白朮能否賣個好價錢的關鍵因素。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白朮集中脫須加工時段。以往藥農在白朮初加工過程中,都是使用燃煤或者秸稈進行烘烤,汙染大氣環境。今年我市推廣使用燃氣滾筒式烘乾脫須設備,藥農購買設備可享受政府補貼,有效解決了白朮脫須加工汙染問題。
  • 面對野生滇重樓幾乎絕跡的困境 中藥材產業化還要過幾關
    &nbsp&nbsp&nbsp&nbsp為破解滇重樓保護和開發的矛盾,雲南省麗江市走上一條規模化種植的產業發展道路。但在產業化進程中,種植戶也面臨很多問題。&nbsp&nbsp&nbsp&nbsp玉龍納西族自治縣海西村村民和世俊過去種植玉米、白芸豆和洋芋,畝產值不超過1000元。八年前,他改種滇重樓。收穫時,每畝收入達十一二萬元,除去每畝3萬元左右的成本,算下來,每年每畝純收入也有近萬元。
  • 產新追蹤:白朮迎來產新高峰 恐又將陷入新一輪價格「低谷」
    【天地網訊】       白朮作為中藥材大宗品種,用量較大,種植也比較分散,且易受自然災害影響而聞風而動,現正值貨源大量上市高峰期之際,其行情變化仍為多商關注。那麼,今年白朮的產新和後市情況將會如何呢?
  • 種植中藥材不賺錢,農村大叔表示,都是「偽農業人」造成的
    進入了秋天,也進入了中藥材收穫的季節,五馬鎮楊樓村的李大叔,此時正在自家的中藥材白芍田裡忙碌。那些高品質的白芍根莖,剛從土壤裡挖出來,中藥材的藥香和新鮮土壤的清香,攪合在一起,能讓人感覺到土地的厚重和豐收的喜悅。然而,對於李大叔來說,眼前的白芍卻讓他喜悅不起來。
  • 民勤:中藥材豐收 藥農收穫忙
    初冬時節,甘肅省民勤縣甘草、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進入收穫季節,農民們抓緊晴好天氣收穫、挑選、晾曬、銷售……田間地頭、農家大院,到處是農民們收穫中藥材的繁忙景象。近年來,民勤縣結合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著眼短期脫貧和長遠發展,用工業理念發展農業,把中藥材種植作為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善生態環境、發展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實現產業振興的有力舉措,按照結構層次更加合理,定位和目標更加明確的原則,以資源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核心,加快建設生產基地,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健全完善市場體系,分層次、分梯度推進,經過多年的布局和精心培育
  • 重樓如何不「重路」 ,雲南重樓種植背後的那些事
    目前,栽培的滇重樓種源主要來自野生混雜群體,植株的生長習性、有效成分和抗病性等方面都存在差異,栽培後難以保證藥材品質。三是優質種苗繁育困難。隨著滇重樓種植業的發展,市場嚴重缺乏種苗,尤其是優質的滇重樓種苗。同時,由於種苗繁育困難和種植周期長,重樓的推廣種植進展緩慢。
  • 中藥白朮是好藥,有哪些功效?懂得食用四個好處不請自來
    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古代我們一直沿用的就是老祖宗的中醫治病法,這是因為我們中國的中藥蘊藏豐富,所以祖先們就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獨特的治療方法,運用中草藥來治病救人,並且療效顯著,那麼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西醫的傳入,我們的中醫仍然沒有被時代淘汰,這就說明中國傳統的中醫文化經久不衰。那麼今天就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白朮這種中藥材都發揮了哪些作用,讓不少人受益。
  • 獨家|湖南中藥材蘊藏量全國第2位,為何難稱中藥強省?
    其實,湖南省在國內外享有一定影響的藥材有40多種。 兼具保健和美容功效的茯苓,全國出口量的70%來自我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靖州是名符其實的「中國茯苓之鄉」。慈利縣在1996年即被授予「杜仲之鄉」稱號,杜仲種植面積在高峰時期有40萬畝,目前仍有20多萬畝。 「湖南山陵湖泊遍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非常適合中藥材的種養殖和生長。」
  • 什麼是中藥材產業的「八化」發展?「八化」大事有哪些?
    近日,在第三屆中藥資源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專題就中藥材產業「八化」發展情況進行了報告,關於「八化」發展,有哪些重大事件?一、中藥材產業的「八化」發展是哪「八化」?發布了三七種子種苗ISO國際標準。培育了一批中藥材新品種,如:豫紅花3號、苗鄉1號,苗鄉2號三七等。
  • 這種中藥材新寵堪稱「植物黃金」!
    怎麼讓這種珍貴的藥材實現規範化種植,產業化發展,廣東的這個小縣城,也開始了他們的嘗試。小暑過後,下了一周的雨。村民黃揚權,一早起來,忙著將村子裡的池塘水排出。建在半山腰的武豐村,是個瑤族村落,雖然只有34戶村民,但祖祖輩輩已經這裡居住了一百年。
  • 種植中草藥開致富「良方」
    我在這裡做鋤草、施肥、刨根這些活兒,每年大約有4000多元的收入。」村民辛昌臉上掛著笑容。辛昌是西豐縣涼泉鎮勤廉村貧困戶,2009年患腦瘤,為了治病欠下10萬多元的債務,是典型的因病致貧建檔立卡戶。自從村裡辦起了中草藥合作社,他便在這裡務工,增加了增收渠道。目前,辛昌不僅還清了債務,還自建了三間磚瓦房,日子越來越好了。
  • 懷化市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 力爭2020年種植基地發展到100萬畝
    曾凡丁的懷化金土地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這兩年轉型做中藥材種植,以艾葉為主,輔以射幹、白芨、玉竹等品種,在中方、漵浦等地發展了上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這是我市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富民支柱產業來培育和打造。圍繞資源優勢,緊扣市場需求,重點發展金銀花、百合、黃柏、茯苓、龍腦樟、銀杏、厚樸、白朮、天麻等 20 餘種中藥材。建成規範化基地 30 個,並形成了靖州茯苓產業基地、新晃龍腦樟產業基地、漵浦金銀花產業基地、通道鐵皮石斛產業基地等有區域特色的中藥材產業種植集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