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中藥材種植戶,今年想種植中藥材白朮,可又聽說這種藥材是出了名的難種植、難管理、風險高、成本高,懷著忐忑的心情想請教一些關於白朮種植中的難點問題,還望不吝賜教。」
這是一位種植戶發來的求教信息,所疑惑的問題比較多,幾乎涵蓋了白朮種植的各個階段,我們先就如何挑選和處理白朮種苗的技巧進行分享如下:
1、白朮種苗如何選擇?
答:白朮種苗選擇時,有三種種苗不能購買:一是生長期帶病的病株;二是長途運輸中出現「悶包」現象的;三是大小不勻稱的。
解決這個問題也不難,如果種植面積大,可以聘請專業人士,深入種苗種植一線進行實地考察,挑揀長勢良好的田塊進行購買,如今優質白朮種苗生產基地已由河北安國向定州方向轉移。
如種植面積不大,可挑選當地信譽較好的種苗商,儘量購買剛到貨的白朮種苗,防止因堆放時間過長而出現「悶包」現象。所謂的「悶包」現象是指白朮種苗裝袋後,經過長時間的運輸和堆放,由於空氣不流通而造成表皮破損腐爛,從而導致病菌入侵的一種現象,大部分症狀前期不易發現,等到白朮出苗後,繼而出現大面積死亡。
對於大小不勻稱現象,是出於種植管理等各方面的考量,如大小種苗混摻,就會造成畝用種量估算失誤、管理無法統一,從而影響總體產量等,一般建議購買價位較高的品質種苗。
2、白朮種苗如何儲存和處理?
購買回來的白朮種苗,第一步就是晾曬,通過陽光照射,曬去表皮水分,達到殺菌、癒合傷口的目的,這樣的種苗更加便於運輸儲存。
白朮種苗表皮通常有很多根須,為了便於移栽,很多種植戶在處理種苗時,往往耗費很大人工進行根須摘除,其實這個程序完全可以節省,大家在拔掉根須的同時,勢必會為白朮種苗表皮留下傷口,如果處理不及時,同樣會為病菌入侵造成必要條件。
對此,大家可以採取多曬幾個太陽的方式,將白朮種苗表皮根須失水後弱化,這樣既不影響白朮移栽,又不會造成表皮創傷。
如果購買回來的白朮種苗遭遇連陰雨天氣,種植戶一定要記得將白朮種苗攤放在室內通風處,且禁止種苗疊壓,否則會造成「悶堆」現象發生。
3、白朮種苗種植前需要拌種嗎,藥劑該如何選擇?
白朮種苗進行藥劑拌種是預防白朮死苗爛根的關鍵一步,具體操作方式為:在白朮種苗充分晾曬後,在移栽前將白朮種苗攤放與平地上,為藥劑拌種做準備。
可選擇的藥劑有很多,通常使用27%苯醚甲環唑+咯菌腈+噻蟲嗪懸浮種衣劑或70%吡蟲啉懸浮種衣劑,在為白朮拌種時,殺菌劑成分一定要充足,如拌667㎡種苗數量,建議用該種衣劑60克+80%克菌丹30克或45%甲霜惡黴靈10克或1000億孢子/克枯草芽孢桿菌30克+5%氟蟲腈種衣劑20克。
將以上藥劑進行二次稀釋後,兌水20-30斤(視白朮種苗多少),用噴霧器均勻噴施在種苗表面,噴施一層後,用農具將白朮種苗輕輕翻過來,繼續噴施,務必確保白朮種苗表面均勻沾滿藥液,晾乾後即可移栽。
中藥材白朮屬於年年看衰年年種、年年種植年年成的農作物,這是因為白朮種植成本高,且極易死棵,又怕遇到陰雨天氣造成田間積水,因此種植風險比較大。
加之白朮行情近些年一直處於中上層次階段,很多人都擔心白朮行情有朝一日出現下跌,自己就成了跟風種植的炮灰,但白朮行情,多年來一直在種植戶的擔心和觀望之下,都保持在比較令人滿意的價位,管理得當,種植戶每畝均能取得5000元以上的收益。
眾所周知,白朮在中藥材中是出了名的難管理,各個準備環節都特別重要,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全軍覆沒的危險。
今天我們就白朮種苗的挑選、儲存與管理作出詳細答疑,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大家也可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探討,下一篇我們探討白朮種植的選地注意事項、土壤處理以及移栽環節上的種植知識,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