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三屆中藥資源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專題就中藥材產業「八化」發展情況進行了報告,關於「八化」發展,有哪些重大事件?
一、中藥材產業的「八化」發展是哪「八化」?
「八化」發展的說法是2018年黃璐琦院士首次提出的,八化包括:產地道地化、種源良種化、種植生態化、生產機械化、產業信息化、產品品牌化、發展集約化、管理法制化。
二、中藥材產業八化進展大事件梳理?
1.產地道地化進展
農業部《2020年種植業工作要點》明確指出要認定一批道地藥材基地。中國醫學科學院等單位聯合發布了《道地藥材標準彙編》,包括了1項通則和156個道地藥材標。
2.種源良種化進展
啟動了藥用植物三性(特異性、穩定性、一致性)評價指南研究與起草工作。發布了三七種子種苗ISO國際標準。培育了一批中藥材新品種,如:豫紅花3號、苗鄉1號,苗鄉2號三七等。
3.種植生態化進展
生態種植被寫入《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促進發展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完成了50種中藥材的生態種植系統性理論和技術研究,提出了「擬境栽培」理論和「不向農田搶地,不與草蟲為敵,不懼山高林密,不負山青水綠」的生態種植宣言」。完成了對全國8大中藥材產區的生態種植模式調研與梳理。
4.生產機械化進展
現代農業發展與中藥材產業結合,中藥材種植、產地加工等環節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緩解了中藥材產業勞力缺乏的問題,產地加工水平有所提升。
5.產業信息化
工信部和中醫藥管理局聯合開通了中藥材供應保障平臺,平臺掌握全國各主產區近200家企業的生產供應能力。中藥材網際網路+進展加快,產業信息化追溯水平明顯提升,《藥品管理法》規定中藥飲片生產企業承擔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義務,應當履行中藥飲片全流程追溯義務。
6.產品品牌化進展
「創響道地藥材品牌」、「創建地域品牌」等任務列入了《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中藥材基地共建共享聯盟自發開展了"三無一全」藥材品牌活動、中國醫保商會將開展中藥材「GACP」認證等,行業組織自律自發行為促進了品牌化進程。行業內出現了一些叫得響、佔有率高的知名品牌,如:同仁堂安宮牛黃丸、以嶺藥業連花清瘟膠囊、天士力丹參滴丸等,部分品牌已經傳播到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7.發展集約化
「定製藥園」、大型藥企百企建百園、中藥材扶貧等行動大大提高了中藥材產業集約化發展水平,提高了農民收入,保障了中藥材的平穩供應。
8.管理法制化進展
鼓勵道地藥材發展、保護野生藥材資源、規範農藥肥料使用等被寫入《藥品管理法》《中醫藥法》。《中藥材種子管理辦法》制定工作有序推薦,辦法草案目前正處在中醫藥管理局和農業部徵求意見和完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