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古藺縣:發展中藥材產業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06 同心四川

12月3日,瀘州市古藺縣苗漢居住鎮黃荊鎮趕黃草產業發展戰略籤約儀式在黃荊鎮政府大樓會議室舉行。黃荊鎮分別與四川古藺肝蘇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固庸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古藺縣臣相趕黃草種植專業合作社籤訂了趕黃草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協議約定各企業在未來五年每年將在黃荊鎮訂單收購趕黃草不低於2000噸,同時,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支持黃荊鎮發展3500畝優質趕黃草核心種植園區。藉此,黃荊鎮將實現趕黃草年產值達到2500萬元。惠及種植農戶500餘戶,覆蓋貧困戶180餘戶,實現戶均增收20000元以上。

籤署儀式上,黃荊鎮介紹了黃荊趕黃草協會籌備情況並宣布黃荊趕黃草協會成立。協會將在黃荊鎮政府的支持下,廣泛開展趕黃草種植、加工技術指導和營銷服務,不斷提高趕黃草的科學種植水平和產量、質量,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據悉,黃荊鎮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享有「川南藥庫」之美譽,更是古藺苗族同胞傳統祛黃病藥物趕黃草的發源地,已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鄉鎮。截止2020年,黃荊鎮趕黃草種植面積約1800餘畝,年產值達一千萬元以上。

2020年7月,「趕黃草藥食同源」申報取得成功,成為新食品原料,食用方式為泡飲。目前,古藺肝蘇藥業趕黃草飲料生產線已基本建成,下一步,黃荊鎮將與古藺肝蘇藥業等相關企業強強聯合,協力開發趕黃草花、葉茶葉飲品。同時,將整合古藺電商扶貧資源,開發新的網絡營銷體系,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形成以趕黃草為核心的黃荊道地中藥材產業鏈,打造中藥材總產值超3億元的川南中藥材核心產區和種植示範區域,為瀘州市打造百億級醫藥製造產業集群,打造國家級醫藥產業基地貢獻力量。

(古藺縣委統戰部、黃荊鎮人民政府供稿)

相關焦點

  • 助力產業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 建德市蓮花鎮的鐵皮石斛飄香四方
    往年的四五月份正是蓮花鎮的旅遊旺季,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蓮花鎮鄉村旅遊被迫按下「暫停鍵」,不少靠旅遊吃飯的當地企業都陷入了困境,當地農企九仙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近日,市供銷社駐建德市蓮花鎮小分隊在走訪過程中了解到,幾個月來,由於疫情影響,導致來蓮花鎮的遊客大幅減少,合作社資金無法及時周轉,陷入了尷尬的境地。
  • 廣饒:西紅花種植多方共贏 特色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大王鎮東莊子村是遠近有名的「國家森林鄉村」,四周被萬畝林場包圍,但由於缺乏產業,薄弱的村集體經濟致使鄉村振興的後勁不足。通過調研,分析研判,省派大王鎮鄉村振興服務隊決定搞林下西紅花的種植,為這個村打造村集體產業。「賣花的收入都歸村集體所有,我們算了算第一年可能產量稍微低一些,也得突破15萬元以上,村民按每天來打工,每天收入90元,按10天算的話,平均一個人增加900塊錢。」
  • 樟樹市發展現代農業助力鄉村振興
    這是該市聚焦「六穩」「六保」,圍繞保障糧食生產、豐富「菜籃子」和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不斷擴大種養規模,提升經濟效益,推動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該市堅持把穩定提高糧食產能放在首位,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裝備支撐、優化生產區域布局、突出規模示範帶動,連續多年獲評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今年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26.96萬畝,總產量達59萬噸以上。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在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實現二者的有機銜接,務必要瞄準產業發展的政策施力點,按照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內在要求,重點向農產品加工業、農業服務業拓展延伸,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體系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
  •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打造戶外運動旅遊項目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1-27 2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服務助推全面脫貧和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目標高度重合、任務各有側重,需要各部門各地區分類、有序推進,也需要各學科各領域提供科技支撐。
  • 評論員文章 | 優先發展農業農村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來陝考察,強調要「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全面振興」。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 打造鄉村產業振興新動能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無論是謀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還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穩住農業基本盤、守牢「三農」基礎都是壓艙石,必須答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道必答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立足當地特色資源,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優化產業布局,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 發展甘薯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泗水)甘薯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
    大眾網訊 10月16日,中國(泗水)甘薯產業助力鄉村振興學術研討會暨甘薯新品種現場觀摩會,在距孔子出生地800
  • 樊氏微生物科技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必然要求,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 奮力描繪鄉村振興美好藍圖
    他說,「補針點睛」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以後,我們把產業發展、就業脫貧和村集體經濟作為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的最大結合點,創新探索推行「黨支部+公司+合作社+黨員+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這樣既可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又可以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充分激活鄉村振興帶來的農業循環經濟。
  • 關於鄉村產業振興的幾點思考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關於如何發展鄉村產業,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發表的重要講話給出了明確答案。一是要順應產業發展規律。產業發展規律主要是指一個產業的誕生、成長、擴張、衰退、淘汰的各個發展階段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和環境,以及應當採取的政策措施。
  • 「理通三迤」激活鄉村振興「一池春水」
    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扎紮實實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為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以思想引領為「燈」,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經過不懈努力,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要完成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必須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 「鄉村振興」菊香花濃 農旅融合富民生
    近年來,雙店鎮充分利用「華東花都」這一「金字招牌」和市級「十裡採摘觀光長廊」高效農業品牌項目以及優越便捷的交通優勢,通過採用「政府+旅遊公司+產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推出「鄉村田園觀光遊」和「快樂親子採摘遊」等特色旅遊項目,開通連雲港市區至雙店鎮鮮切花種植基地「觀光採摘一日遊」專線和「東海特色鄉鎮田園生態遊」,構築致富一方的生態旅遊「熱土」和產業富民新高地。
  • 鄧凌月:傳承紅色文化 推動鄉村振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論述的一脈相承。「全面」二字內涵豐富,既體現了鄉村振興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階段將往擴面提質方向發力。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
  • 產業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讓農民在鄉村資源稟賦的基礎上增收致富
    鄉村振興的目標是要讓我國廣大農村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而在這一過程中,積極探索,把符合農村實際、契合農民需求的產業與相應的二、三產業融合起來,轉換農業發展新動能,把農村稟賦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從差異化發展中形成穩定的產業體系,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
  • 2020年廣西省百色市發展林業助力鄉村振興經驗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林業是一項重要的公益事業和基礎產業,承擔著生態建設和林產品供給的重要任務。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質量推進林業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是助推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和戰略選擇。
  • 漢源縣坭美鄉:發展特色中藥材產業 貧困村年人均收入超過六萬元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年來,漢源縣坭美鄉結合當地地理優勢、土壤條件、氣候溫溼等特點,堅持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和主要途徑。通過近幾年的發展,成片種植的中藥材不僅美了鄉村,更成為了村民們以「苦」換甜的「幸福事業」。
  • 一根地瓜藤 連著一條鄉村產業振興路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3月23日上午,萬寧市東澳鎮英宅坡村澳沙地瓜種植基地前一片生機勃勃的春收景象,以「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澳沙地瓜體驗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東澳鎮委副書記陳嘉俊說,澳沙地瓜是東澳鎮特色產業之一,也是鄉村振興新的主力產業。「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就要因地制宜,東澳英宅坡村有良好的自然種植資源優勢,我們就是將其優勢充分利用。」
  • 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成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鵬程)6月24日,百萬新型職業農民公益教育項目啟動暨海大鄉村振興教育學院、鄉村振興海大產業中心揭牌儀式在廣州舉行。本次活動由海大集團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共同主辦。海大集團在儀式上宣布,未來將利用五年時間,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十百千萬工程」,即建設十大新型農業產業園,打造百個鄉村振興產業強鎮,建立千個鄉村振興技術服務站,培養萬名鄉村振興服務工程師隊伍,孵化萬名鄉村振興產業帶頭人,最終實現培育百萬名新型職業農民、帶動千億元產值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