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雨欣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最後的決戰決勝階段。如何鞏固脫貧成果,扎紮實實做好脫貧攻堅「後半篇文章」,為鄉村振興開好局、起好步,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以思想引領為「燈」,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經過不懈努力,脫貧攻堅工作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要完成從「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發展的轉變,必須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要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強化困難群眾「自強、誠信、感恩」的思想意識,使其從「被動扶」到「主動興」轉變,增強致富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奠定思想基礎,鼓勵和引導他們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以產業發展為「帆」,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產業發展是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標誌。在脫貧攻堅戰「收官」之際,還需地方政府傳好發展特色產業的「接力棒」,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就業增收。要防止「鬆勁」思想,制定更高的目標,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持續扶持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區域性特色產業。同時,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打通銷售渠道,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提高產品增加值,從而確保脫貧戶銷路暢通,不斷增收,真正實現穩定脫貧。
以人才帶動為「舵」,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核心在鄉土人才。打造「不走的鄉村振興工作隊」,必須從盤活鄉土人才資源入手,要積極回引優秀人才,把村級優秀後備幹部、農村黨員、農村合作社負責人、種養大戶、已脫貧並有創業能力的貧困戶培養成致富帶頭人,讓他們在振興之路上大膽嘗試、創新發展,佔據「C位」。通過「一對一」結對幫扶,與鄉親鄰裡對接互助,以點促面,以面帶片,方能充分發揮鄉土人才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