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植中藥材,大熱必死,一畝生長10年的牡丹,猜猜能賣多少錢

2021-01-10 農家講堂

曾經,藥用牡丹是當地農村種植面積最大的中藥材,沒有之一,無論是繁育牡丹苗,還是加工中藥材丹皮,牡丹都以其穩定的行情和相對簡單的種植管理,使種植戶們愛不釋手。

然而,越是穩定的,潛在風險就越大,由於牡丹適應能力特別強,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種植,加上近些年牡丹種苗商的推波助瀾,瞬間,全國上下掀起了一場牡丹種植熱,種植面積瞬間達到歷史最高峰。

大面積種植最直接的惡果,就是爛市的體現,曾經每畝兩年生的牡丹種苗,能賣6000元左右,現在無人問津。曾經五年生的成年牡丹根,每畝能賣8000-10000元,現在只能賣2000多元。

2000多元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按五年生長期計算,平均每畝每年毛收入才400多元,人工成本都掙不夠。

金秋十月,秋高氣爽,幾朵白雲被風吹散在淡藍色的天空下,田野裡略顯寂靜,在沙土鎮劉營村的一塊田地裡,村民劉大哥正帶領僱來的鄰居,將刨掉的牡丹根裝車,偶爾相互說上幾句話,在空闊的田野裡,能傳出老遠。

和其他種植戶相比,劉大哥家的牡丹顯得有些與眾不同,那些沒被刨掉的牡丹,像一棵棵小樹般站立著,據目測,他家的牡丹,生長期最少也有八年以上。

劉大哥:「沒錯,我這塊牡丹,已經生長10年了,前些年我在外打工,行情穩定的時候沒顧得賣,這幾年行情不好,又沒捨得賣,好嘛,這一耽誤,就在田裡生長10年了,我看牡丹行情最近幾年不可能反彈,還是決定賣掉,不然這塊土地就耽誤了。

你猜猜人家給多少錢?生長了10年,才給3000多元,乖乖,這味道太酸爽了,咋想咋不值得,最後還是沒賣給他,巧了,昨天我們村有位藥商,無意中看上了我家的牡丹,他到田裡轉了一圈兒,告訴我凡是大棵的,全部都給他留下。

每棵能給我20元價格,前提是植株和根系一定要完好無損,只要他出價格,多費點力氣算什麼,我數了數,這一畝當中,達到他要求標準的,少說也有500棵,剩下達不到標準的,還可以另外賣錢,這樣算來,我這牡丹頓時就身價飆升,每畝賣到了10000多元。」

看著喜氣洋洋的劉大哥,生長了10年的牡丹,每畝即使賣10000元,平均每年也沒有什麼利潤,但和普通收購價格相比,每畝整整多賣七八千元,這事擱誰身上誰不高興呀。

牡丹,為毛茛科多年生落葉喬木,以種子繁殖為例,1-2年為種苗繁殖階段,種苗移栽後,4-5年可以收穫加工成丹皮出售,如果用於觀賞,則可生長50年左右,比較幸運的牡丹,據說有生長數百年的,因此,牡丹的壽命還是蠻長的。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村裡藥商之所以要高價收購劉大哥家牡丹,肯定有他的意圖,據劉大哥分析,藥商可能看中了他家牡丹的生長年限,畢竟能讓牡丹在田裡生長10年的種植戶,真的很罕見。

聽說那些高大的牡丹植株,連同根莖賣出去,作為觀賞花卉,可以賣100元一株,甚至還可以更多呢,只是普通種植戶缺少這樣的信息與渠道,掙個辛苦錢,不至於太難堪,也就滿足了。

相關焦點

  • 種植中藥材不賺錢,農村大叔表示,都是「偽農業人」造成的
    白芍,又稱芍藥,為毛茛科多年生根莖類中藥材,一般生長期至4年就可以上市銷售了,而他家的白芍,卻生長了5年。從整地到種苗,從施肥到管理,他家的三畝白芍,5年生長期下來,投資絕對要超過7000元,如今3畝白芍整體才賣了6400元,別說賺錢了,照此算下來,豈不是還要賠錢?
  • 在農村種植10畝皇竹草,比種糧食更賺錢嗎?一年能掙多少錢?
    現在各行各業都開始向精細化發展了,以前的農民又是種糧食又是養豬養雞鴨,各種副業都要做。如今農民也只是專業搞一種項目,要麼搞養殖要麼搞種植,如今有人在農村專門養牛,那麼在農村專門種植皇竹草,能不能掙錢呢?在農村種植10畝皇竹草,比種糧食更賺錢嗎,一年能掙多少錢?
  • 致富面面觀:種植中藥材「錢景」驚人
    特色產業企業帶動農戶享財富  一走進長興縣水口鄉金山村的浙江益康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期300畝基地,鐵皮石斛、紅豆杉、藍莓等珍貴植物映入了記者眼帘。經過近3年的精心栽培,鐵皮石斛採摘期可以延續到今年5月。「一畝地可以產出鐵皮石斛300公斤,按市場價計算,一公斤鐵皮石斛可賣到1000元左右。」公司技術部經理賴聯森介紹說。
  • 農民種植了6年的杉樹,按一畝的面積計算,現在能值多少錢?
    種了六年的衫樹一畝能值多少錢?杉樹我們南方人又叫它杉木,杉木應用十分廣泛,它在建築、橋梁、家具方面使用非常光,而且由於杉木比較耐腐蝕、木質比較輕,便於運輸等等優點,在各行各業使用都比較廣,杉木價格在這裡面因此也水漲船高。
  • 曾經畝收入超萬元的農作物,農民堅持種植5畝,能賺多少錢?
    農民種植一種農作物,5畝淨賺5000元,為什麼堅持繼續種植?「今年白朮行情一直下滑,批發價每公斤12元左右,平均每畝毛收入不足4000元,去掉成本種苗、肥料、人工等成本,每畝收入1000元左右。」村裡的劉大叔說道,今年,他種植5畝白朮獲得大豐收,到了白朮收穫季節,面對低落的行情,5畝白朮純收入在5000元多,讓他依然高興不起來。「2017年,白朮行情是最好的一年,收購價在公每斤26元以上,平均每畝收入在10000元以上。」劉大叔介紹,前幾年,由於白朮行情特別好,當地村民們紛紛跟風種植,一些租地大戶種植面積達到數百畝,造成白朮市場供大於求,白朮價格一直下滑。
  • 市面上菜心賣得這麼貴,都賣8元一斤了,種植一畝利潤收入多少
    在我國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種植,因為南方氣候溫暖,比較適合菜心一年的種植生長。在市面上菜心價格也貴得驚人,都賣8元一斤了。那麼,種植一畝菜利潤收入多少呢?下面為大家分析。菜心種植畝成本與利潤分析如下:一、一畝地菜心成本分析種植一畝地菜心成本是很低的,分為兩種分析,一種是自己有地種植的,另一種是租地種植的。
  • 嵩縣農民種植「北方白香蕉」,從野生到大田培育成功,耗時8年
    01.野生中藥材資源減少,農民自發培育 2017年,一畝八月炸進入盛果期,村裡人好奇呀,紛紛拍照發朋友圈,引來很多附近的人圍觀,趙群娃也不能每天都守在地裡,只好買來鐵絲網,給圈了起來。
  • 巨峰葡萄果粒大產量高,畝產7000斤,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
    一般每畝能產7000斤,那麼種植一畝能賺多少錢呢?接下來為大家分析。一、巨峰葡萄種植前景分析巨玫瑰是近幾年來新引進的新葡萄品種,也是屬於歐美雜交的品種葡萄。巨峰葡萄適應性、抗病性強、果粒大、產量高,但是容易落花落果,且果穗鬆散、不易著色。
  • 農民開網店賣臭屁蟲 年入千萬
    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農民都像祖祖輩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耕耘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但劉茜卻「不安分」,手裡沒什麼本錢卻夢想著創一番大事業。最初,他踩著小三輪車在當地的集鎮上擺地攤,售賣蔬菜、水果、大米、鍋、碗、瓢、盆等,鄉親們需求什麼他就倒騰什麼。雖然辛苦,但令他沮喪的是,幾乎賺不了多少錢。用劉茜的話來說,是一車冬瓜讓他真正摸到了創業的「門道」。
  • 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
    導讀:連續3年漲價,種植一畝利潤至少上萬元,多數農民卻不願種植近些年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很多傳統的保健食材及藥材也水漲船高,於是很多從事傳統種植的農民朋友也開始轉型去種植藥材了,一度使藥材種植成為了十分火的種植項目,像前幾年的黑枸杞、天麻、金銀花等藥材的種植就是如此,有大批量的農民湧入
  • 種苗不要錢送家裡,農民「被迫」種植中藥材,收穫季節心裡美了
    「玄參可畝產乾貨500多公斤,像這種個頭較大的,能賣9元/公斤,這樣算來,一畝玄參就收入了4500元,除去不到500元的化肥和收穫成本,剩下的都是賺的啦!」提起自己的中藥材種植經歷,安徽省亳州市魏崗鎮孟三所樓村的趙大叔開心地向筆者介紹。
  • 嵩縣農民8年幹成一件事:培育野果「八月炸」,一畝地收穫3000斤
    趙群娃是河南省嵩縣德亭鎮趙園村一位「有理想」的農民,早在20年前,他就不甘於單純種地,走村串鄉收購野生山藥材,8年前一個偶然的想法,為止付諸行動,潛心研究,最終獲得成功。近日,趙群娃耗時8年培育的野果「八月炸」進行採摘,一畝試驗田喜獲3000斤,截止作者發稿,已被訂購一空。
  • 今年大慶新增水田12.5萬畝 水稻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
    種植結構調整可以轉變我市農業生產方式,有助於提高我市農業整體經營效益,進而實現農民增收。那麼,今後我市農業種植結構將調什麼?怎麼調?  微閱讀  我市將減少多少玉米種植面積?  ●2016年,我市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平臺,減少玉米種植169萬畝,實有玉米面積669萬畝,完成調減計劃的121%  ●今年玉米種植面積壓減到600萬畝以下,未來5年調減到500萬畝  我市將增加多少水稻種植面積?
  • 種植哪些中藥材最好
    白朮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在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上生長良好。酸性的黃紅壤或微鹼性的沙壤土均能栽培,過黏或過沙的土壤不宜栽培。忌連作,輪作期要在5 年以上。前作以禾本科或薯類為佳。在華北一年生的白朮就能達到商品標準。南方如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為1~2 年生.
  • 靈寶市:油牡丹盛開,有風景更有「錢」景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小萍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雪紅 通訊員 邢博4月8日,三門峽市靈寶市故縣鎮高柏村,千餘畝油牡丹盛開,雪白的、粉紅的交錯輝映,一株株一簇簇傾盡芳華,清風徐來,醺香陣陣,吸引了三門峽周邊以及陝西潼關、山西永濟等地的遊客前來賞花踏青
  • 種植致富經:90後農民種稀罕水果,10畝地1年收入80萬!10元1個畝產8000個!
    農村生活的大多數農民不一樣,90後農民王傑認為掌握土地資源的農民致富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在於怎樣經營農業種植項目。他認為農民如果隨大流種植,別人種植什麼自己也種植什麼,發大財的希望肯定渺茫,即便是賺得到錢,在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利潤也非常薄。
  • 農民煉成電商達人開網店 炒臭屁蟲一公斤賣千元
    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農民都像祖祖輩輩那樣,面朝黃土背朝天,耕耘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但劉茜卻「不安分」,手裡沒什麼本錢卻夢想著創一番大事業。最初,他踩著小三輪車在當地的集鎮上擺地攤,售賣蔬菜、水果、大米、鍋、碗、瓢、盆等,鄉親們需求什麼他就倒騰什麼。雖然辛苦,但令他沮喪的是,幾乎賺不了多少錢。  用劉茜的話來說,是一車冬瓜讓他真正摸到了創業的「門道」。
  • 懷化市大力發展中藥材種植業 力爭2020年種植基地發展到100萬畝
    懷化新聞網訊 8月13日,看著中方縣瀘陽鎮五裡村基地裡的艾葉綠油油一片,長勢喜人,曾凡丁忍不住發了個朋友圈曬一曬。曾凡丁的懷化金土地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這兩年轉型做中藥材種植,以艾葉為主,輔以射幹、白芨、玉竹等品種,在中方、漵浦等地發展了上千畝中藥材種植基地。這是我市大規模發展中藥材種植業的一個縮影。
  • 寧陝:油用牡丹花開正濃、美了鄉村富了群眾
    在村莊農舍,沏一壺牡丹全花茶,屋內花香瀰漫,不濃不淡,恰到自然,養肝、美容、又解渴。以茶為媒,可以交友聚會,暢聊人生;也可以商務洽談,盡情馳騁。 寧陝縣龍王鎮西溝1000畝油用牡丹綻放,一朵朵美麗的鮮花繪就了一幅幅美麗鄉村畫卷,也鋪滿了村民的致富路。
  • 把中藥材變成 農民的致富寶
    特別是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中藥材品種的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少則幾成、多則幾倍。中藥材價格上漲,有關部門需要因勢利導,運用國家儲備等手段,調節和平衡中藥材的供需市場,起到平抑價格的作用,從而促進中藥產業的健康發展。不過,中藥材漲價對藥材種植企業和藥農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新蔡縣就有這樣的一些企業。入冬時節,新蔡縣陳店鎮萬畝丹參中藥材種植基地迎來了一次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