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季節,正是當地種植中藥材白朮的最佳時期,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作為經濟效益相對可觀的中藥材白朮,自然也離不開肥料的幫助,這不,遍布各村各鎮的農資店老闆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在實地走訪中發現,肥料銷售居然也分為兩個極端,有的農資店老闆藉此機會,每天拉著肥料往農村送,不斷為農戶灌輸多用化肥產量高的「道理」。
而有的農資店老闆在面對上門求購化肥的種植戶,一個勁兒地勸導不要購買太多肥料,有人不理解,這不是把生意往外推嗎?
兩家農資店一對比,就讓不免讓人有了困惑,同樣是種植中藥材白朮,同樣是銷售肥料,為啥兩家老闆給出了截然不同的兩個觀點呢?農資店老闆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在亳州市十八裡鎮眼鏡農技站,老闆高捍東正在向前來購買農資的種植戶講解農資使用技巧。
高捍東:「肥料雖好,但大家也要會用,好肥料用在刀刃上,才能突出它的好,就像剛才那位種植戶,種植白朮,一畝居然要用8袋磷肥,還說是某專家說的,哪個專家會讓你這麼用?
不是我不賣給你,實在是不想讓你花冤枉錢,我更於心不忍,肥料濫用,不但對土地造成傷害,還會汙染環境,同時也浪費了鈔票,可謂是百害而無一利。
也不知道你們聽誰的建議,每畝使用17-17-17硫酸鉀複合肥100斤,在此基礎上還要加8袋磷肥,這是肥料賣不掉了,還是你們的錢沒地方花了?
按我的方式施肥,保證明年白朮產量高,關鍵還讓大家省錢了。」
接著,高捍東給出了他的施肥方法和解釋:「農作物施肥,大家一定要弄清農作物的習性,白朮是冬季移栽,春季發芽,夏天長棵,秋季膨根的一種農作物,在移栽前使用再多肥料,由於生長期長,單從移栽到苗期這段時間,就將近5個月的時間,在這期間,白朮在土壤中生根所需營養有限,也就是說,根本需要不了那麼多養分,土壤中的肥料就分解流失掉了。
不但造成了土壤負擔,還容易造成肥料燒根現象,而正確的施肥方式,則是重施有機肥,輕施底肥,科學追肥。也就是說,種植白朮前,土壤中要多施有機肥,可採取腐熟後的動物糞便或生物菌肥,每畝配合15-15-15硫酸鉀平衡氮磷鉀肥50公斤就行了。
再配合苗期和膨大期追肥的方式,這樣每次施肥都有針對性,也就滿足了白朮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不浪費又高產,這就是科學施肥的魅力所在。」
聽了農資店老闆的介紹,很多農戶都恍然大悟,大家這才知道,懂技術的農資店能幫你增產,還能幫你省錢,而純粹賣化肥的農資店老闆,就一個目的,就是讓你多花錢。
這就是有人拼命往農村送化肥,有人守在門拒絕農戶購買肥料的來龍去脈,不過,依然有農戶心存疑慮,感覺用那麼少肥料,萬一白朮明年長不好呢?要不,農資店老闆敢不敢和咱籤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