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六的一天,攝影師在晉南山區農村採風,下午3點多鐘我們過路一個小山村,看到車窗外的農村美景,影友們激動的喊著下車去拍照,大雪節氣已過,黃土大山裡的景色卻是另一番氣象,乾枯的老樹和村邊的綠色的果樹一同站在寒風中,不是親眼見到大家幾乎都不相信這是真的,忽然一個影友說他看到了山村裡冒出一股炊煙,建議大家進農家去拍拍民俗。
我們看著炊煙升起的地方,從公路上轉過一個山坡,走了200多米遠的巷道,推開了這戶農家的大門,幾聲小狗狗的吠叫過後從土窯洞裡走出了一位穿著紅色上衣的農民大姐,看到我們一行人,她開口說道:「男人不在家,你們來幹什麼?」說完她自己先捂住嘴笑了,聽到大姐的玩笑話,我們急忙解釋說,只是想拍一拍農村的生活,讓她不要多心。
大姐告訴我們說農村人就喜歡開玩笑,她自己性格開朗喜歡說笑話,知道我們是縣裡照相的人,前幾天還來過一夥子照相人呢。大姐名叫宋秀秀,今年已經55歲了,有兩個兒子,他的丈夫今天下地幹活去了,她在家裡燒柴火要做個地方美食,叫做『油粉』,聽她這樣介紹我們都覺得很好奇,大家都沒有見過這「油粉」到底是個啥,就催促著大姐趕快做。
宋大姐說你們不催我還著急呢,要趕快做好送到縣城去,大姐燒著柴火和我們聊著天,不一會土灶臺上的鐵鍋裡水燒開了,她將開水灌進三個保溫瓶裡,又開始往鐵鍋裡倒著涼水,這次她是用碗量,她說做「油粉」的原料食材是紅薯澱粉,要按照1碗澱粉6碗涼水的比例來做。
宋大姐燒上了開水,端出一盆白色麵糊狀的東西,坐在那裡開始攪拌,她說這就是昨天晚上攪好的紅薯澱粉,今天只需要重新攪開,然後倒進鐵鍋開水裡,一邊煮一邊攪拌,大約半小時就煮熟了,之後「油粉」就製作而成。這個「油粉」做好後要倒進碗裡或者盆裡,如果當天吃它軟乎乎的口感就像超市裡賣的「果凍布丁」一樣,如果放到第二天它沉澱成塊就可以用刀切開,可以涼調也可以炒著吃。
「油粉」製作的過程最難的攪拌,大姐說要不停的攪動澱粉,否則就會燒糊,還有可能因為攪拌不均勻出現大大小小的疙瘩,如果這樣「油粉」製作就失敗了。大姐說自己的兩個兒子現在老大已經成家,老二還沒有娶上媳婦,大兒子和兒媳婦在縣城上班,已經給她生下了一個孫子,今年已經6歲了,兒子兒媳很孝順,她也很喜歡這個兒媳婦,今天做好「油粉」就是趕著時間去縣城送給兒媳婦的。
宋大姐不但喜歡開玩笑而且人很熱情,做美食的中間和我們不停地說笑,還不忘給我們取了她蒸的紅棗饅頭送給我們吃,她說山裡農民沒有啥好吃的,這紅棗饅頭你們嘗嘗,可好吃了,特別是這個紅棗是當地農村的特有品種叫做「屯屯棗」。
大姐和丈夫在農村種著十多畝的山地,種植著小麥和蘋果樹,她說當地山區小氣候很好生產出來的蘋果品質很好,但是今年整體價格不好,農民也沒有啥好辦法,左右不了市場,你們是不是能幫忙拍個小視頻啥的幫我們發到網上賣點蘋果。同行的女影友說她拍的就是小視頻,這個忙可以幫。
圖為宋大姐舀好的兩碗「油粉」,看著軟乎乎的是不是和「果凍布丁」一樣的感覺啊?大姐說等「油粉」涼了就可以炒著吃了,味道美極了,這可是當地農村一年四季都能享受的美食,冬天熱炒放上紅辣椒更美。
影友在宋大姐做美食的過程中一直在做著直播,她說大約有1萬多的網友在看大姐做美食,還有人想來品嘗呢,聽說她是給兒媳婦做美食,網友們更是連連點讚,都羨慕這個兒媳婦有個好婆婆。
宋大姐家現在居住的還是上個世紀農村的土窯洞,她說大約有40多年的時間了,窯洞冬暖夏涼很接地氣,冬季和夏季都不需要空調,住著很舒服,現在孩子在縣城買下了房子,這裡就是她和丈夫養老的地方了,家裡現在啥都不缺,現代化的電器一應俱全。
離開的時候,宋大姐追了出來,她端著一碗「油粉」拿著一個塑膠袋子,說要送給我們一碗「油粉」吃,碗也不要了一起送給了我們,大家推辭不掉,就收下了大姐的美食,影友說過段時間一定要再去看看大姐,也回送她些禮物。各位,您吃過「油粉」嗎?知道這是那裡農村的做法嗎?【想看到更多的百姓故事請點擊右上角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