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造紙工人到世界生物學家、清華大學博士後,成長之路讓人感動

2020-12-05 奶爸聊教育

他是造紙專業出身,現在卻成了世界知名的生物學科學家;大學畢業後在造紙廠上班,現在卻獲得了國家級最高學者稱謂「長江學者」;做了4年造紙技術員,現在成為了「德國諾貝爾獎」之稱的亞歷山大·馮·洪堡教席——國際研究獎的首位中國獲獎學者,獎金500萬歐元。他就是清華大學教授柴繼傑,30年的不懈努力和艱苦奮鬥,讓這位並非科班出身的普通人,成為了享譽世界的著名科學家,他的成長之路值得我們學習。

1983年,柴繼傑考入大連輕工業學院,就讀的是製漿造紙專業。4年大學的時光,他沒有懈怠,也沒有多想,在這座只有一座教學樓和幾棟零星宿舍樓的學校中專心學習。1987年順利畢業,並分配到丹東鴨綠江造紙廠擔任助理工程師,在這個崗位上一坐又是4年,他逐漸發現如果不有所改變,一輩子都會在造紙廠度過,內心仿佛有一個聲音告訴他,這種人生不是他想要的。柴繼傑人生志向的覺醒,讓他想要改變現狀,而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讀書。於是,他在工作4年之後,毅然決定攻讀碩士學位,並於1991年成功考入北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成為一名碩士研究生。

北京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老師之所以願意錄取柴繼傑,除了成績優秀之外,老師到他工作的廠裡面試,為他能在條件簡陋的環境中依舊堅持學習感動。其實,柴繼傑最終能夠成為國際著名生物學家,也和他堅持學習的品質分不開。大學階段不知道想要什麼,工作後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成為研究生的他開拓了視野,終於發現自己興趣是什麼。於是,1994年,他成功邁出了走進理想的第一步,進入北京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開始接觸生物學。

這條科研之路並非坦途,尤其對於柴繼傑這個半路出家的非科班人而言,就更是充滿了艱辛和曲折。1999年,在普林斯頓大學任博士後,跟隨當時聲名斐然的科學家施一公。很多人並不理解施一公為什麼會收一個工學院出身的弟子,施一公後來說,他看中的正是柴繼傑能夠在工廠中工作4年之後,依舊可以考上協和醫院成為博士的經歷。柴繼傑也沒有讓老師失望,他知道自己英文很差,所以,不論實驗室工作有多忙,他雷打不動每天都會堅持閱讀英文報刊半個小時,這個習慣即便到了現在,他成為老師也沒有改變,並且還讓學生堅持這樣做。

柴繼傑的勤奮刻苦被施一公看在眼裡,異常欣賞,因此,儘管他剛到實驗室,基礎很差,但是,施一公也願意手把手的教他,並且一直鼓勵他,告訴他生命科學的很多學科,並不需要太深厚的基礎知識,所以,你一定能夠做好。正是在施一公悉心栽培之下,柴繼傑來到實驗的前兩年只能做技術員,第三年開了竅,第四年在研究中已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五年成功出師。施一公談到這位年紀比他還大的學生,好強和努力是兩個永遠會被掛在嘴邊的關鍵詞。只要柴繼傑認定的事情,他就認為一定能做到,並且通過不懈努力真正做到了。

除此之外,施一公對於這名弟子的靈性也給予了很高的肯定,事實證明,他沒有看錯。2004年,柴繼傑從普林斯頓大學回國,現在國內第一所由國家支持的現代生命科學研究中心做研究員;5年之後,他成為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擔任德國科隆大學和馬普遺傳與育種研究所教授。獲得的獎項和榮譽也不勝枚舉,有2009年的長江學者,2010年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2016年河南省政府科技進步一等獎,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等等。

柴繼傑的成長之路說明了勤奮努力的重要性,也說明了興趣愛好或者說是理想追求的重要性。一個人的成功,光有外在刺激遠遠不夠,更需要內在力量的覺醒,當你找到自己的追求,就有了力量的支撐。然後,通過有計劃有目標的努力奮鬥,成功並不遙遠。

相關焦點

  • 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生物學家,柴繼傑教授的艱辛科研路!
    30年的科研之路異常艱辛 柴繼傑 半路出家 從造紙工人到國際知名生物學家 80多篇SCI,10篇CNS(Nature+Science) 被引用12000
  • 柴繼傑:從造紙工人到清華教授,成中國獲洪堡獎第一人
    文|點心教育前言:不以出身論英雄,造紙工人也能成清華大學教授!這個世界上最多的還是普通人,過著時而不順甚至坎坷的人生,只不過不同的人選擇不同。有的人選擇屈服,平平淡淡地過完一生;而有的人積極尋求轉變,在不斷嘗試和努力中,完成人生的逆襲!而清華大學教授,獲得德國洪堡講席獎的第一位中國人——柴繼傑,就是一位不屈服於命運,實現人生逆襲的代表人物。
  • 他本是造紙工人,施一公嫌他基礎差,卻獲500萬歐元資助
    造紙工人和清華教授,這似乎是兩個沒有交集的職業。但在柴繼傑身上,這兩者有了交集。1983年,柴繼傑從大學畢業後,進入丹東鴨綠江造紙廠工作,成為一名造紙工人。如果他甘願平凡,那麼他很有可能在這裡工作一輩子直至退休。但柴繼傑並不是一個「安分守己」的人。
  • 施一公有三位優秀女弟子,他的男弟子表現如何,同樣非常優秀
    顏寧出國後,接棒顏寧的是清華大學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萬蕊雪,她成為施一公弟子中又一顆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2014年,剛進入施一公團隊不久,萬蕊雪就接觸到了世界性的難題,開始從事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此後,她連續在世界世界頂尖學術雜誌《Science》上發表論文7篇,在《Cell》上發表論文2篇。
  • 誠聘| 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2020-11-24 22:29:31 來源: 機械工程學報 舉報   清華大學機械系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擬招聘博士後若干名
  • 他普通大學畢業,工作後又回來讀研,後來跟施一公學習青出於藍!
    去翻一翻柴繼傑的成長曆程,你會發現他並非年少成名一路高歌猛進,而是大器晚成最終一鳴驚人,他並非天賦異稟的天才,而是勇於攀登的學者。柴繼傑畢業於大連輕工業學院(現大連工業大學)的製漿造紙專業,大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丹東鴨綠江造紙廠,成了一名造紙工人。
  • 他武大病毒學博士後,卻選擇當一名普通社工,「書真是白讀了」!
    提到博士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在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埋頭做科研。今天給大家的這位武大病毒學博士後童文平,卻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觀念。今年41歲的童文平現在的身份是杭州一個社區的一名普通社工。這和他的專業背景完全是不相關聯的,甚至不少人如此說:「這些年的書真是白讀了,真是浪費國家教育資源」!其實,董文平的求學之路,並非一路順風順水。但是,從他一路以來的人生歷程來看,可看出他性格中的倔強。他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是一名工人,母親務農,高考時董文平僅僅考上了一所專科院校,後來,通過專升本考試,他拿到了本科文憑,這也意味著他又了考研的資格。
  • 這位發育生物學家這樣說
    發育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身居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一樓一間緊湊的辦公室,在隔壁實驗室裝修叮叮咚咚的聲律之中,孟安明快意地暢談著他所認識的自然界的神奇和廣闊——「建房子都有個藍圖吧,需要很多工人對照圖紙去建。你看生物就不需要。像我們研究的胚胎,當它們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還沒出現的時候,它自己就知道一步一步地該怎麼走。」
  • 這位發育生物學家這樣說
    發育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身居清華大學醫學科學樓一樓一間緊湊的辦公室,在隔壁實驗室裝修叮叮咚咚的聲律之中,孟安明快意地暢談著他所認識的自然界的神奇和廣闊——「建房子都有個藍圖吧,需要很多工人對照圖紙去建。你看生物就不需要。像我們研究的胚胎,當它們的神經系統、血液系統還沒出現的時候,它自己就知道一步一步地該怎麼走。」
  • 「我們是快樂的環衛工人」,他們「苦中作樂」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
    連日來,濱城連下了幾場雪,為保障雪天道路安全通暢,我市的環衛工人們增添了很多的工作量。近日,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一支環衛工人隊伍受到了網友們的特別關注。「除雪工作完成,我們在回家的路上,我們是快樂的環衛工人。」
  • 清華最厲害的女生物學家,去了美國,為了什麼?
    清華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能在這裡就讀,是莫大的榮耀,更不必說能在這裡教書育人,成為清華的教授。他是清華大學的驕傲,也是生物學家中的佼佼者,教出的學生自然也不差。顏寧就是施一公的優秀學生之一。 顏寧,典型的不靠顏值,靠才華吃飯的人。本科在清華念書,研究生、博士、博士後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的。
  • 柴繼傑從造紙廠工程師到清華教授,生活不如意,你是否有勇氣改變
    在中國就有這麼一個人,他本科學的是造紙,畢業後就去造紙廠當助理工程師,幹著普普通通的工作。或許,在這樣的工作下,多數人會繼續這麼下去,可是他工作4年後,厭倦了這樣的生活,這樣的生活也不是他想要的,於是回到了學校讀研。「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在武漢大學成長,在清華大學開花,清華科研之花白蕊的故事
    ,已經畢業的萬蕊雪本科期間從中山大學申請到清華大學施一公實驗室學習的機會,本碩博期間萬蕊雪發表了6篇CNS主刊論文,而她的師妹白蕊更厲害,還沒有博士畢業就在2018年入選中國科協2018年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正常的碩博連讀需要5.5~8年的時間,而白蕊僅用了4年時間就可以提前畢業,並且獲得清華大學特等獎,四年的研究生時間內完成了8篇CNS主刊論文,並且提前得到西湖大學博士後的職位,未來將是新建的西湖大學優秀的青年教授
  • 一位生物學家的神經膠質研究之路—新聞—科學網
    拿什麼拯救我的大腦突觸
  • 蹭網男孩開學了:疫情期間,他的勵志故事感動了不少人
    蹭網男孩名叫亮亮,12歲了,是蘇州的一個孩子,媽媽是環衛工人。因家庭困難沒法裝寬帶,亮亮只能到路邊蹭網上課,等環衛工媽媽下班。亮亮說,長大想成為足球運動員,保護媽媽!得知他的故事後,各地的網友紛紛獻愛心,一家足球俱樂部邀請他,疫情結束後到現場看比賽,姚晨和中國女足隊員還為他點讚、鼓勁!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的感動:萌萌噠bot #蹭網男孩開學了#現代版鑿壁借光!
  •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沈洋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後
    沈洋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中組部「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 課題組近年來在具有超高儲能密度的聚合物複合電介質領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因成果產業轉化的需要,擬招聘2~3名博士後,詳細如下: 一、要求: 1、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已取得材料學或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
  • 「成長計劃」助飛學子成長之路 中國建設銀行上饒市分行 「成長...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吳永祥報導:中國建設銀行「成長計劃」獎學金的設立旨在幫助部分品學兼優、家庭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早日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成長計劃」獎學金捐助項目,是建設銀行履行社會責任,關注社會發展,關心支持教育事業,回饋社會的具體行動。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米達研究組招聘博士後、技術員
    研究組將應用多種動物模型,並結合單細胞測序、大腦類器官培養、細胞譜系追蹤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大腦皮層發育和神經發育性疾病進行從分子到整體水平的研究。 因科研工作需要,擬招收博士後2名、技術員2名,入職時間為2020年3月及以後。
  •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吝易課題組招聘博士後、技術員
    福利待遇: 1.實驗室將提供一流的科研環境並結合個人職業規劃給予足夠的發展空間; 2.清華大學提供可租住的博士後公寓並解決子女入園、入學;享受清華大學教職工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待遇;享受全國博管會關於出站博士後戶口遷移及家屬戶口隨遷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