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腸」吃過嗎?翻車魚了解一下?

2021-02-26 海鮮手記

這就是「龍腸」:

這名字可不是老傅杜撰的,看產品包裝:

◆ 那麼,「龍腸」到底是什麼?

——其實是「翻車魚」的腸,臺灣稱之為「龍腸」。

這是一副完整的「龍腸」:

龍腸好吃嗎?翻車魚好吃嗎?很稀罕嗎?

別著急。

好吃的海鮮千篇一律,有趣的魚兒萬裡挑一。

翻車魚可不簡單,它有兩項世界之最:

◆ 世界上最大的硬骨魚,體重可達2噸以上(注意:鯊魚是軟骨魚、鯨不是魚);

◆ 世界上單次產卵最多的物種,一次三億顆!

牛逼哦!

剛被捕獲的翻車魚:

資料圖:

翻車魚體型龐大,但動作緩慢,對附著生物來說,這塊會移動的大礁石實在是太棒了!

——所以翻車魚常浮上海面,側翻身體,讓海鳥來啄食清理身上頑固的附著生物,這就是「翻車魚」名稱的由來。

翻車魚的分布很廣,所以名字也多,但往往和它這一行為習慣有關,例如:它的拉丁文名字Mola mola,意思是「石磨」;法國叫它「月亮魚」;美國叫它「太陽魚」;都是形容它側躺在水面的樣子。

日本和臺灣則叫它「曼波魚」,據說它遊動的樣子象在跳曼波舞——不過,舞盲的老傅特意去查看了曼波舞的視頻,婀娜又熱烈,實在沒法和這個又蠢又萌的傢伙聯繫起來。

翻車魚行動緩慢,當遇到海獅這樣兇悍的掠食者,只能乖乖地成為一個大肉餅,用網絡流行語來說,太容易「翻車」了:

所以翻車魚一次產卵三億顆(每顆綠豆大小),即使只有千萬分之一的存活機會,也有30個孩子能長大成年,實在是太強了。

繁殖能力超強的翻車魚,按理數量不會太少;

事實上,也不少.

下圖是臺灣魚市上出售的翻車魚眼睛。你看,一次賣這麼多眼睛,足以說明產量可觀。

上文說過,翻車魚在臺灣叫做「曼波魚」。一個魚眼賣200新臺幣,大約相當於人民幣50元/個。

來,看著我的眼睛,說你愛我

怎麼能不愛呢,一個眼睛可以炒一盤菜了:

然而,在大陸這邊,卻很少見到翻車魚。

少見的原因是——

大陸漁船常把它們丟掉了.

丟掉了?!

戳視頻↓

不能證明這是國內漁船?

那再戳一個↓

為什麼要丟掉呢?原因有二:

◆ 漁民在海上討生活不容易,最忌諱「翻」字,連吃魚都不願翻轉,更何況「翻車」二字。

◆ 相對而言,翻車魚的肉並不好吃,不值錢。

所以大陸的漁民捕到翻車魚往往只取出魚腸自己享用,剩下的丟入大海。

說到這,必須給第二個視頻的船員大哥點讚,不好吃就放生算了,殺這麼大一條魚光為了腸子這算什麼回事呢?

然而更需要點讚的是臺灣花蓮市的政府——每年那麼多翻車魚撞入漁網,非死即殘,放生也不易存活,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

首先要改名。2002年,經過大眾投票,選用日本的名字,「翻車魚」改稱「曼波魚」。

果然奏效,「曼波魚」的綜合利用逐漸上來了。

這是剖開的翻車魚:

剛取出的魚腸和魚肝:

◆ 雖然照片拍得有點讓人不適,但最貴的就是這些東西了,大約要人民幣幾百元一斤。

魚腸爽脆彈牙,象是海鮮味的豬肚。

分割好的魚肉:

魚肉是最便宜的,水分大又有點粗,但控制好火候,亦可一啖。清炒魚肉:

切出的魚皮:

清理魚皮的視頻,看著好爽:

魚皮軟糯Q彈,富含膠原蛋白,你有大口吃過這麼厚的膠原蛋白嗎?

涼拌魚皮:

如今的臺灣花蓮也被稱為「曼波魚之鄉」,如果你有機會去旅遊,一定要去嘗嘗「曼波魚」哦!

相關焦點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翻車魚的學名叫做mola mola,意思是「磨子」。而翻車魚英文為ocean sunfish,這可能與它浮上海面,在海上做「日光浴」的習性有關,因此又有人叫它「太陽魚」。  法國人稱醜萌的翻車魚為「月光魚」,據悉,翻車魚喜歡側身躺在海面之上,在夜間發出微微光芒。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它為什麼叫翻車魚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 翻車魚的死法太殘忍了 翻車魚在拉丁文中譯為「磨盤」
    2米長,1.5噸重的魚,你震驚了嗎?為何這條翻車魚這麼巨大呢?俗話說,千年成妖,萬年成精,印尼漁民發現的翻車魚會不會是千年成妖的動物呢?相信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吧,畢竟從未見過如此巨型恐怖的翻車魚。曼波魚在臺灣最初叫做翻車魚,漁民常常看見它翻躺在水面,所以以「翻車」的名字來形容它。這大概就是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的原因吧。
  • 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車魚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它在被海獅撕咬的時候並不會逃跑的舉動很讓人好奇。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被吃的時候真的不會逃跑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它為什麼還沒被吃光?這一連串的問號在我們真正了解完翻車魚後都會消失。
  • 蠢萌的翻車魚!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
    呆萌的翻車魚!看著自己被海獅吃,沒有滅絕就是奇蹟。我們可以來欣賞一下美國野生動物園攝影師Richard Herrmann拍攝的一組圖片,展示了翻車魚被海獅吃的場景,畫面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血腥,相反給人的感覺還挺有趣的。
  •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每周一物種之翻車魚 翻車魚的一百種死法,過度緊張都導致死亡,確定不是來搞事情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翻車魚:翻車魚(學名:Molamola),又稱翻車魨、曼波魚、頭魚,是硬骨魚綱,翻車魨科(Molidae)3種大洋魚類的統稱。分布於棲息於各熱帶、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中國沿海均產。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m,重達1400~3500kg。
  • 這魚愛作死,又蠢又笨不會遊泳,被吃一半都沒反應,為啥滅絕不了
    被咬的翻車魚人類也看中了翻車魚的好捕捉,在日本、韓國兩地,人們捕撈上翻車魚後,會將翻車魚的魚皮剝去,只留魚肉。,只不過他們吃的各有特點,將翻車魚的魚皮劃開,將魚腸拉出來洗乾淨後,做成「炒龍腸」。這道菜的原料就是翻車魚的腸子,味道還不錯,主要吃口感,大家有機會的話倒是可以去試試。值得一提的是,臺灣人把這種魚叫做「曼波魚」,可不要叫錯了。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它們也太幸運了
    如果說皇帶魚是已知的最長硬骨魚的話,那麼翻車魚毫無疑問就是最大的硬骨魚了,而翻車魚名字的由來,得益於它們是一種浮到水面上曬太陽的魚類,並且,在舒服地享受陽光浴的同時,翻車魚還喜歡把身體翻轉過來,所以才被稱為翻車魚。
  • 翻車魚不停地吃,暴長6000萬倍,戰鬥力為零,未滅絕因太難吃
    ,沒有身體沒有尾巴,呈扁平狀,在早些時候人們對它不了解,把它當海怪處理了。但最終成年翻車魚能生長到3米多長,2.2多噸,體重暴長6000萬倍。翻車魚的快速生長的秘訣在於:不停地吃。它的嘴巴從沒合上過,總是張開著,浮遊動物、魷魚、小魚小蝦、水母、水藻,逮到什麼吃什麼,從不挑食!媽媽從小教育我們不挑食果然沒錯!翻車魚的體色通常呈藍灰色或者灰褐色,因為生活的海域不同,體色和身體的花紋都略有差別。
  • 戲說翻車魚的那點兒事
    忽然,一隻大海龜從海底浮上來透氣,他搖晃著腦瓜和翻車魚打招呼:「嗨!悠悠,可真羨慕你們的日子,吃飽了就曬日光浴,好幸福哦!」「嘿嘿!笨笨,你沒聽說嗎?傻魚有傻福。」原來,大海龜叫笨笨,和叫悠悠的翻車魚認識。
  • 《活下去翻車魚》評測:翻車魚奇葩多種死法[多圖]
    《活下去翻車魚》是一款休閒益智類的遊戲。翻車魚大家知道,但是以它為主角的遊戲,你玩過嗎?沒有的話,就快來試試吧。遊戲畫面和音樂本作的畫面頗有意思,我不是指良好的色彩搭配和復古的像素風格,而是在於所有元素的表現上。蠢蠢的翻車魚,無辜的食用生物等都活靈活現。
  •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翻車魚為什麼叫翻車魚 它們的生體又圓又扁,像個大碟子,魚身和魚腹上各有一個長而尖的鰭,而尾鰭卻幾乎不存在,於是使它們看上去好像後面被削去了一塊似的,翻車魚缺少真正的尾巴,它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Schwimmenderkopf,意為遊泳的頭。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翻車魚沒有痛覺嗎? 翻車魚。 雖然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狠的生物,其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小魚小蝦,偶爾也會吃一些水母作為「零食」。
  • 被吃了一半也不懂反抗的翻車魚,為何不會滅絕?
    翻車魚沒有痛覺嗎?翻車魚。雖然翻車魚體型巨大,但它們並不是什麼兇狠的生物,其主要食物就是一些小魚小蝦,偶爾也會吃一些水母作為「零食」。看了之後會讓人笑噴,比如有的翻車魚是由於過度緊張而死亡,還有的是因為躺在海面上翻不過來,被活生生地曬死等等,可以說用「傻大個」來形容翻車魚非常的貼切!
  • 翻車魚:一種異常古怪的魚
    你以前可能見過非常可笑的翻車魚的圖片,但是這個物種和它的弟兄們要遠比它自己那令人難忘的樣子來得奇怪的多。它黏糊糊的,身上長滿了寄生蟲,它比海洋中任何一種脊椎魚類都要擅長隱藏身份,甚至能欺騙不知情的科學家。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地了解一下這種古怪的魚——翻車魚吧!
  • 翻車魚有多奇葩?被吃了一大塊還不知道,這麼蠢萌為啥不會滅絕
    先說結論,因為翻車魚是世界上懷卵最多的魚類,最高可達3億枚。翻車魚的皮非常厚實,再加上沒有神經末梢分布,所以再被海豹吃了一大半,還沒有發覺。這麼蠢萌的魚之所以沒有滅絕也是因為它們恐怖的產卵量。為什麼叫翻車魚?翻車魚也叫翻車魨,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因為翻車魚經常側翻浮在海面上曬太陽,也有人叫它「太陽魚」,因為和翻車的樣子相似就有人叫它翻車魚。當然後來有人嫌翻車魚不吉利,改成過曼波魚。
  • 被海豹吃了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滅絕?
    其實,這是因為成年翻車魚的遊泳速度非常慢,再加上它們的皮膚厚度到達了7釐米,一般的小魚小蝦根本無法對它們造成嚴重的傷害,只有大型食肉魚類或者哺乳類才是它們的天敵。儘管如此,翻車魚仍然沒有在海洋裡滅絕,我們來看一下具體原因。
  • 身體被海豹吃了一半,也不懂得反抗,翻車魚這樣為何沒有滅絕?
    就像翻車魚的這種習性,這麼長時間以來為何沒有被天敵吃滅絕呢?翻車魚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海洋,有的種類也在溫帶和亞寒帶海洋中生存,所以說分布極為廣泛,拿我國沿海來說,從北部的渤海、到南部的南海,都有它們的身影。翻車魚的體型比較巨大,一般重量都可以達到1噸左右,有的甚至能突破3噸,是世界上體型最大、重量最重的硬骨魚類。
  • 頻頻「翻車」,即使被啃食也不逃跑的翻車魚,為什麼還沒吃滅絕?
    生活在海洋中的翻車魚可能並不為人熟知,但它在被海獅撕咬的時候並不會逃跑的舉動很讓人好奇。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被吃的時候真的不會逃跑嗎?這一連串的問號在我們真正了解完翻車魚後都會消失。經常潛水的人可能見過瀕死的翻車魚或它們的屍體:身體基本完整,只是身上的魚鰭都沒有了。這是因為海獅在捕食翻車魚時,通常會把翻車魚的魚鰭撕扯下來吃掉,而把其餘部分扔掉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