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雷射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2020-11-26 OFweek維科網

  今年,我國雷射加工產業有了可喜的轉變:經濟回暖,訂單增多,企業重組,產業細分,向高精專方向發展。未來,雷射產業將何去何從?下面有9位業內專業人士,談談行業、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未來之路。

  中國光學學會雷射加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鄧鴻林先生:

  作為我國工業雷射風向標的大功率雷射切割裝備,其市場令人振奮。2010年11月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國內外20家廠商展出了30臺大功率數控雷射切割機,是歷年國內各種展會上展商與展品最多的一年。展品的亮點是:國產三維雷射切割機、國產光纖雷射切割機及進口雷射與衝裁複合機。會上有6臺(4臺平面機,2臺機器人)國產光纖雷射切割機展示6mm以下金屬板的切割。

  雷射功率已不足以描述切割能力的大小,亮度(Brightness)才是。亮度的定義是「單位面積單位立體角的雷射功率」。對比CO2雷射器碟片雷射器光纖雷射器,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直到5千瓦,以光纖雷射的亮度最大,切割金屬板最快最厚的當屬光纖雷射。

  但實際上切割厚板尚不如CO2雷射,儘管碳鋼對近紅外的1.07摻鐿光纖雷射的吸收率數倍於中紅外10.6的CO2雷射,但10倍於光纖雷射波長的CO2雷射之切縫比光纖的寬得多(一般2mm),氧氣易於吹入。 這就是CO2雷射46年來一直獨佔固體雷射之鰲頭的緣由。

  第一,國產雷射切割機的量產與自主開發力度的加大,外國一線公司在華本土化的生產,縮小了二者的產品差距與價格差距。用戶對國產機的認同度不斷提高,其在2010年國內市場的佔比高達80%。

  第二,2010年我國千瓦以上大功率CO2雷射切割機銷量達1000臺,佔全球市場的20%-25%。上海團結普瑞瑪、大族雷射、武漢法利萊、奔騰楚天等一線廠商都有大幅的增長。最多一家竟佔了國內市場的30%。

  市場興旺得力於擴大內需,但主要是這種加工手段的魅力,特別在鐵路鋼鐵、工程機械、汽車造船、航空航天和軍工等高端市場的旺盛需求。

  明年市場難料,但可深信一點,今年大起,明年絕不會大落,作為製造大國的中國,保有量不會低於10000臺。須知2000年前的10年我國的總量才280臺。

  第三,我國大功率雷射切割裝備的產業鏈遠未形成,尚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大功率雷射器,無論雷射器還是切割機的關鍵元部件都得依賴進口。價昂的電容切割頭及作為耗材的光學鏡片等的研發生產,迄今都無人問津。成不了國內配套,進軍海外市場不過是夢想。唯有待到國產整機批量出口之日,才是我國這一產業的形成之時。

  第四,光纖雷射是當前的熱門話題。ROFIN與TRUMPF分別收購NUFERN與SPI公司發展光纖雷射已三年,今春上海慕尼黑雷射展上,ROFIN展出了2KW光纖雷射器,但全球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市場依然是IPG一統天下。繼上年SALVAGNINI與LASER PHOTONICS等公司展出用其的光纖雷射器之切割機後,2010年11月在亞特蘭大的FABTECH 與漢諾瓦的EUROBLECH 展會上又推出愈來愈多的光纖雷射切割機。
欣喜的是一批海歸博士矢志回國創業,創建了武漢銳科光纖雷射、西安炬光等公司,研發生產高功率光纖雷射器與二極體雷射泵源,相信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4KW連續波光纖雷射器不久將會呈現在國人面前。

  IPG(北京)光纖雷射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顧波博士:

  今年的中國雷射市場可謂是光纖雷射全面鋪開的一年,從銷售方面來講,功率大於1000W的高功率光纖雷射器年銷售額已超過百臺,中低功率的光纖雷射器已達數千臺,IPG目前在中國市場引進的最大功率光纖雷射器是15000W。這樣強勁的市場需求一方面說明光纖雷射器成為主流工業雷射器已得到市場的認可,另一方面也歸功於諸多國內集成商的支持和努力。這一點也可以從幾乎所有的世界頂級雷射公司加緊研發和推出光纖雷射器得到佐證。

  從市場的反饋來看,2011年光纖雷射器將繼續在中國和世界擴大市場,IPG將一如既往的繼續與每個OEM和系統集成商通力合作,同心同德,以滿足終端用戶的需求為目標,繼續擴大和提升IPG在中國的售後服務、維修和技術支持,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及時的、全方位的服務和支持,使他們放心和安心。

  正如我一年前所說,IPG要在中國取得成功,取決於IPG與國內集成商的成功合作,以及在中國的本土化,過去一年所發生的更增強了我對此的看法。

  我相信,在2011年IPG在中國的本土化和與國內集成商的緊密合作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相關焦點

  • 「創新諸城」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
    公司總經理宋桂才告訴記者,這不僅解決了傳統利用血清培養毒株成本高的問題,還將支撐未來公司多種獸藥新產品的研發。將LMH細胞系馴化成懸浮細胞系難度大,業內少有突破。科技創新驅動企業快速發展,山東諸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是實施科技創新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諸城市以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為目標定位,深入實施「創新諸城」建設戰略,將創新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明確推進路徑,引導全市上下全面增強創新意識,加大創新投入,加快建設創新型縣(市),搶佔高質量發展制高點。
  • 我國雷射技術醫療應用和產業發展戰略研究
    本文系統調研我國雷射技術在臨床治療、診斷和雷射醫療產業中的發展現狀、前景趨勢、存在問題,提出加快我國雷射醫療技術與應用產業發展的措施建議,以期為國產技術裝備及其醫療應用提供發展參考。針對特定疾病,綜合不同模態光學成像方法的分析結果,形成多模態、多維度的光學檢測和監測平臺,這是未來雷射診斷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雷射診斷技術的應用範圍將繼續拓寬,從定點照護和實驗室檢測,到篩查、診斷成像和治療監測,再到手術過程中的實時在體成像及腫瘤邊界識別等。未來,藉助基因工程方法,植入光電子和細胞內器件(如微米和納米雷射器)來增加患者對光敏功能的整合,從而進一步拓展雷射診斷技術應用。
  • 東阿舉行木材產業高峰論壇 企業專家探討發展之路
    原標題:東阿舉行木材產業高峰論壇 企業專家探討發展之路行業協會領導、企業代表濟濟一堂共同探討木業未來發展之路,會上通過了山東木材流通協會正式更名為山東木材與木製品流通協會的決定。這標誌著協會掀開新的篇章,在協會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論壇研討環節,來自高校、環保以及品牌銷售行業的知名人士分別從木材行業發展、廢水廢氣治理、品牌建設等角度進行了精彩演講。記者在現場觀察到,像「環境保護」「廢水治理」等詞語在演講過程中被參會企業反覆提及。
  • 世界顯示產業大會為新型顯示定調:視界未來看雷射
    「更清晰細膩的畫面,更鮮明真實的色彩,更具有臨場感的保真音質,更智能更個性化的服務,更具想像力的產品形態……可以說,視界未來看雷射!」,11月21日,在合肥舉辦的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雷射顯示論壇」上,政府、行業協會、科研機構、雷射顯示骨幹企業等匯聚一堂,為雷射電視的發展如此定調。
  • 2018中國雷射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武漢雷射企業遙遙領跑
    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聯合中國雷射雜誌社、中國光學學會編寫的《2018中國雷射產業發展報告》,在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上發布。此前,美國市場研究機構BCC Research的市場報告曾認為,即使是在近幾年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時期,工業雷射市場依舊充滿活力。
  • 探索光伏發電發展新模式 照亮村集體經濟增收之路
    近日,記者來到了開化縣楊林鎮川南新村,看著隨處可見的屋頂光伏,聽著村工作人員的介紹,不禁感慨也許這就是川南新村興村致富、脫貧奔康的綠色發展之路。 川南新村隸屬開化縣楊林鎮,是個由川南村、青峰村、南齊村、柏林村、葉南塢村五個村合併而成的大村,人多面大,情況複雜,由於村裡沒有經營性產業,「家底」十分薄弱,為找尋「出路」,楊林鎮政府協同川南新村兩委開始積極探索,多方了解後決定,發展屋頂光伏產業。
  • 雷射技術研究方向及未來發展分析
    這些交叉技術與新的學科的出現,大大地推動了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雷射加工技術是利用雷射束與物質相互作用的特性對材料(包括金屬與非金屬)進行切割、焊接、表面處理、打孔、微加工以及做為光源,識別物體等的一門技術,傳統應用最大的領域為雷射加工技術。
  • 產業供應鏈+區塊鏈發展模式,構建浙江優融生物的未來之路
    在21世紀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區塊鏈所涉及的領域愈發廣泛,也因此成為多種傳統型產業轉型的絕佳方式。農業型企業是國家發展的主力之一,謀求新型的發展道路是長久的生存之道。浙江優融生物作為中國農業企業的一員,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和先進解決方案,同時也積極發展農業+區塊鏈的發展模式,成為該模式下的成功典範。
  • 企業破局手冊|⑨邦德雷射王魯:探索數字營銷,智能化是未來趨勢
    為幫助企業在困難中尋求突破,建立疫情之下(突發事件)企業應對樣板,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開創集團百度營銷(濟南)服務中心、百度APP濟南頻道共同發起製作「企業破局生存手冊」專題,對話10家企業負責人,共話企業未來發展。
  • 「鸚鵡螺」照亮探索科技前沿之路
    近十年來,在這個坐落在浦東張江張衡路239號的巨大鸚鵡螺式建築裡,一束束高能量、高質量的同步輻射光為我國科學家和企業照亮探索世界科技前沿之路。如今,圍繞上海光源,一個接一個大科學裝置在張江拔地而起,形成高密度的大科學裝置群,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地標。
  • 翔明雷射王永久:雷射清洗是未來工業清洗髮展趨勢和首選
    近日,「2020中國交通產業智能製造大會暨第二屆中國交通先進焊接及焊接工藝高峰論壇暨第二屆中國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峰會」在青島成功舉辦。本屆大會由國家高速列車技術創新中心、青島軌道交通產業示範區、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協會等聯合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200餘名行業精英、資深專家、優秀企業家參加,並就交通智能裝備產業、先進焊接及焊接工藝等核心內容展開了多維度的深入交流,旨在聚焦交通產業優質項目,實現全產業鏈資源交流互通,助力行業優化升級。
  • 正海生物:堅持「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推動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
    通過中央、省市媒體線上線下集中宣傳報導,為煙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膠東在線10月30日訊(記者 鄔勇)口腔修復膜、生物膜、皮膚修復膜、骨修復材料……這就是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外展出的全部產品,也正是憑藉這幾樣產品,「14歲」的正海生物於2017年成功上市。「專、精、特、新」,是正海生物一直以來堅持的發展之路。
  • 知名專家長沙航院話雷射清洗技術 為航空產業發展把脈支超
    作為未來三大清洗技術之一,雷射清洗具有無汙染、無損傷、無應力、易於實現自動化等一系列優勢,已經成為清洗技術的主流方向之一。在航空航天的飛機清洗、鐵軌及火車清洗、艦船清洗、模具清洗、零部件焊接前清洗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 2020年 以全新線上線下融合之姿,解碼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
    2020年Automechanika Shanghai 以全新線上線下融合之姿,解碼全球汽車產業未來發展之路第16屆Automechanika Shanghai已於數周前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圓滿閉幕,主辦方、參展企業和與會觀眾再次通過展會平臺共建汽車生態圈。
  • 淺談未來雷射加工發展的重要方向
    來源:大族雷射雷射微納加工作為一種融合多學科、覆蓋多領域的技術,可以滿足大尺寸、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加工需求,將成為未來雷射加工發展的重要方向。柔性材料針對這種材料,大尺寸、高精度的雷射微納加工已成為不可或缺、甚至是唯一可行的加工工具,實現雷射切割、鑽孔、剝離、標記、退火和去除的全雷射加工工藝,未來加工要求更高,微納加工將不斷優化。
  • 細看惠州一個產業新城的產、城、人融合發展之路
    治水興城,產業促城,定位為惠州「新生態、新中心、新引擎」的金山新城正在有力的統籌著各方資源要素和發展機遇,探索城市產城人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高品質城市。根據金山新城相關的規劃內容,未來的城市中心將結合區域內的金山湖、惠南湖、西枝江等山水資源,發展國際濱水新青城,灣區科創新磁極,建設產城人融合的生態標杆,助力惠州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如何落到地上?
  • 上海柏楚電子推出智能雷射切割頭 軟硬體結合推動未來發展
    近日,上海柏楚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0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中展出了雷射智能切割頭產品。至此,專注於雷射切割控制系統等軟體領域的柏楚電子正式推出智能雷射切割硬體產品。此次慕尼黑上海光博會上,柏楚電子展示了BLT系列高功率雷射智能切割頭產品,包括BLT640智能切割頭和BLT831智能切割頭。
  • 探索後疫情時代公務機發展之路,中一航空成為廣州航展矚目焦點
    展會現場吸引了各界人士前來參觀體驗廣州商務航空展旨在打造產業發展的最高影響力交流平臺,中一航空願積極參與商務航空的展示與交流,解讀行業動向,共謀發展之路。,她指出疫情對公務機的運營帶來困難與挑戰的同時,也為包機業務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和新的客戶資源,她對未來幾年的包機市場非常有信心,強調中一航空在擁有亞太地區最大自有機隊的基礎上還會繼續採購包機運力,以滿足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還會引進ACJ及更多環球系列的飛機,預計在明年年初中一航空的包機機隊數量將達到20架以上。
  • 【中國科學報】長春新產業:做半導體泵浦雷射器領航者
    目前,我國雷射行業保持著15%~20%的增長速度,未來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經歷了創業之艱難、金融危機中的「逆生長」,18歲的長春新產業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科技與生產相結合的成果轉化之路,引領半導體泵浦雷射器產業發展。  金秋是收穫的季節。
  • 雷射切割產業發展及前景分析
    雷射切割一直是雷射加工應用最廣泛的一項技術,脈衝雷射適用於金屬材料,連續雷射適用於非金屬材料,後者是雷射切割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與計算機控制的自動設備結合,雷射束具有無限的仿形切割能力,切割軌跡修改方便。雷射切割無機械變形、無刀具磨損,容易實現自動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