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產卵-孵化-下地】全過程!

2021-02-12 rlyl的自然世界

歷時55天,孵化溫度20-25度左右,溼度未測,開始略高,後來發現母龍有身上真菌降低溼度,畢竟兩個月不吃不喝不動很不容易啊,再加上身上癢很痛苦,所以降低溼度,使土表面變較為乾燥,母龍也顯得很安逸。

下面是紅龍從產卵一直到下地,跟蹤拍攝。

開始上圖:


2月23號發現抱蛋

20天後卵開始孵化成蛹,腿已隱約可見。

5天後孵化成型,已有了明顯的形態!


疑似脫皮了一次,並感覺有明顯的變化,左上角那團貌似是皮,但是為什麼不吃了呢?只能是猜測。


19天後幼體已長大

5天後幼體開始脫皮,並且吃掉了自己的皮!

脫皮後第一天!明顯長大並且開始變黃。


蛻皮後第二天,身體開始變綠!


蛻皮後第三天,體色已很深!


很累的母龍,都躺下睡了,不忍打擾~隔著玻璃照的。


算了,小心翼翼來張清晰點的吧!

看母龍有點撐不住了,試投餵了條大麥蟲!吃掉!小龍開始不老實部分下地了!

剪碎了些大麥蟲!小紅龍也開始部分進食!


下地了~有些還是跑到母龍下面,很可愛!

以上幾乎是紅龍孵化的完整過程,同時表達下對母龍的敬仰之情,母愛的力量,很偉大!

蜈蚣、蠍子、蜘蛛~這些看似兇殘的節肢動物,在繁衍後代時也會展現出它們本能的母性!


From:爬行天下

Author:妮妮

Editor:rlyl

相關焦點

  • 揭秘蝗蟲產卵全過程:嚇死人了
    產卵後,這隻50毫米長的蝗蟲用土把洞蓋上,再用後腿確認是否安全。日本攝影師春弘六田(Haruhiro Rokuta)在他研究蝗蟲的工作室內捕捉到這個精彩瞬間。這位來自橫濱市的26歲攝影師在母蝗蟲產卵時近距離觀察了整個過程。這個過程總共持續1小時。春弘六田說:「首先,我捉到一些雌蝗蟲,然後在它們開始產卵時仔細觀察。
  • 一次難得的經歷:夜裡觀察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
    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卵泡完成。周照驪 攝  海南新聞網5月14日消息:昨晚臨時決定跟隨兩棲爬行組專家夜巡,就意外地觀察到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他表示,世界上沒有看到過有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的記載,而他作為兩棲專家,也只是11年前有一次在香港的山區看到過一種樹蛙的交配產卵過程,這次的觀察,非常難得。   晚上9時5分從駐點出發,向西側的山口繞行前往觀察點。這個點是白天兩爬組偶爾路過時發現的,因地上有個不到2平方米的小水窪,其中有小蝌蚪遊動。
  • 玩具恐龍蛋孵化全過程
    恐龍蛋玩具孵化全過程
  • 你以為在東勝孵化火烈鳥可容易了?看完全過程——服!
    你以為在東勝孵化火烈鳥可容易了?看完全過程——服!「我們運來紅泥,並調整巢基的距離,為火烈鳥產卵做好一切準備。」——鄂爾多斯野生動物園動物管理部負責人 薩仁花環境適應了、營養跟上去了、巢基也是火烈鳥「心儀」的,萬事俱備,只欠「產卵」。今年,火烈鳥們一共產卵5顆,其中2顆被同伴當場破壞。
  • 神龍武士西方世界紅龍介紹 紅龍特徵詳解
    下面18183小編就來詳細的介紹下紅龍,希望大家喜歡。 紅龍 (Red Dragon) 與紅龍的領地毗鄰的人型生物社區有時能夠通過提供作為貢品的財寶和可口的年輕人來預先阻止這種野獸的憤怒。有些紅龍享受統治低等生物的社區的權力,但與通過狡詐和陰謀來達到目標的綠龍不同,紅龍直接要求服從並殺掉所有不服從者。紅龍對它們的領地以外的世界的新聞感興趣,部分原因是它們想知道自己的形象與其它紅龍相比如何。它們可能會威脅家庭和家族以迫使那些人型生物走出去收集新聞。
  • 那些在人身上產卵的可怕蟲子:人膚蠅在皮膚裡孵化
    但是還是有一些令人討厭的蟲子會有意在你的全身產卵。例如,人膚蠅,這些原產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昆蟲會把卵粘在蚊子和其他吸血昆蟲上。當蚊子叮咬受害者時,蟲卵孵化。然後人膚蠅幼蟲蠕動進入你的皮膚,形成一個疼痛的膿包。5到10周後,幼蟲就會逃跑。在那之後不久,它們就成年了,準備好交配,開始讓這一整個周期周而復始。
  • 南京一市民歷時一年拍下中華虎鳳蝶從卵孵化為幼蟲並化蝶的全過程
    此後,武先生前後用了一年的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蝶的全過程拍攝了下來,真的是妙趣橫生。揚子晚報記者梅建明  發現蟲卵  武先生告訴記者,去年3月20日,他在老山看到虎鳳蝶產下的蟲籽,大小不到1毫米,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螢光綠,整齊地排列在杜蘅葉子上。為此,他萌生了觀察它全過程的想法。
  • 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
    小劉話三農:石斑魚也可以淡水養殖,關於淡水石斑魚產卵孵化的一些知識點相信很多人在飯店點菜的時候都看到過一種價格比較高的魚,它就是石斑魚。它是一種海裡的魚,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海魚。我們來科普一個知識,就是這種石斑魚它繁衍後代的方式就是產卵了,其實不同的魚類的生長周期肯定也是不同的,有的長有的短,那種生長周期特別長的魚類其實就不適合養殖,比如說青魚,一條青魚從魚苗到可以拿到市場上銷售怎麼也得經過三年的時間,所以是不怎麼適合養殖的魚類。
  • 螳螂卵的孵化過程
    螳螂卵的孵化:螳螂卵的孵化,通常都在太陽光下,大約在六月中句上午十點鐘的時候。好像有信號傳遞一樣,非常之快,所有的卵差不多同時孵化,一剎那間巢的中部,頓時擠滿小蠐增,狂熱地爬動,擺脫掉外衣然後它們跌落,或爬到附近的枝葉上。幾天以後,又一群蠐蠟出現,就這樣繼續到全體的卵都孵化完,然而很不幸!這些可憐的小蠐蠟竟孵化到一個滿布危險的世界上。我好多次在門外圍牆內,或幽閉的暖房中看到它們孵化。我總希望能好好地保護它們。然而至少有二十次以上,我總看到蠐蠟們橫遭殺戮的殘暴景象。
  • 海洋中的「戰馬」直立遊行,雌性負責產卵、雄性孵化
    當然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捕食海洋的知識,話說「陸地有戰馬、水裡有海馬,海馬寶寶都是從爸爸的育兒袋孵化出來的」,這就是生命的魅力。我們從來就沒有想到,小海馬是從爸爸的育兒袋孵化出來的。在大自然中,雌性一直都是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的重要角色,雄性通常是保護家人、守護領地的領導者;可是我們萬萬沒想到這回居然顛倒了過來,雌性負責受孕產卵,雄性負責孵化和生存。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實拍珊瑚蟲產卵生長全過程
    本文為原創整合編輯 內容來源:潛愛大鵬、國家地理紀錄片專區實拍珊瑚蟲產卵生長全過程珊瑚產卵通常發生在滿月過後的幾日。除了單體珊瑚,一個成熟的珊瑚個體是由無數珊瑚蟲組成,產卵期間,這些珊瑚蟲,一次可排出成千上萬個的卵子和數以億計的精子。更神奇的是,同一海域的同種珊瑚通常會同時排精卵,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提高受精率和存活率。排卵時間會持續20-30分鐘,通常排卵時或排完卵後珊瑚蟲會釋放精子,排出的精子在海水中與卵子相遇而發生受精,這個過程會在1小時內發生。(請注意,這是一個大型自給自足實景生活劇)
  • 澳動物園拍毒蛇孵化全過程引熱議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月26日報導,近日,澳大利亞爬行動物園拍攝了一條棕伊澳蛇孵化的全過程,相關視頻被傳到「臉譜」上後,引起廣泛關注。據悉,棕伊澳蛇是一種劇毒蛇,所攜帶的毒液是虎蛇的七倍。長大後,它的身長將超過2.5米,是澳大利亞的第二大長蛇,以捕食蜥蜴、鳥類、青蛙為生。
  • 蜜蜂養殖技術|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及卵的成長過程
    養蜂過程中,判斷群群強弱按脾數,判斷蜂王強弱看日產卵量及卵圈大小,及群規模等。好的蜂王控制強群,能帶領大群,在已定的環境裡,蜂王的產卵量成為關鍵。一、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蜂王的主要職能就是產卵。蜂王產卵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 烏龜的人工繁殖技術,人工飼養以及烏龜的選種,孵化過程注意事項
    土池應先排乾池水,挖除過多的淤泥,並曝曬數日,然後再按每67平方米用生石灰80~120千克全池潑酒,消毒親色池(產卵場也要消毒,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克化漿遍酒),此後加注新水,10天後池水毒性消失後即可放龜。放龜時,龜體要在3%食鹽水或15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中受溶20-30分鐘。親龜的放養密度以每平方米4一5隻為宜、如果地面積較大,放養密度可適當降低。
  • 孵化注意事項
    產卵、孵化是構成龜養殖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它上承親龜培育,下接幼龜養成,是基礎性的關鍵環節。
  • 看小螳螂孵化的全過程 原來也可以這麼萌!
    >最先孵化的小螳螂已經成形了4月25日,寧波植物專家林海倫給記者發來了一組記錄小螳螂孵化的美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奇蹟的時刻!早上,從野外帶回家的一枚黑螵蛸(巨斧螳螂的卵鞘)突然有了動靜。一開始有黃色的小蟲,從卵鞘的孔洞中慢慢地滑出來,準確地說是蠕動著鑽出來的。蟲體的頭部先行出來,觸角和附肢都緊貼著身體,很像高等動物的分娩過程。並不是有的資料上說的用前肢爬出來的。
  • 發現觀賞魚在魚缸裡產卵,有三種處理方式,兩種都可以孵化小魚
    如果發現魚缸裡的觀賞魚生了,我們只能採取如下幾種方式處理:第一種處理魚卵的方式,可以在初次生產時不聞不問,讓觀賞魚自己吃掉這種情況我曾經強調過,就是對於一些卵生觀賞魚,尤其是在一個魚缸裡混養的,不管是金魚還是七彩、神仙魚或者迷你鸚鵡魚等等,在第一次發現它們已經產卵的情況下,我們是可以不聞不問的
  • 紅龍完美發色——選「好魚」、養好「魚」!
    並且很多魚友認為紅龍發色時間的早晚和紅龍的品質呈比例關係,通常認為紅龍在越小的時候發色則證明品質越好,其實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今天小編就好好的說一說這個常見的誤區。值得一提的是,發色過早其實並不全是好事一樁,市場上不乏有不良魚商為了迎合市場使用藥水或者強光烤魚,力爭讓魚只表現出發色好的特點,而這些手段一般運用在幼魚身上較多,這是因為幼魚鱗片薄,容易被上色,這種做法很容易讓剛進入魚圈養魚白底的新手魚友們吃虧上當。
  • 青鱂魚產卵時需注意什麼呢?不妨來了解一下
    飼養的魚當中,許多的人都會產卵,青鱂魚也不例外,也是會一直產卵,而且愈產愈多。在產卵之前的症狀你們都知道嗎?過程都是怎樣的呢》今天讓我們一起談談從產卵到孵化的過程吧。產卵之前的過程青鱂魚屬於只要被飼養得很健康,就算放任不管,也會自行產卵,不斷繁殖的魚類,看它們接二連三地產卵,產下小魚,也是飼養青鱂魚的一大樂趣。青鱂魚從出生後,只要3個月就可以發育成熟,擁有產卵的能力。以在大自然的狀態而言,5~9個月是繁殖旺季,這段時間會每天產卵,卵大約過10~15天會孵化,孵化後可以看到非常迷你的青鱂魚在水裡遊泳。
  • 處女王產卵危害大,如何提前判斷處女王產卵?養蜂人講了實話
    養蜂人講了實話在蜜蜂養殖中有句話叫做「養蜂重在養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蜂王的重要性,雖然說蜜蜂是按照不同級型來進行分工合作的,看起來蜂王在蜂群中的作用並不大,無非就是產卵,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是工蜂完成,但是畢竟一個蜂群構成的主體是蜜蜂,蜂王作為蜜蜂的最終來源,其質量是決定後代是否優質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蜂王雖然只負責產卵,但是卻決定了一個蜂群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