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養殖技術|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及卵的成長過程

2021-01-17 毛氏部落

養蜂過程中,判斷群群強弱按脾數,判斷蜂王強弱看日產卵量及卵圈大小,及群規模等。好的蜂王控制強群,能帶領大群,在已定的環境裡,蜂王的產卵量成為關鍵。

一、影響蜂王產卵量的因素

蜂王的主要職能就是產卵。蜂王產卵主要受兩方面因素的影響。

1、蜜源和氣候

從早春到秋末,不分晝夜地在巢脾上巡行,產下一個又一個的卵,而工蜂則將其環繞,時刻準備著用營養豐富的蜂王漿飼餵蜂王。意蜂王每晝夜產卵可達1800~2000粒,超過自身的體重。秋末冬初,外界花兒逐漸消失,蜂王會節制生育,並在冬天停止產卵。

2、基因

蜂王是品種種性的載體,產卵量的多少受其基因影響。如意蜂王每日產卵1800~2000粒,而中蜂王日產卵僅為700~1000粒。

3、環境

蜜蜂經過多年的進化發展,對本身熟悉適應的環境,有著最佳的表現,同樣是中蜂,但是南方品種與北方品種群勢相差甚遠。

在現代養蜂生產管理中,為獲取最好的經濟效益,須根據天氣、花期、蜂群狀態和管理目的,適時控制蜂王產卵(關在竹籠裡),搞好蜂王計劃生育,可以提高效益。

二、卵成長的過程

蜜蜂是完全變態昆蟲,卵到蜜蜂需要經歷卵、 幼蟲、蛹和成蟲四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其形狀和生活各不相同。蜜蜂的卵、幼蟲和蛹生活在蜂巢中,平時不能被人發現;我們平時箱外看到的是工蜂成蟲。

1、卵

蜜蜂的卵為乳白色、略透明、呈香蕉狀,兩端鈍圓,端稍粗是頭部,朝向房口;另一端稍細是腹末,附著在巢房底部。卵成熟孵化出幼蟲。

2、幼蟲

蜜蜂的幼蟲初為淡青色,不具足,平臥房底,漂浮在蜂乳飼料上;隨著生長,由新月形漸成C形,再呈環狀,白色晶亮,後長大挺直,有一個小頭和13個分節的體軀,頭外尾裡朝向房口發展。幼蟲成熟化蛹,由工蜂泌蠟提前將其巢房口封閉。

3、蛹

蜜蜂的蛹不取食,組織和器官繼續分化和改造,逐漸形成成蟲的形狀和各種器官。蛹成熟羽化出房即為成蟲。

4、成蟲

蜜蜂的成蟲初期還須經過多天的再次發育,體內器官漸次完整,依次擔負其能夠完成的工作。

蜜蜂成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由多個體節構成。蜜蜂的體表是一層幾丁質外骨骼,構成體型,支撐和保護內臟器官。外骨骼表面密被絨毛,有保溫護體作用。絨毛有些是空心的,成為感覺器官;有些呈羽狀分枝,能黏附花粉粒,成為採集花粉的工具之一。

結束語:毛氏部落認為要提高養蜂效益,就應該探索自己養殖的強群,至於飼餵、保溫等只是表面的輔助性形式工作,不能起到決定性的因素,因此應在育種方面深入。

相關焦點

  • 蜜蜂養殖技術|蜂齡結構對準備分蜂群蜂王產卵量的影響及養殖應用
    蜂群群勢達到一定程度,蜂群有準備分蜂的行為,蜂群分蜂準備過程中,築臺育王前後,蜂王的產卵量有較大的變化,其中在築臺前,蜂王產卵量較大,達到一年中最高峰,而在築臺之後,蜂王產量隨之下降,甚至臨近分蜂停產,意蜂蜂王產卵的變化較中蜂明顯。
  • 養殖蜜蜂,工蜂產卵該怎麼解決?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換掉新王,換掉老王的這個因素。還有就是在冬季該怎麼養殖蜜蜂,蜜蜂交尾失敗之後,如何面對。以及一些人工育王的問題,這都是需要一直解決的。養蜂其實有很多知識要學習,在不斷地學習中進步和成長。
  • 蜜蜂養殖,蜂王在哪些情況下會停止產卵?
    對於一隻蜂王來說,其實不產卵的時候還真的比較多的,總體來說,蜂王不產卵主要有下面這些情況:第一:外界缺少蜜源。不管在什麼季節,如果外界沒有蜜源,工蜂就會控制蜂群中的蜜蜂繁殖,用這種方法來減少蜂群中的飼料消耗,減少對蜂王的飼喂,蜂王停止產卵。第二:溫度的影響。
  •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
    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把蜂王的翅膀剪了好嗎?會對蜂群有什麼影響?在蜜蜂養殖中,我們很多朋友為了避免蜂王飛走,往往會將蜂王的翅膀剪掉來預防蜂王逃跑,依據是剪掉翅膀後的蜂王,如果不發生自然分蜂,中蜂是不會離開巢房的,對於蜂群的穩定有巨大作用。但是很多朋友不知道究竟剪掉蜂王的翅膀後對蜂群有哪些影響,到底剪掉蜂王翅膀的好處有哪些,壞處又有哪些,蜂王的翅膀該不該剪掉很多朋友都搞不清除。
  • 進入蜜蜂繁殖期,如何布局巢脾有利蜂王產卵?養蜂人講了實話
    我們都知道,對於蜜蜂的繁殖來說,蜂巢的布局對我們的蜜蜂繁殖有著較大的影響,因為這個時間蜂王不間斷的產卵,工蜂不斷的哺育幼蟲,如果我們能夠根據蜜蜂的習性來布局蜂巢,則對蜜蜂的春季繁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究竟在蜜蜂春繁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布局蜂巢才更加有利於蜜蜂的繁殖呢?具體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1.什麼是蜜蜂繁殖期?
  • 處女王產卵危害大,如何提前判斷處女王產卵?養蜂人講了實話
    養蜂人講了實話在蜜蜂養殖中有句話叫做「養蜂重在養王」,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在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蜂王的重要性,雖然說蜜蜂是按照不同級型來進行分工合作的,看起來蜂王在蜂群中的作用並不大,無非就是產卵,其他的事情基本上是工蜂完成,但是畢竟一個蜂群構成的主體是蜜蜂,蜂王作為蜜蜂的最終來源,其質量是決定後代是否優質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蜂王雖然只負責產卵,但是卻決定了一個蜂群的未來。
  • 蜜蜂分家了,蜂王什麼時候才能恢復產卵呢?
    人工養殖的蜜蜂分家,稱之為:人工分蜂。這兩種分蜂是完全不同的,對分家後蜂王產卵的時間也是不同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接下來閩南蜂就分別來講一講,自然分蜂和人工分蜂后,分蜂王什麼時候會恢復產卵。自然分蜂后蜂王恢復產卵的時間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自然分蜂前期蜂王的變化。
  • 蜜蜂養殖技術|中蜂較意蜂多次自然分蜂的原因分析及應對思路
    中蜂群較意蜂群卵巢易發育及撫育性強導致中蜂較意蜂愛分蜂、好分蜂(具體分析參看前文內容),而中蜂群在分蜂準備中、後期(造臺育王至分蜂發生前),蜂王的產卵量大及分蜂后剩餘蜂量(留原群蜜蜂數量)多,導致中蜂群較意蜂更容易出現二次自然分蜂,甚至更多次自然分蜂。
  • 蜂王是如何產卵的?
    蜂王產卵一般從蜂巢中心開始,然後以螺旋順序擴大,再依次擴展至鄰近巢脾。在每一巢脾中,產卵範圍常呈橢圓形,通稱為「產卵圈」或「卵圈」。中央巢脾的卵圈最大,左右巢脾稍小。若以整巢的產卵區而論,則常呈一橢圓形球體。產卵圈的大小和產卵圈內的空巢房數量,可反映出蜂王的產卵能力。
  • 蜜蜂「耀武揚威」當蜂王,不好!已經產卵了,蜂農如何處理呢
    當然新蜂王外出交尾,就會有一定的失敗率,而交尾失敗的中蜂蜂群,又容易出現「工產」,造成養蜂人的損失。俗話說得好,「大王不在,假王當道。」這句話用來形容工蜂產卵最貼切。不過養蜂人又怎麼會坐視不理了,他們又是怎麼徹底處理的呢?蜜蜂「工產」分析工產:顧名思義就是工蜂產卵的意思,不過還有一種隱藏的信號,那便是蜂群走向滅亡的象徵。
  • 蜜蜂養殖技術|工蜂對成年蜂的哺育與異蜂種間的交哺及應用
    蜜蜂是社會性昆蟲,單只蜜蜂不能生存,各型蜜蜂和不同日齡的蜜蜂之間存在著依賴性。了解蜂群的哺育行為特點,對於提高蜂王的產卵力和蜂群的群勢有重要的意義。2、工蜂飼餵的過程工蜂飼餵的時間一般為1~5秒,有時為6~20秒,兩隻蜜蜂之間食物的傳遞以一方的"乞求"或另一方的「提供」開始,兩者頭對頭,用口器飼喂,在飼餵的過程中,兩隻蜜蜂的觸角不斷的相互接觸。
  • 蜜蜂養殖:工蜂產卵怎麼辦?工蜂產卵的處理方法
    在正常的蜂巢中,產卵都是由蜂王來完成的,普通的工蜂由於生長時沒有食用足夠的蜂王漿所以性腺沒有蜂王發達,一般情況下不會產卵,就算偶爾有偷偷產卵的也會被其他工蜂清理掉,但是如果蜂王死亡一段時間後沒有新蜂王產生就很容易出現工蜂產卵的情況,而且這時其他工蜂也不會將這些卵清理掉了,但是這對蜂群來說是很不利的
  • 蜂頭領|培育優質蜂王之小卵同樣育大王
    產細小卵子的蜜蜂品種,蜂王輸卵管條數多,產卵力強,產卵速度快,能長期產四方形子脾,無蜜粉源期或零星蜜粉源期補足蜜粉,可四季保持強群高產穩產,大轉地飼養群勢穩定,蜜漿也穩產;而產粗大卵子的蜜蜂品種,蜂王輸卵管條數少,產卵力差,產卵速度慢,子脾長期呈現橢圓形,無蜜源期或零星蜜粉源期產卵減少,群勢立即下降,只能停止產漿,不能高產穩產。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分蜂發生的時期與採蜜量變化的探究及應用
    在蜂群發生分蜂是蜂群中分蜂熱積累的結果,是蜂群在築臺育王分蜂程序的最後一步,在蜂群準備分蜂時,蜂王產卵量下降(意蜂)或少量減少(在優質產卵用房充足情況下的中蜂群),培育的採集蜂數量下降,同時分蜂熱導致蜂群外出採集活動減少,蜂群中的採集蜂數量相應也減少,影響蜂群的採蜜量,蜂群的分蜂發生在流蜜的不同時期對採蜜量的變化有較大的影響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作為我國土生土長的中華蜜蜂蜂王一次就能產高達2000多枚卵,重量甚至超過了蜂王本身,它們從早到晚都是在不停地尋找蜂房產卵。而工蜂正常情況下是不產卵的,它們一般只在蜂群失王后才會產卵,並且產卵的數量也是相當少的。第二點,產卵方式不同。
  • 蜜蜂養殖技術 計算中蜂蜂巢中蜂子的理想數量及應用
    蜂子包括卵、蟲、封蓋子。是工蜂羽化出房前的統稱。了解蜂巢中蜂子的數量及比例,為蜜蜂養殖優劣提供判斷依據。 一、蜂巢內蜂子巢脾的理想數量 我們根據中蜂王的晝夜產卵量700~
  • 蜜蜂養殖技術|根據不同蜜源狀況防止自然分蜂的三種人工分群方法
    一、距離大流蜜期時間較長1、分群時間蜂群培育一隻工蜂從卵到羽化出房,中蜂需要19.5天,意蜂需要21天,出房第13天的工蜂有一部分參與巢外的花粉採集(一部分參與巢內的築巢和釀蜜等活動),因此,培育一隻工蜂從卵到參與採集的時間約51天,而蜜蜂在繁殖期的壽命大約為30天,因此,有養蜂專家提出,在首搖蜜前的51天至大流蜜結束前的29天,為採集蜂繁殖的最佳時間。
  • 蜜蜂繁殖有人採用兩脾蜜蜂兩個蜂王產卵這樣可行嗎?
    同樣養蜂也是這個道理,兩脾蜂為了儘快達到蜂多,採用兩個蜂王產卵,你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拔苗助長。違背了蜜蜂繁殖的規律。蜂群發展壯大蜂王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工蜂必須數量多才是關鍵的關鍵。兩個蜂王產卵,沒有足夠的工蜂哺育,就像年輕人擔核桃走山路一樣,快了掉在山溝裡了,慢慢走,走一步,看一步,一步一個腳印,穩紮穩打,不用天黑就住進了旅店休息,急速火燎,腳底一滑連人帶核桃滾落山坡,一顆一顆拾核桃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算蜂王產的卵多,沒有工蜂採集哺育,增加飼餵量,加大開支不說,工蜂還會把超過哺育能力的卵子拖拉出巢外,或者減少飼餵蜂王次數,降低蜂王的產卵能力。
  •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區分,這些知識你學過嗎?
    人工養殖蜜蜂,培育蜂王有分:人工培育和自然培育這兩種。一般養蜂場都是採用人工培育蜂王來更換全場的蜂王,而少量蜂群和一些業餘養蜂新手,大多採用自然培育蜂王。人工培育蜂王,需要育王工具和育王技術,才能培育出優質的蜂王,自然培育蜂王相對簡單許多,只需要等待季節的到來,蜂群會自然培育出蜂王來。
  • 蜜蜂養殖,為什麼只見蜂卵不見幼蟲?老蜂農告訴你原因
    近幾天有朋友問蜂部落,我的新王產卵了,但是為什麼看不到幼蟲?而且工蜂還吃卵。難道蜂王會產下孵化不出來的卵?那麼這種現是不是真的像網友說的那樣會發生呢?如果會發生,真實的情景會是什麼樣的呢?在這裡蜂部落先感謝向蜂部落問到這個問題的朋友,今天蜂部落就來向朋友們分享為什麼蜜蜂會產下孵化不出來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