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找到冥王星,人類付出了多少努力?

2020-10-13 不負青雲i

作為一名天文愛好者,

第一次看到冥王星照片的時候,

激動的心情簡直難以用語言形容。

(內心os了無數個「wc,nb」)

為了認識這位游離於50億千米外的朋友,

人類付出的努力,

可謂道阻且長。

1

1930年3月13日,克萊德·威廉·湯博鄭重宣布:發現了第九顆行星。

整個天文學界陷入狂歡。

何以如此興奮?

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太陽系有六顆行星(金木水火土地)。

這一切在人類發現天王星(1781年)的時候發生了變化:既然能發現第七顆行星,是不是意味著還能發現第八顆,第九顆?

天王星,1781年3月13日被威廉·赫歇爾發現

引發這一設想的原因還有一個:天王星的軌道運動似乎不太符合規則,或許更遠處有星球影響了它的運動軌跡。

1846年,人類發現了海王星,證實了這一猜想。

天王星的軌跡異動解釋的清,海王星又來作妖:它的軌道運動似乎也不太符合規則。

「星外有星?」

宇宙的魅力,吸引了無數科學家尋找這顆影響海王星軌道的星球。

1905年,51歲的洛厄爾天文臺創始人珀西瓦爾·洛厄爾開啟了尋找這顆行星的行動——「X行星行動。」

洛厄爾天文臺,1965年被列為美國歷史名勝

11年後,洛厄爾不幸去世。抱著沒有找到「X行星」的遺憾,他決定把數百萬美元遺產用於繼續維持天文臺的運作。

他的遺孀為了爭奪遺產,將天文臺告上了法庭,幾經波折,這筆巨款幾乎消耗殆盡。

資金鍊斷裂,數十年的尋找徒勞無功,人們漸漸對「X行星」失去了興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的湯博來到了洛厄爾天文臺,最終發現了「X行星。」

克萊德·威廉·湯博

為了給「X行星」命名,洛厄爾天文臺收到了來自全世界的1000多條建議,最後的勝利者是來自英國牛津一位名叫威尼夏·伯尼的11歲女孩。

1930年3月24日,「X行星」得到了它的正式名字——Pluto(冥王普魯託,中文「冥王星」),理由是它的前兩個字母正好和珀西瓦爾-洛厄爾(Percival Lowell)首字母縮寫一樣。

24歲的湯博就此揚名立萬。

2

發現冥王星的時候,湯博只是個半路出家的「業餘天文愛好者」。

1906年2月4日,湯博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珍貴的課餘時間,他需要幫家裡做農活。

湯博(左二)一家

一個偶然機會,他從叔叔那兒得到了一隻3英寸望遠鏡和一本天文知識科普書,從此和星空結下了不解之緣。

湯博在書中認識了伽利略、赫歇爾等許多天文學家,湯博也想成為他們那樣的人。

白天的功課和農活佔據了湯博所有時間,到了晚上,湯博就可以盡情仰望星空了。

這一切自然瞞不過父親的眼睛。

14歲生日那天,父親送給他一隻全新的2寸望遠鏡。

對於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而言,這已然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湯博用這隻望遠鏡,掃遍了頭頂的每一寸星空。

後來,湯博一家遷往了農業條件好一些的堪薩斯州,經濟狀況才有所好轉。

同時,湯博得到了一套改變了他的人生的書——父親為他訂閱了《大眾天文學》(1880年在法國出版,隨後立刻成為風靡全球的天文科普書)。

20歲那年,家中支付不起高昂的大學學費,湯博只好休學在家。

一天,湯博突然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為什麼不像伽利略一樣自己造一臺天文望遠鏡呢?

說幹就幹,他用身邊的破舊農具做了個支架,照著父親送的望遠鏡打磨鏡片,不久,一臺8英寸的望遠鏡橫空出世。

湯博和他的自製望遠鏡

由於缺乏專業知識,這臺望遠鏡成了擺設,根本無用。

他不得不潛心研究製作望遠鏡的知識,細心把握各項參數,第二次試製的時候,他成功造出了一臺7英寸望遠鏡。

他把這臺望遠鏡賣了,買了材料造了一臺更好的9英寸望遠鏡。

3

湯博完全掌握了製造望遠鏡的技術,再加上父親的支持,可謂向著宇宙夢想邁出了一大步。

意外總是難免的。

一夜之間,一場冰雹摧毀了所有莊稼,隨之而去的還有湯博的大學夢。

湯博家破產了,大學學費自然泡湯。

為了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湯博主動承擔起了家庭責任:打零工掙錢。但他沒有放棄自己的宇宙夢想。

一天,湯博在《大眾天文學》上看到洛厄爾天文臺發表了火星的觀測報告,他突發奇想:作為一名「業餘天文學家」,我何不給天文臺寄一些作品試試?。

憑藉那臺9英寸自製望遠鏡,湯博詳細的繪製了木星和火星的星圖,寄給了洛厄爾天文臺。

洛厄爾天文臺正陷入「經濟危機」,一位有能力而且工資要求低的天文愛好者,自然讓天文臺頗有興趣。

毫無意外,天文臺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首次遠行,讓湯博心裡既憧憬又緊張,父親的鼓勵則讓他握緊了拳頭——你要證明你是個有用的人。

4

顯然,天文臺對湯博的實力頗為認可,湯博一到任,就得到了一項曾經非常重要的工作——尋找「X行星」。

當時,尋找行星的方式很原始,也很簡單:不同時期的同一時刻,對著星空的同一區域拍照——位置有變化的光點就是行星。

看起來,就是拿著兩張相似的照片找不同,沒什麼難的。

如果照片裡只有數萬到數十萬個光點,沒別的呢?

箭頭所指即是冥王星

當然不可能真的用肉眼來找,而是用專業的設備——閃視比較儀。

即便如此,這項工作也枯燥而又乏味,但湯博幹了整整14個月。

1930年2月18日,湯博終於在照片中找到了一顆位置有變的星星,從它的亮度和大小來看,它正處於海王星之外。

「X行星」?

湯博抑制住內心興奮,對這顆星星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跟蹤觀測,3月13日,湯博正式確認: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已被發現!

報導冥王星被發現的報紙。

為了表彰他的成就,天文協會為他頒發了勳章,堪薩斯大學特準他入校學習,日後還拿到了天文學碩士學位。

畢業後,湯博前往亞利桑那大學任教,之後又拿到了博士學位。

1955年起,湯博又來到新墨西哥州立大學任教,直到退休。

他的成就不僅僅是發現冥王星,他還發現了數以百計的小行星,彗星,許多星星都被冠以他和他家人的名字。

1997年,91歲的湯博在新墨西哥州去世,他說:我已遊歷了所有的天堂。

他的故事還沒結束。

5

冥王星早已不再是行星,2006年的國際天文聯合會議上,天文學家們把它降級成了矮行星。

但在當初,人們對它的行星地位卻毫無異議。

因為它太亮了——距離那麼遠,還這麼亮,必然是個大傢伙!

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卡戎」

現在我們知道,它是個小不點。它之所以那麼亮,是因為它表明方圓數千公裡的心形冰原——被命名為「湯博區」——反射了大量光線。

冥王星、冥衛一卡戎和地球比較

2006年1月19日——冥王星被降級之前,恰逢湯博誕辰100周年——美國發射了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器,經過9年半的飛行,新視野號於2015年7月14日19時49分掠過冥王星。

新視野號

新視野號給冥王星帶去了許多禮物——一張記錄著434738個人類名字的CD、一面美國國旗、一枚25美分硬幣等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冥王星的發現者——湯博的一盎司(約28克)骨灰。

一生都未能看清冥王星真實面目的湯博,成為了離冥王星最近的人類。

後記

2015年7月14日晚,我早早的候在電腦前等待冥王星照片問世。

最後的結果沒有辜負我的苦苦守候——複雜多樣地貌,令人窒息的荒涼,還有那個被網友玩壞了的愛心——驚嘆宇宙神秘的同時,也深深佩服人類的偉大。

如何把一架鋼琴大小的探測器送到50億公裡以外的宇宙深處?

如何操縱身在50億公裡外的探測器進行各種科學研究?

甚至對我們很多人來說,「50億公裡」有多遙遠,心中都沒什麼概念。

漫漫探索之路,人類正在進行中。

相關焦點

  • 為了找到冥王星,人類有多難?
    (內心os了無數個「wc,nb」)為了認識這位游離於50億千米外的朋友,人類曾經付出的努力,可謂道阻且長。懷著沒有找到「X行星」的遺憾,他決定把數百萬美元遺產用於繼續維持天文臺的運作。但他的遺孀為了爭奪遺產,將天文臺告上了法庭,幾經波折後,這筆巨款幾乎被消耗殆盡。資金鍊斷裂,數十年的尋找徒勞無功,人們漸漸對「X行星」失去了興趣。
  • 人類都是早產兒,媽媽為了人類進化付出了多少代價?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靈長類智慧生物,人類與黑猩猩的區別在於創造力,人類看見嬰兒形象的圖畫,能理解那是嬰兒的畫像,但黑猩猩看見黑猩猩嬰兒的圖片,只能分辨出那是一片色塊。人類的大腦比黑猩猩大腦大3倍,發達的腦皮層及特殊構造讓人類擁有司考記憶,創作的能力。
  • 為了與你在警校相遇,可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可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努力?選擇公大,是為了心中難涼的熱血,選擇公大,是為了未來在藏藍中找到自己的青春坐標!我認識的公大是"警界清華",入學後,我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同學和英姿颯爽的師兄師姐,我會一如繼往的努力、勇敢、充滿希望。
  • 冥王星有多少未解之謎?
    經過9年的飛行,預計7月14日 「新視野」號將飛越距離地球50億公裡的冥王星。  越來越清晰!隨著歷史上首個飛越冥王星的探測器的接近,人類將獲取更清晰的照片和更豐富的數據,冥王星的神秘面紗將會一點點地被揭開。  它是在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發現的第一個天體,它是因「舉止」怪異被稱作將「第三類行星」的天體,它是「經典太陽系」中唯一一顆人類尚未近距離探測的行星。它是冥王星。
  • 人類為了拋棄地球移民火星,到底做了多少的努力?
    如果找到,就意味著只要條件許可,生命就能在火星上崛起。 此外,他還列舉了火星是最有可能供人類移居的星球等理由,這些理由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全世界科學家的認可。近年來,各國科學家更是逐漸達成共識,火星確實是最適合生命形態的另一個世界。
  • 蘇代為了保護燕國,付出了多少努力?
    燕召公雕像 不過到了戰國時期,由於天下的爭霸形勢日益激烈,各諸侯國為了增加自身的實力,將戰爭規模推向高潮,齊燕兩國由於地緣因素開始了不間斷的邊境摩擦,總體上來說,齊國的實力明顯佔優
  • 你的努力,都不會白白地付出
    我們之所以如此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的愛人過上舒適的生活,可以不再為了生活外出勞累奔波,暢享人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沒有顧慮,不需要太多顧忌的那種生活。我們還可以用大把的時間去陪孩子一塊長大,一起玩耍,在她們成長的日子裡有我們的陪伴,讓她們開心快樂的成長。
  • 18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已經穿過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
    18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已經穿過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文/阿洋說歷史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外界探探索也是越來越多了,人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地球這個生存的環境裡面了,開始去探索宇宙。其實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特別神秘的一個地方,從古到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人想要去對宇宙進行探索,並且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也是存在著危險的,就像我們國家最開始想要飛上宇宙的那位古人一樣,乘坐自己當時所做的火箭,最終為自己的願望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這讓許多的人對於宇宙是望而卻步的,不敢去對他進行探索。
  • 為了捍衛冥王星,他差點得罪了整個天文學界
    1990 年的時候,NASA 舉行了一場關於「探索冥王星」的項目競賽,他們打算從參賽的五支隊伍中選出最優秀的一支,使用他們設計的方案去真正完成飛躍冥王星的任務。Alan Stern,就是其中一支隊伍的領隊。Alan Stern 的團隊完成了上千頁複雜的設計,最終從五支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到了實際操作的階段。
  • 你敢為實現夢想付出多少努力?
    「付出那麼多,就實現這些,不值得。」這種想法挺理性,但世上許多事,並不都是用值得不值得來算的。有過夢想,並最後實現了。最大的價值在於什麼?在於你可以告訴自己,「我實現過自己的夢想」。從此,你是個實現過夢想的人了。
  • 孤單而又燦爛的「冥王星」,人類的寵兒
    1970年人類將哈勃太空望遠鏡送出地球,成為了人類的眼睛,開始尋覓太空中星體存在生命的可能。而最新的韋博太空望遠鏡預計也將在明年站崗太空。這些年人類的目光不知不覺已經探索到了130億光年外的宇宙,卻也始終沒有發現生命的存在。
  • 探測器在50億公裡外的冥王星,找到答案
    他們只能靠肉眼;為了努力觀察的清楚,他們修建了幾十米高的觀星臺,希望能離星空更近些。伽利略發明天文望遠鏡後,這幾百年來天文學取得長足進步。今天科學家想要口徑更大的觀測儀器的同時,還想要脫離地球大氣層和地表光汙染的幹擾,前往太空。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就是其中最知名的,更先進的韋伯望遠鏡依然在諾格的實驗室裡調試。
  • 不是冥王星,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冥王星被除名恢復行星無望,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找到了!
  • 人類史上死得最遠的人,3位太空人葬身太空,至今還沒找到!
    但目前為止,人類為了探索太空已經有18位太空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下,那些至今還在太空中的英雄亡靈,有三位前蘇聯太空人可以說是最不幸的,因為他們是史上最遠的死者。當時這三位太空人在空間站呆了23天後準備返回地球。然而在和空間站分離的時候,意外發生了飛船的通風安全閥發生鬆動,飛船內的空氣瞬間被釋放的外太空艙內,氣壓在二十秒內驟降。
  • 冥王星備受爭議發現者,臨終留遺言要去冥王星,如今將飛出太陽系
    1957年10月隨著蘇聯發射了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便開始了對宇宙太空的探索,雖然如今人類已經擺脫了對地球的束縛,但這一切離不開那些嘔心瀝血的科學家們以及那些偉大的太空人。在對宇宙的探索中人類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成功永遠青睞努力付出的人——「龐貝病」男孩給我的啟示
    他的身體不夠健康,他的家庭也不富裕,但他憑藉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贏得了高考,也受到了社會的尊重!王唯佳12歲時被確診患有「龐貝病」,走路和站立都很吃力,晚上還要配戴呼吸機。生活對小唯佳來說是不公平的,沒有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小小年紀就要飽受病痛的折磨。可想而知,在小唯佳求學的道路上,他吃了多少苦頭,經歷了多少磨難,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
  • 冥王星上的太陽有多大?如果能登上冥王星,你會看到什麼?
    2006年1月19日,NASA花費巨資造出了「新視野號」宇宙探測器,「新視野號」從地球出發,逐漸靠近了冥王星,去探訪這個太陽系邊界的遙遠行星。「新視野號」搭載了宇宙神V-551型火箭出發,以每秒45公裡的速度飛行著。因為冥王星距離地球太遠了,如果不努力加速,就會被太陽的強大引力給不斷往回拽。
  • 3位太空人長眠在宇宙,而他卻飄過冥王星,將要飛出銀河系
    我們身處的整片星空被稱為宇宙,它無邊無界,或者說人類找不到它的邊界所在。在茫茫宇宙中,我們生活的地球微不足道,就像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粒沙子!為了證明存在的意義和更好地了解地球,人類靠著科技力量踏入了宇宙,甚至是在別的星球上留下了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