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並不在於我們頌讚的語言,而在於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心、自尊心和鍥而不捨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他用這個望遠鏡觀測了很多星象,還將記錄的結果送到了天文臺,也因此進入了天文臺工作。
由於對天文展露出了興趣才華和認真,克萊德接受了一則天文臺交給他的任務,即探尋第九大行星。當時的人類已經檢測到世界上有第九大行星,甚至提出了這一天體的坐標,但是結果出錯,他們並無所獲。從1906年伊始,持續幾十年時間,人們始終不懈地追尋它的蹤跡。
克萊德為這個行星付出了很多心血,他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天文鏡,快速地記錄下天體的運動和外觀。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記錄,克萊德發現照片中有一組在移動的天體。終於,克萊德根據一組在運動的天體照片,發現了世界上第九大行星。
這一則消息被傳到了哈佛天文臺,從而傳到了全世界。人們為這個消息感到開心的同時,也在關注著這顆行星的命名,克萊德和天文學家想了很久也沒想到合適的名字。於是,上千條名字建議踴躍而來,最終在1930年,它的名字被定了下來。它的英文名是普魯託,而中文名則是冥王星。
除了發現冥王星外,克萊德也發現了很多小行星,數量達到了14顆,這也成為了他一生中的卓越貢獻。然而,人的一生總是短暫的,1997年,克萊德在美國離開了人世,這個時候他還不知道冥王星並不是世界上第九大行星,它實際上是矮行星的一種。
克萊德並不捨得這個充滿神秘感的世界,他想接著探尋宇宙,揭開它神秘的面紗。而這一願望最終還是實現了,2006年是克萊德的一百周年誕辰,這時新視野號決定去往冥王星,考慮到這位天文學家發現了冥王星,也考慮到他對天文事業的熱愛,人們決定將他的骨灰帶去冥王星。
而探測器雖然把克萊德順利帶到了冥王星,但是由於它的任務還有探尋冥王星軌跡之外的天體,它也慢慢地進入了太陽系的邊緣,就這樣,克萊德也隨之離開了冥王星的軌道,即將飛向太陽系。
世界上存在著很多英雄,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和人類奉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用最大的誠意感懷他們。而像克萊德這樣,對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他渴望將自己的生命留在自己熱愛的地方,人類也會努力地幫他實現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