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太空人至今沉睡在太空,而他已飄到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2020-12-05 騰訊網

倘若要用一個詞來概括上個世紀的世界局勢,無疑就是「冷戰」了。1945年雅爾達會議後,以美蘇兩國主導的雅爾達世界體系悄然形成,該體系進入50年代後迅速白熱化,演變成了長達近半個世界的美蘇冷戰。

要說美蘇冷戰裡,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無疑是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了。而這場軍備競賽,不僅從地上搞到了天空,最後還搞到了太空,簡直是讓世界各國人民嘆為觀止。

當然,太空這塊戰場,先挑起戰火的還得是蘇聯。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就此邁入了太空時代。4年之後,蘇聯趁熱打鐵,將太空人加加林也送入了太空。看到蘇聯人在航天事業上不斷高歌,美國人自然坐不住了。

於是,1969年7月,美國直接斥巨資搞了個阿波羅11號飛船,不但將太空人阿姆斯特朗送入了太空,還送上了月球,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登月任務。這項成就由於太過燒錢和太過超前,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任何國家能複製。當然,當年這次任務也將美蘇兩國的太空軍備競賽推到了巔峰。

雖然在這之後,蘇聯並沒有能複製出來美國的奇蹟。但兩國依舊在太空領域這一塊暗自較勁,譬如將動物送到太空,又或是組建人類第一個空間站,又或是研發第一臺月球車,美蘇兩國在太空競賽中玩出的花樣,遠超人們想像。當然,其也在無形之中推動了人類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

而說到美蘇的太空競賽,最難受的還得是兩國的太空人了,畢竟每一次飛行計劃都要冒著有去無回的風險。且在1957年太空競賽開始,一直到1975年結束,兩國為此犧牲的太空人達到了18名之多。

這些太空人的屍體就這樣永遠留在了太空,再也無法回到地球故鄉。而有些在爆炸中喪生的甚至連肉體都沒能保存下來,著實讓人唏噓。也是因為這些太空人的死,給兩國敲響了警鐘,最後才一致決定將太空競賽放一放。

不過,在某些人眼裡,在宇宙中死亡並不是一件壞事。宇宙代表著永恆,倘若能將自己的屍體和宇宙融為一體,將多麼浪漫。當年,美國有一位叫克萊德·威廉·湯博的天文學家就持有這種想法。

克萊德·威廉·湯博出生於1906年,從小就對浩瀚的穹頂興趣濃烈,他還是「第九大行星」冥王星的發現者,雖然這顆行星近幾年來已經被天文學家除名。

克萊德·威廉·湯博有多熱愛太空呢?他窮極一生都在從事天文學有關的工作。死後更是立下遺囑,希望自己的骨灰能留在太空。1997年年初,克萊德在紐約逝世。為了紀念他發現了冥王星,美國國家宇航局實現了克萊德的夙願,將其骨灰裝上了開往冥王星的飛行器上。就這樣,克萊德的骨灰朝著冥王星一騎絕塵而去。

如今,已經23年過去,通過科學家們的追蹤,這個飛行器早已帶著克萊德的骨灰飄到了冥王星。不過,其似乎並沒有停下來的跡象,仍在向遠方飄蕩。預計在2029年,其甚至可以飛出太陽系。不知在遙遠的宇宙深處,是否存在外星文明,而當他們看到克萊德的骨灰時,又將作何感想呢?

相關焦點

  • 18位太空人至今長眠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但載人航天技術並不都是一帆風順,1967年美國阿波羅4A飛船上3名航天員因為純氧座艙起火爆炸,當場死亡,在事故累積當中,18名太空人沉睡在太空,而另外一個人都已經飄到的冥王星了,即將飛出太陽系。冥王星是1930年被發現,一直被列為9大行星之列,但冥王星的直徑只有2300公裡,比月球還小,冥王星就成了矮行星,但是冥王星是太陽系當中反差極大的天體,他的軌道十分反常,特別是跟海王星。
  • 18位宇航英雄永遠留在太空,一位已經離開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8位宇航英雄永遠留在太空,一位已經離開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在古代,中國對天空充滿了好奇心。數千年過去了,我們總是很想知道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逐漸意識到,我們所在的地方只是宇宙的一瞥。出於這個原因,我們已經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
  • 18位航天員永遠留在太空,有一位已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我國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是楊利偉,是他的勇敢和大無畏的精神,開啟了我們國家航天事業的新篇章,為我國後續航天事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次進入太空的太空人其實是前蘇聯的加加林,蘇聯也是世界第一個打造出航天飛行器的國家。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18位太空人獻身太空,只有他1人飛到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而太空人,正是抱著這種覺悟前進的勇士。1967年4月4日,蘇聯太空人科馬洛夫返回時因降落傘故障犧牲;1971年6月30日,3名蘇聯太空人在返回時因座艙發生洩漏犧牲;此外,美國「挑戰者」號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也先後使14名太空人喪命,這18個人就這麼把生命獻給了太空。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除了他們三人以外,還有一個人為太空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即將飄出太陽系。克萊德·威廉·湯博是一位天文學家,他從小就酷愛天文學,還自製了一架望遠鏡,從事天文觀測,他在1930年2月18日發現了一顆新的天體,在取名時,他採用了英國11歲小女孩的建議,使用了羅馬神話中冥王的名字,命名為冥王星。
  • 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只有他飛往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據統計,目前528名宇航中,就有18人因為各種事故死亡,每一位太空人都是萬裡挑一的人才,國家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培養他們,可想而知這些太空人的犧牲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多麼大的損失。就拿20世紀來說,當時世界上有兩個「超級大國」,那就是蘇聯和美國,這兩個國家為了證明誰才是第一大國,於是在各個領域展開了競爭,其中就包括太空競賽。
  • 3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唯獨他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他們做好了準備,向我們揮手致意,然後,離開了大地的固執束縛,飛上了天空,接近了神的慈愛之顏。」他說。在挑戰者號災害後的裡根總統演說的內容中,悼念在工作場所犧牲的太空人們。3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唯獨他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在宇宙探索的道路上犧牲和發現共存,到現在為止20人以上的太空人由於工作而死亡,其中3人真的沉睡在宇宙中(那個侑都在發射過程中發生了事故)。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雖然太空之旅真正犧牲的太空人不多,但每一次犧牲都令人萬分痛心。有這麼三名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那是20世紀的慘案,當時所屬蘇聯的三名太空人,奉命執行任務,必須要進入空間站,一切本是順利的,只是在返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 3名太空人靈魂永遠沉睡太空,而他卻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真空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是致命的,短短幾秒鐘時間,太空人們就因為體液沸騰失去意識,並且為在十分鐘之後失去了生命特徵。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起發生在外太空的航天事故,其他的航天空難大多發生在發射以及返回大氣層途中,這三名太空人靈魂,也就永遠的長眠在了太空,在浩瀚的太空史詩中,人們記住了他們,然而人類的探索和冒險依然在繼續。
  • 18位一直飄在太空的太空人,有一個即將飛出太陽系,再也無法回地球
    18位一直飄在太空的太空人,有一個即將飛出太陽系,再也無法回地球 【導語】:眾所周知,太空對於人類的吸引是很大的,自古以來人們一直努力的探索地球,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步伐也不再局限在地球上了,雖然人類如今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快,但是對於太空的探索還是十分難的,不過世界各國有很多太空人已經完成了飛往太空的任務
  • 3位太空人永遠停留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出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航天途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有些太空人安全返回,有些太空人因為意外長眠太空,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曾經飄到了冥王星,現在即將飛出太陽系。其實航天事業很早之前就已經有雛形了,在古代的時候,甚至有人為了探索飛行的奧秘,做過飛天的實驗。
  • 21位太空人探索太空後沉睡,而他已飄到了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
    在遠古時代,人們只能通過仰望日月星辰,想像天圓地方;接下來,人們開始製造工具、觀測天文;隨後,人類才迎來乘坐宇宙飛船、親身到太空探測的階段。我們知道太空人是一項對個人身體素質、職業素養要求都很高的職業,而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也有太空人遭遇意外。根據統計數據,目前人類航天史上遭遇意外而永遠沉睡的太空人,一共有21位。這其中既有在太空中去世的,也有在地面訓練時發生意外而去世的。
  • 3位太空人永遠因太空沉睡,唯有他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1971年6月6日上午8點,一艘名為「聯盟11號」的宇宙飛船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它的目標是載著飛船中的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軌道中,與空間站禮炮1號進行對接試驗。6月29日下午,聯盟11號成功與禮炮1號空間站分離並開始返航,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3名太空人在高興之餘都沒有穿太空衣,結果返回艙卻發生了失壓意外,3名太空人最終窒息而亡,等到返回艙回到地球時,3名太空人的身體已經失去了溫度,如同睡著了一樣。
  • 18位永遠留在太空的太空人,最遠一個已穿越冥王星,將離開太陽系
    文/行走天涯18位永遠留在太空的太空人,最遠的一個已穿越冥王星,將離開太陽系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很多具有奉獻精神的人,他們甚至可以為了拯救他人的性命而放棄自己的性命,這些人是偉大的,也是值得歌頌的。只可惜很多人可能並不能認知到。太空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應該都是一份神聖而偉大的工作了。可即便如此,世界上依舊有很多人是不願意去選擇從事這份工作的。除了工資收入可能和自己的付出不成正比之外,還因為這份工作非常的危險,但是如果人人都抱有這樣的想法的話,那麼人類的文明也不會前進的,更不會出現上個世紀時,蘇聯就已經將太空人送上太空的曠世工程了。
  • 太空人死後埋月球,屍體永遠留在了太空,而他即將離開太陽系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下太空人的故事,在人類探索宇宙的時候,太空人是十分重要的一個角色,在很早的時候,因為宇航技術比較落後,所以經常會出現太空人遇難的事情,如果是遇上了這樣的問題,那麼太空人的屍體就會被進行處理,被埋在月球,不過有一個人,他的屍體即將離開太陽系。
  • 21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地球,而他已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雖然他把火藥綁在凳子底下,利用火藥的推力將他推向太空的原理是對的,但萬戶的這種做法不足以讓他飛向太空,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1957年10月4日,蘇聯將第一顆衛星發射到宇宙。1969年,美國登陸月球,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 18位永遠留在太空的太空人,有一人即將離開太陽系
    人類對於太空領域的探索是無比艱難的,在過去,無數的科學家為此嘔心瀝血,而太空人身上更是肩負了國家乃至全人類的希望,但是,進入到外太空就意味著人類必須面臨種種未知的危險。而去往外太空的太空人不僅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以克服外太空的無重力環境,還需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因為在歷史上,就曾有過18位太空人,為了人類的探索事業,而不幸在太空遇難了。
  • 太空已漂著18位太空人的屍體,最遠達到了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
    ,那麼太空的探索由誰來完成呢?所以太空人是非常重要的崗位,也因此就在上世紀的時候,蘇聯就出現了太空人,還把他們送往外太空,他們其實都做好了與生死搏鬥的準備,畢竟對外太空的了解算是未知。所以現在我們才能對宇宙有所了解,儘管現在知道的也是皮毛,從太空人這個崗位開始,已經有不少太空人犧牲了,就在蘇聯時期那會兒犧牲的是最多的,經常在飛太空的時候,不是飛船出現了問題,就是在外太空上方出現了問題,導致他們連地面都沒辦法返回來就在上面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