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途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有些太空人安全返回,有些太空人因為意外長眠太空,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曾經飄到了冥王星,現在即將飛出太陽系。其實航天事業很早之前就已經有雛形了,在古代的時候,甚至有人為了探索飛行的奧秘,做過飛天的實驗。
明代有一個叫陶成道的發明家,因為他的發明在朱元璋奪天下的過程中起到了實質性的幫助,所以被封為「萬戶」。陶成道沉迷於自己的發明事業。腦海裡總是會冒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而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像鳥一樣在天上飛。
晚年的時候,陶成道做了一個「飛車」,這個飛車上綁了47個火箭,還在兩邊繫上了兩隻大風箏,陶成道坐上去之後,讓僕人幫他點火,結果可想而知,陶成道確實飛上去了,但是卻沒能活著下來。陶成道身為飛天史上的第一人,人們為了紀念他,把月球上一座山的名字命名為「萬戶」。
直到1957年,前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送進太空,人類才進一步拉開航天飛行的序幕。1961年,開始有太空人登上宇宙飛船飛往太空。但是按照常理來說,人的身體是無法適應太空裡的真空環境的,需要人為的層層保護,可以說,在這樣的情況下,太空人搭載太空飛船飛往太空冒著很大的生命危險,隨時可能出意外。
而這麼多年來,確實也已經有18位太空人在太空長眠。其中有3名太空人在完成任務返回地球的途中,在外太空意外身亡,連肉體都沒有保存下來,他們為自己熱愛的事業,獻出了生命,他們的魂靈永遠留在了浩瀚太空。而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最後也選擇將太空作為自己的歸屬地。
克萊德·威廉·湯博,美國人,出生於1902年2月,克萊德從小就對天文學很感興趣,成年之後,更是自己研製了一臺可以觀測外太空的天文望遠鏡,經常一個人靜靜地觀察夜空,23歲的時候,他將自己觀察木星和火星得出的結果送到勞威爾天台,勞威爾看中他的才華,僱傭他為內部工作人員。
20世紀20年代,科學家們根據觀察天王星和海王星得出的計算結果,猜測在這兩顆天體的周圍可能還存在一個大型天體,這個猜測讓天文界掀起一股尋找熱潮,而當時大家尋找的天體就是冥王星,最後在1930年被克萊德發現。
這顆行星被發現的時候,斯萊費臺長向外界言明,希望大家能一起為這顆新發現的天體起一個名字,有個11歲的小女孩為其命名為普魯託,這是羅馬神話中冥神的名字,翻譯成中文就是冥王,最後斯萊費臺長採取了這個建議,這件事冥王星的由來。
而克萊德也因為發現了冥王星得到大眾的讚揚,接著被堪薩斯大學和北亞麗桑大學兩所學校授予了天文學的學位,而且被聘用為新墨西哥州立大學的天文老師。繼冥王星之後,克萊德還陸續發現了14顆小行星,在事業上可以說是大豐收。
1997年1月17日,克萊德在美國去世,他去世之前的遺願是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夠留在外太空,2006年,美國為了完成他的遺願,將他的骨灰放在即將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上,一起送往太空,現如今,探測器帶著他的骨灰已經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