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唯獨他飄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2020-10-13 猶抱琵琶

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探索。——《探索宇宙》

從古至今,人類社會的演變依靠著不斷的探索和發現。如今地球上的人口越來越多,但地球儲存的資源卻是有限,為了尋找新的資源,人們不得不將目光放到了宇宙外太空上。宇宙上所存在的未知的能源,以及適合人類生存的棲息地,都是未來人們迫切需求的。即使我們未曾探索過太空,也都知道太空的危險係數非常高。太空不像地球,沒有人們熟悉的空氣,也沒有地球的引力。除了數不盡的塵埃以外,還有看不見的射線危害著人們的身體。除此之外,太空中還會飄過一些軌跡,讓人無法琢磨的隕石,如果碰上隕石,整艘太空船可能都會毀滅。但即使如此危險,人們探索外太空之旅,卻是勢在必行的。

如今上太空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利用火箭太空船了。但是太空對於人們來說是未知的,它不僅有著未知的資源,更多的則是一些未知的危險,即使有所防備,一些太空人也難免逃過被永遠留在太空的可能。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他不是太空人,卻唯獨只有他飄過了冥王星,如今甚至即將飛出太陽系。

航天事業早在古代便已經發展出了雛形,《萬戶飛天》這個典故便記載了我國飛天史的第一人陶成道。典故記載了,明代時期,陶成道的發明為朱元璋奪天下起到了巨大的幫助,被皇帝封為「萬戶」。他每天沉迷於各種奇怪的發明和想法中,雖然他發明出了許多讓人意外的物品,但他並不滿意,因為他想像鳥兒一樣飛行。晚年時期,陶成道做了個「飛車」,他成功飛上了天,但卻沒能活下來。這個時候的飛天實驗,無論從技術還是條件上來說,都是非常不成熟的。

直到前蘇聯成功發射衛星後,人類的航天史產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1961年,太空人正式開始登上太空飛船,踏上了太空之旅。由於人體太過於脆弱,太空人不得不經過多年的訓練,模擬適應外太空的環境,以及保護身體的防護服。可即使是安全措施做得非常到位,太空人飛往太空依舊有著很大的生命危險,無時無刻不面臨著危險和意外。

這麼多年來,有十多位太空人都長眠於太空。其中有3位太空人,在順利完成任務之後,返航途中不幸遭到意外,連肉體都未能避免毀滅,就永遠地長眠在太空當中。這對太空人來說是非常殘忍的,但這樣的結局卻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他們為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將自己的全部奉獻了出來,他們的魂靈將永遠留存於太空中。對醫生來說,這是殘忍的,但對天文學家克萊德·威廉·湯博而言,這是他一生的遺願。他希望自己在去世後,能被送往外太空,永遠地留在太空中。

克萊德是一位美國人,從小他便對天文學很感興趣。成年以後,他自己發明了天文望遠鏡,常常一個人獨自探索星空。23歲時,他被勞威爾看中,成為了勞威爾天台的一位內部工作成員。直到1930年,一直被科學家們猜測可能存在的冥王星,被克萊德發現。克萊德在一夜之間出了名,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稱讚。自此以後,克萊德的事業像開了掛一樣,陸陸續續先後發現了14顆小行星,成為了他事業上最輝煌的一筆。

1997年,克萊德去世之前,他曾表示過自己希望在去世後,能夠將自己的骨灰留在外太空。為了完成他的遺願,美國在2006年將他的骨灰放在了一個即將發射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上,成功帶著他的骨灰飛往了外太空。而如今這個探測器帶著他的骨灰,離地球越來越遠,它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參考資料:

《探索宇宙》

《萬戶飛天》

相關焦點

  • 3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唯獨他飄過冥王星,即將要飛出太陽系
    三位太空人長眠太空l 航空事故不管怎麼樣,人類就是要向著天空出發,這是不可避免,上太空的方法還是有兩種,第一種是用熱氣球,但是只能達到外層空間,一般只有極限運動員和科研才會這麼去做;第二種就是利用火箭等,將太空船送上太空。
  • 3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唯獨他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約翰吉斯比馬基先生寫過一首「飛得很高」的詩。「我們永遠懷念他們。我不會忘記今天早上最後一次看到他們的情景。他們做好了準備,向我們揮手致意,然後,離開了大地的固執束縛,飛上了天空,接近了神的慈愛之顏。」他說。
  • 3位太空人長眠於太空,而只有他掠過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為了找尋一個答案,無數人飛出了地球,飛向了宇宙,甚至是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太空人,為航天事業量身打造的職業。一名太空人的任務就是不停地「上天」然後再下來,這看似十分輕鬆並且很誘人,但是其中的危險性卻不足為外人道也!
  • 3位太空人永遠停留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出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航天途中充滿了無數的危險,有些太空人安全返回,有些太空人因為意外長眠太空,而今天我們故事的主人公,曾經飄到了冥王星,現在即將飛出太陽系。其實航天事業很早之前就已經有雛形了,在古代的時候,甚至有人為了探索飛行的奧秘,做過飛天的實驗。
  • 3位太空人長眠在宇宙,而他卻飄過冥王星,將要飛出銀河系
    小時候,很多人的夢想都是當一名太空人,因為只要完成了任務,就可以被稱之為國家英雄。但是長大後,我們才發現,太空人不是人人都能當的,14億人口中也只有一小撮人才能入選!那麼太空人到底會有什麼危險呢?然而宇宙是一個完全真空的環境,太空人只能佩戴氧氣瓶才能正常呼吸,否則發生意外誰都救不了他們。這只是最常見的問題,太空的環境太惡劣了,而且對於人類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有性命之危!比如說,前蘇聯的3名太空人,在任務完成返回的時候,突發緊急事故,就此為航天事業獻身了。
  • 3位太空人長眠在太空,只有他飛過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普通人很難適應這種環境,可能很快就會撐不住,而太空人卻能夠堅持很久。但是太空中的環境條件要比實驗室中的惡劣得多,所以就連最出色的太空人也不能保證自己一定能活著回來!由此可見,太空人確實是一種高危職業,普通人根本無法勝任。這不僅需要超強的身體素質,還必須具備不畏犧牲的精神!
  • 3名太空人靈魂永遠沉睡太空,而他卻飄到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真空環境對於人的影響是致命的,短短幾秒鐘時間,太空人們就因為體液沸騰失去意識,並且為在十分鐘之後失去了生命特徵。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起發生在外太空的航天事故,其他的航天空難大多發生在發射以及返回大氣層途中,這三名太空人靈魂,也就永遠的長眠在了太空,在浩瀚的太空史詩中,人們記住了他們,然而人類的探索和冒險依然在繼續。
  • 18位太空人至今長眠在太空,而他已經飄到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乘坐東方號飛船進入太空,繞地球一圈安全返回,蘇聯兩項先鋒成果讓美國也不甘示弱,1962年,美國約翰·H·格倫駕駛「水星」6號,完成了繞地球軌道飛行3圈,在這之後的幾十年當中蘇美兩國都在發展載人航天。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而他已飛過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但是載人航天並非一帆風順,1967年,美國的&34;4A飛船在發射臺進行登月飛船的地面實驗,參加過&34;號&34;飛船飛行的格裡索姆上校和美國第一個完成艙外活動的懷特中校以及查菲少校,因為純氧艙爆炸,3名太空人當即死亡。
  • 3位航天員永遠長眠在太空,唯有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十分安全,又或是過於狹小就脫去了太空衣,但沒想到太空艙的氧氣洩露,三人還在談笑風生時,就面臨缺氧危機,三人就這樣「長眠」在太空當中。除了他們三人之外,還有一個人已經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他叫克萊德·威廉·湯博,他是一位美國的天文學家,1930年,他發現冥王星,作為新天體的發現者,他的地位在天文界不言而喻。
  • 多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早已飛越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對於太空人來說,這一次事故幾乎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因為飛船本身搭載的氧氣就有限,現在失去了2個氧氣罐,還導致了飛船的電力所剩無幾。所以,這一次登月任務沒法完成,只能立即返回地球。最後這3名太空人克服了重重危機,還是安全返回地球。這是現實版的《太空救援》,雖然這次登月失敗,但是成功將3位太空人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也算是航天史上一個經典案例。如果太空人登陸到月球後才發生這樣的事故,那太空人就回不來了。
  • 21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地球,而他已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雖然他把火藥綁在凳子底下,利用火藥的推力將他推向太空的原理是對的,但萬戶的這種做法不足以讓他飛向太空,他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革命的道路要流血,其實航天的發展道路也是要流血的,目前因為航天事業永遠沉睡的太空人有21個人,第一個犧牲的太空人是蘇聯的太空人邦達連科
  • 3位太空人永遠沉睡在太空,唯獨他飄到了冥王星,即將飛出太陽系
    雖然太空之旅真正犧牲的太空人不多,但每一次犧牲都令人萬分痛心。有這麼三名太空人,在探索太空的過程中,不幸犧牲。 那是20世紀的慘案,當時所屬蘇聯的三名太空人,奉命執行任務,必須要進入空間站,一切本是順利的,只是在返回的時候突然出現了意外。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18位太空人永遠長眠在太空,而他已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1986年,一則演講在美國電視上播放,悲痛而又充滿力量地哀悼了7位遇難的太空人。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已經犧牲了18位太空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屍骨無存,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在地球上去世,又最終去往冥王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人名叫克萊德·湯博,1906年出生於美國,年幼的他便表現出來了對天文的極大興趣,經常抬起頭來仰望星空,甚至為了觀測天象自己做了一臺天文望遠鏡。
  • 18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已經穿過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
    18名太空人永遠留在太空,而他已經穿過冥王星,快要飛出太陽系文/阿洋說歷史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對於外界探探索也是越來越多了,人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地球這個生存的環境裡面了,開始去探索宇宙。其實宇宙對於我們來說一直都是特別神秘的一個地方,從古到今都有著許許多多的人想要去對宇宙進行探索,並且在探索宇宙的過程中也是存在著危險的,就像我們國家最開始想要飛上宇宙的那位古人一樣,乘坐自己當時所做的火箭,最終為自己的願望付出了寶貴的生命,這讓許多的人對於宇宙是望而卻步的,不敢去對他進行探索。
  • 3位太空人在太空中長眠,只有他飛往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一、長眠於太空的太空人毫無疑問,宇宙中是有許多未知的危險,一不小心就會丟掉性命,不過人們往往只記得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誰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卻往往忽視那些為了人類航空事業付出生命的無名英雄。他們也許是在飛行過程中死亡,也有可能是在返航時出現了意外,甚至有長眠在太空再也沒能返回地球的無名英雄。
  • 3位太空人永遠因太空沉睡,唯有他飛到了冥王星,即將離開太陽系
    1971年6月6日上午8點,一艘名為「聯盟11號」的宇宙飛船在蘇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它的目標是載著飛船中的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軌道中,與空間站禮炮1號進行對接試驗。6月29日下午,聯盟11號成功與禮炮1號空間站分離並開始返航,一切進行得都十分順利,3名太空人在高興之餘都沒有穿太空衣,結果返回艙卻發生了失壓意外,3名太空人最終窒息而亡,等到返回艙回到地球時,3名太空人的身體已經失去了溫度,如同睡著了一樣。
  • 3位太空人長眠太空,只有他永遠留在了冥王星,成為「太空遊客」
    太空是非常神秘的,不過人類是在不斷發展的,在很早以前人類就對宇宙充滿了無盡的遐想,但是由於人類當時的科技比較有限,太空技術還是不夠成熟的,因此曾經有很多太空人都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我們現在所了解的這些太空人,我們看到的都只是他們表面的光鮮,實際上在他們的背後是付出了很多的艱辛的,畢竟要想成為一個優秀的太空人,你所要承受的壓力都是非常大的,平常還要忍受非常高強度的訓練,是常人無法忍受的。作為世界強國的美國,在上個世紀就將太空人送上了太空,不過在此之前蘇聯也將多名太空人送上太空。
  • 3位太空人在外太空犧牲,唯有他飛出了冥王星,即將飄出太陽系
    2003年2月1日,「哥倫比亞」號在返回地球時發生了解體,也導致了7名太空人壯烈犧牲。 不過比起美國的這14名太空人,前蘇聯的3名太空人則是更加令人惋惜,因為他們本可以避開這場災禍,卻成為了唯獨死在外太空中的太空人。1971年6月6日,蘇聯的「聯盟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升空前往空間站執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