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小時候還是六七十年代的困難時期,雖然缺衣少食,但無憂無慮,我們經常苦中作樂玩各種各樣的遊戲。
記得有一種遊戲是下雨後玩的,就是在雨後潮溼的道路或者場院裡,畫一條中間是大肚子,兩邊是魚頭的小魚,每人各選一份,作為自己的地盤。
兩個人面對面,用猜拳的方式決定先後,誰贏了誰先使用刀子戳。一刀一刀戳向對方的魚頭,如果刀子戳下去不倒,就繼續往前戳 ,直到戳中了對方的魚頭裡屹立不倒就算是贏了。
但是,很多時候,刀子戳在地上站立不穩很快倒下了,這時就要把刀子交給對手,對方如果戳倒了再交給你,依次輪流進行,誰先戳到對方的魚頭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戳小魚也有一定規則,小刀必須舉過地面一段高度再使勁撒手擲下,直接插在地上不行。而且,小刀不能戳出小魚的邊線外,也不能戳上自己的魚頭,否則就要認賭服輸。
那些年的雨後,玩戳魚遊戲的很多,兩人一組,人多了可以分組各玩各的,互不影響。玩完一局,換個地方再畫再玩,等到遊戲結束離開的時候,地面上往往會留下許多戳過的小魚痕跡。
玩戳小魚,地面必須乾濕適度,太幹硬太潮溼小刀戳下去都難以站立。只有下雨過後晾曬一段時間,地面上沒有了積水,腳踩下去不粘腳的時候才是遊戲的最好時機。
記得玩戳魚遊戲最多的是1976年唐山地震後。那一年雨水充沛,學校又停了課,無所事事,我們就經常帶著小刀在坑邊路旁蹲著對決。由於餘震頻繁,大坑裡常常水波蕩漾,濺起朵朵浪花。
1980年,我在縣裡上高中後,與戳小魚漸行漸遠。再後來,結婚生子定居縣城,就再也沒有玩過戳小魚。說來也怪,不僅我成人後不玩這種遊戲了,就是後來的孩子也都與時俱進,熱衷於新的遊戲,不知道戳小魚為何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