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實現了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最終卻死在了追求長生不老上

2020-12-05 穿著旗袍品歷史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時期只存在了短短數十載,卻讓後世仰慕了千年之久,令無數文人騷客不吝筆墨的誇讚、無數年輕男女渴望夢回於那時,這個時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期,舉世聞名的「貞觀之治」,史書曰:「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皇家無父子,歷代帝王多是踩著自己兄弟姐妹甚至是父母的鮮血上位的,高處不勝寒,所以皇帝自稱孤家寡人,唐太宗李世民也不例外。公元626年,還是秦王的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殺死了自己的兄弟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隨後被唐高祖李淵立為太子。同年八月,李淵被迫退位,李世民繼位,史稱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勤於政事,勵精圖治,在政治、經濟、軍事及文化方面都進行了整頓和改革,奠定了立國基礎。

政治上,李世民加強中央集權,健全「三省六部」制;發展科舉,興建學校;頒布《唐律》,減刑罰、廢苛法。經濟上,他下令實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規定役期最高限度和不奪農時的原則,推行以庸代役法;扶持商業,荒漠戈壁上的絲綢之路,在唐朝才真正發揮了它令世界為之矚目的作用;為使農業生存迅速恢復和發展,獎勵開荒、興修水利。軍事上,他改革府兵制,抵禦突厥和吐谷渾的侵犯,打敗了西突厥,使唐朝的版圖前所未有的擴大;他尊重並重視外族風俗,主張各民族之間友好相處。文化上,他設史館修史書,廣泛尋訪和整理全國圖籍,還命魏徵、孔穎達等人編纂《群書治要》《五經正義》等書,使學術文化空前繁榮。

李世民統治的貞觀年間,唐朝的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社會秩序由大亂走向大治,文治武功都達到了空前的盛況,唐朝至此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最為文明昌盛和富強繁榮的封建王國之一,天朝之名,由此傳開。貞觀年間的政治、經濟成就,雖然是由隋朝末年農民大起義迫使唐初統治者調整封建生產關係引起,但是沒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動與執行,換個統治者,還真不一定能達到這個效果,就說李世民他爹李淵稱帝年間就沒做出什麼大成就來。

李世民親身經歷了隋朝的滅亡和唐朝的建立,他親眼看到正值鼎盛的隋朝是怎麼被一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給推翻的,縱使有隋煬帝暴虐無道的原因,縱使有他們這些軍閥世家的火上澆油,他也不敢否認人民群眾是有翻天覆地的力量的,魏徵對他說過一句千古名句,「君主似舟,百姓似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牢記這個道理,還用以訓誡太子。為了避免唐朝重蹈隋朝的覆轍,所以他輕徭薄役,修改土地制度,關心生產,緩和階級矛盾,甚至崇尚節儉。他深刻地明白,一個國家的強大不僅要表現在軍事上,更應表現在民生上,登上皇位的李世民有一個畢生夢想,那就是讓大唐在他手下成為民富國強的強國,貞觀前期的他卻是做到了。

作為一個封建王國的帝王,李世民所作的那些成就固然利國利民,但也不可否認他的一切出發點都是為了鞏固皇權,加強唐朝的封建統治,所以當他看到政治被徹底鞏固的時候,他就開始轉變了。權力可以侵蝕人心,人一旦擁有過它,就會輕易被它俘虜,且人心,是不知滿足的。貞觀後期,李世民逐漸變得武斷,變得聽不進去逆耳忠言,他屢次興兵,勞民傷財,同時開始崇尚佛道,甚至如秦始皇一般開始尋求長生不老,服用「金石之藥」,最後終究是死於這些他汲汲以求得長生不老藥上。

李世民在位雖然僅二十三年,但是他所創造的貞觀盛世,奠定了唐朝接下來數百年的繁華,那是令西方各國都為之傾倒的神秘國度;是馬可·波羅不遠千萬裡,翻山越海也要用雙眼雙手記錄的國度;是「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的國度;是錦繡成堆,胡姬遍地,擁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國度,是催生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元稹等詩壇巨匠的國度;是有羞花之容的楊貴妃的國度;是女性開放程度空前的國度……這樣一個國度,如何能夠不令人心嚮往之,令後世為之傾倒呢?

相關焦點

  • 歷史上三大想追求長生不老的皇帝,最終結局如何?
    01 帶節奏的秦王在秦始皇囊括四海併吞八荒,一統天下之時,追求長生不老的活動也達到了一個高峰。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曾坐著船環繞山東半島流連了三個月,他聽說在渤海灣那裡有三座仙山,叫蓬萊、方丈、瀛洲,在三座仙山上居住著三個仙人,手中有長生不老藥。
  • 正是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現成了「貞觀之治」的繁榮景象
    《貞觀政要》作為一部對貞觀君臣政治思想作系統總結的政論性史書,內容廣泛,從君道政體到擇官任賢、從求諫納諫到從儉去奢、從仁義孝友到公平誠信甚至還包括務農安邊等等,幾乎涵蓋了治國安邦的所有內容。正是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現成了「貞觀之治」的繁榮景象。
  • 想要逆天改命,那些追求長生不老的帝王后來結局如何?
    然而古代有些統治者卻被長生不老迷惑了心智,他們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明知道長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一件事,卻不斷的探索不斷的嘗試,有些人甚至因此而失去生命。不得不說,這人犯傻起來真的是很可笑,追求長生不老的人當中甚至有一些是功在千秋的明君。人類還是畏懼生死的,沒有人能夠坦然面對,即使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也是一樣,所以他們寄託希望於神仙和所謂的靈丹妙藥,希望能夠長長久久的存活在世上。
  • 唐朝貞觀年間,真的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嗎
    然而,《資治通鑑》中,卻真切地記載了唐太宗「貞觀之治」時期,出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現象。《資治通鑑》上說:「自是數年之後,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唐太宗)那麼,「貞觀之治」時期,真的實現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嗎?
  • 世上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嗎?科學家眼裡的長生不老藥到底怎樣了?
    《韓非子·說林上》有載:「有獻不死之藥於者,謁者操以入……且客獻不死之藥,臣食之而王殺臣,是死藥也,是客欺王也。」《聖經》開篇《創世紀》中說,伊甸園內有兩種神奇之樹——智慧之樹與生命之樹,如果人吃了生命之樹的果實後,就會永遠不死。傳說終究是傳說,傳說也許有可能變為現實,所以在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沒有深入了解的古代,長生不老、長生不死,一直是隱藏在人們心目中的一件神秘、忌諱和嚮往的事情。
  • 追求長生不老的4大帝王,第3位是千古一帝,最後卻被所謂神藥毒死
    死亡是一個沉重話題的,但我們每個人都無法迴避,因為每個人最終都會終歸黃土,誰也無法避免,世界上並沒有神仙。但古往今來,還是很多人不願意面對老,面對死亡,他們追求長生不老,長生不死,為此不辭辛苦,尤其是古代帝王們。比如下面這四位。第一位是秦始皇。
  • 「仙丹」帝國:這個朝代的皇帝,為什麼沉迷長生不老藥?
    1當自稱已有200歲高齡、懂得長生不老術的天竺方士那邇娑婆寐出現時,喜出望外的唐太宗李世民不知道的是,他的催命鬼到了。這是他生命的倒數第三年、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於是,他開始命令那邇娑婆寐為他配製長生不老藥,歷經兩年,丹藥終於煉製而成。為了獲取丹藥的神效,並表示虔誠,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四月,李世民還特地來到位處終南山上的翠微宮。但服下丹藥後不久,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他突然暴斃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
  • 盤點歷史上那些經常吃長生不老「仙丹」的皇帝們
    道家追求長生不老,因此道家外丹黃白術便隨之產生,將多種金石原料,放入丹爐等容器內,再經高溫處理,最後提煉成的混合物。據稱道士用此法煉製仙藥,服用後可羽化成仙,故名為仙丹。一開始的仙丹主要是仙草人生果之類的草本植物組成,後來主要以丹砂和金屬礦物煉製而成,吃了容易中毒而亡。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文/陳根長生不老,是人們對於超自然的一種渴望與願景。千百年來,人類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從未停止。前有秦始皇大興土木,迷信長生不老之術,甚至派遣徐福和五百對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藥而耗費萬金。後有漢武帝派人求仙問藥,修建高臺承接所謂仙露,連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也不能避免對長生不老的追求。這些在現代看來異常荒唐的舉動卻反映了當時的真實,現代醫學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讓我們對人體的衰老終於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 陳根:長生不老得以實現,會是一件好事嗎?
    文/陳根長生不老,是人們對於超自然的一種渴望與願景。千百年來,人類對於長生不老的追求從未停止。前有秦始皇大興土木,迷信長生不老之術,甚至派遣徐福和五百對童男童女前往海外求仙藥而耗費萬金。後有漢武帝派人求仙問藥,修建高臺承接所謂仙露,連貞觀之治的唐太宗也不能避免對長生不老的追求。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事實上,這件兩千多年前的高古玉器,其實際功用確實非同尋常,它不僅代表了先秦時期古人治玉的精湛技藝,而且見證了中國古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終極訴求——長生不老之術。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件頗具神秘色彩的傳奇國寶:銅承盤高足玉杯。
  • 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武則天的老公—雄才大略的高宗李治
    隋煬帝曾三次討伐高句麗宣告失敗,並且唐太宗親徵高句麗也以失敗告終,可謂李治竟意外地完成了隋煬帝到唐太宗一直以來蕩平遼東的夙願。至此,唐朝的版圖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另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並且維持了有32年之久。李治之才略,仍見於聽各家建言,以民生國計為重。使人口從貞觀時的不滿三百萬戶,增加到了三百八十萬戶,實現了「永徽之治」。
  • 你想要長生不老嗎?其實微觀條件並不允許這麼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已經幾百多年了,從古代到近代,從近代到現代,經歷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類。那麼,既然人類可以這麼厲害創造這麼多東西出來,為什麼不能創造長生不老的藥出來呢?難道長生不老真的不能實現嗎?首先我們要知道,地球上所有具有生命的生物都離不開生老病死這個法則,沒有人會長生不老,有些生物只是能活很久而已,它們最終都會走向死亡。就比如烏龜,曾經有一隻名為Adwaita的亞拉伯拉象龜活到250歲,但最後還是逃脫不掉死亡的結局。
  • 國王想娶唐朝公主,唐太宗要了四種動物作為彩禮,導致此國滅亡
    唐太宗繼位時,即貞觀元年,原來強盛一時的東突厥遭遇內亂和自然災害,如此天災人禍、內憂外患的巨大困境使東突厥很快露出了亡國之兆。原本臣屬於東突厥的薛延陀、回紇、拔野古等北方諸部相率反叛。貞觀二年冬,叛離東突厥的北方各部紛紛推舉薛延陀的首領乙失夷男為可汗。
  • 唐太宗書法書風如何——心摹手追翰墨情
    而唐太宗李世民則是統治集團的傑出代表、以他睿士英主的領袖魅力影響一代又一代賢才的政治熱忱。隋朝末年,十八歲的李世民隨父親李淵在太原起兵,進軍長安,一舉拿下氣數將盡的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他在血淋淋的「玄武門之變」中奪位登基,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
  • 長生不老藥真的存在嗎?秦始皇:我覺得存在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問我: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長生不老藥嗎?但是這一卻都建立在他還沒有接觸到一個叫長生不老藥的東西。當他統一六國改稱帝制後,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不知什麼時候,一群方士闖入了皇宮大門,他們遊說秦始皇,聲稱海上有三座仙島,名為「蓬萊、方丈、瀛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藥。
  • 為什麼人類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科學家在微觀世界找到了答案
    可是人類當中的一些人,卻要想著長生不老,永生不死。比如中國古代皇朝中,有的皇帝就不服命運,想要挑戰生死法則,實現長生不老。秦始皇派出人馬尋找長生不老仙藥,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時候,也想長生不老,招道士入宮給他煉丹,想通過丹藥實現長生不老,可惜他們最終都沒有戰勝生死規律。除了秦始皇和李世民,自古以來還有不少的人們期望通過各種手段來實現長生不老。
  • 李世民到底是怎麼死的?專家:死得太蠢,史官都不好意思記載
    李世民是盛世大唐的第二位皇帝,開創唐朝的是李世民的父親李淵,雖然李淵是開創唐朝的人,但是若沒有李世民的幫助,李淵也很難在唐朝站穩腳步,在李淵退位後,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他徵服了北方和周圍的少數民族,讓各族尊稱他為「天可汗」,李世民建立下的功勞,為唐朝日後的繁榮盛世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