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腦即電腦之腦機接口的實現,什麼是爬行腦?基因的本質是懶惰

2020-12-04 科學新視界

爬行腦絕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腦,不僅僅是我們人類,各種蟲子,蜥蜴包括你養的阿貓阿狗都和我們一樣,只要是有腦的都有爬行腦這個部分,而且在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區別的。爬行腦可謂是鐵板一塊,從計算機的角度來說它就是一個固定的資料庫,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所謂的智能設備可以說是沒啥區別,都是執行一些問答,命令操作,是固定不變的。

作為一個功能不變的,大多數物種都有的腦,爬行腦控制的是最最最原始的基礎生理功能,比如我們的呼吸,心跳,吃飯和繁殖等這些與生俱來的本能。這個爬行腦讓身體自己幹這些活,我們控制不了也不需要我們控制。

爬行腦由四個部分組成,相當於是四個不同的工種。

第一個是延髓:這個部分就是控制大夥來幹苦力的,他得主要作用就是讓你活著,控制你的心跳,呼吸,血壓等這些機械性重複的,一刻都不能夠停下的工作。

第二個是腦橋:這相當於是文員,人體內七七八八的零碎小事都由它來幹,比如吞咽,小便,表情,咀嚼和流淚等。

第三個是中腦:這個相當於是安保員,它主要負責我們的視覺,聽覺,警覺,體溫和體溫控制,讓我們在一定程度上遠離危險。

第四個是小腦:這相當於是技術專員,主要用於保持平衡,手腳協調和正常行走等。

爬行腦的結構與功能大家都一樣,因為這些事大家都不能少,要是你不一樣就代表你的身體要發生功能障礙了。雖然如此,人與人之間還是有差別的,每個人的大腦開放程度是不一樣的,這與大家的基因教育和後天成長環境相關。對於爬行腦的功能,總結下就是我們常說的有些事我們不用想也會。

爬行腦之所以這樣不是平白無故的,是有巨大好處的,這樣的功能設計大大降低了大腦的功耗,上集我們說了,這麼強大的大腦功率才20瓦,爬行腦功不可沒。這樣的功耗極大地增強了個體的競爭力。生活中,我們會優先使用爬行腦去做一些簡單的,容易得,不累的事情,所以啊,有時候我們這麼懶是有原因的,不能怪我們,因為我們的本能就是不願意去幹費腦子的事情。而且有時候我們還必須得懶一點,因為如果你長期的去使用另外兩個腦,你就會像電腦一樣超頻死機。

所以最好的學習思考模式就是獎勵模式,學習一段後時間你就合理的休息一會,看會書或者眯一會放空下自己滿足下自己的爬行腦。如此模式循環才是科學的用腦模式。那些灌雞湯打雞血的學習模式完全就是不科學的,可一時不可一世。那些長期凌晨四點還在學習用腦的人沒幾個是真正能學進去的。

如此長時間的高功耗消耗你的理性腦,你的身體根部帶不動,所以從大腦的構造來說,只要專注高效的進行腦力活動,一天8小時是完全足夠的。學習,成長與進化是三位一體的,長期堅持積累才有結果。大腦決定了,只有適當的悠閒才能夠真正的創新。好了,爬行腦說完了,下一集我們聊聊我們的第二個大腦。這個大腦將會讓你知道讓人類變得如此瘋狂,如此絢爛多彩的原因。

這是人腦即電腦——腦機接口系列第3集。

第2集連結:人腦即電腦之腦機接口的實現,人類的大腦外圍有何作用

相關焦點

  • 腦控萬物,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該視頻其實來自於一家中國的腦機接口公司 強腦科技(BrainCo)。最近,這家由哈佛大學腦科學中心研究員所組建的創業公司,也正式基於腦控萬物的構想,發布了BrainOS腦機接口人類大腦智能作業系統。中國團隊做的腦機接口,和馬斯克有什麼不同?目前,腦機接口技術可被分為兩類。
  • 腦控萬物 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BrainOS
    馬斯克在2019年推出的Neuralink公司及其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根據資料顯示,該項目聲稱在一年內就能將晶片植入截癱病人的大腦,幫助其控制手機或電腦。馬斯克興奮地發布Neuralink以來,其技術成果引發許多媒體的關注,也讓更多人根據科研論文、影像資料等媒介形式了解腦機接口技術。這其中,就有一支視頻被許多人觀看、分享,以此暢想未來人類通過大腦實現交互的場景。
  • 「腦機接口」技術:讓「腦控」成為現實
    電影《環太平洋》中,「機器人」大戰外星球怪獸,更讓鋼鐵之軀的機器人獲得了人腦的智能。 神奇科幻正逐步走向現實。這得益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創新發展,自上世紀70年代「腦機接口」技術誕生以來,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如今已能實時捕捉大腦複雜神經信號,並用來直接控制外部設備,使得人和機械可以作為一個生命不同組成部分而共存。
  • 腦機接口,賽博格時代的忒修斯之船?
    但馬斯克及Neuralink團隊的野心不限於此,他們的終極目標是全腦接口(whole-brain interface),並在25年內實現腦機接口常態化,讓全腦神經元都能與外部智能設備溝通,將人類腦力邊域大大拓展。除了Neuralink,目前全球知名的腦機接口公司還包括Mind Maze、NeuroPace、BrainCo等。
  • 「腦計劃」實現遙遙無期!腦機接口靠譜嗎?
    腦機接口歷史重要裡程碑1924年,德國精神病學家Hans Berger發現了EEG。1969年,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利用猴子進行腦電生物反饋的研究。該小組的這種神經晶片植入大鼠腦內,使其稱為第一種高級腦功能假體。2012年巴西世界盃——機器戰甲,身著機器戰甲的截肢殘疾者,憑藉腦機接口和機械外骨骼開出了一球。
  • 馬斯克震撼發布腦機接口,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把硬幣大小的Fitbit塞進腦殼裡是什麼感覺?馬斯克講到,腦機接口最本質的就是「連線」問題(wiring)。這一次馬斯克打造的神奇設備只有硬幣大小。「當人死亡時,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電腦擴展和在線擴展,就像一個在線幽靈,你更多存在於『雲』裡面,而不是在你的身體裡面。」實現了人機互動,肉體的生滅已經不足以能夠定義一個人的生死!
  • 大腦的剎車系統,理性腦是什麼?總是慢半拍的額葉發育
    你是什麼性格的人,就是由你額葉的戰鬥力決定的,它負責每天跟你的那個負能量爆棚的,喪氣逼人的,追求刺激的情緒腦邊緣系統打持久戰。我們人類的高端思維主要發生在這裡,我們的推理,謀略,理性決策等等。額葉是腦發育最晚的部分,所以你年少衝動,熱血,不自律,懶惰真是太正常不過了,因為爬行腦不受控制,而你的額葉還沒有長成,根本幹不過你的邊緣系統,就只有邊緣系統在開掛,這個狀態就像狒狒一樣。所以青少年有些東西教不會打不會是有原因的,但是到了年紀,額葉長完全了,自然而然的就好了。所以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大部分的苦惱都是因為知識不夠造成的。
  • 馬斯克發布腦機接口最新成果,無損植入豬腦,下一步植入人腦?
    把硬幣大小的Fitbit塞進腦殼裡是什麼感覺?馬斯克講到,腦機接口最本質的就是「連線」問題(wiring)。這一次馬斯克打造的神奇設備只有硬幣大小。「當人死亡時,他已經有了自己的電腦擴展和在線擴展,就像一個在線幽靈,你更多存在於『雲』裡面,而不是在你的身體裡面。」實現了人機互動,肉體的生滅已經不足以能夠定義一個人的生死!腦機接口50年,從「動物腦」到「人腦」的飛躍其實人機互動的概念早就在慢慢發展了。
  • 腦機接口是如何實現人機互聯的?
    腦機接口。腦機接口這個東西,大家多多少少都應該聽過,早在2019年,科技狂人馬斯克旗下的Neuralink公司就發布了自己的第一代腦機接口產品,而在2020年,Neuralink的第二代產品又面世了,第二代的腦機接口相比第一代要先進了很多,可以實現人機無線傳輸,而且個頭也縮小到了硬幣的規模。
  • 科學家研究腦機接口:可用於「植物人」意識檢測
    華南理工大學李遠清教授帶領的腦機接口團隊,正通過人腦與電腦的溝通,嘗試找出有意識的「植物人」患者,甚至讓他們可以表達簡單的想法。  輪椅怎麼實現「腦控」?電腦從腦電信號解讀出你想去哪  7月21日,華南理工大學暑假的第一天,在3號樓5樓左側的腦機接口與腦信息處理研究中心,三四十名碩士生、博士生還在緊張地忙碌著。
  • 什麼是「腦機接口」?馬斯克的「腦機接口」能幹啥?
    )將被高緯度腦機接口的輸出信號精確控制,同時腦機接口的輸入信號,即傳感器的信號 ,將送達到皮層感覺區。舉例來說,早期一種經典的腦電控制是通過採集人腦在想像運動時的自發腦電波(比如想像運動左手或者右手),用來控制打字輸入或者機械運動。但是由於檢測的信號微弱且信息傳輸速度慢,因此準確性不高。馬斯克的是屬於精度比較高的侵入式而已。
  • 吊打上司,獨佔女神,馬斯克說一年就將植入人腦的腦機接口有多神
    而前一陣子,他還在一檔節目中宣布,其開發的侵入式腦機接口,將在一年內實現在人腦中植入。「原則上,它(腦機接口)可以修復大腦的任何問題」,包括恢復聽力,使四肢癱瘓的人恢復正常,甚至可以治療阿爾茲海默症(老年痴呆),讓患者找回記憶。這個消息一出,也是立時引起軒然大波。
  • 馬斯克說的腦機接口怎麼回事?
    馬斯克說一年內就能給人接上腦機接口?Neuralink是個什麼公司?目前全世界正在開發的腦機接口技術能夠完成什麼?非侵入式腦機接口主要根據腦電圖(EEG)原理工作。無需手術、非侵入式、對人體無損的腦電圖採集手段EEG,即「electroencephalography」,腦電描記法。EEG是目前比較熱門的研究方式。只要戴上EEG腦電波頭盔,就可以用大腦控制機器人的運動。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工作成本要低得多,來自不同職業背景的人都可以從事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的研究。
  • 中美首份8000字長文解析:可實現意識打字、心靈控制的腦機接口到底...
    如果說當今什麼技術最接近科幻,那麼一定是腦機接口。 腦機接口的研究已經實現了意識打字(1分鐘之內平均輸入39個字母),還實現了心靈控制,比如人類控制小鼠行為,讓其完成複雜任務。還實現了一部分的意識上傳,甚至讓人懷疑意志是否自由。
  • 腦機接口神話當前,先要「去幻想」
    所謂的腦機接口技術(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l),就是一種實現人腦和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之間通信的系統。腦機接口系統通過在人腦和計算機之間建立直接的信息傳輸通道,實現大腦與外部世界的直接交互。
  • 陳根:腦機接口,一個關乎「人」的終極神話
    所謂的腦機接口技術(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l),就是一種實現人腦和計算機或其他設備之間通信的系統。腦機接口系統通過在人腦和計算機之間建立直接的信息傳輸通道,實現大腦與外部世界的直接交互。
  • 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無創部分不僅可以捕捉我們的腦信號,還可以通過對我們的手、腿以及肌肉釋放出來的信號進行解讀,實際上,我們每一個動作都是在大腦的指令下完成的,都可以從相應的腦電波中得到解讀;而有創的腦機接口,雖然難度和風險更大,但它的優勢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精準。對於那些有肢體殘缺的人,設備越精準,他們釋放的信號越能被理解。馬斯克之所以先在豬的大腦裡植入晶片,是為了下一步在人腦中做有創植入進行準備。
  • 像霍金一樣實現人腦思維對機器人的直接控制,腦機接口爆發還有多遠?
    那這臺輪椅是怎麼實現讓無法行動和說話的霍金和人類交流的呢?一、腦機接口研究進展到什麼程度?其實了解這個輪椅的大概知道背後正是腦機接口在賦能,那到底什麼是腦機接口,目前發展得怎麼樣,今日智能相對論就稍作總結。1、三次輪椅升級代表腦機接口的進步和飛躍。
  • 學什麼知識!我們未來靠腦機接口就夠了?
    想在火星退休,於是創立了SpaceX; 想開上電動跑車,於是搞出了特斯拉; 如果這些還是在科技和工程層面,那麼腦機接口就直接上升到了生物層面。 腦機接口,未來要將人的大腦裡植入晶片,實現人機互動,通過數據影響神經元,幫助我們存儲數據和處理信息。
  • 馬斯克和他發布的腦機接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Vidal首次提出了「腦機接口」的概念。腦電圖(EEG)被認為是大腦和計算機之間的第一個接口。90年代,美國神經外科醫師和發明家Phil Kennedy研發了「侵入式」人腦-計算機接口,即在大腦中植入線路並將其與電腦連接。2004年,Kennedy將電極植入一位年僅16歲因車禍導致腦幹中風的志願者的大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