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獠牙大家並不陌生,今天本文作者就說說有關獠牙的問題。
本文作者
獠牙常常與兇惡聯繫在一起,在現實環境中,確實發現一些野生動物生長一對獠牙,甚至家裡飼養多年公豬,也會長出一對獠牙。
獠牙 兇惡的象徵
獠牙是一些哺乳動物上頜骨或下頜骨上長出來的發育非常強壯的、沒有牙根的、不斷繼續生長的牙齒。這些牙齒遠遠伸出這些動物的顎。有些動物的獠牙是門齒,有些是犬齒,獠牙沒有確定的解剖學定義。
獠牙
一般高級哺乳動物中,以群居性食草動物的成年雄性動物長獠牙多見。不同動物獠牙的用處也不一樣。雄性動物中獠牙往往可以用來現實群體中的地位。它們也可以被用來抵禦肉食動物。
常見獠牙明顯的動物主要有如下幾種:
1、野豬:公野豬都有很大的獠牙,可以對人產生很大的傷害他們的力量非常大;性情兇暴,且不害怕任何動物,有人甚至看到一隻野豬在吃一隻剛剛被殺死的豹子。
野豬獠牙
2、疣豬:疣豬兩眼之下的皮膚,各長出一對大疣,因此得名。雄疣豬在吻部更長出另一對較小的疣,剛位於獠牙之上。它挖土取食時,這些疣可能有助於保護眼睛,還可使頭部看起來更大,因而成年疣豬的面貌更為猙獰。雄疣豬的上獠牙很大,有15至25吋長,而且向上及向外急彎。短而尖的下獠牙可當刀用。成年疣豬體色會有些許不同。除了背部長著一道灰色鬃毛及兩頰外,身上的毛都很稀疏。頭約佔身體的三分之一,且有兩對疣及獠牙,約15~25吋長。體重約75~100公斤。壽命約15年。
疣豬 獠牙
3、獐:的獠牙會動。在吃東西的時候,它們的獠牙會倒下來,免得吃吃吃的時候碰壞。但要是進入了戰鬥狀態,獠牙就會「嗖」的一下立起來。看到獠牙直立的獐,你就該知道它們已經做好戰個痛的準備了。
獐子
4、麝:俗稱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現存最原始的科,種類少,無角,雄性有發達獠牙。麝屬中有七個種,包括原麝、林麝、黑麝、喜馬拉雅麝、安徽麝(原被認為是林麝的亞種)、白腹麝(也常被稱為喜瑪拉雅麝)和克什米爾麝;另外馬麝是喜馬拉雅麝的亞種或同物異名。
麝
5、麂:俗稱麂子。比麝略大。成體體重16-25千克,體長75-115釐米。腿細而有力,善於跳躍,通稱「麂子」。雌雄均無角,雄性獠牙發達,尾短被短毛、四肢較寬。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黃色;夏毛細而較短,光潤而微帶紅棕色;腹毛略呈淡黃色;全身無斑紋。
麂子
6、鹿豚又稱豬鹿,偶蹄目豬科的動物,只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有些島嶼上。是世界上最為奇特的動物之一。 有4支獨特的長牙,其中下獠牙如野豬,傑出唇外,擋在雙眼前方;上獠牙從口腔中向上長,穿出臉部,在雙眼斜前方曲折向後。
鹿豚
7、大象:象牙狹義地說是雄性的象的獠牙,牙齒和獠牙本來是同樣的物質。牙齒是特別的、用來咀嚼的結構。獠牙是伸長的,伸出嘴唇的牙齒,它們從牙齒演化出來,一般作為防禦武器。
大象
本文作者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野生動物專家李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