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進化過程。有人說人用了上百萬年的時間,才進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然後又用了幾年的時間,變成了「宅男」「低頭族」。有人開玩笑說:這叫「反向進化」。人類現在朝哪個方向進化不好說,但有動物確實是因為人類,正在遭遇反向進化。
蔡健雅有首歌叫《被馴服的象》,說的是人在虛偽的社會裡掙扎,為了掌聲甘願做「被馴服的象」。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從未馴服過我,我只是在愛你的時候收起了獠牙。確實,在野性和馴服之間,大象也做出了權衡。
大象花了5000萬年的時間,從祖先,一條狗那麼大的體型,發展到現在,如同卡車一般的大小和體重。長長的象牙,就是公象的身份標誌。除了已經滅絕的猛獁象,據說象族還曾演變出獠牙長在下巴上的「恐象」,體型大小是人類的幾十倍。還有下巴和牙齒長得像鏟子的「鏟齒象」,以及上下都有獠牙的「四稜齒象」,它們都有共同的特徵,那就是有著誇張的獠牙。這些獠牙的作用除了打架就是吸引異性,特別是交配期,所以這是一種「擇偶式進化」。
但現在的象族,顯然長牙發生了改變,即便在野性的非洲,也很難再看到獠牙特別長的公象,這也是因為人類的影響。
「偷獵象牙」是大象進化史上遭遇過最嚴重的危機。在1900年的非洲,因偷獵現象嚴重,引起大象數量進入瓶頸效應,大象的基因多樣性減少,一些象牙特別長的公象容易被人類射殺,長象牙等於「高死亡率」,象牙較短的公象反而容易存活,這導致母象的「審美」發生變化。短牙公象更容易傳播基因。在現在的南非,98%的母象從出生起就沒有象牙,公象即便成年,象牙的雄偉程度也遠不及祖先。
大象用5000萬年進化而來的長牙,人類只用了100年,就改變了走勢。「反向進化」的還有馬。馬在地球上生活了數百萬年,它們用健壯的腿獲得速度與力量,它們與人類的關係十分密切。地球上的第一匹馬,體型只有小貓或者小狗那麼大。那時的始祖馬與恐龍生活在一起,體型越小越不容易被捕食,在恐龍滅絕之後,哺乳動物開始上位,馬從森林來到開闊的草原,更大的體型就更有優勢了。
細長、精瘦、輕量並且肌肉發達的馬腿,使它們奔跑速度極快。比起大象,馬更加是一種被人類馴服的動物,全世界除了非洲的斑馬,其它的馬都是被人類馴養。人類按照用途,讓不同品種的馬,有的耐寒,有的耐熱,有的速度更快,有的耐力更強。這其中還有一種寵物馬,個頭大小僅相當於一隻中型犬,這是人類為了降低危險性而培育出的侏儒馬,又稱為「矮馬」。
馬從數百萬年前,就朝著更大更壯的方向進化,人類的參與反而讓它們回到曾經的體型,這不也是一種「反向進化」嗎?而寵物犬則更是如此,與狼相比,它們退去了嗜血的本性,甚至可以消化澱粉,這種反向進化無不與人類息息相關。
以前說「虎父無犬子」這是常識,但現在「老虎爸爸也會生出病貓」,不行,你看有些動物園出生的小老虎連雞都怕,所以,人類對其他物種的影響力確實是大的,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積極發揮我們的影響力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美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