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會反向進化嗎?因為人類的出現,這種動物開始「反向進化」

2020-11-05 鍾銘聊科學

在生物學上,進化一旦開始就不會後退,然而有一些生物,卻因為人類的存在而開始「反向進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象。

大象的反向進化

大象的遠古祖先只是一個像狗那麼大的一種生物,在不斷的演化過程中,大象的體型變得越來越大,現如今已經成為了當今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

在體型變大的同時,大象也演化出了特有的象牙,雖然它們是食草動物,但是象牙能夠幫助它們抵禦天敵,以及在同性競爭中獲得優勢,因此該基因被它們保留了下來。在現如今的地球上,許多不同品種的大象都擁有象牙。

然而人類出現之後,大象的命運開始改變了。原本能夠幫助大象開疆擴土,能夠幫助它們求偶的象牙,竟然成為了它們被殺的理由。由於人們喜歡它們的象牙,所以在市場上人們高價流通。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人為了獲得大象的象牙,人們從古至今一直在獵殺大象,只為獲取它們的象牙。

在近代,雖然各國法律都出具了保護大象,禁止象牙買賣的法律,但由於非洲地區政權不穩,再加上當地的腐敗嚴重,導致一大批為了獲得利益的人鋌而走險,開始偷盜象牙,每年因為象牙被殺的大象數不勝數。

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的出現對大象產生了一次選擇,那就是擁有較大較長象牙的大象,都會被人們獵殺。

最初,在大象數量較多時,人們只會獵殺象牙較大的個體,比如:雄性個體。但隨著大象數量不斷減少,現如今人們只要遇到長有象牙的個體都會獵殺它們。這就導致擁有象牙的大象,死亡率出奇地高,擁有象牙的個體不再是優勢個體,反而是那些象牙較小,甚至沒有象牙的個體才能存活。

因此,一些在演化中丟失了象牙基因的個體被選擇了出來。在過去,莫三比克只有4%的大象沒有象牙,但現如今這裡有1/3的大象沒有象牙。如果偷獵不止的話,可能未來這裡的大象都將會沒有象牙。

當然,這其實並不是大象的「反向進化」,而是沒有象牙的個體能夠適應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進化。

瓶頸效應

可能很多人會說,既然大象沒有象牙也能生存,那麼大象沒有了象牙反而對它們是一件好事。其實並非如此。

我們知道,生物的演化是沒有方向的,大象之所以會有1/3的個體是無象牙個體,並不是這些個體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裡基因突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而是大量的有象牙個體被殺,使得空出一些生存環境。而原本4%的無象牙個體則成了優勢品種,它們通過交配,產下後代,其中沒有象牙的後代生存率更高,以至於它們最終繁衍壯大。

也就是說,大象的種群數量是先銳減,銳減之後的個體由於沒有象牙,所以更容易適應環境,因此又大量繁衍,這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瓶頸效應。

而這樣的結果導致的就是生物基因多樣性減少,不管它們有多少個體,不管它們種群數量分布範圍有多廣,只要生物基因多樣性減少,就意味著它們抵抗環境的能力變弱。

如果大象群體中爆發一場流行性疾病,由於大象的基因多樣性減少,這意味著它們之中很少有個體對該病毒免疫,以至於最終大象數量會大幅下降,最終滅絕。

這件事曾經在大麥克香蕉上發生過一次,大麥克香蕉是上個世紀的主流香蕉,比如今我們吃到的香蕉更好吃,在當時全球各地都有種植。然而,一場流行性疾病導致全球大麥克香蕉幾乎滅絕,以至於當時人們非常緊張:「我們還能再吃到香蕉嗎?」。

直到現在,大麥克香蕉都沒有恢復過來,只有一些原始的地方才保留革命火種,而其他地方的大麥克香蕉已經滅絕,現如今我們吃到的香蕉都是華蕉。

大象象牙對自然界的作用

雖然大象沒有象牙也能生存,但如果沒有象牙,當地的動物們可能就要遭殃了。

首先,大象象牙能夠幫助它們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樹木,以便在森林中開闢一條道路,供森林中的動物們使用。另外,當地的一種蜥蜴就生活在被大象粗暴對待的樹木中,如果大象沒了象牙,可能這種蜥蜴的生存也會受到影響。

在乾旱季節,大象可以用自己的象牙在乾涸的河床上挖掘水源,如果沒有象牙,它們在旱季的生存率可能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大象可以用象牙剝樹皮,沒有了象牙之後,這些大象可能會更換食譜。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對當地環境會有什麼影響,但專家介紹說,如果大象的行為發生改變,整個生態系統也將會隨之發生改變。

因此,我們要做的並不是讓大象不長出象牙,而是儘可能保護它們,保護它們完整的形態。

相關焦點

  • 連達爾文都沒有意識到,因為人類的幹預,許多動物開始反向進化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最初就源於達爾文先生的進化論。進化論指的是大自然的各種生命趨利避害,朝著適應生存環境的方向進化,優勝劣汰讓許多動物最終滅絕,讓人類更加強大,最終主宰了這個世界。但是連達爾文都沒有意識到,因為人類的幹預,許多動物開始反向進化。
  • 退去獠牙體型縮小,為什麼有的動物開始了反向進化?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種生物,都經歷了十分漫長的進化過程。有人說人用了上百萬年的時間,才進化出直立行走的能力;然後又用了幾年的時間,變成了「宅男」「低頭族」。有人開玩笑說:這叫「反向進化」。人類現在朝哪個方向進化不好說,但有動物確實是因為人類,正在遭遇反向進化。
  • 孔雀反向進化?漂亮的尾羽對生存毫無幫助,那它為什麼要進化出來
    導語: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是目前全人類的主流觀念,進化論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而發生演化,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存活。其實達爾文在提出進化論的說法後,他自己也有些鬱悶。那就是進化論中有一個嚴重的漏洞,他一直想不通,為什麼雄孔雀會進化出華而不實的漂亮尾羽?雄孔雀的尾羽漂亮歸漂亮,但卻不能為它帶來一點生存幫助,甚至因為鮮豔醒目的模樣,很容易吸引天敵,帶來殺生之禍。
  • 被迫的進化:因為人類的影響,而不得不發生進化的5種動物
    為了能夠應對殘酷的自然環境,地球上的生物一直都在不斷進化著,人類也不例外。只不過,人類通過進化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人類創造了社會文明,這是其他生物所無法做到的。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正是人類的過於強大,卻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其它生物。一些生物因為人類而滅絕,還有一些生物則為了能夠在人類的影響下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進行自我進化。
  • 生物進化為什麼會出現自然選擇
    科學猜想文集(288)生物進化為什麼會出現自然選擇「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中的神奇現象。隨機性的選擇具有絕對的片面性,其結果是要麼全選,要麼全不選,而這兩個極端結果在自然選擇中並沒有出現,因而,自然選擇中的隨機性與非方向性是不能成立的。生物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選擇,應視為非目的性的、千差百別的演化,這種演化在一個固定環境內所發生的自然選擇,其結果是全選或全不選。然而,生物演化明顯的呈現出有方向性的進化,例如:低等生物的循環系統逐漸擴大完善,並生長出低等的心臟。
  • 生物進化為什麼會出現自然選擇?
    隨機性的選擇具有絕對的片面性,其結果是要麼全選,要麼全不選,而這兩個極端結果在自然選擇中並沒有出現,因而,自然選擇中的隨機性與非方向性是不能成立的。生物沒有方向性的隨機性選擇,應視為非目的性的、千差百別的演化,這種演化在一個固定環境內所發生的自然選擇,其結果是全選或全不選。然而,生物演化明顯的呈現出有方向性的進化,例如:低等生物的循環系統逐漸擴大完善,並生長出低等的心臟。
  • 人類由食肉動物進化而來,但在1萬年前,人類進化開始「倒退」
    所以它們的大腦容量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不能如人類祖先一樣進化。因此,吃肉造就人類並不是一句空話。  02人類什麼時候變成食肉動物?  那早期人類什麼時候開始吃肉呢?可能是在340萬年前左右,考古學家在動物肋骨化石上發現了石頭留下的切痕,相信應該是早期人類開發的石制工具所留下的,甚至開始撿食食肉動物吃剩肉以及腐肉等等。但真正讓肉類食物成飲食主要部分是在大約260萬—250萬年前,人類開始狩獵了。
  • 難以逃脫的進化論定律:現代人類曾與其他類人動物雜交
    最新研究顯示,現代人類曾與其他類人動物廣泛「有染」。(資料圖片)科學界已經證實,在人類進化歷史上,進化得較為先進的現代人類曾廣泛地與尚處於進化前期的穴居人雜交。美國《大西洋月刊》9月6日刊登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教授麥可•哈默的最新研究論文,該論文指出,除了穴居人,現代人類很有可能還與人類進化前期的直立人、能人等多種其他類人動物有著廣泛且頻繁的雜交行為。
  • 受到現代科技的影響,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子?你能接受嗎?
    ,科技的越來越發達,讓很多人不禁感嘆,正是因為科技的出現,才改變了人類的進化歷程,嚴重幹擾了人類進化歷史,在這個過程中大家紛紛開始猜測,未來人類會變成什麼樣呢?  早期地球並沒有出現任何生命,大約在20億年前生命開始加速進化,從看不到的微生物,一直慢慢進化出動物和植物,大約在寒武紀時期生命爆發,這一路走來生命的進化歷程,已經有40億年的時間。
  • 人類是進化而來的嗎?如果是,其它靈長類動物是否也能擁有智慧?
    人類作為地球上眾多物種之中的一個,顯著區別於其它任何一種生物,人類擁有其它動物都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智慧和意識。而其它動物只有本能,並不具備複雜的思維和意識。是什麼力量讓人類進化到如此程度?人類真的是進化而來的嗎?對於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任何科學家能夠給出一個肯定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證據。
  • 地球上面,誕生了上百萬種生物,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
    地球上面,誕生了上百萬種生物,為什麼沒有進化出三棲動物?目前,全世界的除了植物之外,動物其實只有兩個主要的分類,那就是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當然,無脊椎動物佔據了絕不大部分的數量,達到了130多萬種,而我們人類這樣的脊椎動物,其實不到5萬種,所以就種類的多少來說,脊椎動物是遠遠無法和無脊椎動物相提並論的,但是,脊椎動物卻代表了進化的反向,世界上的主要掠食動物,基本上都是脊椎動物,而且脊椎動物的種類雖然少,但是數量卻極其龐大。
  • 人類用自身的力量,是否可以改變動物的進化!
    但現在,人類活動導致了另一種「進化」,即越小越弱,生存能力越強。人類捕獵行為對動物的影響經常釣魚的人知道,釣大魚,把小魚扔回水中,可以保持魚的數量。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使許多物種迅速經歷另一次進化——有些物種為了生存而變得越來越弱小。
  • 人類的進化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未來還會繼續下去嗎?
    科技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在19世紀中葉,達爾文創立了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解抄釋,推翻了特創論等唯心主義形上學在生物學中的統治地位,使生物學發生了一個革命變革。達爾文進化論的出現,讓人們明白了,原來生命的核心法則就是進化。
  • 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幾乎所有動物都有的,攻擊性器官?
    導語: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幾乎所有動物都有的,攻擊性器官?如果讓你去跟獵豹比賽奔跑,你覺得的誰會拔得頭籌,有人說獵豹的奔跑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據了解可以達到120公裡每小時,但是你知道嗎?獵豹這種爆發性的奔跑卻只能堅持幾百米,所以說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如果比賽短跑,人類是絕對跑不過獵豹的,但是如果長期跋涉,勻速前進,獵豹就不是人類的對手了。那麼問題來了,在自然界,很多動物為了生殖繁衍下去進化出了很多攻擊性的器官,讓它們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更有利的條件,比如獵豹的奔跑速度可以讓它極快的追趕食物,並且捕殺,而人類卻沒有,為什麼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沒有出現攻擊性的器官呢?
  • 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幾乎所有動物都有的攻擊性器官?
    導語:為什麼人類沒有進化出,幾乎所有動物都有的,攻擊性器官?,讓它們競爭的過程中獲得更有利的條件,比如獵豹的奔跑速度可以讓它極快的追趕食物,並且捕殺,而人類卻沒有,為什麼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沒有出現攻擊性的器官呢?
  • 進化論:人類不過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神創造了人類,還是人類創造了神話作為人類,現在我們終於理清的自己的家世,我們找到了一些遠親和近親,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不會顯得太孤單(雖然我們的近親已經死掉了,不過我們可以研究化石緬懷他們)。但我們對自己身世的疑惑依然沒有削減,人們時常會思考「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呢?」「人類的起源是什麼樣的呢?」
  • 澳洲野貓泛濫,且沒有天敵,未來會進化成大型動物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澳大利亞是一個非常奇特的地方,因為澳洲本身就是一個大島,因此這裡的生態環境相對封閉而且脆弱。在澳大利亞漫長的歷史中,其實整個生態已經變得非常平衡,但當人類第一次踏足這裡的時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因為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外來物種,這些外來物種很快適應了澳大利亞安逸的自然環境。因為這裡沒有天敵而且食物豐富,所以澳大利亞的許多野生動物都已經泛濫了,其中有一種就是澳大利亞野貓。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知道了生態圈中的物競天擇,但對野貓來說,澳大利亞就像是天堂一樣。
  •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人類進化是騙局嗎?
    進化論誤導了整個人類 很多人看著周圍的動物可能會有一些自豪感,畢竟人類現在成為了高級動物,甚至於可以主導著地球。但是有人開始對進化論抱著懷疑,很多人甚至於重新開始研究起了人類進化發展歷史。
  • 選擇食用野生動物,是人類百萬年進化過程中的「退化」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的進化,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身體會先我們一步做出選擇,有些時候,生物的進化可能並不正確,無法很好地去適應自然環境,甚至是做出一些錯誤的進化,導致這種生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小時,正確進化,並且可以遺傳下來的例子少之又少。那麼,人類身上是否有一些不好的例子呢?
  • 地球大多數動物,進化出保護自己的攻擊性器官,為什麼人類沒有?
    生物的特殊能力一些體型比較大的動物,像老虎和獅子,它們更是進化出了非常鋒利的爪牙和強健的體魄,這些動物都是非常危險的,如果赤手空拳的人站在它們面前,很明顯是處於弱勢狀態的。被咬的傷口如果不立刻進行處理,很有可能會失血而亡,也有可能會患上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