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應對殘酷的自然環境,地球上的生物一直都在不斷進化著,人類也不例外。只不過,人類通過進化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人類創造了社會文明,這是其他生物所無法做到的。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正是人類的過於強大,卻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其它生物。一些生物因為人類而滅絕,還有一些生物則為了能夠在人類的影響下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進行自我進化。在今天的文中,我們就要和你談談,因為人類的影響,而不得不發生進化的5種動物。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清晨醒來以後,感覺自己全身出現了紅腫。而這一切可能就是床蝨或者臭蟲所為。毫無疑問,這是令人感到討厭的動物,它會附著在人類皮膚上進行吸血。家中的床、沙發、衣服等柔軟的地方都是它們可以隱藏的地方。更為糟糕的是,這種討人厭的昆蟲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加。因為它們為了應對人類的殺害而發生了進化。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的研究發現,紐約的臭蟲數量增加了250倍,它比佛羅裡達州的臭蟲更能夠抵抗農藥。這是因為它們控制神經細胞彈性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它們會產生較高水平的酶從而清除毒素。
科迪亞克棕熊有時也叫阿拉斯加棕熊,是如今現存的最大的熊類之一,已知地球上最大的科迪亞克棕熊體重超過了680公斤,事實上,它如今的體型要比過去更小許多。1990年,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在道格拉斯·查德威克的撰文中指出,科迪亞克棕熊的平均體型在逐年縮小。科迪亞克棕熊原產於阿拉斯加的一些偏遠島嶼,那麼造成如今它們體型變小的原因是什麼呢?事實上造成它們如此進化的原因顯然就在於人類,特別是獵人。曾經的獵人會為了私人狩獵行為而花費2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3.9萬美元。竟然付出了如此大的金額,獵人們自然會想要獲得更大的收穫了。因此,獵人們更多的獵殺了體型更大的棕熊,而留下較小的棕熊。如此一來,留下的棕熊通常擁有更為小型化的基因。這也導致其後代的體型也越來越小。
狗可能是受到人類直接幹預的最著名的例子了,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有大量的狗狗品種都是人類培育的。它們曾經是可以長到1.8米長,重達54公斤的狼,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控制著其繁殖的要素,培育出許多適用於不同領域的犬種。數百年來,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犬種。以前,大多數培育的犬種都有特定的用途,最初的貴賓甚至擁有強悍的嘴巴,可以用來幫助打獵;18世紀的時候,甚至還有耐力超強可以跟隨馬車奔跑的斑點狗,而這是財富的象徵;而鬥牛犬的出現則是為了幫助農場主控制牲畜。隨著對狗的勞動力的依賴的下降,以陪伴人類,供人類娛樂為主要目的犬種開始大量出現。例如,吉娃娃和博美以其特別小巧的身材出現。但是這樣的培育也為犬類帶來了許多健康問題。一些類型的犬種天生就帶有一些缺陷,並且也更容易生病。
與狗不同,所有的動物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夠慢慢進化,像蜥蜴這樣的動物的適應力要相對更強許多。它們繁殖的速率也可以做到很快,因此進化的速度也會更快,在30至40年的時間裡,它們就可以完成100代的繁殖。
也在這40年的時間裡,它們需要做的就是適應環境的變化,例如,為了面對比樹皮更多的混凝土和玻璃,蜥蜴的腿開始變長,附著力也增強了。這就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人類的建築物中更加自如的行動。
一些鳥類會生活在人類的社會,這是它們的自然選擇。通常,以城市為中心的鳥類,它們會出現在公園等綠色空間,它們需要與交通噪音相互競爭。一項研究發現,美國華盛頓特區公園所發現的鳥類為了與人類文明的噪音競爭,從而改變了發出叫聲的方式。城市鳥類開始在較小的帶寬上以較短的脈衝歌唱,並且它們的頻率變化也較小。
對該地區的更多研究表明,城市鳥類與被囚禁並暴露在大音量環境中的那些鳥類,並沒能出現相同的效果。這意味著無法在實驗中重新創建同樣的效果。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鳥類的廣泛轉移和對特定問題的反應等變化。
關於這些動物的進化,哪一個最讓你為之震驚呢?
編輯|安迪
集集屋|集天下奇聞趣事,集世間精彩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