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的進化:因為人類的影響,而不得不發生進化的5種動物

2020-08-18 集集屋

為了能夠應對殘酷的自然環境,地球上的生物一直都在不斷進化著,人類也不例外。只不過,人類通過進化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存在,人類創造了社會文明,這是其他生物所無法做到的。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正是人類的過於強大,卻在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著其它生物。一些生物因為人類而滅絕,還有一些生物則為了能夠在人類的影響下生存下去,而不得不進行自我進化。在今天的文中,我們就要和你談談,因為人類的影響,而不得不發生進化的5種動物。

1、臭蟲:進化得可以抵抗農藥

你有沒有試過,當你清晨醒來以後,感覺自己全身出現了紅腫。而這一切可能就是床蝨或者臭蟲所為。毫無疑問,這是令人感到討厭的動物,它會附著在人類皮膚上進行吸血。家中的床、沙發、衣服等柔軟的地方都是它們可以隱藏的地方。更為糟糕的是,這種討人厭的昆蟲的數量不僅沒有減少,反而還在增加。因為它們為了應對人類的殺害而發生了進化。美國麻薩諸塞大學的研究發現,紐約的臭蟲數量增加了250倍,它比佛羅裡達州的臭蟲更能夠抵抗農藥。這是因為它們控制神經細胞彈性的基因發生了變化,這意味著它們會產生較高水平的酶從而清除毒素。

2、科迪亞克棕熊:變得越來越小

科迪亞克棕熊有時也叫阿拉斯加棕熊,是如今現存的最大的熊類之一,已知地球上最大的科迪亞克棕熊體重超過了680公斤,事實上,它如今的體型要比過去更小許多。1990年,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在道格拉斯·查德威克的撰文中指出,科迪亞克棕熊的平均體型在逐年縮小。科迪亞克棕熊原產於阿拉斯加的一些偏遠島嶼,那麼造成如今它們體型變小的原因是什麼呢?事實上造成它們如此進化的原因顯然就在於人類,特別是獵人。曾經的獵人會為了私人狩獵行為而花費2萬美元,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3.9萬美元。竟然付出了如此大的金額,獵人們自然會想要獲得更大的收穫了。因此,獵人們更多的獵殺了體型更大的棕熊,而留下較小的棕熊。如此一來,留下的棕熊通常擁有更為小型化的基因。這也導致其後代的體型也越來越小。

3、狗:大量人工培育不同種類

狗可能是受到人類直接幹預的最著名的例子了,它們是人類的好朋友。但有大量的狗狗品種都是人類培育的。它們曾經是可以長到1.8米長,重達54公斤的狼,幾個世紀以來,人類控制著其繁殖的要素,培育出許多適用於不同領域的犬種。數百年來,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犬種。以前,大多數培育的犬種都有特定的用途,最初的貴賓甚至擁有強悍的嘴巴,可以用來幫助打獵;18世紀的時候,甚至還有耐力超強可以跟隨馬車奔跑的斑點狗,而這是財富的象徵;而鬥牛犬的出現則是為了幫助農場主控制牲畜。隨著對狗的勞動力的依賴的下降,以陪伴人類,供人類娛樂為主要目的犬種開始大量出現。例如,吉娃娃和博美以其特別小巧的身材出現。但是這樣的培育也為犬類帶來了許多健康問題。一些類型的犬種天生就帶有一些缺陷,並且也更容易生病。

4、蜥蜴:腿變長,腳的附著能力變強

與狗不同,所有的動物都需要數百年的時間才能夠慢慢進化,像蜥蜴這樣的動物的適應力要相對更強許多。它們繁殖的速率也可以做到很快,因此進化的速度也會更快,在30至40年的時間裡,它們就可以完成100代的繁殖。

也在這40年的時間裡,它們需要做的就是適應環境的變化,例如,為了面對比樹皮更多的混凝土和玻璃,蜥蜴的腿開始變長,附著力也增強了。這就意味著它們可以在人類的建築物中更加自如的行動。

5、城市鳥:改變發出聲音的方式

一些鳥類會生活在人類的社會,這是它們的自然選擇。通常,以城市為中心的鳥類,它們會出現在公園等綠色空間,它們需要與交通噪音相互競爭。一項研究發現,美國華盛頓特區公園所發現的鳥類為了與人類文明的噪音競爭,從而改變了發出叫聲的方式。城市鳥類開始在較小的帶寬上以較短的脈衝歌唱,並且它們的頻率變化也較小。

對該地區的更多研究表明,城市鳥類與被囚禁並暴露在大音量環境中的那些鳥類,並沒能出現相同的效果。這意味著無法在實驗中重新創建同樣的效果。此外,科學家們還發現鳥類的廣泛轉移和對特定問題的反應等變化。

關於這些動物的進化,哪一個最讓你為之震驚呢?

​編輯|安迪

集集屋|集天下奇聞趣事,集世間精彩萬象

相關焦點

  • 人類起源系列2:論百萬年前超新星大爆發對人類進化的影響
    註:超新星爆發想像圖關於人類進化的誘因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講到自然選擇,認為生物是逐漸進化的過程:過度繁殖、生存鬥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這些是通過對自然界生物演化過程的分析,得出的結論。那麼,人類進化史上有哪些重要的「選擇」 ,使我們一步步的成為地球霸主呢?一個是從樹上到地面,一個是開始有目的的製作工具。
  • 動物會反向進化嗎?因為人類的出現,這種動物開始「反向進化」
    在生物學上,進化一旦開始就不會後退,然而有一些生物,卻因為人類的存在而開始「反向進化」。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大象。當然,這其實並不是大象的「反向進化」,而是沒有象牙的個體能夠適應環境,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一種進化。
  • 是人類停止了進化,還是進化速度緩慢到我們感受不到?
    雖然我們都讀過達爾文的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進化是怎麼發生的。實際上,進化論並不是達爾文拍著腦袋想出來的,而是他通過嚴謹的科學求證得出來的。達爾文在小獵犬號上待了5年,在此期間他隨著船隻前往了世界各地,並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發現了一些鳥喙完全不同的鳥類。
  • 人類的祖先從老鼠進化到猿猴?|人類進化史5:直立為人
    小行星為小型哺乳動物掃清了障礙,它清除了原本體型龐大的食肉動物,為人類祖先的成長提供了生態空間。災難過後,剛出洞穴6400年前,我們的祖先從老鼠進化成了身長不過15釐米的猴型動物,最初他們以昆蟲為食,這不足於滿足我們的需求
  • 人類用自身的力量,是否可以改變動物的進化!
    但現在,人類活動導致了另一種「進化」,即越小越弱,生存能力越強。人類捕獵行為對動物的影響經常釣魚的人知道,釣大魚,把小魚扔回水中,可以保持魚的數量。但真的是這樣嗎?事實上,人類在不知不覺中使許多物種迅速經歷另一次進化——有些物種為了生存而變得越來越弱小。
  • 人類在未來世界可能發生的8種進化
    將來會傳給我們的孩子,今天,【全球不可思議】帶您了解我們從未想到的,而正在發生的人類進化與變化。飲食集中在水果和蔬菜上,對此具有深遠的影響。剖宮產的增加可能導致女性身體的進化。導致骨骼缺乏力量並變的薄弱,直到一個人的體重減輕並且不健康,為了避免這樣的問題,科學家建議每天定期運動5.一種新的血型即將出現。
  • 人類一開始就喜歡吃肉?科學家: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迫的
    科學家認為事實上可能並不是這樣的,而很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當時的情況逼迫的。因為科學家從挖掘的一塊遠古人類骨頭化石中,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這是一塊在上世紀70年代發現的化石,他們通過放射性鑑年法測量後,估計這塊化石的歷史大約有170萬年,這塊化石的外表看起來非常古怪,從側面看非常厚,可能是在死前經歷骨挫傷而造成內部出血。
  • 人類由食肉動物進化而來,但在1萬年前,人類進化開始「倒退」
    而這2種脂肪酸分別存在肉和魚脂肪中,在植物中含量很少。所以它們的大腦容量一直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不能如人類祖先一樣進化。因此,吃肉造就人類並不是一句空話。  02人類什麼時候變成食肉動物?因為盲腸的原本作用是分解植物纖維食物的,所以當肉類食物變主食後,盲腸閒置退化,進化出更長的小腸更有效率去消化肉類的脂質。
  • 進化論遭到質疑,人類真的是從猴子進化的嗎?
    ,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係佔有主要地位,一個生物被迫進化,主要是因為它的天敵或者它的食物進化了,為了讓自己更好的生存,於是被迫進化,比如羚羊為了不讓自己被獵豹捕捉,就必須跑得更快,而獵豹為了不讓自己餓死,也進化得讓自己變得更快,這種關係被範瓦倫稱為「協同進化&39;太挑食&39;奔跑&39;,和「紅皇后假說
  • 人類,是否依舊在進化中?劍橋專家:進化永遠不會真正停止
    作為一個統治著現今地球的物種,他的曾經的進化史,總讓人驚嘆不已,這已成為事實。已經作為食物鏈的最頂端掠食者,人類俯視的藍色星球其他物種,似乎不再擔憂其他動物與我們搶食。也有人會擔憂:人類,是否已失去了進化的動力?或者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大自然進化法則,不再適用於我們人類了?
  • 人類終將進化,十萬年後進化成這5種形態,你最嚮往那種?
    未來,藉助科學技術,幾乎所有人類都可以實現自動化,因此體育活動將減少,肢體自然退化。但不幸的是,這種幻想似乎很合乎邏輯,但其基本思想仍然是「用進廢退理論」,並且該理論已通過長期研究得到證明,並且不會影響生物學的發展,並且在生物學進化中起決定性作用。只有自然選擇。
  • 人類通過進化而來,同時也有醜和美,未來人們進化結果會怎麼樣?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有著數百萬種以上的生物,而在眾多的生物當中,只有人類這一支智慧生命。從遠古時期,人類其實已經在研究探討人類的起源,那個時候的人們也想搞明白,人類到底是如何來的?於是出現了不少的遠古神話故事,比如我國的女媧造人,認為人類是由神創造的。可是隨著人類的不斷發展,數百年前我們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讓人們開始重新思考生命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
  • 人類進化史
    人類進化史?人類從類 人進化到人類的標準就是文 明的誕生,刨除神話故 事等不可考證的依據。原始 社會 奴隸社會 封建社會(遊牧民族封建化,參見查理曼大帝 ,遼國定都)現代社會之中發生變革、融合。說到底就是人類相對與大自然的認識自然與改變自然的能力,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變化,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相輔相成。從技術進步的角度來講,人類社會發展是爆炸式的。
  • 直立人進化為至少6種人類,為什麼最後只剩下人類的祖先智人?
    簡單原始生命經過不斷的進化演化,生命種類越來越多,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直到哺乳動物的出現,又經過漫長的進化有了人類的誕生。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現代人類的祖先是10萬年前的智人。而在智人那個時代,地球上並不是只有智人這一個人種,還有其他從直立人進化而來的丹尼索瓦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和西布蘭諾人等至少6種人類。
  • 進化論被推翻?諸多疑點模糊了人類起源之說,人類究竟從何而來?
    它論證了兩個問題:第一,物種是可變的,生物是進化的。第二,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動力。歸納起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不得不說,達爾文的這套學說,奠定了進化生物學的基礎,還闡述了人類是由動物進化而來的依據。在後來的歲月中,經過無數的科學家不斷的完善、佐證,更加堅定了進化論在生物學中的地位。
  • 進化論:人類不過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
    雖然在歷史上,我們人類一直認為自己和其他動物有所不同,仿佛整個科就只有自己,不,準確的說有些人認為將人類和其他動物放到一起進行分類都是不對的。他們自以為是造物的極致,以為人類和整個動物界都不在一個層次上的。於是,當達爾文提出智人也不過是另外一種動物的時候,他們便大發雷霆。甚至即使到了今天,還有人不願這麼相信,他們瘋狂的詛咒、不斷地抨擊著進化論。
  • 人類與動物在進化的方向上做出不合選擇的原因
    人類與動物在進化的方向上做出不合選擇的原因對於所有的動物而言,在進化的過程中由於攝入的能量有限,動物們需要在身體的重量和腦子的重量之間做出選擇,從適應性的角度來看,所有的動物們都期盼著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神經系統,尤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大腦,能夠更好地幫助它們判斷天氣,判斷方位
  • 《生物的演化:進化》第三章 攻佔陸海空—動物的進化
    現在已知最早的脊椎動物出現於距今4.5億年前的奧陶紀,當然只是些零星殘破的骨片,到距今4億年前的志留紀時才開始有比較完好的化石,而到距今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時化石就更豐富了。不過,這些最早脊椎動物的身體雖呈魚形,但實則和真正的魚類大相逕庭,因為首先它們沒有上、下頜,只有一個漏鬥式的口,不會主動捕食,而頜的出現,是脊椎動物進化史中第一次重大的「革命」,因為從此它們便可主動捕食了。
  • 未來人類會進化成什麼樣?科學家:可能會成為這5種形態!
    在未來,人類有可能進化成這5種形態,你喜歡哪一種呢?在宇宙當中並沒有任何的事物是永恆的,在你從地球上出現的那一瞬間,就已經預示著在未來某一天會從地球上消亡,人類作為地球上的一個生物種類,也逃不過這個命運。
  • 人類未來還會進化嗎?看看100萬年後的模擬圖,令人承受不住!
    100萬年後的人類,究竟是進化還是退化?科學家公布模擬圖!每個生物生活在地球上,就該遵循大自然界中的法則。很多生物為了適應環境,只能被迫改變自己的身體機能,如果不這樣做,它們隨時隨地都有滅絕的可能性。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人類是眾多生物中最特殊的高等生命體,這是毋庸置疑的,僅花了幾百萬年的時間,就成為了高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