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的進化,為了適應自然環境,身體會先我們一步做出選擇,有些時候,生物的進化可能並不正確,無法很好地去適應自然環境,甚至是做出一些錯誤的進化,導致這種生物在歷史的長河中小時,正確進化,並且可以遺傳下來的例子少之又少。那麼,人類身上是否有一些不好的例子呢?
人類和普通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會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自己的行為,甚至一些時候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做出錯誤的行為,最近帶來了很大影響的新型肺炎,就是因為一些人食用「野味」,這樣的行為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好是壞?
首先,食用野生動物對人類有什麼幫助嗎?現實告訴我們,野生動物並沒有藥用效果,反而會給我們帶來疾病,大多數野生動物身上都有寄生蟲,還有很多傳染病毒都會給人類帶來很大的危害,可是仍然會有一些人選擇食用野生動物,從宏觀來看,這對於人類族群來說,就是一種「退化」。
自然界中,野生動物擁有自己的生態系統,貿然去打破生態鏈,肯定會帶來不良的影響,蝙蝠身上攜帶著大量的冠狀病毒,但是因為蝙蝠的體溫高,這些病毒並不能給它們帶來影響,而果子狸會捕食蝙蝠,成為病毒的宿主,如果人類不去接觸果子狸,自然就不會患病。
從人類的歷史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的食譜幾乎是固定的,經常食用的動物從古到今,經過了無數的篩選和培育,可以說人類飼養的動物在人為的選擇下,也在不斷進化,這些動物不用面對自然選擇,不會因為缺乏運動和食物淘汰,只需要滿足人類的需求就可以不斷的繁衍,對於人類和這些動物來說都是一種「進化」。
自然界中,很多動物都存在共生或者是寄生的的關係,這是一種生存的手段,我們可以輕鬆地舉出一些例子,人類的進化和科學發展,在不斷的擠壓著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大量的動物秘訣,同時有大量的野生動物試圖去適應城市中的生活,我們無法判斷這會給人類的未來帶來什麼影響,目前可以看出來的是,人類在緩慢地改變著整個地球。
食用野生動物,只能滿足一些人的虛榮心,卻會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很大的影響,這樣的行為難道不能被稱為是「退步」甚至是「退化」嗎?人類的第一批祖先在原始社會,掌握火焰並且懂得烹飪食物的過程付出了多少的困難是我們難以想像的,並且馴養動物,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這些都代表著人類進入文明,擺脫了野獸的身份。
人類族群不斷繁衍,總有一些事情在引起了嚴重的後果才被我們重視,或許針對野生動物,人類需要作出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