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陽「出發」!中國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器,能全面監控太陽

2020-12-08 騰訊網

地球為何會出現生命?現代科學研究發現,地球上的一切,都與太陽息息相關。太陽不僅讓地球擁有適宜的溫度、液態水和生命,同時也掌控著整個太陽系,特別是太陽的磁場,它直接影響到太陽的能量釋放和活動爆發,更是關係到人類和地球的安危。

什麼是太陽磁場?

簡單來說,就是分布於太陽和行星際空間的磁場,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的磁場是可以一直延伸到冥王星之外的。

其中集中在太陽活動區附近的磁場為整體磁場,它主宰著太陽風,它會讓太陽表面形成每秒數百公裡的外射帶電粒子流。

在地球上,科學家們將這種現象稱作「太陽風」,當它爆發的時候,雖然會讓地球出現美麗的極光,但是同時也幹擾地球的通信設備,各類人造天體、太空活動的太空人等,也都可能會被摧毀或者是喪命。

舉個例子來說,在198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曾經發生過一次大面積停電的事故,這場事故也波及到北美大部分地區,受到影響的居民多達數百萬人。

那麼,是什麼導致事故的發生呢?科學家們發現,是因為當時太陽表面爆發了一場非常可怕的太陽風暴,直接導致北美地區的電力系統崩潰。

如今,人類進入到21世紀,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本世紀人類已經開始逐漸將太空探索的目光,轉移到建造太空基地、太空工廠,甚至是太空移民身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就需要對太陽的了解更深入,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很多事故的發生。

中國將發射首顆太陽探測衛星

研究發現,太陽風暴和太陽磁場息息相關,而太陽磁場最可怕的地方,則來自於太陽的日冕層。如此看來,最終探測太陽、揭秘太陽的關鍵,就在太陽的日冕層之上了。

前段時間,來自中國的科學家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2篇有關太陽日冕層的論文,在論文中,科學家們通過最新的「磁震法」,成功對太陽日冕層中的磁場進行了測量,這也是人類首次,為研究太陽日冕磁場,提供了新的測量方法。

不過,這對於研究太陽來說,仍然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想要徹底揭秘太陽,還需要建造更大口徑的日冕儀,從而獲得更加精準的觀測數據,才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研究太陽。

此外,發射太陽探測器,也成為了揭秘太陽的關鍵。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今天,人類一共發射了10顆太陽探測衛星,不過,其中並沒有一顆是屬於中國的。

根據介紹,2022年前後,中國第一顆太陽探測衛星將正式發射,它將儘可能去縮小我國和發達國家之間,在太陽探測領域的差距,同時,也可以為人類揭秘太陽,做出更多的貢獻,一起拭目以待吧!

相關焦點

  • 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間有何種聯繫?歐航局也將發射太陽探測器
    人類也發射了幾個太陽探測器探測太陽,而目前為止,仍在運行的是現在最先進的帕克太陽探測器,通過帕克探測器所得的數據,人類揭開了太陽耀斑(恆星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的關係。這也不難看出,太陽耀斑與宇宙輻射之間,存在著共生不共滅的聯繫。歐航局將發射太陽探測器,對太陽的大氣層,風和磁場進行進一步研究當然,除了研究太陽磁暴與宇宙輻射之外,太陽眾多秘密之中,讓科學家們垂涎的也還有太陽大氣層,恆星風與磁場,所以歐航局製造了人類的又一個太陽探測器,準備去揭開太陽的更多秘密。
  • 歐洲航天局將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或揭開太陽神秘面紗
    2月7日,據外媒報導,歐洲航天局將於本周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太陽軌道探測器。 報導中指出,該飛行器是與美國宇航局聯合開發的,預計將為科學家帶前所未有的來有關太陽大氣、風以及磁場的信息。同時,它還將首次獲得一些恆星的未知極地的圖像。
  • 人類又一太陽探測器出發!將帶我們換個角度看太陽
    而對於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來說,他們的願望就是能把太陽的上下左右、裡裡外外全都看清,好徹底地理解給予我們光和熱的這顆恆星。然而,自古至今,人類觀察太陽的視角卻始終被局限在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從未能對太陽的南北兩極進行細緻的觀測。
  • 美國宇航局將首次發射探測器「觸摸」太陽
    供圖:NASA/SDO撰文:Rachel Hartigan Shea迄今為止,美國宇航局完成了許多壯舉,他們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向星際空間發射的第一顆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然而,他們還沒有向太陽發射過探測器。原因何在?當然是太陽太過炙熱了。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5500℃,但其外層大氣日冕的溫度則能飆升到大約177萬℃。
  • NASA發射太陽探測器,人類文明離太陽最近的1次,113萬人「同行」
    NASA發射太陽探測器,人類文明離太陽最近的1次,113萬人「同行」人類一直都在探測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和地球的衛星月球,對於我們賴以生存的光與熱之源的太陽卻只可遠觀,這是因為太陽的溫度非常的高,表面溫度有5500攝氏度,而中心溫度更是高達1500
  • 人類發射的深空探測器都是背著太陽走的嗎?
    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核心的大轉盤,轉盤的面就是黃道面。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和若干顆矮行星、幾百顆衛星和無數的小行星、彗星等小天體,這些天體都是在黃道面上下各自軌道圍繞著太陽公轉。八大行星從太陽最近算起,我們地球排在老三位置,最靠近太陽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
  • 人類又一太陽探測器出發,帶我們換個角度看太陽
    而對於太陽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來說,他們的願望就是能把太陽的上下左右、裡裡外外全都看清,好徹底地理解給予我們光和熱的這顆恆星。然而,自古至今,人類觀察太陽的視角卻始終被局限在地球公轉軌道所在的平面上,從未能對太陽的南北兩極進行細緻的觀測。更撩動科學家心弦的是,太陽的南北兩極發生的事,對太陽如何影響太空飛行器的飛行乃至我們生存的環境,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 見證酷熱之旅:NASA將首次發射太陽探測器「帕克號」
    美國東部時間8月11日凌晨(北京時間周六下午),美國宇航局(NASA)將在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立志實現與太陽前所未有的近距離接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尼基·福克斯(Nicky Fox)說:「我們將去到以前沒有探測器敢去的地方——這顆恆星的日冕處。」 在每一次周期運行後,福克斯介紹說,科學家都將觀測到以前沒有見過的太陽大氣層的新區域,有助於研究幾十年來努力探索的恆星力學。
  • NASA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成功,四十年後人類終向太陽又邁進一步 |...
    來自英國的項目科學家 Nicky Fox 博士稱:「帕克與太陽的距離將比之前任何探測器都近 7 倍以上。事實上,我們與太陽表面的距離將不足 643 萬公裡,如果假設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 1 米的話,這意味著帕克探測器與太陽的距離只有 4 釐米。太陽探測器的設計工作從 1958 年就已經開始了,但直到現在,技術的進步才讓我們最終實現了夢想。」
  • 奧斯陸大學將發射50顆人造衛星監測太陽風暴
    科學家計劃利用一個由50顆人造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來監控太陽風暴情況,並對極光做出預測,如同現在預測天氣一樣。近日有科學家表示,太陽風暴在地球上的最明顯體現便是極光,而同時天空中的無線電也會受到影響。科學家計劃利用一個由50顆人造衛星組成的衛星網絡來監控太陽風暴情況,並對極光做出預測,如同現在預測天氣一樣。根據奧斯陸大學的科學家介紹,他們希望在2013年時發射50顆火柴盒大小的人造衛星升空。
  • 中國何時能做到?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
    而日本也在2006年9月22日發射了其研製的日出號太陽探測器,並在十幾年的工作中為人類探索太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這些探測器距離太陽還非常遠,通常距離在千萬公裡以上,而NASA在2018年8月發射的一枚探測器則將打破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距離太陽距離記錄。
  • 2024年人類探測器將首次進入太陽大氣層,最後焚毀在太陽表面
    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也是我們地球生命得以延續的主要依靠,因為有太陽的存在,地球上的萬物才有生長繁衍的機會。千百年來,人們一直都想了解太陽,但都由於太陽距離太過遙遠,溫度太高,一直沒有真正實現。到目前為止,人類先後向太陽發射了各種探測器總共15次,到達距離太陽最近的地方,也是在距離太陽,大氣層外圍約4,800萬千米,只能遠觀太陽活動,算不上是完整的太陽之旅。2018年8月12日下午,一個名為帕克的全球首個日冕飛船,在美國的佛羅裡達州發射升空,它是目前人類飛行最快的探測器,時速達到80萬千米,一分鐘能從北京飛到美國的芝加哥。
  • 帕克號探測器傳回太陽風炫麗畫面,這顆探測器將揭開太陽的謎團!
    12月4日NASA公布了去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傳回來的圖像資料,帕克號探測器是人類發射最接近太陽的探測器,主要目的是為了揭開關於太陽的一些謎團,為了最大限度地抵禦太陽高溫炙烤,帕克號探測器在隔熱方面讓其能在150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持運行,同時保持高速的飛行避免太陽的高溫粒子在探測器上停留造成破壞
  • 太陽溫度那麼高,為何這顆探測器沒事?原因或與它有關!
    太陽是地球最密切的小夥伴之一了,太陽的活動與地球的環境息息相關。我們能夠享受分明的四季變幻,便是太陽的功勞。但是太陽並非永垂不朽的,科學家預測在2030年太陽活動或許到達最小,但它的能量仍然不容小覷。人類在2018年曾經發射過太陽探測器,卻沒有任何太空人敢靠近太陽,那這顆衛星是怎麼做到的呢?
  • 太陽溫度如此恐怖:NASA將對其發射探測器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準備發射一個前往太陽系中心的探測器。該探測器將以每秒200公裡的速度飛掠太陽,同時承受超過1371攝氏度的高溫。日冕物質拋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往往與耀斑等太陽活動聯繫在一起,有時會給地球帶來嚴重威脅。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向著太陽,勇敢前進
    向太陽前進2018年8月12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太陽無人探測器發射成功。2018年10月2日 首次飛掠金星,完成第一次「引力彈弓」。2018年10月29日 「帕克」打破了1976年「太陽神2號」創下的距太陽表面4273萬的公裡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人類太空飛行器。
  •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人類了解太陽的重要一步
    此時探測器正在以近 70 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進行移動,這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這是一次以「觸摸太陽」為名的行動,這次的成功發射將帶領著人們進一步揭開太陽的神秘面紗。在 2017 年帕克 90 歲生日的前幾天,NASA 將探測器的名字由「Solar Probe Plus」改為「Parker Solar Probe」——以往即便是重新命名也大多都是在發射之後,這是 NASA 首次以還在世的人的名字命名的探測器,以此感謝帕克所做出的偉大貢獻。發射當天,91 歲的帕克也到場共同見證。
  • 美國探測器敢離太陽這麼近,那中國能做到嗎?
    太陽作為太陽系的中心,它對於太陽系的眾多星球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很早以前,人類對於太陽就充滿了猜想,在我國古代還流傳著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這也可以看出在當時人們就已經開始對太陽進行思考了。
  • 616萬公裡,美國探測器將以史上最近距離靠近太陽,中國能做到嗎
    為了探索太陽,人類先後多次發射太陽探測器,早在1976年,美國航天局的太陽神2號探測器就來到了距離太陽表面4345萬公裡的範圍內展開對太陽的觀測。,通常距離在千萬公裡以上,而NASA在2018年8月發射的一枚探測器則將打破有史以來人類探測器距離太陽距離記錄。
  • 我國首顆觀日衛星將攜三臺太陽望遠鏡明年升空
    ,美俄兩個航天大國早就對太陽進行了一些觀測研究,美國2018年8月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就是一顆繞太陽運行的衛星,也是能近距離觀測太陽的探測器,如今正在再次靠向近日點的過程中,它可以在極近的距離上對太陽的表面進行詳細觀測,是目前功能最強、科技含量最高的太陽觀測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