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號探測器傳回太陽風炫麗畫面,這顆探測器將揭開太陽的謎團!

2020-12-08 痴狂科學

12月4日NASA公布了去年發射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傳回來的圖像資料,帕克號探測器是人類發射最接近太陽的探測器,主要目的是為了揭開關於太陽的一些謎團,為了最大限度地抵禦太陽高溫炙烤,帕克號探測器在隔熱方面讓其能在1500攝氏度的環境下保持運行,同時保持高速的飛行避免太陽的高溫粒子在探測器上停留造成破壞,此次傳回的太陽近距離圖像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恆星特徵,數條發光的粒子風從太陽表面向四周發射出去,這種場面是探測器在經過多次過濾以後才拍攝下來的。

太陽風粒子會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典型的特徵就是在地球兩極地區形成炫麗的極光,但是當太陽粒子風的威力足夠強大時就會對地球上的無線電通信和電網等電力設施造成破壞,科學家希望藉助帕克號探測器解開太陽風是如何突破自身引力加速向太空中擴散的,此次拍攝的太陽圖像能清晰地看到太陽風從表面高速噴向太空的情景,此時探測器距離太陽只有2400多萬公裡,甚至不到水星與太陽的一半距離,未來帕克號探測器將距離太陽僅600多萬公裡的位置進行最後的觀測。

探測器拍到的太陽

如果帕克號探測器沒有被太陽風摧毀,那麼其最終將貼近到日冕層的範圍內,如此近的距離能清晰地觀察到太陽風噴發出來的效果和太陽黑子形成的整個過程,太陽表面這兩個不尋常的活動是對地球生態系統最大的威脅,科學家認為太陽黑子是由於某片區域溫度不明原因的降低形成的,如果太陽黑子突然增多預示太陽將進入一個不穩定的活躍期,更多高能粒子風會影響地球軌道上的衛星正常運行。

此次帕克號探測器拍下的照片證實了太陽周圍確實有一圈無塵區的猜測,太陽強大的引力會把宇宙中的天體和塵埃向其不斷聚集,但科學家發現靠近太陽的區域並沒有找到較大的天體,那麼這些聚攏過來的物質在靠近的過程中被太陽高溫加熱成了氣體,如果這種說法成立在太陽的一定範圍內應該存在一個無塵區,而且這種無塵區也會出現在其它恆星上,這項發現讓科學家可以根據恆星的質量計算出無塵區的範圍,在這片無塵區中也不會出現環繞的天體。

NASA負責科學任務的副局長託馬斯·楚比興說:近距離觀測太陽能讓人們了解宇宙中的恆星真實的情況,科學家最想解開太陽日冕層的溫度為什麼能高達上千萬攝氏度,而太陽表面數千攝氏度卻能產生出數百萬度的日餌,顯然揭開太陽的機制能讓人類的文明上升到更高的層次,由於近幾年關於「人造太陽」的話題非常熱門,人們知道核聚變能產生驚人的溫度,卻並不清楚恆星是如何維持這個過程的,或許帕克號探測器能幫助科學家解開這些謎團。

不得不說探測器能在高溫的粒子風中飛行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這也考驗了製造航天設施材料的耐熱性,帕克號探測器在距離太陽僅400萬英裡的位置還能保持正常運行嗎?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帕克號探測器觀測到太陽風暴衝擊地球,首次看到如此震撼的場面!
    自從2018年帕克號太陽探測器發射以來,人類才真正了解到太陽對於地球的影響程度,探測器正在距離太陽600萬公裡的地方環繞飛行,近日傳回了在紅外線下觀測太陽風衝擊地球的震撼場景,這種由太陽表面刮出的帶電粒子風對於地球影響巨大,自人類進入到太空時代以後發現太陽風不僅嚴重幹擾衛星的信號,
  • 帕克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北京時間8月12日15時31分,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畫面。 最接近太陽的探測器 這顆探測器將以人類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距離對太陽進行探測: 在任務的最後三圈,帕克號最接近太陽時距太陽表面將只有約600萬公裡[4],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計劃花7年時間繞著太陽飛行,希望能解開關於太陽千古未解的謎團。但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帕克號飛船已經預先計劃執行一個精心設計的軌道,其中包括七次飛越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
  • 帕克太陽探測器傳回首批數據:揭曉太陽神秘面紗
    在觀測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高能氣體(等離子體)從太陽噴湧而出的圖像。圖中一個明亮的點是水星,黑色點則是因為圖像生成方式而出現的水星重複影像。11月8日,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廣域成像儀在距離太陽表面僅2720萬公裡的位置拍攝了這一遠景畫面。這臺成像儀位於探測器厚厚的隔熱罩後面,從側面對太陽進行拍攝。
  • 帕克太陽探測器的5個新發現
    帕克太陽探測器比以往任何探測器都接近太陽,意味著我們將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理解太陽高能粒子和太陽風。太陽高能粒子是來自太陽的高能量粒子,對太空中的太空人和衛星有害,太陽風是來自太陽的超高速等離子體流。以下簡述下帕克太陽探測器的5個新發現。帕克太陽探測器看到的宇宙塵埃(模擬圖),在靠近太陽的地方開始變得稀少。
  • 美宇航局宣布:帕克號太陽探測器聽到了太陽風的「聲音」!
    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能探測器聽到了太陽風的「聲音」!到底怎麼回事?原來,這種聲音並不是我們所知的那種聲音,它是來自太陽等離子流發出的「唧唧聲」和「口哨聲」,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所攜帶的儀器可以聽到這些聲音。
  • 太陽風起源於哪?「帕克」探測器為揭秘提供線索
    中新網12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的「帕克」太陽探測器日前更進一步接近太陽,並發回最新觀測結果。這批傳回的數據為長期以來的謎團提供了新線索,包括為什麼日冕比其表面溫度高數百倍,以及太陽風的確切起源等。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向著太陽,勇敢前進
    向太陽前進2018年8月12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太陽無人探測器發射成功。2018年10月2日 首次飛掠金星,完成第一次「引力彈弓」。2018年10月29日 「帕克」打破了1976年「太陽神2號」創下的距太陽表面4273萬的公裡紀錄,成為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人類太空飛行器。
  • 太陽風的誕生和帕克太陽探測器你知道多少?
    面對幾百萬華氏度的高溫,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以芝加哥大學的物理學家尤金·帕克命名,他第一次預測了太陽風的存在——將直接對太陽粒子和磁場進行採樣,試圖解決當今太陽科學領域面臨的一些最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太陽風的起源是什麼?它是如何加速到每小時180萬英裡速度的?
  • 帕克號探測器升空:人類第一次近距離擁抱太陽
    北京時間8月12日15點31分,值得載入歷史的一刻: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人類第一顆近距離觀察太陽的探測器「帕克號」(Parker Solar Probe)搭乘德爾塔4重型火箭發射升空,飛行43分鐘後順利進入前往太陽的軌道。
  • 不怕酷熱的帕克號探測器首次「觸摸太陽」,太陽神秘面紗即將揭開
    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太空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去,試圖接近它,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任務。今年秋天,派克太陽探測器將直接穿過太陽的日冕或外層大氣的邊。11月份首次與太陽相遇。總而言之,「帕克號」探測器將在七年內與太陽進行24次接近,連續兩天發射場地的小鎮被圍得水洩不通,有上千萬的觀眾前來觀看「帕克號」的發射,當然也包括我們的主角科學家帕克和他的家人,60年前,他提出了太陽風的存在——一種穩定的超音速粒子流的存在。
  • 帕克太陽探測器發射成功,這是人類了解太陽的重要一步
    此時探測器正在以近 70 萬公裡/小時的速度進行移動,這也是人類到目前為止速度最快的飛行器。這是一次以「觸摸太陽」為名的行動,這次的成功發射將帶領著人們進一步揭開太陽的神秘面紗。這次行動的主要目的在於解開太陽中關於日冕以及太陽風這兩個謎團,這與天體物理學家尤金·帕克(Eugene N.Parker)的研究緊密關聯,帕克在 1958 年發表的論文《行星際氣體和磁場的動力學》當中首次提出太陽風的存在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科學家報告了我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太陽的情況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其初步發現傳回地球,為我們了解恆星提供了新的視角帕克太陽探測器由聯合發射聯盟德爾塔四號「靠近太陽飛行是非常危險的,但這是獲得這些數據的唯一途徑,而這艘飛船的表現格外出彩。」
  • 離太陽更近一步!帕克太陽探測器告訴我們關於太陽的更多信息!
    科學家報告了我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太陽的情況 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其初步發現傳回地球,為我們了解恆星提供了新的視角。霍普金斯大學帕克太陽探測器項目的科學家努爾·拉烏菲在一份聲明中說道:「我們從帕克太陽探測器的儀器上得到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我們從未見過的太陽結構和太陽活動過程的細節。」
  • 美歐兩探測器將近距離揭秘日冕、太陽風和太陽磁場—新聞—科學網
    即將於今年夏季發射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和將於2020年升空的歐洲空間局(ESA)太陽軌道器,儘管技術上存在差異,但殊途同歸,都將為我們提供有史以來最好的機會,揭示太陽風等活動的複雜性,了解太陽的工作原理以及對太空環境的影響等。
  • 步步逼近,帕克號太陽探測器迎來繞日第二圈
    IT之家1月31日消息 日前,NASA表示,人類首顆太陽探測器帕克號已經繞日一圈,本月19日抵達遠日點,目前開始進行第二圈繞日,它將會在4月4日再次抵達近日點。「帕克」探測器項目主管、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安迪·德裡斯曼稱,第一圈繞日讓他們了解了探測器在接近太陽時的運行情況,「我要自豪地說,項目團隊的有關預測非常準確」。「帕克」探測器項目科學家、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努爾·拉瓦菲說,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提示存在「我們此前從未見過的許多新事物,有可能獲得新發現」。
  • 美國宇航局帕克太陽探測器全球共享數據已傳回,一周後全球分享
    帕克太陽探測器是2018年發射的一艘宇宙飛船,帕克太陽探測器比任何其他人造物體都要接近太陽,並獲得了大量新數據。這些數據使科學家們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太陽風和太空中的粒子流。 探測器在飛越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層時承受了極高的熱量,日冕產生了太陽風,這是一種從太陽由內而外的熾熱而帶電的粒子。
  • 美日歐攜手研發新一代太陽探測器,印度也加入戰團
    因為太陽風都是來自於太陽日冕,所以,新一代的太陽探測器「Solar-C_EUVST」也需要飛入太陽日冕內部,才有機會揭開更多的謎團。否則,就會像此前發射的尤利西斯探測器一樣,因為距離太陽太遙遠,而對太陽情況的了解少得可憐。第一個成功飛入太陽日冕的探測器是哪個?
  • 見證酷熱之旅:NASA將首次發射太陽探測器「帕克號」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尼基·福克斯(Nicky Fox)說:「我們將去到以前沒有探測器敢去的地方——這顆恆星的日冕處。」 在每一次周期運行後,福克斯介紹說,科學家都將觀測到以前沒有見過的太陽大氣層的新區域,有助於研究幾十年來努力探索的恆星力學。
  • 探索更大的未知世界:帕克太陽探測器
    據外媒報導,NASA帕克太陽探測器的打造靈感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以前。1958年,一位名叫Eugene Parker的天體物理學家發表了一篇詳細描述了其所認為的高速物質和磁場的論文。據其介紹,這些物質和磁場從太陽發射而出然後還會通過太陽系向外流動。今天我們已經知道這是太陽風,其會對GPS、衛星和電網產生破壞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