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靈是一種漢族民間習俗,即守在靈位、靈床旁邊。從古至今沒有間斷過,如同過年時期給壓歲錢一樣。不過起源於民間風俗卻受到了皇帝的重視,包括後來的藩王更是把他們當做一種「職業」,難道藩王貴族們都比民間百姓孝順?
藩王制度
藩王是地方官吏之上、天子權力之下的一種官位,雖然有自己的藩王國,但還是由某地區的統治者直接掌管。這個制度在漢朝時期就得以建立,但這個制度在頒布初期劣勢是明顯大於優勢的。明朝時期朱元璋進行完善和改革,但還是不成功。一方面是大力削弱藩王們的權力,另一方面為了抵禦外族侵略。
沒想到自己一手創造的太平盛世,到朱允炆的手裡再次進行「削藩」。這樣的條件下,也直接爆發了後來的「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在被「削藩」政策執行之後,直接發動政變,選擇自己來做皇帝。不過這好像也是歷史上唯一一次削藩之後產生動蕩最後成功的,其餘都是失敗的。沒想到朱棣在上臺之後,再次「削藩」。
但是這次並沒有像之前一樣那樣「削徹底」,之前朱允炆在位的時候直接想廢除。而朱棣有了他的前車之鑑,選擇讓他們繼續保留自己的土地和封號,唯一一點就是不可以從政或者做其他事。總之做了藩王,自己享福就行了,別的啥都不用幹。這不就相當於奪了自由身嗎?沒有任何信息來源,又何來爭奪天下的雄心壯志呢?
守靈「真相」
這樣自由上的限制,說白了就是「軟禁」。既然採取了這樣的措施,就要採取彌補他們的辦法。朱棣在經濟物質上,給他們誇張的「補償」。僅僅靖江王府這個地方,就佔據了183333平方米。這樣的數據在我們看來好像已經足夠,但讓你一輩子生活在這麼大的一個地方,估計你也忍不住要出去「放風」。
一個王府從上到下,從王爺到宮女,都被限制著自己的人身自由。曾經有一位宮女趴在圍牆上的欄杆上,目的就是為了接觸外界,當然這也是唯一的一種辦法,沒想到這種行為都被官府的人制止。更有一個王爺在深夜中假扮成一個道士出門,到了門口被官人發現,上報給朝廷引得天子大怒,這樣的條件下真的沒有「放風」機會了嗎?
但他們有一個理由可以出入王爺府,那就是「守靈」。因為在府裡待的過久,連墳地都成了他們的嚮往。每次出來都想多在外面待一會,感受一下不一樣的環境,並不斷尋找各種理由,因為在這裡會感覺到莫名的「舒服」。在後來考古時期,人們發現了瓦片等修繕房屋的道具,包括排水系統都非常齊全,這又能是誰呢?畢竟只有藩王才可以靠近這些陵區。
後記
如果讓藩王們長期居住在這種地方,我想他們也是非常樂意。特殊的藩王制度,導致了藩王們的特殊守靈。其實在我看來,這更是對當時皇帝的一種最大的諷刺。為了自己的權力和位置保障,犧牲整個國家百姓的利益,這樣的行為顯然是不道德的。民間百姓辛勤勞作,最後卻被他用經濟換取了所謂的軍權,養著這樣一群不幹實事的「懶人」。
百姓才是最大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