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成功的女企業家而言,能夠獲得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十大女傑、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孝賢、中國十大經濟女性、中國百位傑出女企業家、中國百佳愛國企業家等其中一個頭銜和光環就已經是其做人做事登封造極的標誌了。當然,能獲得多個甚至是全部的榮譽,是所有企業家夢寐以求的願望和夢想。而這些光環和榮譽,卻被一位從江蘇省海門市鄉下走出來的一位出生貧寒的女性全部收入囊中,有的,還不止⼀次獲得。而在她看來,這些仍只不過是浮雲。因為她除了擁有這些榮譽和頭銜外,還曾經因年銷9000萬米花布面料的驕人業績獲得中國「花布大王」稱號,如今又不顯山、不露水地蛻變成收藏有無法用「貨幣」這個計量工具去估值衡量其身價的「沉香女王」了。她,就是亞萍國際集團及江蘇亞萍國際藝術館董事長陸亞萍女士。
提起陸亞萍,南通人可謂是家喻戶曉,當然,其傳奇的創業成功歷程也成為眾多女性勵志學習的榜樣。「亞萍現象」在特定時期產生了特定的化學裂變反應,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同她一樣的經歷和際遇,一樣的能力和魄力。也不是每個人可以去體驗她曾經創業歷程的艱辛與收穫現在成功後的輝煌。正因為是一個充滿傳奇的成長曆程,其整個人生都充滿著故事。有艱辛,有失敗,有勵志,有成功。
博物館1樓內景。
陸亞萍曾經的故事,我勿需再重蹈覆轍地繼續深耕,因為早已經見諸各類媒體,傳頌於南通大街小巷。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也已經是刻在每個南通人心裡的「亞萍形象」,當然談到「高調」,作為事業大成後,手捧各類榮譽,頭頂各種光環,加上各類媒體都在千遍一律的傳播著她的創業故事和反哺家鄉知恩圖報的商人情懷,也不免有被迫高調之嫌。
但作為從事新聞工作的我來說,我不喜歡炒冷飯式的續寫文章,從現有大量的各類報導中,沒覺得能從她身上再讓我挖掘出另闢蹊徑的宣傳題材可做,這也是我回南通近6年來一直沒有採訪過這位聲名顯赫而又充滿「爭議」的商界女傑的主要原因。
但是,這次偶然的接觸,我卻猛然發現她變了,變成了一個與曾經各類報導中對不上號的「女富翁形象」。至少沒有讓我覺得她就是眾多南通人口中渲染的那位所謂行事「高調」的陸亞萍。反而覺得現在的她,給我感覺就是一個完全大隱隱於市且行事低調的人,甚至可以說低調得出乎我意料,這使我那獵奇的職業神經一下子被激活,為什麼這麼講?因為如以往充斥各類媒體「高調」報導中的那個她,對於其作為從南通本土早已「走出去」在境外以沉香為主導產業設有多個產銷基地的企業家,對於她現在已經成為坐擁國內沉香原料及結有油性沉香木藏量最大的藏家,而且是量大得讓你透不過氣來的那種所謂的收藏,媒體應該早就挖掘並對她「高調」報導才對,然而,記者竟然沒有發現有媒體對此「高調」的進行過報導?!這不竟讓我懷疑,難道這就是外界傳聞行事「高調」 的陸亞萍嗎?!
當我還沒有踏進她位於南通市濱江公園內的江蘇亞萍國際藝術館時,就已經被門口那幾隻用千年整檀樹樹幹雕刻而成的巨獸和用千年巨型烏木整樹雕刻而成的美人魚、孔子教學大型群像等雕像給震驚了;剛進門口,一顆顆成人都環抱不起來的千年結油性沉香整原木豎排在大廳一側,形成沉香木樹幹陣,整個館內都瀰漫著濃重的沉香味道,單就這陣勢,足以讓一些藏家賺足了炫耀的資本,早成為各類媒體渲染報導的猛料了。何況,陸亞萍擁有數萬件大小不一,共計收藏有三個藝術館的奇珍異木的收藏呢?而剛剛這些對她而言才只不過是冰山⼀角,全部藏品真可謂價值連城,富可敵國了。
事實上,她現在在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外界竟然未能捕獲到絲毫風聲並進行高調傳頌。即使有,也僅局限於寥寥無幾的一些圈內友人小範圍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
在這裡,我不得不先科普一下沉香木,沉香木是瑞香科(Thymelaeaceae)植物白木香或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等樹木的乾燥木質結油而成,沉香樹因病變開始結香後,會經歷漫長的生長期,至少需要幾年至十幾年的時間,但一塊優質的沉香木要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形成,有的甚至於需要上千年或更久,因此產量極少,市場供不應求,十分珍貴,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藥用價值。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兩廣以及海南等地,東亞國家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所產的沉香(新州香)質量最佳,以及柬埔寨、汶萊等地的沉香也備受大家的珍視。沉香更是受溫度、溼度、外界細菌和香樹分泌物等共同作用下產生的稀世天然藏品,任何一個量稍有不同,所結出的沉香品質層次不一,味道不盡相同,故其原有價值相當昂貴,被稱之為「瘋狂的木頭」。
「我喜歡這些木頭,為此,我的朋友和家人反對了我十多年!」 陸亞萍坦言,為了收藏這些奇珍異木,她花費了的不只是大量的金錢,而且還飽受了多年朋友、甚至是家人反對她、對其不理解的各種委屈。
「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因為我是靠經商先富起來的第一批所謂的富人,那時候,因為有了改革開放利好的國家政策,加上我們經營有方,我掘到了第一桶金,帶著從海門積攢的100萬來到南通創業,短短兩年,便翻了5倍。因為當時南通的一些硬性條件制約了我擴大發展的夢想,加上我是一個喜歡挑戰自我的人,故和當時僅有的十幾名員工毅然選擇了南上浙江創業的道路。」陸亞萍和我邊抽著用沉香製作的「亞萍」牌捲菸邊聊了起來,也許是吸菸的共同愛好所致,亦或都是愛木之人,這位很久沒有向他人打開心扉聊創業史的「女漢子」卻和我拉起了家常。
「正是因為我當時的正確選擇,我們的花布生意一下子在浙江這塊充滿創業激情的熱土上走向了16個國家和地區,短短兩三年,亞萍布業在國際同業中聲名鵲起,成為了中國當時最為熱銷的面料。至上世紀93年開始,我們年產值都是逾3億以上規模的。」陸亞萍談到這些,如數家珍,而對於這些,其實我從原先無數媒體高調密集的報導中也早已獲悉。
「那你是什麼時候忽然對沉香發生了興趣?還這麼不顧朋友家人的反對痴迷地去大量投資收藏呢?是什麼誘因導致你去這樣做?」我迫不及待的拋出感興趣的話題。
「那還得從上世紀93年開始,因為那時我的布料生意已經是全國做得最大的了,加上常年和緬甸、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臺灣、香港、日本,包括非洲等國家和地區都有出口生意往來,經常往返於其間,當時有一個臺灣客戶就和我說,現在你也不缺錢,為什麼不考慮更長遠一些,比如與他們做生意,在他們不能夠支付相應交易款時,可否考慮用他們的稀缺資源進行互換?因為印尼盛產沉香及沉香木,而我天生就非常鍾情於奇珍異木,特別對沉香及沉香木更是鍾情,所以我就採納了他的建議,在後來的交易中,我們開始嘗試通過用布匹與客商進行互換他們的沉香、沉香木資源。」陸亞萍開始向我道出為什麼接觸這些瘋狂木頭的緣由。
「但是,自從我這樣決定後,包括我家人在內的人都表示反對,因為那時候大家還不了解沉香及沉香木,也不懂其真正的價值,認為做生意,當然是應該去賺錢,賣布換不來現錢,卻要換成這樣的木頭回來何用?這種抱怨一直持續了十多年之久,但我還是堅持我的做法,期間,也有很多人勸我去投資房地產,但我因為骨子裡那偏愛沉香的原因,我都沒有動搖。」陸亞萍說到這些,眼裡明顯閃爍出家人當時不能理解她的那種委屈而糾結的神情。「其實,當時用布匹換沉香及沉香木的最主要誘因還不是因為我了解沉香和沉香木的收藏價值,說心裡話,當時我對木頭雖然鍾愛,但還不懂其真正價值。但那時,因在商海闖蕩多年,也算是見多識廣的人了,走遍世界各地,都知道稀缺資源的珍貴性,也了解這些稀缺資源對國家儲備的重要性。當時我的想法也很簡單,就是我也不缺錢了,如果能用布匹把稀缺資源換取到國內來,那我們國家不就慢慢囤積了這些寶貴資源嗎?不就少開採了這些名貴樹木嗎?」
能夠被評為中國百佳愛國企業家的陸亞萍,我倒是相信她是有這樣的愛國情懷的,也許當時她可能還沒意識到這就是愛國情懷的一種體現。從國外引進或開發稀有資源、或不可再生資源的這些做法,是反哺祖國的那些少數有責任擔當的商人們慣用做法,比如在國際社會積極花大價錢競拍收購流失海外的國家文物、到國外合作開發稀有礦類資源及不可再生資源等愛國行為案例也經常能從各類媒體中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不管這些價值連城的資源在誰手裡,只要在中國人自己手裡,只要能夠把其根植於祖國境內,只要他們沒有因為高利誘惑而將其倒賣海外使其流落外人之手,這就是愛國,至少,我本人就是這樣認為和理解的。
「這就是你當時的主要誘因吧?」我不禁插問道。
「是的,布匹可以不斷生產,而這些名貴樹木資源很難再生,砍掉一棵就得再等上數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而我國沉香及沉香木、檀木等名貴木材本身就少之又少,資源匱乏。所以,我能力夠得上時,我寧願少賺錢,或者不賺錢,也要儘可能多的從國外囤積這些到國內來,這樣既可以解決國內需求,也算為自己未來找一個轉型投資的方向吧。」 陸亞萍坦言:「所以後來在經營過程中,我不管是沉香、沉香木,還是千年烏木、香樟、檀香、紅豆杉、金絲楠木等等,只要是千年以上樹齡的奇珍異木,我都會不惜代價的投資並收藏,把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瘋狂的珍木投資者和收藏者,到現在為止,我都不懂我到底收藏了多少,到底在這上面投資了多少錢。」
她這可不是憑空吹噓,我在剛剛了解到她三分之一館藏藝術品時,就已經感受到無法用貨幣這個計量工具去估值了。
如世間任一物種,沉香從原來的人們不熟悉,到現在大膽踏入藝術殿堂,搖身變為投資熱品,它的收藏之熱勢如破竹,這也是出乎陸亞萍所預料的。
「現在已經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真正估出我所有藏品的價值,每件作品都是我的最愛,都與我有著各種的淵源和故事。」陸亞萍不無自豪的向我說道:「所以,我從1997年開始,陸續邀請並委託國際國內知名的雕藝大師們開始對我所收藏的這些原木進行構思雕刻,賦予他們藝術生命力,而如今經過這些名家雕藝大師之手,人工「美」化後的藝術品則價值更為不凡,它在原來的基礎上被賦予了很高的人文價值,使得它的生命活力之上更添一份獨特個性。所有作品都是世界獨一無二的,我相信它們將來也必將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沒法估價了。」
記者本人也翻閱了大量資料獲悉,沉香在保利、嘉德等拍賣會上屢創新高。2012 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沉香雕仙山樓閣嵌西洋鏡座屏成交價高達 2070 萬元人民幣,一舉打破國內沉香藝術品拍賣記錄。從 2002 年前頂級沉香僅百十元,到今天數萬元一克,甚至極品沉香有價無市的盛況,沉香成功地從早前薰香用具廣為人知,紫檀青花、白玉瑪瑙的香爐鼎具,不菲天價卻爭相競拍,而用具之根源,香料本身卻乏人問津的怪圈中跳出,以不可抑制的高勢,獨佔藝術藏品之鰲頭。
「我冒昧的問一句,您當時用布匹在他國大量收購他們的稀缺資源,雖然對我國在這方面的儲備做了貢獻,但這對他國本身也構成了威脅,您沒有想過嗎?」我問到。
「是的,在我收到這麼大儲備量後,我開始覺得其實照這樣下去,這也是對他們國家一種所謂的資源生態的破壞。雖然從法律、生意的角度來看,是合法、平等的,但畢竟人家用的是成百上千年才能成材的資源在與我交換,肯定對他們國家來說也是一種威脅。但從我1997年決定開始開發這些原木的藝術價值並賦予其生命力的那一刻起,我想得更多的是應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必須要加倍地幫助我國及他國去再生這些資源。所以我在廣州茂名、柬埔寨、汶萊、印尼等地投資設立多個產業基地,大量幫助他們去大面積種植沉香木、檀香木園,這樣既為他們解決了資源再生問題,也為我今後多元化可持續發展沉香、檀香產業鏈提供了原材料支撐。在不需要砍伐種植的沉香木、檀香木的基礎上,現在我已經開發了沉香、檀香的系列多元組合產品,如香菸、茶、酒、皂、薰香、枕頭、精油、護膚品、扇子、筷子等等,並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產銷鏈,在走出去為國家創匯的同時,為這些發展中國家解決了大量勞動力,更為保護好他們對稀缺資源的濫砍濫伐後的生態修復做著積極地努力和應有的貢獻。」陸亞萍解釋說。
「作為一個具有前瞻性眼光的商人,你為什麼要將沉香產業帶回到家鄉南通?而不是市場認可度更高的比如香港、臺灣等地?這樣對你來說,在發展這一產業鏈會更具競爭力。至少將市場放在盡在咫尺的上海也比放在南通要強得多,可以降低在國際社會中的認知和理解的成本。」我不解地問。因為我知道,南通雖然也已經在積極打造國際性港口城市,在國際社會的知名度也在與日俱增,近年來在國際社會以打造「八鄉名片」而蜚聲海內外。但畢竟沉香這一外鄉泊來品南通人的接受程度還不能達到追捧的程度,而陸亞萍的沉香產銷鏈主要在國際市場,將總部放在國內一個尚不太知名的三線城市對於依託國際市場來發展的她,其應該是大大增加了國際社會對其認知和理解的成本。作為一名鏖戰商場,經驗老道的成功商人來說,這顯然不是一個明智之舉。
「你的這個問題也不止一個人問過我了。南通是我的家鄉,我有濃厚的家鄉情結,比如從一開始對海門的投資,又先後對如東、南通的投資,都是出於我對家鄉的熱愛。南通是文博之鄉,正如江蘇省委書記李強書記所言,南通也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從潛力股變成績優股城市,其未來發展空間和機遇巨大。而現在,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我的這份熱愛也越來越濃。多少人勸我不要忘了自己是一名商人,商人首先考慮的應該是發展,是如何獲取更大的利益。就像剛開始我用布匹換這些木頭時許多人反對我一樣,而事實上,我也沒有想到過這些木頭現在能給我帶來這麼大價值。南通水土撫養並培育了我,就圍繞建設文博之城的意義來說,只要能為家鄉在這方面做些有利的,特別是有影響力的事情,我從不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因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商人。」陸亞萍向我說道:「南通發展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八張城市國際名片也不是與生俱來的,都是通過大家的努力,後天獲取的,這都是南通人勇往直前,敢於創造拼出來的成果。我當然也不例外,沉香產業雖然不是南通的本地特色,但現在通過我這麼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讓這個本與沉香搭不上邊的城市一下子成為了全國最大的沉香收藏基地。不僅這樣,而且我還讓沉香產業走出了國門,在國外設立了多個以沉香產業為龍頭的產銷基地,這就已經讓南通這座城市和沉香結下深厚情緣了。不但結緣,而且還從這裡走向了世界,已然成為了國際化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項目。所以,我把這個項目產業總部放在家鄉南通,不是要圖賺多少錢,而是要實現我的一個願望,就是能為家鄉南通打造一張獨具特色、「香飄」國際的城市名片。通過在南通這座城市聯合打造以沉香為主題的大型文博產業這一措施,培植積澱南通「香城」這一全新理念和文化,為南通向國際社會傳播並打造「香城南通」這第九張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不久的將來,國際社會一定會聞香尋城,聞香識城。」(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