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文明傳播的可能

2020-10-18 體系論譚少鋒

生命誕生於海洋,繁盛於陸地,由人到人類文明,進化出第三級生物體系,人類社會體系也成為地球上的星球級生物體系。它是離散的,可以遍布整個星球,所以人類社會體系只會有一個,而且第三級也會是一個星球上生物演進的最高級別,不會再有更高級別了。

目前的計算機無法做到偶發,沒有自主能力,還未實現真正的智能。未來隨著人工智慧的進展,人們應該可以製造出有自主能力的智慧機器人。這種機器人自身無法生長,不能像生物那樣繁殖後代,但卻可以通過集群的形式分工合作,生產製造出同樣的個體,實現繁衍。這不同於細胞的分裂生殖和人類的兩性生殖,是一種新型的繁殖方式——集群繁殖。這些有繁殖能力的機器人集群可以進化到更高級別,形成類似人類文明的機器人文明。

火星環境比較惡劣,當下人類還無法在上面生存,未來人類或許可以用幾百上千年時間對其進行改造,構建生物圈,創造出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移民火星。不過也存在另外一種形式,人們送機器人集群到火星,讓他們在上面直接獲取各種物資,繁殖自身,在火星建立機器人文明。

在機器人文明中,基本單元機器人可以自主行動,自身卻無法生長,不屬於生物體系,只是物質體系,他們由物質直接組成,屬於第一級別,但他們組成的機器人文明從整體層面講是可以從外界直接吸收物質,有新陳代謝,能夠生長的,所以它是生物體系,而且處於第二級別。像這樣在火星建立的機器人文明同樣是星球級生物體系,不過只有兩個級別。構建機器人文明時,人類也會將科技、歷史、文化等信息傳播過去,人類社會體系的信息遺傳給了機器人社會體系,這與細胞遺傳DNA信息繁殖後代是相同的。火星機器人社會體系實際也就是地球人類社會體系的下一代,文明在行星間得到傳播,星球級生物體系在太陽系內實現了繁衍。

人類社會體系和機器人社會體系都可以自我進化,但後者的基本單元機器人可以根據科技發展進行改造乃至更新換代,也就是說機器人文明的自我進化不僅能表現在自身結構上,而且其基本單元也可以被改進,這是遠超人類文明的。或許在未來的進化中,人類文明也可以通過基因改造來實現基本單元 人 的改進和換代,甚至由機器人逐漸取代人,變成機器人文明。這樣的機器人文明在社會信息系統中保存了人類社會信息系統的信息,也算是地球生物體系的一種進化和延續了。不過,恐怕人們無法接受機器人取代人類的進化形式。未來,由人類主導,機器人與人共生,一起組成的地球生物體系應該更容易獲得認同。現在人們與計算機、手機、汽車以及其他機器不就是如此。

在火星建立機器人基地後,也可以局部建起適合人類生活的基地,或者更進一步改造環境建立生物圈,與人類移民實現共生。若再遇到小行星撞擊地球、火山爆發、大冰期等生存危機,人類可以暫避火星,等環境恢復了,重回地球。甚至有一天地球毀滅了,人類也可以遷居太陽系其他星球。

機器人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定製,比人類更能適應各種複雜環境,機器人文明的生存能力遠超人類文明,不僅火星,還有月球,土星木星的衛星,以及更多其他星球或許都能夠建立機器人文明。未來,人類或許能在太陽系繁衍出星球級生物集群。

機器人生存能力比人強,壽命也比人長很多,星際旅行耗費的時間太長,如果人一直無法捱到,那麼機器人會是很好的選擇,不管是人類文明還是機器人文明,這都將是文明的星際傳播。未來,機器人集群或許會像種子那樣被人類遍撒宇宙,這也就實現了生物的星際傳播。

生命誕生於海洋,卻在陸地由人類推向繁盛。星球級生物體系由人類在地球上首次構建,未來實現行星間乃至星際傳播的,或許不是人類呢。最先被人們送上月球和火星的可不就是機器。機器人文明呈現的星球生物體系為生命在宇宙中散播帶來了更多可能。

未來,誰知道呢?!

相關焦點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隨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中級文明乃至高級文明或許會變成可能。 進化的最高形式——自我進化 DNA突變形成的進化主要體現在下一代身上。人類社會也會像細胞、動植物從低等進化到高等那樣,由低級進化到中級乃至高級文明,甚至去其他星球繁殖人類文明的下一代,跨入星際文明。 文明的星際傳播 未來我們可以製造出有自主能力的智慧機器人,投放到火星,讓他們以工廠分工合作的方式製造同類,實現集群繁殖,形成機器人文明。這樣會成為火星的星球文明。
  • 星球文明的未來——人類社會的進化
    隨著人類社會體系的進化,中級文明乃至高級文明或許會變成可能。 進化的最高形式——自我進化 DNA突變形成的進化主要體現在下一代身上。 計算機硬體的進化需要在下一代才能體現,而軟體的進化,直接在自身就可以表現出來,不需要等到下一代。
  • 外星文明會存在嗎?科學家發現,地球生命可能真的來自外星球
    太陽系、地球誕生時間已經有數十億年時間了,我們地球生命起源也有數十億年時間,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想揭開太陽系起源、地球生命起源等問題,似乎不大可能了,因為我們沒法回到數十億年前看一看這個起源的過程。既然我們地球出現了生命起源,那外星球是否也會出現類似的生命起源,出現外星生命呢?如果外星球沒有生命起源,那假設有太空人回不來地球,而是飄到外星球,是否能夠為外星球帶去生命起源呢?
  • 地球有沒有可能是整個宇宙中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
    地球有沒有可能是整個宇宙中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這要看地球在整個宇宙中是不是最早能夠誕生生命尤其是能夠演化和進化為高級生命的星球。大家知道,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經過幾十億年的膨脹、冷卻,星雲開始坍縮,形成各類行星和星系。
  • 最新的星球文明分類方式
    現在對星球文明的分類,我們熟知的是卡爾達舍夫的分類方法,通過掌握不同能量控制技術將銀河系文明分為三個等級:一級是能夠利用行星的能源,二級是能夠利用整個恆星系統的能源(戴森球),三級是可以利用銀河系系統的能源。
  • 外星人只是人類的臆想,地球有可能是整個宇宙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
    這說明外星人一說只是人類的臆想,極有可能地球是整個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也是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大家知道,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的奇點大爆炸。宇宙經過幾十億年的膨脹、冷卻,星雲開始坍縮,形成各類行星和星系。
  • 一份關於《星球大戰》的文明診斷書
    基於此,筆者在這裡打算跳過關於《星球大戰》新三部曲的各種口水戰,直接鋪陳開來說說「星戰」系列為我們描畫的這個世界,分析分析它的文明形態、社會制度以及哲學觀念等。本文的核心觀點是,《星球大戰》中為我們描畫的這個銀河系文明,是一個沒有什麼發展前途的內斂型III類文明,這個文明因兩派人政見不同而陷入無休止的戰爭內耗,同時還可能因篤信神秘主義的哲學觀而走入死胡同。
  • 在人類之前可能出現過四次史前文明,蘇美爾文明來自尼比魯星球?
    地球的年齡有46億歲,人類出現的十萬年時間相對來說只是一瞬間而已,一些遠古遺留下來的證據表面地球上在人類之前可能存在過其它文明,現在的人類只是上一代文明遺留下來的,雖然這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悖,但人類身上有許多特徵確實不像是陸地生物的,比如體表無毛和體液含鹽根本就是海洋生物的特徵,人們根據一些線索整理出地球上可能出現過的五次文明
  • 地球是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嗎?
    即便100個太陽系這樣的星系裡面才會產生一個地球的話,那麼宇宙中像地球這樣的星球,也會有無數個。根據這樣的概率,我們很難相信地球是宇宙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而且,如果地球不是唯一出現文明的星球,就很難證明地球就是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
  • 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
    地外文明將無處可逃?美國宇航局表示,這顆星球可能有生命存在!在我們的認知中,人類生存的地球,是太陽系中僅有的存在生命痕跡的星球。隨著時間流逝和科技進步,人類對宇宙的了解,也變得詳細起來。經過多年的研究,科研人員心中的疑惑也在不斷增多,或許外太空中的很多星球中都有生命體存在,這是怎麼回事?為何專家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木星和土星存在生命體的可能性極高。根據最新的檢測報告,太陽系中的木星和土星,存在生命體的可能性極高。科學家表示,在木衛二的冰蓋下面,可能存在著和地球上海洋類似的結構。
  • 史前文明傳播的未解之謎
    史前文明傳播的未解之謎-1 在中美洲印第安人的霍皮斯部落的編年史裡,記載著地球三次特大災難: 第一次是火山爆發 從一般規律來說,古老的多數人可能是與那時比地球上文明程度高得多的文明社會相接觸過,這種文明社會的成員要麼是由人組成,要麼就是由其他高級生物組成(比如外星發達生物)。如果是後者的情形,則無更多的解釋。但如果是前者,那人們不禁要問,既然曾經有過那樣發達的文明,為什麼就沒有留下一點痕跡呢?
  • 克卜勒星球位於宜居帶,假如有外星文明,我們能和他們取得聯繫嗎
    2011年1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他們發現了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並給它取名為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星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距離我們大約有600光年,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乘坐宇宙飛船到達那裡需要2200萬年的時間。它的公轉周期比地球小,只有290天。
  • 外星文明,也可能幹這些事
    科學家鍥而不捨地尋找外星生命以及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從1995年,科學家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一顆繞著一顆太陽型恆星運行的行星以來,十幾年來,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4000多顆系外行星,包括一些可能孕育生命的類地行星。
  • 地球文明有可能是宇宙中最早出現的文明嗎?
    我們現在只知道人類所創造的文明,我們不知道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以及文明。在找到比地球文明更先進的外星文明之前,我們無法排除地球是宇宙中第一個孕育出文明的星球。如果人類是宇宙中最早出現的文明,這就能夠解釋一直懸而未解的費米悖論。
  • 趣味科普學英語-19-人類文明能否跨星系傳播?
    導讀想像一下,未來人類會不會真的有可能移居地球以外的星球?視頻謝謝收看,獲取本文音視頻、中英文文本等更多英語學習資源在弓重浩:不背英語 希望可以幫助你提高英語水平。然而幾十年前 學者發現從理論角度And yet, decades ago, scholars found that it’s theoretically possible在銀河系傳播人類文明不僅是可行的to not just spread human
  • 地球會是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嗎?其他文明存在概率有多高?
    確實站在如今的探索基礎之上,只有地球文明的存在,並沒有其他文明存在,至少如今還沒有發現。那麼這個「可能」就是一個「肯定」的說法,懷疑歸懷疑,並沒有確定其他任何一顆星球有相應的生命體,也就是說暫時地球文明是唯一的,只有地球有生命的存在,當然這也是宇宙第一個出現文明的星球,其他星球都沒得,那地球肯定是第一個。
  • 又一顆超級地球被發現,如果該星球存在外星文明,我們能聯繫到嗎
    該星球名為克卜勒-22b,它的表面溫度只有21攝氏度,而且表面還可能存在大量的液態水。在堅持不懈的探索下,科學家終於在太陽系外找到了眾多類地行星,其中有一顆行星在多方面和地球都有著較高的相似度,它就是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是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在587光年左右。
  • 為什麼紫色星球可能存在生命?地球曾經也是紫色的嗎?
    地球曾經也是一顆紫色星球,但是為什麼紫色意味著生命呢?宇宙中的美麗景象讓人神往,許多的宇宙美景讓人們對宇宙更加感興趣。宇宙中的一些星雲區域有著非常多彩的顏色,但是實際上我們能夠看到的大多都只是黑白灰三色,這是因為光線在長距離的傳播中,大量的分散,已經無法折射出身顏色了,所以我們看到的照片都是經過了特殊的還原處理的。除了這些美麗的星雲,許多的星球也都擁有自己獨特的顏色。
  • 地球可能非太陽系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盤點其他可能有生命的星球
    大家好,這裡是《爆牙哥來了》,今天我們聊一聊還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隨著人類進入航空時代,人們終於意識到宇宙的龐大,從而開始思考人類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為此,天文學家和其他研究人員們開啟了「地外文明探索計劃」。而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一般認為生命的誕生和液態水是離不開的。而科學家們發現,太陽系中竟有一顆星球存在巨量的水,甚至比地球還多,它就是木星的衛星木衛二。
  • 銀河系中可能至少存在36個外星文明
    科學家們通過一些參數推測出至少有36個能夠在銀河系中廣播通信信號的先進文明,且實際數量可能要高的多。根據最弱的天體生物學哥白尼界限,研究小組猜想智慧生命可能會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出現。這地方可以是年齡且金屬量都足夠的,位處宿主恆星宜居區域的巖石行星上。並且可能這些智慧生命從宿主恆星誕生時就已經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