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美國宇航局宣布他們發現了首顆位於宜居帶的系外行星,並給它取名為克卜勒-22b.克卜勒-22b星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距離我們大約有600光年,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乘坐宇宙飛船到達那裡需要2200萬年的時間。它的公轉周期比地球小,只有290天。它圍繞著一顆和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運動,表面溫度在21攝氏度左右,非常有可能存在或誕生生命。
關於地球生命起源的話題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我們在地球之外的行星上也沒有找到任何生命存在的跡象,也許我們是從簡單的有機物慢慢演化而來,也有可能是外星隕石撞擊將生命帶到了地球。然而我們只能推斷,如果地球可以孕育出生命,那麼和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也可以。
克卜勒-22b就是這樣的一顆行星。也許有人會說克卜勒-22b的太大了,很難存在穩定的巖石結構。但是誰也沒有到過那裡,如果它的表面有液態的海洋,那麼,它很可能孕育出宇宙中的另一個文明。他們很可能也發現了地球,並推測出我們的存在。只是受困於科技水平還沒有和我們取得聯繫。
目前,我們還沒有掌握比無線電訊號更加快速的聯繫方式,如果忽略在傳播過程中的損耗,無線電訊號在宇宙中的傳播速度可以近似看做光速,這樣,我們便可以嘗試通過某種方式向克卜勒-22b發出帶有人類文明信息的無線電波。只是這些訊息的傳播時間會很久,就算克卜勒-22b給了我們回復,也需要等到1200年之後才能知道了。就好像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給克卜勒-22b發了一封請帖,等克卜勒-22b的回信到來時,北宋的梁山好漢都聚齊了。
不過,我們不會放棄哪怕一絲的希望,早在1974年,人類就已經通過這樣的方式向M13星團發送了著名「阿雷西博信息」。M13距離地球足足有25000光年,與之相比克卜勒-22b簡直就像住在我們的隔壁。
然而,這還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克卜勒-22b存在生命的希望比較渺茫,即使存在智慧生物也不一定可以破解我們的無線電訊號,畢竟,我們是在從人類的角度看待這個宇宙,宇宙中的其它文明使用的通信方式我們也並不了解。我們要面臨的不只是宇宙巨大的跨度,還可能有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鴻溝。
我們只能在繼續保持觀測研究的同時,積極提高我們的科技水平,愛因斯坦預言的黑洞和引力波都找到了,也許下一個預言蟲洞離我們也不遠了。如果人類真的發現了蟲洞,就可以摺疊宇宙的空間,星際旅行不在是夢想,到那時,我們或許可以親自登上幾萬光年之外的行星,和他們的文明握手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