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學堂:科學的歌唱
發聲原理及「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教師簡介
▲向上滑動
李小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大學生藝術團指導教師。承擔大學生《音樂基礎理論》、《音樂鑑賞》、《聲樂演唱與欣賞》、《合唱與指揮》等課程。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碩士研究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音樂家協會理事,楊凌示範區音樂家協會主席。
學習主要經歷
先後師從於西安音樂學院李琦副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白萌及王真教授。2011年9月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美聲方向研究生,繼續師從趙惠敏教授,並得到著名旅歐男中音歌唱家劉克清教授及多位著名聲樂專家的精心指導。
教學成果:
在多年來的教學及舞臺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學理念和體系,其中的發聲「三部曲」,歌唱的「開、吸、嘆、哼、念」及聲音的「通,松、亮」等教學特點培養學生尤為成效。六十餘人考上了國內國外的一流音樂學院,十幾名優秀學生在全省、全國及國際的聲樂比賽中榮獲大獎。本人始終堅持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除了上好課還不斷地演唱嘆提升,曾在馬蘭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演出及講學。
主要演出及獎項
1、2001年6月參加《慶祝建黨八十周年陝西省電視聲樂大賽》,榮獲美聲唱法青年專業組一等獎。
2、2007年10月組織籌建楊凌示範區女職工合唱團,擔任藝術指導及指揮,並參加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在我校的大型演出。
3、2008年7月組織策劃「2008年北京奧運會楊凌火炬傳遞開幕式」的文藝節目,並組織我校職工大合唱表演。
4、2013年10月參加第四屆陝西音樂獎聲樂比賽榮獲專業青年美聲組一等獎。
5、2014年先後在北京、上海、西安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6、2015年5月由中國唱片公司出版發行「感恩三秦」個人專輯一套。
科研及論文著作
(1)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參與陝西省軟科學項目《樂府詩體式因素與音樂的相關性研究》省部級課題及學校《中國音樂經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主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題項目《高校愛國主義歌曲育人實效研究》。
(2)發表的文章:
在《藝術百家》、《時代文學》、《大家》等刊物發表科研和教學論文10篇(獨著和第一作者)。其中 CSSCI刊物1篇,核心5篇,公開發表4篇。
青苗學堂的小朋友們:大家好:
講授「科學的歌唱」的李老師又和大家見面了!
我們上次講了:
1、歌唱的科學站姿的六個要素:身體要直、重心要穩、兩肩要松,上胸要開,面部自然,精神振奮。
2、歌唱理念:打開喉嚨是關鍵,呼吸是基礎。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歌唱發聲原理和「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一、歌唱的發聲原理
1、歌唱的器官組成
呼吸器官:口、鼻、喉管、肺、會厭等。
發聲器官:聲帶、喉頭、咽壁、軟顎、硬顎等。
共鳴腔體:胸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
咬字器官:唇、舌、牙、齒、喉、顎。
2、歌唱時、人的身體就是一個樂器,聲帶是音源體,通過氣息撞擊聲帶產生音源,音源通過氣息的傳入到共鳴腔體,加上咬字器官,聲音就產生了!
歌唱者既是「樂器」,又是「樂器」的演奏者,所以學習歌唱就是學習製作樂器和駕馭樂器的能力。
二、「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1、開:打開喉嚨、打開胸腔、打開共鳴器官。(與「吸」同時進行)
2、吸: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底部。(與「開」同時進行)
3、嘆:歌唱時要用嘆氣的感覺、鬆弛的感覺去演唱。
4、哼:哼鳴的感覺去歌唱,也就是高位置去歌唱。
5、念:演唱歌曲前,要不斷的去讀歌詞、念歌詞,使其讀音準確,字真意切,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
三、發聲「三部曲」練習(一腔二氣三聲音)
1、哼鳴訓練:是獲取高音歌唱位置重要練習之一。
a:鼻翼張開 b:有擤鼻涕感覺
c:眉心有震動感 d:笑肌抬起
e:軟顎自然上提 f:氣息要下沉
2、跳音訓練:著重鍛鍊膈肌的彈性和氣息的靈活性,以便演唱跳躍,活潑、輕快,歡樂的歌曲。
3、連音訓練:這類練習著重鍛鍊橫隔膜的控制力和氣息的保持力, 以便演唱柔和、連貫、深情、深沉的歌曲。
四.歌曲演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唱支山歌給黨聽》
楊凌高新小學 五年級二班 李馨怡同學演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是山裡小歌手》
楊凌高新小學 六年級一班 楊博聞同學演唱
我們這期青苗學堂到這裡就結束了
同學們,下期見
圖文來源 | 公共藝術教育中心
視頻來源 | 公共藝術教育中心
編輯 | 王浩宇
審核 | 曹方方
終審 | 高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