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學堂|科學的歌唱(二)

2021-01-10 小團

青苗學堂:科學的歌唱

發聲原理及「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教師簡介

▲向上滑動

李小兵: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大學生藝術團指導教師。承擔大學生《音樂基礎理論》、《音樂鑑賞》、《聲樂演唱與欣賞》、《合唱與指揮》等課程。中國音樂學院聲樂碩士研究生,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省音樂家協會理事,楊凌示範區音樂家協會主席。

學習主要經歷

先後師從於西安音樂學院李琦副教授,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白萌及王真教授。2011年9月考入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美聲方向研究生,繼續師從趙惠敏教授,並得到著名旅歐男中音歌唱家劉克清教授及多位著名聲樂專家的精心指導。

教學成果:

在多年來的教學及舞臺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的教學理念和體系,其中的發聲「三部曲」,歌唱的「開、吸、嘆、哼、念」及聲音的「通,松、亮」等教學特點培養學生尤為成效。六十餘人考上了國內國外的一流音樂學院,十幾名優秀學生在全省、全國及國際的聲樂比賽中榮獲大獎。本人始終堅持教學與實踐相結合,除了上好課還不斷地演唱嘆提升,曾在馬蘭西亞,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演出及講學。

主要演出及獎項

1、2001年6月參加《慶祝建黨八十周年陝西省電視聲樂大賽》,榮獲美聲唱法青年專業組一等獎。

2、2007年10月組織籌建楊凌示範區女職工合唱團,擔任藝術指導及指揮,並參加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在我校的大型演出。

3、2008年7月組織策劃「2008年北京奧運會楊凌火炬傳遞開幕式」的文藝節目,並組織我校職工大合唱表演。

4、2013年10月參加第四屆陝西音樂獎聲樂比賽榮獲專業青年美聲組一等獎。

5、2014年先後在北京、上海、西安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

6、2015年5月由中國唱片公司出版發行「感恩三秦」個人專輯一套。

科研及論文著作

(1)承擔科研項目情況:

參與陝西省軟科學項目《樂府詩體式因素與音樂的相關性研究》省部級課題及學校《中國音樂經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主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課題項目《高校愛國主義歌曲育人實效研究》。

(2)發表的文章:

在《藝術百家》、《時代文學》、《大家》等刊物發表科研和教學論文10篇(獨著和第一作者)。其中 CSSCI刊物1篇,核心5篇,公開發表4篇。

青苗學堂的小朋友們:大家好:

講授「科學的歌唱」的李老師又和大家見面了!

我們上次講了:

1、歌唱的科學站姿的六個要素:身體要直、重心要穩、兩肩要松,上胸要開,面部自然,精神振奮。

2、歌唱理念:打開喉嚨是關鍵,呼吸是基礎。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歌唱發聲原理和「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一、歌唱的發聲原理

1、歌唱的器官組成

呼吸器官:口、鼻、喉管、肺、會厭等。

發聲器官:聲帶、喉頭、咽壁、軟顎、硬顎等。

共鳴腔體:胸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

咬字器官:唇、舌、牙、齒、喉、顎。

2、歌唱時、人的身體就是一個樂器,聲帶是音源體,通過氣息撞擊聲帶產生音源,音源通過氣息的傳入到共鳴腔體,加上咬字器官,聲音就產生了!

歌唱者既是「樂器」,又是「樂器」的演奏者,所以學習歌唱就是學習製作樂器和駕馭樂器的能力。

二、「開」「吸」「嘆」「哼」「念」的科學歌唱理念

1、開:打開喉嚨、打開胸腔、打開共鳴器官。(與「吸」同時進行)

2、吸: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氣,將氣吸到肺底部。(與「開」同時進行)

3、嘆:歌唱時要用嘆氣的感覺、鬆弛的感覺去演唱。

4、哼:哼鳴的感覺去歌唱,也就是高位置去歌唱。

5、念:演唱歌曲前,要不斷的去讀歌詞、念歌詞,使其讀音準確,字真意切,達到字正腔圓的目的。

三、發聲「三部曲」練習(一腔二氣三聲音)

1、哼鳴訓練:是獲取高音歌唱位置重要練習之一。

a:鼻翼張開 b:有擤鼻涕感覺

c:眉心有震動感 d:笑肌抬起

e:軟顎自然上提 f:氣息要下沉

2、跳音訓練:著重鍛鍊膈肌的彈性和氣息的靈活性,以便演唱跳躍,活潑、輕快,歡樂的歌曲。

3、連音訓練:這類練習著重鍛鍊橫隔膜的控制力和氣息的保持力, 以便演唱柔和、連貫、深情、深沉的歌曲。

四.歌曲演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唱支山歌給黨聽》

楊凌高新小學 五年級二班 李馨怡同學演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我是山裡小歌手》

楊凌高新小學 六年級一班 楊博聞同學演唱

我們這期青苗學堂到這裡就結束了

同學們,下期見

圖文來源 | 公共藝術教育中心

視頻來源 | 公共藝術教育中心

編輯 | 王浩宇

審核 | 曹方方

終審 | 高 媛

相關焦點

  • 科學歌唱的真傳一句話
    王宇京在歌唱的發聲觀念和嗓音訓練的手段與傳統的方法不僅完全不同而且「背到而馳」,他有著自己獨到和過硬的見解,在探索科學發聲新大陸頗有成就和自信的他;確實讓很多很多在歌唱發聲多年找不到北的「」痛苦歌唱愛好者「」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耳目一新沒商量。
  • 「青苗計劃」志願成長記
    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志願服務總隊申報的「青少年志願者青苗成長計劃」(簡稱「青苗計劃」)志願服務項目,從1000個全國入圍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五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青苗計劃」主要面向中小學生學齡段,包括「小小志願體驗師」和「中學生示範引導」兩個志願子項目,以中國宋慶齡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豐富的場館教育資源為基礎,通過開展體驗式志願培訓,設計專屬實踐崗位,推廣「青少年服務青少年」志願模式,打造同齡群體之間志願行為示範和志願精神傳播的育人場景,從志願服務啟蒙和志願行為榜樣示範兩個視角,調動青少年參與志願服務積極性。
  • 北京青苗國際雙語學校:國際雙語教育的先驅者和領航者
    學生將獲取「語言、人文、數學、藝術、科學、個人/社會/健身教育」六大學科領域的知識習得以及主動學習、終身學習的習慣和熱情。【中學課程體系】青苗中學階段統一使用國際文憑課程 (IB),包含國際文憑中學項目(IB MYP)和國際文憑大學預科項目(IB DP)。
  • 學校在「青苗杯」安徽省項目資本群英會中創佳績
    1月6日至8日,2020年度「青苗杯•中建智立方」安徽省項目資本群英會路演活動在合肥中建智立方產業園舉辦。我校創業項目喜獲金獎1項,銀獎7項,銅獎2項,實現該項賽事歷史性突破,學校以優異成績獲高校「優秀組織獎」。
  • 青苗:生命常青,從苗到藤 BIBS: Life Stays Evergreen, Beanstalk Becomes Ivy
    數十載光陰,從單一一所幼兒園到涵蓋幼兒園至高中的十五年一貫制雙語教育體系,青苗的教育始終面向未來。青苗不僅是要培養有國際視野、懂得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兼收並蓄的學生,更是要教會他們懂得如何借「青苗」之眼看得更遠,又如何憑「青苗」之力攀得更高。
  • 青苗護航,伴你成長|「我快要瘋了!」焦慮怎麼辦?
    青苗護航心理科普系列視頻——《「我快要瘋了!」焦慮怎麼辦?》主講人:楊惠青大亞灣區「青苗護航」心理護航導師團導師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健康體檢與調適科主任很難想像如今的青少年究竟有多麼的焦慮。他們至少要擁有一項個人的特長才藝,才算是拿到了人生跑道上的入場券。
  • 「周末學堂」科學小課堂,培養實踐精神
    時間匆匆而過,周末學堂第四期也隨之而來。2018年11月25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經貿學院夢飛揚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再次來到大步村中國平安麻湧營業區20部展開周末學堂第四期的活動。這次的活動主題為「科學小實驗」。
  • 怎樣做到科學的歌唱呼吸
    歌唱時氣息的呼吸總體感覺是「漂浮的感覺」或是總感覺「吸著唱」。例如:《沈湘歌唱學體系研究》中說到「唱高音時,軟口蓋是一種輕微上抬的狀態,只要想著吸著唱的感覺,軟口蓋就能自動抬起,這是一種含蓄的力量,千萬不能抬過了頭,那麼搞,聲音肯定僵。」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唱高音時,不能忽略氣息的支持,(「吸著唱的感覺」),這種吸的感覺有「漂浮的感覺」(「含蓄的力量」),否則腔體撐的過大失去彈性,無法自如運用氣息,導致聲音發僵。
  • 探校|青苗國際雙語學校:19年深耕雙語教育,我們這樣撬動學生的...
    除了10所幼兒園,青苗在北京還有順義、陽光上東和東潤三個雙語校區。   無數像David和Alice一樣的孩子,在青苗培養「兼具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教育理念中生根發芽,從小苗長成參天大樹。除了學生代表、我們還有幸採訪了包括青苗順義校區總校長Paul Lieblich、副校長Gavin Johnson、青苗教育集團招生與市場總監Laurie Williams、青苗東潤校區校長Nathan Gray、副校長李莎等人,並且深度探訪了青苗的校園
  • 獨家對話孫陶然:我為什麼創辦崑崙學堂
    印證崑崙學堂「科學創業·信解行證」的理念,從課程設計就已經體現。崑崙學堂將開設每年一期,每期六次全體課程,每次三天,一天半專業課、一天半分享課,一共18門專業課、18門分享課,涵蓋修身、創業創新、經營管理三大方面。
  • 廣州曹凱自然歌唱法學會成立 倡導健康歌唱回歸自然
    原標題:廣州曹凱自然歌唱法學會成立 倡導健康歌唱回歸自然   2014-03-29 08:27:26 來源: 南方網 暫無網友評論分享到:核心摘要:  南方網3月29日訊昨日下午,廣東曹凱自然歌唱法學會經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
  •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2019屆學生榮譽證書頒發儀式舉行
    「學堂計劃」的成功在於身為大學問家的各位老師全身心投入其中,更得益於各位首席教授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為人生最大快樂的情懷。他談到,學堂計劃儘管已經開展到第十年,人才培養模式更成熟、更成體系,而每一批新加入的學生都在推動人才培養體系更加完善,計劃始終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景象。楊斌提到基礎學科領域的重要時再次重申國家競爭力的兩個「不來」,一是「單憑應用強不來」,二是「人才培養急不來」。
  • 唱歌教學:科學訓練唱歌5個基本方法,讓你的歌唱水平更近一步!
    我是藝博音樂課堂阿麗麗 很高興在這裡用文字的方式給大家科普一下歌唱的基本方法!今天主要講的是歌唱的外部姿勢,呼吸,發聲,共鳴以及咬字等問題,篇幅可能有點長,但是對我們唱歌基礎來說確實幫助很大,能夠避免大家在自學唱歌時少走一些彎路!一:歌唱的姿勢很多人對唱歌的姿勢都不是很重視!
  • 慕課進化論:學堂在線如何升級構建「金字塔模型」?
    作為國內頂尖學府的清華大學趕著熱潮,於2013年成立了中文慕課平臺——學堂在線,依託清華大學課程資源,上線免費課程,積累用戶。一個事實是,以「打造終身學習平臺」為目標的學堂在線,面臨著學習者動力不足、完課率低的問題。「這就需要面向市場,貼合用戶的需求探索多樣的產品形態。」學堂在線總裁李超告訴鯨媒體,這也是他選擇在2017年加入學堂在線的原因。
  • 見識「強」大「基」礎,北大博雅學堂開講!
    學堂充分發揮學科門類齊全、科研實力雄厚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優勢,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及興趣,因材施教。交叉與選擇學堂秉持「加強基礎,促進交叉,尊重選擇,卓越教學」,綜合實力強勁的學科為學科交叉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 行知學堂傳承先賢知行
    近日,2019年合肥師範學院行知學堂正式畫上了句號。今年暑假以來,該校行知學堂36名「小先生(志願者教師——記者注)」來到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的鄉鎮中心小學,開辦5所行知學堂,陪伴277名農村留守兒童過暑期。    這是該校連續第4年在宣州區開辦行知學堂。
  • 剛栽下沒幾天的樹苗木怎樣判斷是否成活,冬青苗存貨需要多長時?
    剛栽下沒幾天的樹苗木怎樣判斷是否成活,冬青苗存貨需要多長時?今天移栽了小樹苗怎樣知道它成活了?新栽苗木判斷是否成活,關鍵是看是否有新葉長出,如果有新葉長出,而且長勢良好,如果不發生意外,基本是成活了。冬青移栽成活率高,恢復速度快,是園林綠化中使用最多的灌木在移植養護過程中,一些養護人員認為春季樹木發芽與否,是判定移栽樹木是否成活的標誌。
  • "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被稱中國學校首部教科書
    胡適童年讀著這套書成長,中年時,曾在陳存仁的陪同下到訪上海澄衷學堂。胡適曾說:「中國自有學校以來,第一部教科書,就是《澄衷蒙學堂啟蒙讀本》(即《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以下簡稱《澄書》),這一部讀本在中國教育史上,有著歷史性的價值。」  有人認為,《澄書》並非第一本語文教科書,只能說是較早而有影響力的語文書。「你說中國第一個搞搖滾的是誰?崔健嘛,之前有沒有人搞過?
  • 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終究以失敗而告終,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湖南新政為當時時務學堂裡的大躍進活動,但這場大躍進結局以失敗而告終。到底大躍進失敗的原因又是什麼?讓小編帶領大家一起去看看吧!受甲午的刺激,1896年,冬天,一群傾向於革新政治的帝國官員機緣巧合聚集到湖南準備變革。一時風雲際會,湖南的條件實在是好。
  • 如何在歌唱中運用氣息唱歌,一起看看老師是怎麼解答的!
    我看過一本聲樂書上關於歌唱氣息的部分,裡面有一句話令我受益終身:歌唱氣息支撐雖然只需幾分鐘時間就可學會,卻需要一生的時間才能掌握。所以,張嘴唱歌簡單,但是如何運用好的方法唱出美妙的歌聲卻並不簡單,我們需要從方方面面學習和了解歌唱的技能。今天我也分享一些自己的拙見,和廣大演唱愛好者們一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