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看待SCI文章,正確認知諾貝爾醫學獎!

2020-12-03 CHN治療師聯盟

首先說明一下:筆者並非看不起誰,但有想法確實是件好事情。有歌詞為證: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蹟。

前段時間筆者的QQ號康復類社群就來一位年輕有為的治療師,年紀卻只有26歲。認識了一位到導師(筆者從截圖內容猜的),導師告訴這位年輕有為的治療師:「我相信下屆的諾獎必然非你莫屬」(如下圖所示)。

筆者才疏學淺,被簡化的諾獎是啥筆者真的不知道。所以接下來筆者還是重複問了一遍是不是傳說中的諾貝爾醫學獎。這位年輕有為的治療師給予了肯定的答覆(如下圖所示)。筆者想問的是:這位「導師」為何自己不去摘取諾獎呢?還是想著慫恿學生給他寫論文作數據,然後自己佔位麼?科研成果自己獨享麼?

生理獎—冬泳創新方法。筆者整理一下:諾貝爾醫學獎—生理獎。沒錯,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生理獎是一位某體畢業的26歲有志青年。

上圖,我聽我同學說有一篇SCI成功,就會翻天……X體:三浴的改良方法與實施,康復運動的新突破點..你同學有這樣的好事讓給你,為何他自己不翻天?讓你來翻天,你同學瘋了還是你傻了?

寫在最後面的話:理智看待SCI文章,正確認知諾貝爾醫學獎!因為學術論文「翻車」「翻船」的大咖一抓一大把!

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慎重考慮,千萬別像有些專家說話,靠拍腦門說話

相關焦點

  • ...醫學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SCI 論文比較的...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 01 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科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總體上低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高水平原創性研究成果整體欠缺,但論文質量呈現出連年持續走高的趨勢,特別是少數年份論文在部分重要指標上的質量已超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展現出中國基礎科學國際競爭力增長的趨勢,預示著我國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隊伍正在形成
  • ...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SCI 論文比較的思考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01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科學論文的數量和質量在總體上低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高水平原創性研究成果整體欠缺,但論文質量呈現出連年持續走高的趨勢,特別是少數年份論文在部分重要指標上的質量已超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展現出中國基礎科學國際競爭力增長的趨勢,預示著我國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隊伍正在形成,諾貝爾獎級成果正在出現。
  • 解讀2013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新聞—科學網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哈維·阿爾特(Harvey J.隨著諾貝爾基金的收益變化,諾貝爾獎的獎金有所浮動。近年來諾貝爾基金會為改善財務狀況所做的努力使增加獎金成為可能。關於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由美國、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領域的貢獻。,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結果出人意料
    諾貝爾獎獲獎者將在瑞典駐相關國家的大使館或其從事研究的大學被授予諾貝爾獎章和證書,而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發了110次大獎,219人獲獎!諾貝爾醫學獎對我們的影響有多大? 「獻給令全人類獲得裨益者」是諾貝爾獎的宗旨,獎項背後的一個個研究成果,改變著我們的認知和生活。
  •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歷史趣聞
    1968年,瑞典銀行(瑞典中央銀行)為了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設立了瑞典銀行經濟學獎,即後來的諾貝爾經濟學獎。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0月7日新鮮「出爐」,所謂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百年歷史中,有人過世3天獲殊榮,有人陪跑32載終成空。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當地時間10月5日11:30,北京時間10月5日17:30,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十年回顧2010~2019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
  • 數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除戰爭之外,正如諾貝爾基金會章程中所描述的那樣:如果所有被提名者的成就都未達到獲獎標準,那獎金將保留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沒有符合獲獎標準的成就,那麼獎金將會存入基金會儲備資金中。一對「父子兵」: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有一對「父子兵」——1959年獲獎的阿瑟·科恩伯格和2006年獲獎的羅傑·科恩伯格。
  • 趣說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其中一位,是1939年因「發現百浪多息(一種磺胺類藥物)的抗菌效果」被授予醫學獎的格哈德·多馬克。他們三人後來都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章和證書,但是不能獲得諾貝爾獎金。  榮獲醫學獎的家庭組合   夫妻:1947年,美國化學家格蒂·特蕾莎·科裡與其丈夫卡爾·斐迪南·科裡和阿根廷醫生貝爾納多·奧賽,因發現糖原變成乳酸的催化轉化過程,摘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
  •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 global_Insight 10-05 17:37 【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20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5日傍晚率先公布
  • 諾貝爾獎的得與失:陳列平教授無緣「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談起
    細讀「諾貝爾獎」的評選原則,我們不難發現「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中特別強調的是原創性發現,需要獲獎者開創一個新的領域並推動該領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諾貝爾獎」是頒給證實螃蟹能吃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不是頒給證實用五花八門的方法把螃蟹做得更好吃的人,因為前者做出了原創性貢獻,而無論後者的工作做得多麼漂亮,也始終是非原創性的。
  • 2019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是:William G.
  • 錯失2017諾貝爾醫學獎:華人科學家的遺憾與期望
    (中國青年報資料圖)據歐洲時報網報導,伴隨著10月2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揭曉,2017年諾貝爾開獎周正式啟幕。遺憾的是,此前媒體預測的生理醫學獎的熱門人選——張遠夫婦並沒有獲得本年度的諾貝爾獎。不過,當地時間10月3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將對外宣布。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3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Charles M. Rice三人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
  • 百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2020年10月5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 和 Charles M. Rice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們「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謠言
    網傳消息截圖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
  • 一份來自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價值740萬的建議?謠言!
    網傳消息截圖 近年來,網上傳播著這類文章《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告訴你一份價值740萬元的健康》《2019年諾貝爾醫學獎:這4個字的健康建議,價值740萬!》
  • 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獲得2016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大隅良典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綜合外媒報導,日本分子細胞生物學家大隅良典,因其細胞自噬機制研究,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大隅良典是第6位出生於日本的諾貝爾醫學獎獲獎者,也是第23位出生於日本獲得諾貝爾獎的人。71歲的大隅良典現任日本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名譽教授、基礎生物學研究所名譽教授,是細胞自噬研究的先驅,曾獲得京都獎、蓋爾德納國際獎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獎。大隅良典是細胞自噬研究的先驅,專長生物學,特別是分子生物學領域。最知名的成就,是闡明細胞自噬的分子機制和生理功能。
  • 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
    網易科技訊 10月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被授予美國、日本和中國的三位科學家,美國科學家William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分享了此次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美國科學家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因為伊維菌素和阿維菌素的發現獲得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則因青蒿素獲獎,被譽為「拯救2億人口」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