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顧盼
出品:全球財說
自11月9日開始,歌爾股份(002241. SZ)和立訊精密(002475. SZ)股價進入下行通道,均大幅下挫。
截至11月25日,立訊精密較10月13日盤中52周最高價63.88元/股下挫20.04%;歌爾股份較11月9日盤中52周最高價下挫26.12%;
雖然,近一年內歌爾股份作為蘋果供應鏈上的白馬股漲勢喜人,從3月24日的52周最低價14.72元/股攀至50.23元/股。
但僅13個交易日,歌爾股份便回調超25%且成交量逐日下滑,不免讓人唏噓,歌爾股份怎麼了?
那先從業績基本面探究一下。
三季度業績增長顯著 拼命彌補研發「短板」
10月末,歌爾股份如期交出三季報。
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7.30億元,同比增長43.90%;實現歸屬淨利潤20.16億元,同比增長104.71%;實現扣非淨利潤19.84億元,同比增長82.44%。
可以說,這樣的業績十分優秀,增長率喜人,且第三季度的增速明顯加快。
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3.47%、15.61%,歸屬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44.73%、51.79%,扣非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5.69%、71.19%。
單第三季度,歌爾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91.57億元,同比增長81.44%;歸屬淨利潤為12.36億元,同比增長167.92%。
從主營業務來看,前三季度,精密零組件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64%至83.08億元;智能聲學整機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45%至152.72億元;智能硬體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2.05%至101.50億元。
同時,歌爾股份的研發投入也一直被市場相關人士所詬病,以至於被立訊精密後來者居上。
《全球財說》無意中發現,在深交所門前的滾動屏幕上,會循環展示各個上市公司的slogan,其中歌爾股份是「全球一流企業」,而立訊精密則為「深度創新 前瞻布局」,意味自在其中。
當然,歌爾股份後知後覺,但也顯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2020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2.44%至20.45億元,主要由智能無線耳機以及虛擬實境研發投入增加所致,雖然仍低於立訊精密的研發佔營業收入比例,但也算是大力投入創新。
存貨同比增長近150% 負債攀升 存短債壓力
此輪TWS概念的下行,或多或少與一份紀要中稱「蘋果為節省成本,將Airpods的交貨方式由空運變為了海運」有關。存貨在途時間變長,對於產能利用率等多方面均產生影響。
同時,歌爾股份自身的存貨問題也已經可以用「十分嚴峻」來形容。
截至2020年9月30日,歌爾股份的存貨為122.62億元,同比增長146.74%,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4.59%,2020年三季報稱主要是因為經營規模擴大,存貨儲備增加,而且預計將在第四季度銷售。
雖然口中說是源於經營規模擴大,但2020年上半年,歌爾股份的存貨就已達到高峰,較年初漲幅高達80.61%。其中,原材料為36.62億元,庫存商品為40.09億元,庫存商品佔存貨比例為41.61%。
進入三季度,非但沒有去庫存,反而增長更為明顯,且存貨周轉率也由2019年三季度同期的4.75下降至如今的3.26。
由於消費電子類產品更新迭代過快,產品降價等情況在所難免,對於存貨高企的歌爾股份便增添了跌價的風險。同時相關數據顯示,蘋果Airpods的市場份額正在下降,前幾年的高速增長恐難維持,這也加劇了市場對於歌爾股份業績穩定性的擔憂。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應收帳款為110.09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2.07%,而存貨和應收帳款佔總資產比例合計達到44%。
並且,在資產負債方面歌爾股份的表現,也並不優異。
2020年三季度,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4.13%,達歷史新高。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為498.74億元,總負債為319.83億元。
其中,歌爾股份短期借款為40.99億元,長期借款為28.31億元,應付債券為36.46億元,但貨幣資金僅為52.80億元,存在一定的短期償債壓力。
25億閒置募集資金填補流動資金 推動分拆子公司上市
顯而易見,歌爾股份還是缺錢的。
2020年5月26日,歌爾股份收到證監會關於公司發行可轉換債券申請的批准,證監會核准歌爾股份向社會公開發行面值總額40億元的可轉換公司債券,期限為6年。
歌爾股份在債券募集說明書中稱,此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用於以下項目:
7月9日,歌爾股份便發布公告稱,計劃變更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主體,使用募集資金對其全資子公司進行增資,該子公司為歌爾科技。
歌爾科技作為募投項目之一青島研發中心項目的實施主體,歌爾股份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為8億元,擬對歌爾科技進行增資,全部用於增加註冊資本。
賽道逐步分化,歌爾股份也更加看重VR/AR的研發。
11月5日,歌爾股份公告稱,將使用25億元的閒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這樣一來已佔去此次可轉債的6成,期限至2021年7月8日
一年時間,如何從真正意義上挽救緊繃財務狀況,節流還要開源。
11月10日,歌爾股份公告啟動控股子公司歌爾微電子分拆上市的消息,並且稱分拆上市後,歌爾微電子還是歌爾股份的控股子公司,還會合併報表。
資料顯示,歌爾微電子主要從事公司MEMS麥克風、MEMS傳感器、微系統模組等相關產品的設計、製造和銷售。
歌爾股份此時放出分拆上市的信號,一方面確是為了尋求更大空間及更高估值,另一個層面上也是通過資本的手段去解決嚴重缺錢的問題,但最後能否上市成功,還是一個未知數。
不過,消息已放出半月有餘,可以看出的是A股市場並不買帳,股價依舊未能止住下跌,同時少數投資者質疑聲不斷。
對於市場的擔憂,歌爾股份也正面回應稱,雖然TWS熱度下滑,但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正常,且符合預期。
11月20日,有投資者向歌爾股份詢問對於蘋果產業鏈依賴度、與小米等公司是否有合作等問題,董秘均以涉及敏感保密信息等原因,沒有進行回答。
隨著存貨高企、資金緊繃,且毛利率逐年下滑,歌爾股份恐怕需要用更加強有力的業績以及「有故事」的未來展望來消除市場的擔憂。
11月25日,歌爾股份報收37.11元/股,年內漲幅為87.24%,總市值為12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