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視這根來自南非的雪糕。它可能含有3倍於普通雪糕的營養。奧秘就在於,這根雪糕使用的不是牛奶,而是一種「昆蟲奶」。
生產這種雪糕的是一家南非公司,他們不肯透露昆蟲的種類,但這產品與兩年前名噪一時的「蟑螂奶」在很多方面如出一轍。
蟑螂奶,聽起來很驚悚。普通的居家「小強」可沒有奶牛般的本事。「蟑螂奶」來自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唯一一種胎生蟑螂「太平洋折翅蠊」。雌性懷孕時,會分泌高營養液體給體內的小蟑螂胎兒。小蟑螂吸收後,會在膽囊裡將液體轉化成結晶體。這就是所謂的「蟑螂奶」。
2016年,這項研究成果誕生於印度幹細胞生物學和再生醫學研究所。一批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和印度的科學家為此耗費了10年。主要研究者班納吉表示:「這些結晶就像完整的食物——它們含有蛋白質、脂肪和糖。如果你仔細看它的蛋白質序列,它們有全部必要的胺基酸。」在同等分量下,蟑螂奶提供的能量是普通牛奶的3倍,堪稱奶製品界的壓縮餅乾。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也能安心食用。
兩年前,蟑螂奶還沒有從實驗室爬到人們嘴邊。如今,它的「兄弟製品」昆蟲奶已經與可可、花生醬和印度奶茶拿鐵勾兌,化作3種雪糕。那家南非公司還宣稱,它富含鈣鐵鋅和胺基酸,「是一種可持續、環保、營養價值豐富,無乳糖、美味、無愧於未來的奶製品替代物」。
真眼熟。想想那些朋友圈的爆款文章,「對身體有益的十八種抗癌神器」「不用運動,她靠吃這種水果瘦了40斤」,諸如此類,它們早就有了共同的名字:超級食物。廣告說它們有益健康、甚至對某些疾病有幫助。
超級食物的「始祖」是香蕉。上世紀初,一家公司為推銷香蕉,在廣告裡邀請醫學專家大肆宣傳它的功效。這波廣告很快見效,人們把香蕉稱作「被大自然密封在無菌包裝中」的美妙存在,還有人把香蕉當作治療腸病的藥方。上世紀末,大眾傳媒的發展助長了超級食物的營銷風潮。一時間枸杞、沙棘、山竹、藜麥、羽衣甘藍,甚至胡椒、德國酸菜等「超級食物」你方唱罷我登場,爭搶著擠上人們的餐桌。如果可以活在廣告裡,幹掉這杯藍莓汁,50歲的肌膚會在幾天內恢復到少女般水嫩有彈性。
據國外媒體報導,2007~2014年間,超級食物在全球支撐了上百億美元的產業,每年有上萬種新產品進入市場,這股風潮直到2011年之後才開始慢慢降溫。BBC報導稱,早在2007年,歐盟就已經禁止使用超級食物這種描述,「除非附上精確的醫學證明並有可靠的科學研究支持」。超級食物不是醫學名詞,而是一種營銷手段。
降溫不代表消失,超級食物非常頑強。蟑螂奶就是現成的例子。研究者沒有證據證明人類食用蟑螂奶是安全的。但是大膽的南非公司依然想盡辦法開發了昆蟲奶,推向市場。
由於名字難聽和現實中的生產困難,蟑螂奶目前還沒有跟蟑螂一樣獲得全球化的機會。南非公司稱,放在雪糕裡的「超級奶」會來自可持續養殖的昆蟲。這家公司雖保持神秘主義,但是印度的研究團隊兩年前就把蟑螂奶如何取得說得清清楚楚。研究者利昂納德·查瓦斯曾表示,等到太平洋折翅蠊懷孕並在體內產生營養液後,科學家就介入其中,殺死蟑螂,取出營養液結晶體。每生產100克「蟑螂奶」,就需要殺死1000隻蟑螂。
蟑螂為此而死,顯得有些冤枉,因為這樣驚人的發明並不是必需品。西班牙阿莉西亞基金會的營養學專家埃萊娜·羅拉曾對媒體明確表示:「包含巧克力的全面膳食結構也可以是非常健康的,包含西蘭花的失衡膳食結構也會是不健康的。組成膳食結構的各種食物沒有好壞之分。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原因在於食物攝入量的不科學。」
現代人不是被超級食物割掉的第一茬「韭菜」。古代帝王的長生不老丹簡直是超級食物的古老隱喻,因為它們都是人類想長壽、想變好的欲望化身。為了這種欲望,人們願意做出各種各樣大膽的、甚至有點搞笑的嘗試。
羅拉舉了一個例子。對歐洲人來說,具有悠久歷史、來自異域的枸杞也是一種超級食物。「有些人相信,吃了幾顆枸杞後再吸菸,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枸杞可以使他們免於罹患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