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有個美食up主特清流。
人家混美食區的基本得佔這三樣的其中一樣:吃得香、吃得貴、吃得怪。
而他呢?
以一己之力開闢出第四樣:吃得醜。
無論把食物拍得有多誘人,只要鏡頭一切到他,彈幕齊刷刷飄過:
醜了
你的表情讓我無法判斷(好不好吃)
偏偏他還醜而不自知,和女生聊著聊著,就開始搭訕:
你看他直勾勾的小眼神,和一口一個的「漂亮」「一起」,是不是有點「油膩」中年男子內味了?
但是吧,被罵得越慘,他越火,視頻動輒百萬播放量。
趁他的自製美食欄目完結不久,咱來聊聊觀眾為何如此上頭——
北極大寶薦
up主叫餅叔,原名張峻,之前是一名戰地記者,曾體驗過敘利亞的戰火、探訪過車諾比的荒涼,非常硬核。
回國後,因為熱愛美食,就轉行成美食vlogger。
只要看過餅叔視頻,你就會發現——
他太tm會吃了。
比如肉叔之前安利過的中國版深夜食堂,《小城夜食記》。
不像普通人都是哪家美食店口口相傳就去哪家,餅叔就愛一頭鑽進小巷子裡,用自己的舌頭盲試,較真到琢磨出一道菜的成分構成、食材的原產地。
要是吃到眼前一亮的,那彩虹屁的水準是又騷氣又秀氣:
如果說西瓜烤鴿子,像降龍十八章最後的兩巴掌。
譽滿江湖,卻因繁複在逐漸銷聲匿跡。
那烤羊肉串,則一定是太祖長拳。
簡單大眾,做好卻又極難。
點擊播放 GIF 0.0M
開口就知道是老江湖了。
所以別懷疑,在餅叔前往俄羅斯錄製的《北極大寶薦》裡,你將看到最正宗好吃的當地美食。
甜甜圈。
別看餅叔挑的這家店特別樸實,只賣基礎甜甜圈:
往新鮮油炸出的環狀甜甜圈上撒一層糖霜,不加其餘任何配料。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但它可是開在聖彼得堡的老字號了,有六十多年歷史,當地人都愛吃,就好這口原汁原味。
而且還有個講究:儘可能選擇堂食。
店裡會提供吸油紙,拿一張來捏著甜甜圈,邊轉邊吃,多餘的油會被吸沒。
這時再來一口咖啡,又解膩,口味又豐富。
到底有多好吃?
餅叔點了30個,愣是沒給別人留。
點擊播放 GIF 0.0M
魚子醬。
最具代表性的俄羅斯名產。
它從二戰後開始盛行,國家帶頭鼓勵人們多吃黑魚子醬,宣傳其很有營養,能強身健體,提升腦力。(其實營養價值就和雞蛋差不多)
吃這道菜,餅叔拿出了審慎的態度。
「old money」和「young money」兩派都試。
「young money」新貴派——
主打魚子醬文化概念的現代酒吧。
餐品以混搭風為主,追求簡單直接的快樂。
蘇俄拼盤,在麵包片上抹層黃油,再擓一勺魚子醬放入嘴中,鮮、鹹又厚重的口感瞬間侵入口腔。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注意,野生的魚子醬不會有人工養殖出來的那種爆漿感,但鮮味會明顯上升很多。
黑魚子醬餃子,魚肉餡的餃子打底,蘸的醬料不是醬油米醋,而是酸奶油混合黑魚子醬。
點擊播放 GIF 0.0M
肉叔想像不出這味道,但看餅叔的表情(突然發現名字合起來是肉餅,大半夜的好餓):
有夠醜。
那想必是一絕的口感。
當然,都進酒吧了,不喝酒怎麼行。
高興時點杯香檳,鬱悶就整點伏特加,一口酒一口魚子醬,跟咱吃禿黃油扮米飯一樣,靈魂搭配,妙不可言。
「old money」世襲貴族派——
專做黑魚子醬的昂貴老牌餐廳。
餅叔跟著當地朋友來到了全俄羅斯吃魚子醬最好的餐廳,跟所有美食片一樣,這家主打的,就是化繁為簡,極力還原魚子醬本身的美味。
餅叔點的兩道菜,一道是在牛油果上澆了一勺黑魚子醬,另一道乾脆就是一整瓶醬。
看似簡單,但你看細節。
連勺子都用的珍珠貝,為了不影響本身的味道。
剛送入嘴中,餅叔的眼神都發亮了:
非常好吃,我之前完全沒有吃過這種味道。
要是嫌俄羅斯美食不夠刺激味蕾,沒關係,餅叔還能化身成中華小當家。
小木屋燒烤,肉切成大塊大塊的,醃好串成串,往燒烤架上一放,木炭一燻,滋滋冒油,肉香四溢。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吃前蘸上靈魂辣椒麵,閉眼就能回到國內人頭攢動的夜市。
四川雪水火鍋,揣上四川本地的火鍋底料,在北極圈挖雪水煮火鍋。低頭是在鍋裡沸騰的北冰洋海鮮,抬頭還能看到北極光。
點擊播放 GIF 0.0M
極致的浪漫。(雖然因為暴風雪沒等來北極光,但問題不大)
除了美食,肉叔還想講講別的。
其實B站的美食區肉叔天天都有逛,下班了就想看點輕鬆的嘛。
而在習慣了看美食區短平快,風格日漸快手化的視頻後,點進《北極大寶薦》,僅一個片頭就讓人覺得特別——
在大廣角鏡頭+蒙太奇剪輯下,你直接就被拽進無邊無盡的北極仙境。
一面是藍到像冒冷氣的海水,白到刺眼的雪地,一面是奔跑的孤狼、穿梭在大雪中的汽車。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寂寥而生動。
片頭長達兩分鐘,沒有旁白,只有純音樂作BGM。
要是是短點的美食視頻,這會都快結束了,但它像是有著十足的信心,覺得觀眾都能耐心看完。
畢竟,沒人會拒絕這份盡顯俄羅斯景致的美。
《北極大寶薦》豆瓣評分9.1,一位豆友評論——
百萬攝影,百萬剪輯,五毛主持。
它好看就好看在這。
儘管沒專業團隊,都是幾個朋友湊一塊搗鼓出來的,但效果甚至不輸於部分美食紀錄片。
餅叔的醜萌畫風,又不會有紀錄片的距離感,就像是好朋友在和你嘮嗑。
用上面的評論換句話說,就是「精良製作+私人化影像」。
而視頻的主要內容,看似是介紹美食,實則是以美食為切入點,去深入挖掘俄羅斯的風土人情。
縱觀整個合輯,這些風土人情又可以高度概括成一個字:美。
風景美。
像剛說的北極片頭還只是前菜,正片中的攝影水平依然牛掰。
馬林斯基劇院,是古典、華麗的美。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列寧號破冰船,是復古、肅穆的美。
點擊播放 GIF 0.0M
點擊播放 GIF 0.0M
人也美。
等等,我知道你要說什麼:
毛子不是個個都戰鬥民族,畫風硬核嘛?
呵呵,年輕人少刷微博。
不然你會發現——
全都是真的。
家裡養熊的,有。
還養了幾十年,感情好到要一起吃飯。
冬天裸體跳冰窟窿的,有。
餅叔身體力行了一次,爽到心跳差點停擺。
至於在雪地喝伏特加啥的,那簡直不值一提,就和我們吃大米飯一樣平常。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麼會這樣?
就因為當地民風普遍比較剽悍?
餅叔帶著好奇心去深度體驗了把俄羅斯人的生活。
就說跳冰窟窿吧,原來這只是俄式桑拿的其中一環。
因為冬季極少能看到太陽,陰沉沉的天容易讓人抑鬱。所以人們需要蒸桑拿,感受高達八十度的暖氣,燙到受不了了往湖裡一紮,憋著的情緒就都發洩出來了。
還有,俄羅斯外賣因送得太慢,被網友嘲「餓了麼」成「餓死了麼」。
但餅叔親自送了回,才發現不是騎手工作懈怠,而是勞動力不足、氣候嚴酷等問題。
點擊播放 GIF 0.0M
所謂的硬核、剽悍,其實是人們為了適應環境而選擇的基本生活方式。
用餅叔的話說,你到俄羅斯呆個一年半載,也會活成這樣。
而在撕掉了這些越傳越離奇的標籤之後,讓肉叔特別意外的,是俄羅斯底層人民的生活水平,居然還受著蘇聯解體這一歷史傷痕的影響。
他們日常在溫飽線掙扎,用一天收入的錢逛超市,只夠買些蔬菜,高品質的肉想都別想。
有關蘇聯解體導致的貨幣貶值帶給人生活影響有多大,魚子醬那期的視頻放了個很直觀的例子。
滿滿一瓶頂級黑魚子醬,在八十年代,賣一盧布。
現在,三分之一的量,賣兩千盧布。
就那麼一夜之間,無數人破產,從富翁變成流浪漢。
至於肉叔為什麼說從他們身上看到了美呢?
《北極大寶薦》有一期的主題是流浪漢,那時臨近過年,餅叔帶了中國餃子想送給他們,再一起嘮嘮嗑什麼的。
你以為他們可能會很感激,說些「中俄一家親」的場面話吧?
事實上,道聲謝就是極限了,流浪漢們拿完餃子就走到角落,沉默地吃完。
還有很多人拒絕接受這份好意——
我不吃你們的餃子,你們不要拍我。
餅叔第一次表現得很堂皇。
當你穿著體面地在聚集流浪漢的帳篷裡,感受到空氣的壓抑,和他們的窘迫時,光站在那,就是一種諷刺。
送餃子的好意,也更像是變相施捨。
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們當然餓,但是在渴求食物的生理本能,和不接受施捨的心理底線之間,他們選擇了後者。
肉叔看到的,正是俄羅斯人民不在苦難面前低頭的人性之美。
這種美像是流在他們的血液裡,世世代代都沒變。
1941年,列寧格勒保衛戰打響。哪怕當地居民每天只能領黑麵包100克,持續900天,餓死了一大批人。
但是城內的芭蕾舞,卻沒有停止過。
餅叔對於俄羅斯的形容特別到位——
陰鬱而陽光。
冷酷而熱烈。
剛毅而浪漫。
這才是「戰鬥民族」的精神內核。
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但可以去認識他們所遭遇的不公與不易,去學習在苦難中掙扎時,依然不放逐自己的勇氣。
就像《北極大寶薦》的最後一期,餅叔和小夥伴在雪地吃火鍋。
雪大到糊臉,風颼颼地吹。
鍋裡的底料,煮了整整四個小時才開。
所有人都饑寒交迫。
但為了見到希望渺茫的極光。
他們仍不忘仰望星空。
編輯:伊莉莎白的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