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後脂肪細胞數量不再變

2020-12-04 搜狐網
  你是否夢想著隨著年齡增大,身體中的脂肪細胞也會逐漸衰老脫落呢?做夢吧!
  最新研究顯示,人體中的脂肪細胞數量在20歲之後就不會再有任何變化。

  過去人們就知道,改變脂肪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改變體重。而今日的研究結果則對肥胖症患者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的脂肪細胞數量被證實為正常人的2倍。

同時,這項研究也證實,童年時代的節食與運動決定了成年後的體重。  

新奇的研究

  上世紀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地下核試驗產生了一種自然界罕有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今天,我們的試驗就是要借用碳14來做標示,確定脂肪細胞的年齡。

  布魯斯·布石赫茲是加利福利亞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化學家,他像我們解釋了他的團隊是如何揭示肥胖之謎的。

  布石赫茲對記者說:自打當年的核試驗之後,每天吃飯時,我們的身體不僅攝入海量的碳12和碳13,同時也開始攝入微量的碳14。由於自然界中的碳14會和水化合,因此通過食物攝入體內的碳14的濃度會越來越低,而這一濃度就成為細胞壽命的指示劑,可以告訴我們每個細胞是什麼時候誕生的。

  研究者發現,那些生於核試驗時代之前的人們,體內的部分脂肪細胞也含有碳14,由此證明,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不斷死亡,而新的脂肪細胞也在不斷分裂產生。不論胖瘦,研究發現,每個人每年大約有10%的脂肪細胞被新細胞取代。

  除了這一代謝率之外,本項研究通過跟蹤大量試驗者發現,人體內的脂肪細胞總量在一個人的生命中保持不變。即使是最極端的減肥計劃,如手術減肥,也不會減少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  

這下清楚了!

  由於成年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被我們的機體嚴格控制在一個固定水平上,難怪我們的減肥計劃總是如此輕易地被體重反彈打敗。布石赫茲告訴記者:「如果你在青春期時就比同齡人擁有更多的脂肪細胞,那你成年之後就很難減肥了。」

  這項研究帶來一個新的未解之謎:是什麼控制著體內脂肪細胞的新陳代謝,使之穩定在同一水平的呢?布石赫茲展望未來,希望將來的研究可以弄清這一機理,進而調節新陳代謝的速率。到那一天,也許我們真的可以減少成年人體內的脂肪細胞數量。

  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五月四日《自然》雜誌的在線版本中。在巴頓魯治的彭寧頓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工作的傑弗瑞·金寶教授是脂肪幹細胞研究的專家,他雖沒有參與此項研究,卻贊同地表示,控制體重應從娃娃抓起。因為脂肪細胞的數量在20歲就不再改變,因此最成功的減肥計劃就是從小就控制脂肪細胞的生成。金寶教授說:「這一預防性的減肥戰略會對人的一生帶來重要影響。」

(責任編輯:芯蕊)

相關焦點

  • 成人脂肪細胞數量終生不變
    領導最新研究的是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Kirsty Spalding,她和同事發現,成人變瘦或變胖可能受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化影響,它們構成了身體內的脂肪團。而相比之下,兒童長胖主要是脂肪細胞數量增加的結果。Spalding表示,根據這一結果,那些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肥胖的人與成年後才開始肥胖的人相比,日後減肥也要更加困難。
  • 成年人減肥後體內脂肪細胞減少了嗎沒有,只是變小了減少了
    成年人減肥後體內脂肪細胞減少了嗎沒有,只是變小了減少了時間:2020-06-21 07:2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年人減肥後體內脂肪細胞減少了嗎沒有,只是變小了減少了 6月21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的答案是什麼?
  • 不是說減少脂肪細胞數量後不會反彈,可眼袋怎麼就例外了呢?
    一說到減少脂肪細胞數量,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吸脂手術吧!吸脂手術可以說是塑身的一把好手,無論你是天生脂肪細胞多,還是頑固的深層脂肪細胞,在吸脂手術面前,通通無處遁形。吸脂手術也確實沒讓大家失望,是真的瘦下來了。
  • 控制脂肪細胞數量和體積 苗條身材屬於你
    脂肪細胞的體積大小決定胖瘦因為會導致肥胖,脂肪不受人待見。這其實是我們的偏見,據徐翔醫生介紹,決定人的胖瘦的並非是脂肪的多少,而是脂肪細胞的體積。因為人體脂肪細胞基本沒有自我繁殖能力,人自出生後,其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恆定不變,人體的胖瘦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每個脂肪細胞所含的脂肪量不同。
  • 肥胖的本質:脂肪細胞體積增加
    肥胖與體內「脂肪細胞」密切相關。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得出結論:成年期人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不變。所以這裡有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成年人不值得擁有一個苗條的身體嗎?NONONO!不,不是。01年正確認識肥胖肥胖的起源可分為三種類型:脂肪細胞的數量、脂肪細胞的體積、脂肪細胞的數量和大小。對於成年人來說,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他們為什麼會發胖?是因為脂肪細胞體積的增加。
  • 脂肪細胞對你說
    我就是傳說中的脂肪細胞。但關於我與肥胖的關係,那些人只說對了一半。無論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脂肪細胞。作為必要的儲能物質,脂肪也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供應能量,還有保暖、潤滑、緩衝等作用。但有時,一些貪吃的小饞貓讓過多的脂肪進入了身體,我就會超載。這時我會被撐得圓滾滾的,或者不得不直接長出更多的兄弟姐妹來裝下這些脂肪。
  • 《細胞》:魚油促進健康的方式,居然是增加脂肪細胞?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ω-3脂肪酸家族的重要成員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控制脂肪組織中的幹細胞產生數量更多的脂肪細胞,從微觀角度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說ω-3脂肪酸是「好」脂肪。 這項發現,與一種罕見的遺傳病有關。
  • 80%的人不知道——減肥其實是減脂肪細胞的體積!
    值得注意的是,當人體內存儲的脂肪越來越多時,脂肪細胞的數目是不變的,只是每個脂肪細胞的體積會不斷變大。03減肥就是減脂肪細胞的體積對於減肥知識了解得比較多的朋友可能知道,減肥是減脂肪細胞的體積,因為脂肪細胞的數量在成年之後是固定的
  • 廈大藥學院​張凌娟團隊發現肥胖後脂肪細胞過度堆積導致皮膚抗菌免疫力低下
    Gallo教授團隊合作發現,肥胖後過度堆積的成熟脂肪細胞降低了脂肪幹細胞及抗菌肽的表達,很可能是致使皮膚免疫力低下的罪魁禍首。這項成果於1月20日發表於《科學轉化醫學》(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 你的骨頭也會和你一起變「胖」?醫生來告知
    原來骨頭也會變「胖」?事實上,變「胖」的不是我們的骨頭,而是我們的骨髓。骨髓存在於骨松質腔隙和長骨骨髓腔內,由多種類型的細胞和網狀結締組織構成,根據其結構不同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幼兒的骨髓腔內全部為紅骨髓,5歲以後長骨內的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組織所代替,成為黃骨髓。至18歲以後,正常成年人的紅骨髓與黃骨髓各佔一半。
  • 癌細胞可轉化為脂肪細胞?看最新研究怎麼說—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腫瘤會隨著對微環境信號的動態反應和治療幹預後的耐藥性發展而發展,可能會經歷數輪潛伏期和激活。惡性腫瘤會通過淋巴或血液向周圍組織或器官轉移,手術切除後容易復發,而這正是惡性腫瘤的可怕之處!
  • 脂肪細胞死亡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在肥胖症中,脂肪組織發生動態重塑,包括體積增大(肥厚)和脂肪細胞數量增加(增生),免疫細胞浸潤,以及組織纖維化的發展,同時已有數據證實,肥胖期間脂肪細胞死亡明顯增加。然而,人們對在肥胖期間保護脂肪細胞不受控制的細胞死亡的機制仍知之甚少。
  • 讓癌細胞心甘情願服毒的秘訣竟然是脂肪細胞?
    隨著科學界對腫瘤脂肪組織的關注度提升,脂肪細胞在腫瘤中扮演的負面角色也正被不斷揭示,比如2018年,發表在The Prostate上的研究發現,脂肪細胞能夠分泌IL-6和瘦素來誘導癌細胞表達PD-L1,PD-L1在和免疫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後,會向免疫細胞發出程序性死亡信號,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
  • 讓面部變年輕的活細胞填充是什麼呢?能年輕10歲嗎?
    你們是不是偶爾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自己是25歲左右的花樣年華,出門卻被叫阿姨!大姐!大媽!氣憤?難以置信!全世界都瞎了嗎!想必就是世界末日來臨的心情吧,But,過當時後肯定會向朋友求證,我的臉真的那麼老嗎?25看起來像35?45?顯老或者老是多麼恐怖,哪個少女不希望自己青春永駐永遠少女啊!
  • 人類有望告別皺紋 脂肪細胞抗衰老的法寶
    英媒:人類有望告別皺紋  英媒稱,隨著科學家找到讓脂肪細胞再生的方法,皺紋可能成為往事。脂肪細胞會讓皮膚看起來年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8日報導,科學家說,這項突破性的新發現不僅會帶來激動人心的抗衰老療法,還可能為實現創傷無疤癒合鋪路。  皮膚中通常都含有脂肪細胞。但在疤痕形成過程中,這種細胞會流失。此外,脂肪細胞流失也是衰老的結果。  年老者的臉上產生永久皺紋的原因之一就是脂肪細胞不足。
  • 孫成宜等進一步闡明脂肪細胞的來源
    責編 | 兮哺乳動物體內存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脂肪細胞,分別為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細胞。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代謝調節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來,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三種不同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即如何從脂肪前體細胞(Adipocyte progenitor)分化為富含脂滴的脂肪細胞(Adipocyte)。
  • 研究發現調節產熱的脂肪細胞亞群
    研究發現調節產熱的脂肪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5:37:24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Christian Wolfrum和Wenfei Su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為了防止乳腺癌細胞擴散,科學家把它轉化成了脂肪細胞
    (圖片來源:Design Cells/iStock)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小鼠概念驗證研究中,已經能夠誘導人類乳腺癌細胞轉化為脂肪細胞。 多虧了這些藥物,當癌細胞使用上述提到的過渡途徑之一時,它們並沒有不斷擴散,而是轉成了脂肪細胞——這個過程稱為成脂分化。 研究小組在於2019年1月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這項研究中使用的模型已經能夠評估在癌細胞周圍脂肪形成的情況。
  • PNAS:感知溫度的脂肪細胞
    一項研究說,褐色脂肪會響應神經系統感知到的寒冷溫度從而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而與褐色脂肪不同,一小組白色脂肪細胞能夠直接感知溫度的變化,從而激活參與產熱的基因。為了幫助人體在冷環境中維持體溫,神經系統通過激活脂肪細胞中的β-腎上腺素受體(β-AR)從而在褐色脂肪中刺激產熱或生熱作用。
  • 脂肪細胞或是關鍵,減脂就不會迷茫……
    正常情況下,這種脂肪細胞與白色脂肪細胞類似,含有大量單泡脂,肪胞內UCP1水平很低,其主要作用是儲存能量。當機體長期處於寒冷環境,或長期使用β腎上腺素時,這種脂肪細胞的形態學及生物學特徵就會發生改變,其胞內出現許多散在的小脂滴,UCP1水平升高,產生大量熱能,類似於棕色脂肪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