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感知溫度的脂肪細胞

2020-12-05 生物谷

一項研究說,褐色脂肪會響應神經系統感知到的寒冷溫度從而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而與褐色脂肪不同,一小組白色脂肪細胞能夠直接感知溫度的變化,從而激活參與產熱的基因。為了幫助人體在冷環境中維持體溫,神經系統通過激活脂肪細胞中的β-腎上腺素受體(β-AR)從而在褐色脂肪中刺激產熱或生熱作用。Bruce Spiegelman及其同事發現,儘管缺乏β-腎上腺素受體(β-AR)的小鼠的褐色脂肪的生熱作用被削弱,在暴露於寒冷之中的時候,這些動物顯示出了皮膚下面的白色皮下脂肪層的產熱基因的表達增加,這提示皮下脂肪細胞可能通過一個與β-腎上腺素受體(β-AR)無關的路徑調控產熱。為了確定皮下脂肪細胞是否直接感受環境溫度,這組作者讓培養的脂肪細胞暴露在27到39攝氏度之間的溫度中,結果發現了33攝氏度以下的溫度誘導了白色和米色脂肪細胞中的產熱基因的表達,但是沒有在褐色脂肪細胞中發現該表達。此外,對這些基因表達的誘發與β-腎上腺素受體(β-AR)以及在褐色脂肪中調控產熱作用的其他蛋白無關。這組作者說,這些發現提示溫度可能直接在某些脂肪細胞中刺激產熱。(生物谷 Bioon.com)

生物谷推薦的英文摘要

PNAS  doi: 10.1073/pnas.1310261110

Fat cells directly sense temperature to activate thermogenesis

Li Yea,b, Jun Wua,b, Paul Cohena,b, Lawrence Kazaka,b, Melin J. Khandekara,b, Mark P. Jedrychowskib, Xing Zenga,b, Steven P. Gygib, and Bruce M. Spiegelman

Classic brown fat and inducible beige fat both dissipate chemical energy in the form of heat through the actions of mitochondrial uncoupling protein 1. This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is crucial for mammals as a defense against cold and obesity/diabetes. Cold is known to act indirectly through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s and β-adrenergic signaling, but here we report that cool temperature (27–33 °C) can directly activate a thermogenic gene program in adipocytes in a cell-autonomous manner. White and beige fat cells respond to cool temperatures, but classic brown fat cells do not. Importantly, this activation in isolated cells is independent of the canonical cAMP/Protein Kinase A/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pathway downstream of the β-adrenergic receptors.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n unusual insight into the role of adipose tissues in thermoregulation, as well as an alternative way to target 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 for treatment of obesity and metabolic diseases.

相關焦點

  • PNAS: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在小鼠和人類的實驗中,他們發現短期運動訓練會增加脂肪細胞中DICER酶的水平。脂肪中的DICER可幫助肌肉適應運動並提高機能,因為它可引發脂肪細胞釋放脂肪酸到肌肉所需的血液中。這表明運動訓練會使肌肉釋放一種分子,從而導致脂肪細胞產生更多的DICER。Jonas Treebak副教授說:「骨骼肌響應運動向其他組織發出信號的想法並不新鮮,儘管來自肌肉的特定信號仍然難以捉摸,但我們已經確定了肌肉和脂肪之間的信號轉導軸對於適應性疾病至關重要鍛鍊肌肉的反應。」他補充說:「顯然,下一步是從骨骼肌中識別循環因子,並確定特定microRNA的靶標。」Bruna B.
  • 脂肪細胞能感知陽光!久居室內沒有獲得足夠自然光或增加代謝症候群...
    圖片來源:Cincinnati Children's研究發現,皮膚深處的脂肪細胞可以感知光線,當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光照時,脂肪細胞就會有不同的表現。
  • 《細胞》:魚油促進健康的方式,居然是增加脂肪細胞?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ω-3脂肪酸家族的重要成員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控制脂肪組織中的幹細胞產生數量更多的脂肪細胞,從微觀角度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說ω-3脂肪酸是「好」脂肪。 這項發現,與一種罕見的遺傳病有關。
  • 研究發現調節產熱的脂肪細胞亞群
    研究發現調節產熱的脂肪細胞亞群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9 15:37:24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Christian Wolfrum和Wenfei Sun研究組合作取得一項新突破。
  • PNAS:成體脂肪細胞能夠分化形成多能性幹細胞,或可用於組織損傷修復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4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澳大利亞科學家們首次通過將成體骨骼或者脂肪細胞進行重編程,獲得能夠分化成任何組織的幹細胞,從而修復機體的受損組織器官。
  • 可能是因為這種脂肪細胞太多了
    人類是典型恆溫動物,人體得溫度基本保持穩定更值得注意的是,P4 細胞在低溫組的 BAT 中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在高溫組中出現了上升,證明 P4 可能是隨著溫度升高而新形成的脂肪細胞。在低溫環境中,Aldh1a1 敲低的小鼠呈現出了更高的頸部表面溫度以及負責非顫抖性產熱的 UCP1 表達。同時,這些小鼠的 iBAT 也消耗了更多的葡萄糖與氧氣。敲入 Aldh1a1 則得到了相反的結果。
  • 肥胖的本質:脂肪細胞體積增加
    肥胖與體內「脂肪細胞」密切相關。經過多年的研究,我們得出結論:成年期人體內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不變。所以這裡有一個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成年人不值得擁有一個苗條的身體嗎?NONONO!不,不是。01年正確認識肥胖肥胖的起源可分為三種類型:脂肪細胞的數量、脂肪細胞的體積、脂肪細胞的數量和大小。對於成年人來說,脂肪細胞的數量基本上是固定的。他們為什麼會發胖?是因為脂肪細胞體積的增加。
  • 成人脂肪細胞數量終生不變
    領導最新研究的是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Kirsty Spalding,她和同事發現,成人變瘦或變胖可能受脂肪細胞的體積變化影響,它們構成了身體內的脂肪團。而相比之下,兒童長胖主要是脂肪細胞數量增加的結果。Spalding表示,根據這一結果,那些在孩童時期就已經肥胖的人與成年後才開始肥胖的人相比,日後減肥也要更加困難。
  • 孫成宜等進一步闡明脂肪細胞的來源
    責編 | 兮哺乳動物體內存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脂肪細胞,分別為白色、棕色和米色脂肪細胞。它們分別在不同的代謝調節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來,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三種不同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即如何從脂肪前體細胞(Adipocyte progenitor)分化為富含脂滴的脂肪細胞(Adipocyte)。
  • 讓癌細胞心甘情願服毒的秘訣竟然是脂肪細胞?
    隨著科學界對腫瘤脂肪組織的關注度提升,脂肪細胞在腫瘤中扮演的負面角色也正被不斷揭示,比如2018年,發表在The Prostate上的研究發現,脂肪細胞能夠分泌IL-6和瘦素來誘導癌細胞表達PD-L1,PD-L1在和免疫細胞表面的PD-1結合後,會向免疫細胞發出程序性死亡信號,從而逃避免疫系統的追殺。
  • 20歲後脂肪細胞數量不再變
    你是否夢想著隨著年齡增大,身體中的脂肪細胞也會逐漸衰老脫落呢?做夢吧!  最新研究顯示,人體中的脂肪細胞數量在20歲之後就不會再有任何變化。  過去人們就知道,改變脂肪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改變體重。而今日的研究結果則對肥胖症患者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的脂肪細胞數量被證實為正常人的2倍。同時,這項研究也證實,童年時代的節食與運動決定了成年後的體重。
  • 脂肪細胞對你說
    我就是傳說中的脂肪細胞。但關於我與肥胖的關係,那些人只說對了一半。無論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脂肪細胞。作為必要的儲能物質,脂肪也有很重要的生理功能。除了供應能量,還有保暖、潤滑、緩衝等作用。但有時,一些貪吃的小饞貓讓過多的脂肪進入了身體,我就會超載。這時我會被撐得圓滾滾的,或者不得不直接長出更多的兄弟姐妹來裝下這些脂肪。
  • 骨生物學進展:β2-AR驅動人棕色脂肪細胞的產熱功能
    在人棕色脂肪細胞中,ADRB2與UCP1共表達。在人棕色脂肪細胞中,對β2-AR的藥理刺激和抑制以及對ADRB1、ADRB2或ADRB3的敲除都證實了BAT脂解和熱發生是通過β2-AR信號發生的(clinicaltrials.govnct02811289)。
  • 脂肪細胞死亡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在肥胖症中,脂肪組織發生動態重塑,包括體積增大(肥厚)和脂肪細胞數量增加(增生),免疫細胞浸潤,以及組織纖維化的發展,同時已有數據證實,肥胖期間脂肪細胞死亡明顯增加。然而,人們對在肥胖期間保護脂肪細胞不受控制的細胞死亡的機制仍知之甚少。
  • 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原標題: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發現,在發育過程中心外膜祖細胞可轉變成心臟周圍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在成體穩態心臟中並不發生,卻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
  • 脂肪細胞定向分化研究取得進展
    本報訊 日前,自然—中國(Nature CHINA)網站在其「研究亮點」(Research Highlights)專欄裡,以《細胞分化:一個兩階段的過程》為題,報導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吳家睿研究組發表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2009年第2期的一項關於脂肪細胞定向分化的研究工作
  • Cell Metab:維持脂肪細胞棕色化需要抑制自噬過程
    2016年9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在撤除外部刺激之後米色脂肪細胞直接獲得白色脂肪細胞樣狀態在米色向白色脂肪細胞轉變的過程中自噬發生激活利用遺傳學和藥物學方法抑制自噬能夠保留米色脂肪細胞延長對米色脂肪細胞的維持可以改善肥胖和葡萄糖耐受
  • 人類有望告別皺紋 脂肪細胞抗衰老的法寶
    英媒:人類有望告別皺紋  英媒稱,隨著科學家找到讓脂肪細胞再生的方法,皺紋可能成為往事。脂肪細胞會讓皮膚看起來年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8日報導,科學家說,這項突破性的新發現不僅會帶來激動人心的抗衰老療法,還可能為實現創傷無疤癒合鋪路。  皮膚中通常都含有脂肪細胞。但在疤痕形成過程中,這種細胞會流失。此外,脂肪細胞流失也是衰老的結果。  年老者的臉上產生永久皺紋的原因之一就是脂肪細胞不足。
  • 機體應激或能干擾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
    2014年7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近日,波士頓大學醫學院(BUSM)研究人員使用實驗模型,首次表明當人體處於應激環境下或炎症反應過程中所釋放的代謝產物腺苷,能停止脂肪細胞分化過程(即脂肪幹細胞分化成脂肪細胞)。
  • 飲食導致的肥胖會讓脂肪細胞出現什麼變化?
    事實上,我們關注最多的還是脂肪細胞在其中的變化和作用,這也是進一步研究肥胖的基礎。2020年12月29日,《細胞—代謝》雜誌在線發表了南丹麥大學研究人員題為「Plasticity of Epididymal Adipose Tissue in Response to Diet-Induced Obesity at Single-Nucleus Resolution」的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