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肌肉細胞與脂肪細胞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2021-02-23 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英文版

為什麼進行運動訓練會使我們更健康?眾所周知,運動可以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改善我們的新陳代謝,進而提高運動表現。但是,尚未完全了解這種適應的生物學機制。發表在《 PNAS》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部分解釋取決於骨骼肌和脂肪組織如何相互交流。這項研究由哥本哈根大學諾和諾德基金會基礎代謝研究中心(CBMR)的CBMR副教授Jonas Treebak以及坎皮納斯大學的助理教授Marcelo A. Mori領導。

在小鼠和人類的實驗中,他們發現短期運動訓練會增加脂肪細胞中DICER酶的水平。脂肪中的DICER可幫助肌肉適應運動並提高機能,因為它可引發脂肪細胞釋放脂肪酸到肌肉所需的血液中。科學家認為,DICER通過調節microRNA分子而起作用,該分子可阻止脂肪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他們的研究表明,不能產生DICER的小鼠不能從運動中獲得更多的適應力,甚至無法肥胖。但是,如果將血液從先前運動的小鼠轉移到未運動的小鼠中,則會增加未運動的小鼠脂肪中DICER的水平。這表明運動訓練會使肌肉釋放一種分子,從而導致脂肪細胞產生更多的DICER。Jonas Treebak副教授說:「骨骼肌響應運動向其他組織發出信號的想法並不新鮮,儘管來自肌肉的特定信號仍然難以捉摸,但我們已經確定了肌肉和脂肪之間的信號轉導軸對於適應性疾病至關重要鍛鍊肌肉的反應。」他補充說:「顯然,下一步是從骨骼肌中識別循環因子,並確定特定microRNA的靶標。」Bruna B. Brandão et al, Dynamic changes in DICER levels in adipose tissue control metabolic adaptations to exerci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 10.1073/pnas.2011243117

更多閱讀:

棕色脂肪為何對機體健康如此重要?

史上最簡單減肥方法:無線光遺傳學技術和褐色脂肪

Science子刊:肌肉竟然還負責支持強大的免疫系統!

枸杞傳統功效的科學解讀:調控肌纖維類型"模擬鍛鍊"增強肌肉功能

相關焦點

  • PNAS:感知溫度的脂肪細胞
    一項研究說,褐色脂肪會響應神經系統感知到的寒冷溫度從而把化學能轉化成熱,而與褐色脂肪不同,一小組白色脂肪細胞能夠直接感知溫度的變化,從而激活參與產熱的基因。為了幫助人體在冷環境中維持體溫,神經系統通過激活脂肪細胞中的β-腎上腺素受體(β-AR)從而在褐色脂肪中刺激產熱或生熱作用。
  • PNAS:高級顯微技術首次揭示肌肉的內在工作機制
    肌肉失活是一類十分普遍的現象,它小到簡單的鍛鍊後的肌肉緊張,或嚴重到心臟衰竭或肌肉萎縮。最近,研究者們開發出一項新的技術能夠觀察到肌小節(組成骨骼肌以及心肌的基本結構)工作的機制。這一發現對於一系列有關肌肉失活相關機制的研究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肌小節是肌肉組織最小的單元結構,這些結構的直徑是一根頭髮的幾百分之一。
  • PNAS:成體脂肪細胞能夠分化形成多能性幹細胞,或可用於組織損傷修復
    (圖片摘自www.sciencealert.com)2016年4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澳大利亞科學家們首次通過將成體骨骼或者脂肪細胞進行重編程,獲得能夠分化成任何組織的幹細胞,從而修復機體的受損組織器官。
  • 人類有望告別皺紋 脂肪細胞抗衰老的法寶
    下面就教教大家如何抗衰老。脂肪細胞會讓皮膚看起來年輕。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月8日報導,科學家說,這項突破性的新發現不僅會帶來激動人心的抗衰老療法,還可能為實現創傷無疤癒合鋪路。  皮膚中通常都含有脂肪細胞。但在疤痕形成過程中,這種細胞會流失。此外,脂肪細胞流失也是衰老的結果。  年老者的臉上產生永久皺紋的原因之一就是脂肪細胞不足。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惡性細胞可以通過重新激活一種「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細胞過程,快速反應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微環境條件,從而改變自身的分子特性,轉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細胞(細胞可塑性)。
  • 科學家發現肌肉和脂肪之間的交流信號
    根據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們從肌肉和脂肪組織的信號交流中找到了一部分原因。科學家們通過小鼠和人體實驗發現,短期有氧運動後,脂肪細胞中一種叫作DICER的酶會增加。DICER是一種核糖核酸內切酶,通過調節微RNA(microRNA)分子起作用。當DICER增多後,它和微RNA分子會抑制脂肪對葡萄糖的利用,並且促進氧化代謝,使脂肪細胞釋放更多的脂肪酸到血液中,進而幫助肌肉適應運動並提高機能。
  • 《細胞》:魚油促進健康的方式,居然是增加脂肪細胞?
    而究其原因,患者的基因突變會造成少數細胞的一種突起結構出現問題。 脂肪前體細胞就是少數受影響的細胞之一。脂肪前體細胞是脂肪組織中一類多能幹細胞,增殖分化可以產生成熟的脂肪細胞。科學家們在人和小鼠的脂肪前體細胞中發現,大部分細胞在分化前具有一種叫原纖毛(primary cilium)的突起結構。
  • PNAS:研究揭示輔助性T細胞如何幫助機體建立免疫記憶
    Stephen Turner教授表示很久之前研究人員就知道在沒有CD4或者輔助T細胞存在的條件下機體無法建立起對抗多種感染的免疫記憶,但是此前研究人員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適應性免疫系統有點像復仇者聯盟。」Turner教授說道。「你有隊友,它們可以自己工作,但是只有當它們團結在一起才能創造出最好看的電影。
  • 脂肪細胞能感知陽光!久居室內沒有獲得足夠自然光或增加代謝症候群...
    這一發現發表在2020年1月21日的《細胞報告》雜誌上,是由辛辛那提兒童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發現的,他們當時正在研究小鼠如何控制體溫。但最後研究結果遠遠超出了對老鼠如何保暖。研究表明,光照調控了兩種脂肪細胞如何協同工作,產生所有其他細胞用來提供能量的原材料。該研究的作者說,對這一基本代謝過程的幹擾似乎反映了現代生活的一個不健康的方面——在室內呆太長時間。
  • 重0.1兩,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早間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食品技術· 中國第一塊肌肉乾細胞人造肉誕生
  • ...清華大學報導新型介導果蠅脂肪細胞粘連和信號通路的細胞外基質
    細胞外基質IV型膠原蛋白被廣泛地認為是基膜獨有的組分。基膜是一種很薄且平坦的結構,用來支撐動物體的組織。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組織形態發育實驗室的成員在進行關於果蠅脂肪組織是如何整合的研究中發現,在果蠅脂肪組織中存在很多不連續的包含有IV型膠原蛋白的結構。這些結構與基膜不同,位於脂肪細胞之間。
  • Nat Rev Mol Cell Bio:評論文章指出ES和iPS細胞可分化為脂肪細胞
    近日,國際著名評論雜誌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上刊登的一項評論文章指出,Cowan和同事如今報告了一種有效且一致的方案,能夠將ES和iPS細胞分化為白色與褐色脂肪細胞。人類胚胎幹(ES)細胞和誘導多能幹(iPS)細胞都具有在研究疾病的模型中產生病人特定體外細胞的能力。
  • JCI insights:心臟如何與脂肪細胞交談
    Temple大學(LKSOM)Lewis Katz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進行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這些信息最終會傳播到脂肪細胞。「人們懷疑心臟直接與脂肪交流的能力,但我們的研究首次提供心臟和脂肪組織之間的串擾證據,這種相互作用受酶,G蛋白偶聯受體激酶2(GRK2)調節,」這項研究結果可能對調節心力衰竭患者的體重增加產生影響,這種疾病在心臟無法再有效地將血液泵入體內時就會出現。
  • Lonza人脂肪前體細胞,研究糖尿病胰島抵抗、肥胖的優秀體外模型
    人脂肪細胞生物體就像電池一樣工作,從食物、光或其他來源獲取能量並儲存起來,當需要時,將能量轉化為三磷酸腺苷脂肪細胞(成熟的脂肪細胞)也會產生和分泌激素,從而影響能量的攝入。一些脂肪細胞還可以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脂肪細胞不是脂肪組織的唯一組成部分,脂肪組織也由結締組織和其他細胞組成,例如脂肪前體細胞、巨噬細胞、成纖維細胞、內皮細胞和幹細胞。這些細胞協同工作,以維持脂肪細胞的完整性和激素平衡。
  • 孫成宜等進一步闡明脂肪細胞的來源
    近些年來,科研人員一直致力於研究這三種不同脂肪細胞的分化過程,即如何從脂肪前體細胞(Adipocyte progenitor)分化為富含脂滴的脂肪細胞(Adipocyte)。脂肪前體細胞作為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的一種,廣泛分布於身體各處的結締組織中,它們可以在不同的誘導條件下分化為脂肪細胞或是肌成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PDGFRα和PDGFβ是當前兩個常用的脂肪前體細胞的標記物,但它們在除脂肪前體細胞外的表達有明顯不同。
  • 20歲後脂肪細胞數量不再變
    過去人們就知道,改變脂肪細胞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改變體重。而今日的研究結果則對肥胖症患者更為重要,因為他們的脂肪細胞數量被證實為正常人的2倍。同時,這項研究也證實,童年時代的節食與運動決定了成年後的體重。
  • Diabetes:成熟脂肪細胞與前體細胞對話 共商分化「大計」
    2015年9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瑞士的科學家在國際學術期刊diabetes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進展,他們利用細胞共培養技術和蛋白質組學技術發現了一些可以通過旁分泌或內分泌方式調控脂肪細胞分化的脂肪因子,這對於肥胖及相關代謝綜合症治療具有一定意義
  • Cell子刊:鄒偉等揭示脂肪細胞的清除可促進骨快速增殖
    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雖然功能形態不同, 但都起源於同一前體細胞, 骨髓間質幹細胞。所以近10幾年來, 骨和脂肪之間的相互調節, 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脂肪怎樣調節骨的生長?
  • 脂肪細胞定向分化研究取得進展
    )2009年第2期的一項關於脂肪細胞定向分化的研究工作。 細胞增殖和分化是多細胞生物發育過程中的兩個基本過程。人們通常認為,增殖狀態的細胞必須先退出周期才能進行分化。然而吳家睿研究組在3T3-L1細胞的研究中發現,以往的這個假設也許並不是事實。 3T3-L1脂肪前體細胞作為一種研究脂肪細胞分化的體外模型被廣泛使用。
  • 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原標題:發現心外膜祖細胞可分化成脂肪細胞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營養科學研究所周斌研究組發現,在發育過程中心外膜祖細胞可轉變成心臟周圍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在成體穩態心臟中並不發生,卻在心梗的模型中被再度激活。相關成果日前在線發表於《細胞研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