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鄒偉等揭示脂肪細胞的清除可促進骨快速增殖

2020-12-05 騰訊網

成骨細胞和脂肪細胞雖然功能形態不同, 但都起源於同一前體細胞, 骨髓間質幹細胞。所以近10幾年來, 骨和脂肪之間的相互調節, 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脂肪怎樣調節骨的生長?目前為止,人們認為脂肪主要通過兩種機理來影響骨的生長:1)脂肪因子 (adipokines):脂肪細胞可分泌大量脂肪特有的細胞因子,例如leptin ,通過下丘腦的Leptin receptor, 激活交感神經抑制骨的生長;2)競爭性促進或抑制間質幹細胞向骨或脂肪分化。但這些機理仍存在爭論。

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at St. Louis)Steven L. Teitelbaum課題組近年來致力於脂肪調節骨機理的研究。通過建立先天性脂肪細胞缺失小鼠, 他們發現無脂肪小鼠的成骨活性顯著增強,這些動物的小梁和皮質骨體積明顯增加。重要的是,通過移植脂肪細胞前體或白色脂肪可以完全恢復無脂肪小鼠的骨骼表型,這表明脂肪細胞衍生物可調節骨量【1】。但由於小鼠脂肪的先天缺失,臨床應用受到限制。

2020年10月6日,鄒偉博士及Dr.Steven L. TeitelbaumCell Metabolism在線發表題為「Ablation of Fat Cells in Adult Mice Induces Massive Bone Gain」的研究論文。

為了研究健康成年鼠脂肪細胞消除對骨的影響,他們將表達誘導性靈長類白喉毒素受體(DTR)的小鼠(iDTR)與Adiponectin-Cre鼠交配 ,使該受體只在adiponectin 陽性細胞(主要為脂肪細胞)表面表達, 建立了可誘導脂肪缺失的小鼠模型(DTRADQ)。白喉毒素受體(DTR)與肝素結合表皮樣生長因子(HB-EGF)等同。通過腹腔注射白喉毒素,激活脂肪表面的DTR從而誘導脂肪細胞死亡。DTR激活消除了這些DTRADQ小鼠的外周和骨髓脂肪細胞。在DTR激活的4天內,由於刺激的成骨作用,DTRADQ小鼠的全身骨質開始積累, 10-14天後,小梁骨增加了10倍,並且完全佔據了骨幹,從而顯著增強了骨的機械性能。實際上,DT/DTRADQ導致脂肪細胞消融誘導的全身骨量的增加是在任何模型中觀察到的最快速和最穩健的。與先天性無脂肪小鼠不同,DTR誘導的成年鼠成骨細胞增殖並不是外周脂肪缺失的產物,而是骨髓脂肪細胞缺失所致。

他們首次證實骨髓adiponectin陽性細胞表達BMP拮抗劑, 這些細胞的死亡導致BMP通路激活從而促進骨快速增殖。進一步研究發現,這種脂肪細胞消融介導的骨量增加是由於BMP和EGFR受體的協同激活所致,因為任一種信號通路抑制劑均阻止其骨硬化表型的誘導。一旦達到峰值骨量,骨量會逐漸減少但穩定並保持在比正常水平高約400%的水平。重要的是,治療性抑制破骨細胞分化可完全防止誘導的骨量減少,並且實際上將其增加到峰值以上。DT/DTRADQ激活促進骨增長可保護與年齡相關的骨質疏鬆症並可完全防止雌激素缺乏導致的骨質流失。因此,基於BMPR和EGFR信號轉導聯合激活的藥物可能是迅速而深刻地增加全身骨量的一種手段。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0.09.011

參考文獻:

1, Zou W, Rohatgi N, Brestoff JR, Zhang Y, Scheller EL, Craft CS, Brodt MD, Migotsky N, Silva MJ, Harris CA, Teitelbaum SL. Congenital lipodystrophy induces severe osteosclerosis. PLoS Genet. 2019;15(6):e1008244. doi: 10.1371/journal.pgen.1008244. eCollection 2019 Jun. PMID: 31233501

相關焦點

  • 應用濃縮生長因子促進幹細胞增殖及成骨分化修復口腔頜面部缺損的...
    IGF由骨細胞產生,是生理性骨折癒合和成骨細胞成熟的重要標誌,在骨基質的生長、分化和代謝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FGF在特定條件下起成骨促進劑的作用,其中FGF2和FGF9能夠誘導成骨細胞的增殖及血管生成,FGF18可促進成骨細胞分化。
  • Bone Res:華人科學家揭示經典Wnt信號途徑介導YAP對骨穩態的調節
    2018年7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對成年人來說,骨始終處在流失和重建的穩態平衡狀態,一個關鍵的調控基因應該既能夠促進骨生成又能抑制脂肪細胞的生成。YAP是受Hippo信號途徑負調控的一個轉錄因子,眾多研究已經證明Hippo/YAP是一個在多器官發育和大小調節方面非常保守的信號途徑。但YAP在骨穩態維持方面的確切功能還存在爭議。
  • NCB:脂肪前體細胞快速增殖新發現
    2015年3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生物學期刊natue cellbiology在線刊登了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們發現在高脂飲食刺激下,小鼠內臟脂肪會發生短暫的快速增殖,這與人類肥胖過程的模式一致,並且他們證實這一過程主要依賴於PI3K-AKT2信號通路。
  • 幹細胞有效治療關節炎,促進骨關節軟骨損傷修復
    隨著近年來對幹細胞領域的深入研究,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用於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的治療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間充質幹細胞可以自骨髓、脂肪組織、臍帶、外周血、滑膜及其他組織中分離得到,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潛能祖細胞,可以分化成多種細胞,包括成骨細胞、脂肪細胞和軟骨細胞。
  • Cell Metab:維持脂肪細胞棕色化需要抑制自噬過程
    2016年9月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在撤除外部刺激之後米色脂肪細胞直接獲得白色脂肪細胞樣狀態在米色向白色脂肪細胞轉變的過程中自噬發生激活利用遺傳學和藥物學方法抑制自噬能夠保留米色脂肪細胞延長對米色脂肪細胞的維持可以改善肥胖和葡萄糖耐受
  • 《細胞》:魚油促進健康的方式,居然是增加脂肪細胞?
    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ω-3脂肪酸家族的重要成員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可以控制脂肪組織中的幹細胞產生數量更多的脂肪細胞,從微觀角度幫助我們理解為什麼說ω-3脂肪酸是「好」脂肪。 這項發現,與一種罕見的遺傳病有關。
  • ...課題組發文揭示神經外單胺轉運體作為脂肪細胞兒茶酚胺清除新機制
    清華藥學院陳立功課題組發文揭示神經外單胺轉運體作為脂肪細胞兒茶酚胺清除新機制清華新聞網1月22日電 1月17日,清華大學藥學院研究員陳立功課題組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在線發表了題為《3型有機陽離子轉運蛋白作為一種新型脂肪細胞兒茶酚胺類物質運載途徑並介導白色脂肪棕色化過程
  • 脂肪細胞缺氧誘導因子2α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脂肪細胞缺氧誘導因子2α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25 16:27:55 近日,北京大學姜長濤(Changtao Jiang)及其研究團隊發現,脂肪細胞低氧誘導因子2α(HIF-2α)通過促進脂肪神經醯胺分解代謝來抑制動脈粥樣硬化
  • Cell Stem Cell | 王存玉/俞波合作組發現決定成人幹細胞命運的蛋白,揭示抗衰老和骨質疏鬆的新靶點
    傳統觀念中,骨質疏鬆是因骨代謝失調,破骨過盛而成骨無法平衡所導致。然而,在骨質疏鬆症患者的骨髓內,脂肪細胞也會隨骨量減少而明顯增多。這種骨脂失去平衡的趨勢在很多代謝性疾病以及骨骼衰老過程中也很常見【5, 6】。
  • 癌細胞可轉化為脂肪細胞?看最新研究怎麼說—抗癌管家
    而前段時間,刊登在 Cancer research 上的一篇文章指出:通過癌細胞轉化為脂肪細胞,可抑制原發性腫瘤的侵襲和轉移!癌細胞具有可塑性,即具有在危險的生存環境中逃避免疫防禦,並對不斷變化的微環境做出反應的能力。 而上皮-間質轉化(EMT)在促進癌細胞的可塑性中起到主要作用,並允許癌細胞通過去分化和信號傳遞適應過程,逃脫化學療法和靶向療法,對化療及靶向療法產生耐藥性。
  • Cell子刊:促骨形成又抑骨吸收 研究發現抗骨質疏鬆藥新靶標!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抗骨質疏鬆的藥物可以抑制骨吸收,但很少有合成代謝藥物可以促進骨形成,且多數具有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等副作用。因此急需深入了解骨骼發育和再生的機制,開發出更有效且無副作用的抗骨質疏鬆藥物。Fap基因缺失可促進老齡小鼠成骨之後,研究人員使用高選擇性Fap抑制劑Ac-Gly-Boro-Pro(FAPi)處理小鼠來阻斷其Fap的蛋白酶活性,發現Fap的藥理性抑制也會在小鼠體內促進骨形成並抑制骨吸收,增加成骨細胞數量
  • 2019年12月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1.Cell:經過基因改造的大腸桿菌也可通過攝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生長doi:10.1016/j.cell.2019.11.009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得它們通過吸收二氧化碳就可以生長。
  • Cell metab:骨髓來源前體細胞可促進人類脂肪生成
    2015年7月22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 該研究共招募了65名接受過異源基因骨髓或外周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人 供體來源的脂肪細胞對骨髓移植病人整個生命中全部脂肪細胞的貢獻佔10% 皮下脂肪細胞中供體來源的DNA所佔比例在肥胖個體中更高
  • VAV2促進皮膚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再生性增殖
    VAV2促進皮膚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的再生性增殖 2020-10-05 0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調節性T細胞可促進心肌細胞增殖
    原標題:調節性T細胞可促進心肌細胞增殖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6日發表的一項細胞生物學研究成果,歐洲科學家分析了調節性T細胞對心肌細胞增殖能力的影響。這項小鼠研究揭示了允許胚胎心臟內心肌細胞增殖的細胞因子,並且表明這種因子也可以促進母體心肌細胞的增殖。
  • 研究揭示肥胖患者中穀氨醯胺促進炎症發生
    研究揭示肥胖患者中穀氨醯胺促進炎症發生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0 15:48:38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Mikael Rydén課題組的最新研究發現,在肥胖患者中,穀氨醯胺與人類白色脂肪組織的炎症有關。
  • Cell子刊:乳腺癌細胞能被轉化為脂肪細胞?
    惡性細胞可以通過重新激活一種「上皮-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細胞過程,快速反應並適應不斷變化的微環境條件,從而改變自身的分子特性,轉分化為不同類型的細胞(細胞可塑性)。
  • Chem Biol Interact:異槲皮甙可有效促進骨修復,或可用於骨組織工程
    導語:唉體外和體內,異槲皮苷可刺激成骨作用,表明異槲皮苷可能是預防顎縫合中RME復發的潛在因子。
  • 新發現揭示脂肪促進癌細胞轉移的原因
    幸運的是,當腫瘤局限於很小的部位,可以藉助手術、化療等治療手段將其清除。然而危險的是,癌細胞有時候會從原發腫瘤的位置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更廣泛的侵襲,也使治療更加困難。事實上,90%的癌症死亡是由癌細胞轉移而引起的。